欢迎来到专业的优谦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对于人类解放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3-08-24 18:15: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与灵魂是不断探寻人类解放之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在社会的无产阶级群体中,要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其基本内涵是以无产阶级为主体力量、以人类解放为理想归宿。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人类解放的论述体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文化、相应时代下的社会主义体制、社会关系、党的建设和法制等层面的彻底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在科技革新和深化教育方面体现了人类解放的迫切性,这敦促我们必须抓紧对于人类解放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解放进程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06-0015-04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深刻之处就是在于其体现了共产主义社会本质特征,并且更深一步体现了对于现实中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当今的学界在深刻学习和理性分析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对于人类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成果。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对于促进人类解放的研究中,徐丽葵等人深刻探讨人类解放的要素和历史文化继承等方面[1];刘新敏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人学理论的角度出发,在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实践探索后,总结得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价值,点明了人类解放在促进我国全面发展方面的潜能[2]。

在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去实践探索寻求人类解放,其运用不仅在具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合理规划和引领的发展道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同时也为能够充分回答人类最终命运的导向提供了强大的科学理论指导。当今世界各国体制和思想正处于一个极佳的发展机遇期之中。这期间出现的逆全球化与近年来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化大传播相交织。这同时也不断加剧了国际局势上人类解放的难度和不确定性。随着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不断学习和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在基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不断完善和进一步发展,目的也是同指导思想一样致力于人类的解放和世界的蓬勃发展。因此,在对当今我国所处的各种復杂的社会环境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与多个国家通力合作的多边主义,并努力不断地推动人类的解放和平等的发展。促进人类解放并进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彰显了中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引领下,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写照。大概念下的人类解放理论本质上是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历史进程的批判,在这制度的斗争中深刻显示着在人类解放的历史和文化进程中的相关价值诉求和成长理念。同样,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之下,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也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不断优化着国家的法制体制并使其不断成熟,这将能够成功破解和应对当今诸多全球性困境,从而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引领之下顺利推动人类解放与发展。不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都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以清醒的意识和果断的抉择,在科学认知马克思主义思想建设的基础上和人类思想解放的基本内涵的前提下,去充分地挖掘和探讨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建构可能性。关注马克思对于人类解放的论述,有利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进行更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建设,并不断去顺应新时代新格局下的工业互联网和信息化的世界发展潮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正确引领之下,需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前进方向,去寻求成功的现实路径,促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对人类解放实践路径的考察。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于人类解放理论形成的前提依据

人类解放的最理想方式是自由发展[3]。人类是有生命有思想的高等动物,在真正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之前,需要一个科学的、先进的和经得起实践检验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在当今世界的时代背景下,寻求人类解放是首要任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深层逻辑。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壮大,已经逐渐完成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路上时刻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人类解放理论,将人民作为解放的主体。在践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人类解放理论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建设、发展和壮大,创新了多元的解放方式[3]。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解放,创造性地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论思想,并进一步带来了资本和思想文化教育的解放。在新时代新格局的世界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断融入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显著特征,并在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再一次实现了人类解放理论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

(一)文化和历史的积淀加重了对现实中自由的渴望

在经历过众多大的劫难之后,在这经久不衰的历史和文化长河中,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已经成为所有人心中可望而不可即的宝贵之物。因此,这也凸显出优秀思想引领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思想便是改变一切的关键,是将对自由的渴望转化为现实的必要准备和前提。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发起的不断在思想上深入传播的弘扬人文主义精神的思想解放运动,他们的作用能够使人们逐渐从以神为中心开始向以人为中心转变。在16世纪时的各种大规模宗教改革期间,进一步冲击了神学对自由思想的禁锢,使人们在精神和形体上更加重视自身的个性与现世生活。随后的启蒙运动,更加倡导以人类为中心和主体的理性主义,反对教会权威,反对封建等性质的思潮,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使人们更加注重现世生活的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求。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欧洲对现实生活和个人需求的关注,为马克思、恩格斯重视人的发展和解放提供了浓厚的氛围[4]。思想解放运动的成功迎合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同时这也有效地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进一步指导人类解放和解除封建思想的禁锢提供了条件。

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以及欧洲国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繁荣和强盛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进一步带来了生产力的提高,并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在大的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之下,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关于新的革命的一些社会矛盾逐渐尖锐起来。这期间最让广大劳动人民不满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没有切实地给人民带来好处。这期间人民为资产阶级进行的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他们所能换来的是微不足道的工资和资本家越发刻薄的剥削。随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也渐渐开始出现了通胀问题,也开始爆发周期性的经济大危机。经济危机的大爆发波及欧洲各主要国家,而且不可忽视的是每一次危机都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社会发展的现状促使人们深入思考。学者在剖析资本主义私有制弊端的同时,也以最细的心思去考虑和实践人人和谐、平等和自由的新的社会模式,进一步探索人在社会、国家中的价值。这些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解放发展思想形成的社会基础和理论前提。577AAEEE-DAB5-4125-9125-A2293E643943

