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优谦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逻辑、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3-08-31 10:55:03 来源:网友投稿

晏朝飞, 韩 柱

( 南昌航空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昌 33006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智慧结晶,是当代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底蕴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宝贵价值,倡导“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教育部颁布的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以下简称“原理”)课程教学,是当前高校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

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落地生根、茁壮成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化土壤,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在新的征程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3]。作为本科生必修课的“原理”课程是广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主渠道,也是贯彻落实“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4]的重要途径选择。因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蕴含着应然逻辑,主要体现在现实必要性与实践可行性两方面。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的现实必要性

第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是教学改革创新的现实需要。一方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教学,是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学生理解和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再加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己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5],教师运用国人熟知的传统文化语言与逻辑思维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将其中丰富的案例和素材融入 “原理”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亲切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原理”的教学内容;
另一方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教学,是“原理”课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在目前“原理”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然采取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师生之间难以进行有效互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教学,师生就可以围绕熟悉的内容和问题进行讨论,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的交流和互动。这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探索问题式、对话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更好地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性、达成教学目标。

第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6]但是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高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资源不足,大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机会不多。然而,学校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也是培养人的地方,既要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也要注重提升学生人文道德素养,因此当前高校迫切需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原理”课程覆盖全体大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既有利于缓解目前高校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缺乏、内容较少的窘境,也有利于学校突破专业限囿,为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注入新鲜元素。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有利于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深层次理解与准确把握,“消除文化认同情感偏颇和坚定民族文化自信,走出文化激进主义与文化虚无主义的困境”[8],使蕴含各种思想精华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条件下为己所用、为实践所用,从而自觉提高思想文化素养、塑造高尚道德情操、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的实践可行性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原理”课教学目标具有价值共通之处。“原理”课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1],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从价值目标来看,二者主要有两方面的共同之处。一方面,二者都以培养高尚人格为价值取向,如“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传统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求解放的精神境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又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仁爱、民本等思想,而“原理”课也培养学生对被剥削阶级的情感认知、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都有利于涵养学生品格情操。另一方面,二者都以培养积极进取的社会心态为价值旨归,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始终抱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的社会憧憬;

“原理”课则重视帮助学生在复杂环境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二者都具有进取的社会心态和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原理”课教学内容具有诸多相容之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等教学内容中都能引入与容纳较为丰富的传统文化精髓。如老子 《道德经》的“道法自然”、《荀子•天论》的“天行有常”、邹衍的“五行说”以及张载的“元气本体论”都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老子的“知雄守雌”、《礼记•中庸》的“尚和去同、执两用中”以及《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王夫之的“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都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孟子的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名言警句都表达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论其不足有余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者反贵”传递了中国古人对市场和价格的初步认识;
《诗经》中的“乐土”、《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礼记•礼运》中的“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与“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都表达了先民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上述内容可以与 “原理”课程中的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价值规律、共产主义理想等教学内容相互映射、互为贯通。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原理”课教学模式的转化创新具有启鉴之处。其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值得借鉴的教育思想,如孔子倡导的 “循循善诱”“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孟子提出的“教亦多术”“言近指远,守约施博”,墨子提出的“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都能够为“原理”课教学模式的转化创新提供有益启鉴。其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既有经典的传统文化资源,也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
既有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也有遍布全国各地的文化古迹与历史名胜。如此丰富而广泛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原理”课教学模式的转化创新提供了充裕的自由度,有利于将传统单向式的理论讲授模式转化为具有丰富案例与讨论元素的双向互动式理论讲授模式,有利于将作业任务型的实践教学转化为情境式、体验式等实践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深入认识中国国情,更好理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从应然逻辑看,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既是当代大学生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高校“原理”课教学创新发展的有利契机。近年来,党和国家通过一系列积极的政策导向力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大高校的“原理”课教师也开展了不少相关的教学研究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但是,目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在总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实然问题。

(一)授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参差不齐

“原理”课教师的学科背景较为多样,既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背景的,也有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科背景的多样性为“原理”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扎实的专业支撑,也同时带来了授课教师们传统文化素养参差不齐的现实问题。在融入意识上,有的教师认为传统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忽略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学理与实践上的深度关联;
有的教师满足于将优秀传统文化视为单纯的知识助力,而忽略了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提炼出来为“原理”课教学增容。在融入内容上,有的教师由于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能力,无法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或者由于缺乏足够的优秀传统文化积累,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对优秀传统文化阐释不到位,或介入角度不合理,带来“言传”与“意会”之间的断差,甚至“失之毫厘差之千里”[9]。在融入方法上,有的教师由于对相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现代价值缺乏整体把握和深入理解,难以灵活运用探究式、互动式、讨论式等方法开展教学,只能更多地采用 “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灌输方法来回避学生的各种“诘难”。