(二)人类解放的重要性

用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基础的思想理论,去服务于人类解放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发现在私有制下的国家和社会中,经济状况都发展颇为缓慢,私有制下的工人所进行的劳动生产使其受尽了奴役。这其中运用工业革命带来的机器工业化也加深了资本家对于工人剥削的强度。马克思发现工人通过劳动,生产的财富越多,对于生产规模的影响越大,工人就越贫穷,他获得的东西就越少。这样的实践探索再次体现了工人在劳动生产的过程中是极其不自由的,工人进行劳动的初衷是为了自我生存,不是自愿而是为生存所逼迫地劳动。这种对于工人的压迫,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情况下明显的缺口,这必将导致工人劳动异化的现象。异化现象的出现,在当今是一个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的哲学范畴,它是通过将所能涉及的后果变成了主体的异己力量,这些异己的力量运用不妥当将会反过来危害或者支配主体自身。在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下的异化劳动,完全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制度的劣势和分工造成的必然的结果[4]。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在创造产品的同时,也创造出反对、支配自己的独立力量。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生产的财富远大于所获得的工资,而这些财富又属于与自身对立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从工人那里获得剩余价值使自身强大的同时又继续不断削弱工人阶级。劳动异化也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主要是开始于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在一个不利于工人的体系下,工人在实际的劳动过程中所耗费的力量越多,受到这个制度负面的影响将越大。他自身力量越发被削弱,自身发展也将必然受到限制,并且他所拥有的东西就越少。其次是工人与自身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工人的劳动是被强迫的,工人的劳动活动在这个体制下的奉献没有带来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得到的是牺牲和奴役[5]。进一步的异化体现在,工人与人类本质相异化。人类本质竟然变成了对人来说是一种异己的独特的非显性的本质,最后逐漸变成了维持他个人生存的手段。最后是人同人相异化,这种异化现象使马克思认识到工人阶级迫切需要从这种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工人阶级需要通过政治革命,建立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引领的共产主义社会,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人类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5]。

二、人类思想的解放衬托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引下的人的解放思想的内涵是层次性和系统性的有机统一。其思想系统有着自身内在统一性,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科学完整的理论特征,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一直秉承着其独特的先进性发展的重要原因。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下的人类解放理论,明确指出在每个国际大趋势下人类解放是一种历史实践活动,是需要党和政府等领导人民通力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实践探索。在迫切进行人类解放的过程中,依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伦理和制度优势,组织能够将无产阶级这一主体力量以人类的解放为理想归宿,对私有制下的领导阶层进行审判。

(一)人类解放的实践之基是对社会关系的剖析

实践是对社会中人情世故的细化考虑和行动。马克思、恩格斯将人类解放的思想落脚于人的本质,将人本身具有的自然、社会和精神属性相统一并逐步完成和实现。人的精神属性要受到社会的制约。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对于人本质的认识也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人的类本质,马克思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人本质的普遍性,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将人与动物区别出来,劳动、社会实践是人类区别于自然界中其他生命类型的根本体现。其次,是人的现实本质,它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断深入灵魂之中,不同历史阶段和社会形态决定了人的本质的不同。最后,是人的个体本质。从个体角度而言,人的需求就是人的本质。人的本性是满足自我需求,而人在满足自我需求的同时也会满足他人的需求,这体现了利己与利他的矛盾统一。

(二)人类解放是一切行动的动力源泉

马克思在对于青年职业选择、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探讨共产主义社会本质的过程中体现了其对于人类解放的思考。在社会现实条件中选择职业不能单纯地去考虑时下的兴趣爱好,更为重要的是能否真正看到所选择职业长远的效益。马克思认为青年对于职业的选择不仅影响其今后的工作生活,还会影响其人生轨迹。在这样的基础上,马克思认为青年对于职业的选择应当慎重,青年选择职业时,要将其职业能为自身所树立的远大理想而服务。马克思强调青年在选择职业时会受到自身兴趣爱好的影响,同时也应当进行理性的判断。由于社会、他人、职业效益会使青年对于职业的兴趣爱好产生厌倦,使得在工作中其对于该工作的兴趣爱好就会消失。这也提醒青年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要理性思考,摆脱名利束缚,寻求有丰富社会阅历长辈的建议,充分认识职业的困难之后再进行选择。马克思也点明了由于社会条件、社会关系、个人能力等因素影响着职业与自身的适配性,认为青年选择职业时,选择能够满足自身理想追求和能够获得高尚尊严的职业,这样的职业一定是为了人类幸福而奋斗的事业。马克思坚定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信念,并且一生向着信念拼搏。马克思对于青年职业选择的思考,体现了其对于职业的看法更多的是侧重于职业对于青年发展终身、长远的影响。马克思对于人类解放幸福事业的追求,体现了其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探讨的决心。

马克思对于人类解放的思考落脚于人的本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劳动、人的需求的全面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中,阶级不复存在,人与人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能够脱离资本、阶级的束缚而自由全面的发展。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中,人们的劳动也不再是异化的,劳动不再作为生存资料的牺牲品,人们可以按照需要进行劳动,能够自由选择劳动。从个体的角度出发,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需求,人需要的满足是人类解放的重要内容。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生存、享受需求得到了满足,就会追求对于发展的需求,体现了人需求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从社会关系出发,点明了全面发展中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这体现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高度的和谐和利益共享的。577AAEEE-DAB5-4125-9125-A2293E643943