(二)二者间的话语体系差别较为明显

在传统农耕文明与自然经济基础的长期影响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运用美丽的诗词歌赋、简短的文言文等形式来表达,具有语言精炼、含蓄优雅的特点,往往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反映着当时历史环境条件下所特有的世情风貌和深刻的价值伦理。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逻辑、话语呈现则带有西方文化的特点和传统,并吸收和发展了以大机器生产、资本扩张、殖民掠夺等为历史背景的近代西方工业文明话语[10]。可见,由于历史时空、民族地理、生产习俗等差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体系存在明显差异。归纳而言,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话语形式来看,二者的话语风格、概念表达、逻辑思辨等迥然不同;
二是从话语内容来看,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内向式改造自我,重视通过伦理约束、道德提升所带来的社会功效;
而具有鲜明革命、实践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外向式改造世界,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制度所带来的社会功效。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学情特点,虽然“原理”课教材结合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呈现做了一定程度的简化,但是仍然很难回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话语差别。一方面,如果在教学融入过程中,缺乏二者间话语转换的规范原则、有效方法和内容把关,则容易遇到话语转换不足、过度乃至相互背离的现象,导致曲解话语本意的问题,直接影响教学融入的初衷和学生的整体理解。另一方面,如果在教学融入过程中,教师不充分考虑大学生的需求期待和实际接受能力,“完全凭借个人主观判断开展话语言说,则容易产生话语转换内容、方式与大学生实际需求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11],无法在教学活动中实现思想交融共振。进言之,克服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差别,不仅需要话语思维、内容和表达方式的转换,更需要师生间价值理念的交流交融。

(三)融入模式的单一化问题较为突出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不是二者单一的、随意的、漫无目的的结合,而是要坚持借助优秀传统文化解析“原理”课程重点、难点内容的教学初衷,创新教学环节、手段和方法,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融入模式。从目前教学实施的普遍情况来看,教师们更多地是通过经典素材导入、知识点对接的方式开展理论讲授。例如,教师的一般做法是在讲授对立统一规律时引入中国古代哲学的太极思想,在讲授量变质变规律时引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讲授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时引入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或者墨子的“非命尚力”,在讲授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时引入中国古代朴素的民本思想,等等。这种模式能够针对性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核心思想理念与“原理”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内容结合在一起,借助植根于国人内心所熟知的思维方式、文化典故来将枯燥而晦涩的课程内容讲解清楚,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基本观点与当代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但是,该模式如果运用不当也容易造成知识点零散、简单拼凑等机械式融入倾向,直接影响融入质量。同时也要注意到,思政课教学目的不仅是让知识入耳入脑,还要入心。因此教学实施全程仅停留于经典素材导入、知识点对接的理论讲授模式是不够的,模式的单一化问题使得教学融入在整体上缺乏深度、广度和创新度。它既没有考量不同教学实施阶段之间的有机衔接和系统推进,也没有充分考虑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受教特征,难以“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2],使得教师的施教效果受限、学生的受教走心感不强。

(四)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不充分的问题较为普遍

将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地融入“原理”课教学,必然需要丰富而优质的教学资源支持。但是,相关教学资源的搜集与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往往要求教师们在备课阶段花费较多时间与精力去完成这项工作,期间不仅要深入中华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甚至还要走访考察相关的传统文化活动场所和遗址遗迹,显然单靠教师个人力量是难以完成的。从实际教学活动来看,不少高校“原理”课教师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不充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在缺乏顶层设计、激励机制和技术条件支持等前提的情况下,教师个人无力整合人员以及技术等资源来共同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库,只能沿用单兵作战或者教研室内部摊派分工的传统方式来开展相关教学的融入工作。当教师个人单兵作战时,势必影响工作效率,也人为地设置了沟通壁垒。当教研室内部摊派分工时,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激励导向,有的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不深或者兴趣不高,最终只是做些较为粗放的搜集罗列工作,未能有效形成相互协作、资源共享的工作局面。这不仅使得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整体效率和质量都不高,而且由于教师们之间缺乏对称的交换分享,也容易钝化相关教师的工作热情,或者不愿意将付出了大量时间的劳动成果完整地拿出来分享,加剧了共建共享不充分的问题。同时,如果缺乏线上平台的技术支持,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就会进一步受限,直接影响教学资源的高效整合、迭新与运用工作。