(三)人类思想解放的哲学视域下的现实途径

马克思的解放思想不仅揭示了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同时指出了人类彻底解放所不可或缺的主体力量。因为制度的不同,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不同的制度,同样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制度的内部。当下,为了顺利实现人类的解放,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只有经过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起人心所向的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为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创造社会条件。无产阶级处于资本主义社会最底层,只有自身的劳动力是资本家们可以压榨的。他们要有推翻一切统治和解放全人类的觉悟,才能解放自身。他们只有个人从一切阶级套在他们头上的枷锁下解放出来,才能真正地推翻自己面前的统治阶级,从而实现自身的解放。

三、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探索人类解放过程中的价值体现

(一)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

纵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具体实践和理论上的探索,他们倾尽毕生精力,为人类的解放提供了理论武器,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积极投身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建设,从指导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到指导法国巴黎公社、指导成立德国社会民主党,拉开了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政党构建的序幕。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中国的国家领导人已经透彻地研究了马克思主义领导思想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因此,党在百年的建设之旅中面对日益加速演变的新时代,能够一直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并且习近平同志也做了明确的表示,提出了一系列党的建设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党建学说的发展做出了具有原创性的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在建设过程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为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法制建设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

(二)科技进步将解放社会生产力

共产主义是我们国家党和人民的共同理想,注重革新科技、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教育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体现了我国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这同时促进了人对自由全面发展现实性的探索。马克思认为人类解放的实现是对于私有制的扬弃,是人民以自由之身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新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更多角度的发展和解析,能够推动社会进入物质资料极度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也是实现人类解放发展必要的社会环境。

科学技术能够代替人类进行生产劳动,这也使得人类能够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人工智能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排挤人类的问题,这需要坚持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的共享、坚持人的主体地位、加强国家社会保障。在人工智能发挥其生产效益的同时,人类能够在脱离其所替代的生产劳动后有条件、有保障地进一步提升自身,也就可以在缓解人工智能与人类在生产劳动中矛盾的同时,探寻人类解放和发展的可能性。

(三)注重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教育

教育对于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的作用是巨大的。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社会的进步需要教育不断发展,并且培育适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人才,提高国家与社会的文明程度。人们能力的增强、知识的获取都需要通过自我、社会或者学校教育。因此,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习近平同志也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并且点明了教育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强调了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我国现有的社会科技条件下,最大限度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的、成效不应仅仅聚焦于学生知识的获取,还需要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取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增强综合能力。教育对于学生的培育成效也不应该只是考试分数的表现,培育的人才应该在现有社会条件基础上,尽可能获得德智体美劳这五方面的全面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加强教师指导作用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观念,加强学生与社会实践的紧密性。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法制建设加快人类解放进程

法制建设是一个国家能够正常化和规范化运行的不可或缺的武器,中国的法制建设格外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国家整体平稳的运行才是加快人类解放的关键所在。在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中孕育发展的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对党领导法治建设进行科学总结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验进行提炼和升华,以新的视野赋予新时代内涵[6]。同样需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更为长远的眼光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诠释的法治理论做出创新发展。在规范的法治社会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和有实践性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并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上论述相关重大命题,讲清了各种理论难题,这将实现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和创造性的升华。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伟大的思想总是顺应时代要求并指引着实践的发展、时代的变革。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战略思想,既源自实践又指导实践,实践性是其贯穿始终的鲜明特征。这一思想不仅為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引领,而且针对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任务、问题和挑战提供了法治解决之道,在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独特的思想魅力,为我们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提供了法治上的战略指引。

总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指引的人类解放理论旨在消灭资本主义,这与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存为客观事实而提出的人类解放在目标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利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去寻求人类解放的过程中,国家不同的社会发展程度在实际操作中受到的限制不同,人类解放直至自由全面发展是一种普适、抽象的发展目标,自由全面发展是指向每个人的,具有一般性。由于其受社会条件影响大,其具体内涵是抽象的。在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视域下解放人类,一方面体现在接受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科学指导,另一方面体现在深刻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代路径。人类解放是世界历史发展与中国经验的一种结合,它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新的历史机遇和世界变局中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在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同时,为国际秩序重塑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参考文献:

[1]徐丽葵.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现实与未来——基于马克思主义当代解释力的视角[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4):8-13.

[2]刘新敏.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视域[J].高教探索,2021(5):20-25.

[3]王燕利.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1):91-92.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王恒.论《共产党宣言》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及其新时代价值[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7(4):4-6.

[6]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收稿日期:2022-02-06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大数据分析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19KSC11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翟屿潼,讲师,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577AAEEE-DAB5-4125-9125-A2293E643943

猜你喜欢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青年生活(2020年21期)2020-07-06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人民论坛(2019年8期)2019-04-24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新长征(2018年8期)2018-09-10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条件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年18期)2018-07-26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商情(2017年25期)2017-07-18王晓晖: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红旗文稿(2017年1期)2017-03-01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4期)2004-04-22

推荐访问: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探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