为更好地推动“原理”课教学改革创新、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精品渠道,我们亟需从以下方面着手开展。

(一)大力提升师资传统文化素养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传播者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授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质量。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加强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各教育部门与高校在将这项工作内容贯彻落实到教师培训体系时,尤其要注重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为此需要把握好准入与日常两个业务培训过程。一方面,在新入职思政课专职教师的岗前培训中增加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内容,该培训环节重点在于让新教师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的丰厚土壤,让新教师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活化思政课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实质性作用等,目的在于提升思政课新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以及在教学中的运用意识。另一方面,建议在日常业务培训中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制定常规与非常规相结合的复合式举措,加强“原理”课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定期组织校内外的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针对性地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系统提升教师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通过教研室研讨、集体备课、互相听课等常规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研讨交流内容,营造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建立校内古典文学等相关学科教师与“原理”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帮扶机制,不定期地邀请校外传统文化专家来开展讲座、培训等交流活动。

(二)建立顺畅的话语转换体系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间的话语转换,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原理”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话语转换应当坚持三个导向:一是问题导向,围绕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优秀传统文化三者面临的共同问题,引导学生透过不同形式来探讨事物问题的本质,以此整合和消弥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话语差别,促进二者间深层次的共识性对话,联合解决学生深层思想困惑问题。二是生活导向,将当代生活作为主要话语。充分考虑学生的前知识结构与关注领域,将形成于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意境以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现代表达方式呈现出来,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中国逻辑与语言风格去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话语转换的亲和力。三是价值导向,教师“不但要讲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也要讲它在近代遭遇的挑战和危机,还要讲它是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走向复兴的”[12],并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发展特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转换枢纽,“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和教化思想创造性地转化为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资源和价值引领”[13],拓展其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深度和广度。

(三)构建立体化的教学融入模式

以“八个统一”为根本遵循,构建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全方位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与网络教学。将传统文化优秀成果运用于“原理”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灵活运用探究式、案例式、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努力做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在实践教学方面,教师要坚持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原理”课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精心设计实践教学方案,逐步形成较为稳定、具有示范意义的实践教学模式;
同时充分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开展体验式任务型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与任务达成的过程中激活根植于内心的传统文化基因、加深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土壤的理解,努力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在网络教学方面,教师可以侧重于将“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作为方法遵循,既统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课”课程的线上教学平台建设与管理,也根据学生专业差异、关注偏好等探索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或者博客等自媒体平台拓展课外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平台的图文、视频、音频、直播等信息发布、维护和更新工作中来,弥补在课堂与实践教学中难以达成的自由度、交互性,推动完善立体化的教学融入模式。

(四)建设共建共享的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库

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资源整合效率与质量,让教师们能够快捷获取丰富而优质的传统文化素材,推动共建共享的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在学校层面,立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重在做好构建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库的实施方案设计工作。将学校相关教学机构、图书馆、校史馆、档案馆、学工部、教育技术中心等部门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发挥各自职能和互补优势,分工协作、整体推进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资源库建设。联通校内外资源,积极主动与政府机构、其它高校、地方博物馆、文化馆、故居旧址、文化遗迹等单位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争取更多途径将历史文化资源充实进教学资源库。在学院或者教研室层面,重在通过建立明确细化的目标导向、形成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将教研团队拧成一股合力。例如,以打造精品课程、建设一流本科课程等作为目标导向,使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与教学奖励、职称考核等利益挂钩,激励教师们更好地投入到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来。作为教师个人层面,应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同时筑牢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为最终落脚点,强化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针对性地做好适合“原理”课程的传统文化资源提炼整合工作,以工匠精神推动教学资源库的共建共享。

“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既是大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也是提升“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有利契机。但就目前教学实践问题来看,我们应从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出发,着重夯实师资传统文化素养、把握话语转换、丰富教学模式、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库,推动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融入“原理”课程教学。

猜你喜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理话语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一重技术(2021年5期)2022-01-18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基于电力系统备自投实现功能原理概述电子制作(2019年22期)2020-01-1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浅析现代交际(2016年4期)2016-04-08评价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语篇分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期)2016-03-22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探析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5年11期)2015-11-20话语新闻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话语新闻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那什么”的话语功能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祖暅原理的推广及应用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2006年4期)2006-07-19

推荐访问:中华 马克思主义 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