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优谦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基于WSR方法论的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建设研究

时间:2023-08-26 13:50:05 来源:网友投稿

赵洪波,李 伟,都晓娟

教育部于2002年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1]。内外联合的课程结构,不仅是打造“学、练、赛、评”一体化新样态体育课堂的重要体现,还为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的建设指明了方向。笔者基于WSR方法论中的物理、事理、人理三个维度,对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建设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以顺应新时代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的要求,促进新时代“四位一体”学校体育改革目标的实现。

WSR是中文的物(Wu)、事(Shi) 、人(Ren) 这三个词的汉语拼音首字母的连写。WSR方法论是在1995召开的首届“中-日-英系统方法研讨会”上,由顾基发和朱志昌提出的一种新的系统方法论,被称为“东方系统管理方法论”[2]。WSR方法论中的W指的是研究问题的物理维度;
S指的是事理维度;
R指的是人理维度。其中物理维度的研究对象一般指客观物质及规则,追求客观真理的原则,涉及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事理维度的研究对象一般指组织与管理系统,追求协调、高效的原则,涉及管理科学、系统科学方面的知识;
人理维度的研究对象一般指人及其关系,追求成效、讲人性,涉及人文知识与行为科学方面的知识,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WSR方法论主要内容

原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先生提出:“现代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三件东西:一是硬件,指科学技术与场地设施;
二是软件,指科学管理;
三是活件,指人与人的积极性[3]。”学校体育是现代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建设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一体化建设同样离不开伍绍祖先生提到的“硬件、软件、活件”三条件。WSR系统方法论中的“物理、事理、人理”维度与发展条件相对应,为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方向。

本研究基于WSR系统方法论,结合体育课程特点,构建物理、事理、人理三个维度的内容体系。其中物理维度包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资源,是建设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的重要导向与实施保障;
事理维度包含教学方式、课程模式以及课程管理,是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建设的具体策略与组织方式;
人理维度包含意识水平、课程评价以及专业素养,是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建设的人文价值与实施反馈的体现(如图1所示)。通过三个维度内容的内外融合、相互作用,在把握客观规律的同时,发挥教师、学生及家长的主观能动性,使体育课程的“教、学、练、赛”环节统一,突出多元整合的基本内涵,共同聚焦于体育课程内外的深入联合[4]。

图1 基于WSR方法论对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建设的内容构建

2.1 物理维度困境

目标设置与实施过程脱节,导致课内外达标难以完成。教育部办公厅于今年明确了新时代学校体育的改革目标为“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但现阶段的体育课程存在目标设置与实施过程相脱节的问题。传统体育课堂侧重于知识与技能的灌输,关注点在教学过程的安全性,从而忽视了培养学生乐趣、人格与意志的目标,把更深层次的课程目标淹没在文本之中,并未在实践中得以体现。与此同时,课外体育活动目标缺失,导致课外活动缺乏实施导向,阻碍了学生课外学习与锻炼的进程。课程目标设置与内容实施相呼应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前提。一旦两者之间相脱节,课程目标便失去了指导实践的作用,并导致课程内外的目标难以达成。

内容重复单一,导致课内外衔接不足。体育教学内容是否多元丰富、能否将各个学段有机衔接是其选择的基本标准。首先,传统课堂过于强调基础概念与低水平动作,打消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继而存在“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其次,各地中小学迫于升学压力,为高效利用课余时间,仅通过简单的兴趣小组活动来实现学生的课外锻炼,缺乏具有规模、层次的课外体育竞赛和社区活动,导致学生难以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并实现学以致用。最后,不同学段的学习内容重叠,导致体育课程缺乏衔接性。如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在水平一以及水平三都有所涉及,甚至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上,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技术仍作为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各个学段内容的不断重复,缺乏由低级到高级水平的过渡,导致体育课程一体化衔接不足,学生难以系统掌握动作与技能并取得突破。

课程资源短缺,导致课内外配置失衡。首先,体育强国背景下,体育改革在学校与社会得到积极响应,其中包括体育配置的不断完善,但实际上人均使用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且大多数课外体育活动设施来源于学校内部、公共场所以及其他营利机构,缺乏相对独立、完善的课外体育资源配置体系。其次,应试教育背景下“重智轻体”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家长对体育的支持态度只停留在口头上,未实际行动;
专业体育指导队伍亟待壮大,课外活动缺乏专业指导、体育竞赛缺乏专业裁决,造成课外体育的开展“无秩序、效果差、不公平”。最后,课内与课外配置差距较大,表现在课内教学配置相对完善的情况下,课外资源配置往往达不到标准化、合理化,难以使学生在专业指导和配置完善的条件下,能够进行系统的课外训练与竞赛。

2.2 事理维度困境

教学方式陈旧简单,难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首先,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根深蒂固,导致在实际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难以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与改革[5]。传统体育教学注重教师的绝对权威,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课程改革的动力不足,导致部分教师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方式,如采用跑圈热身、教师主导、自由活动等方式来进行体育教学。显然,传统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主体性,且未调动学生积极性,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难以实现“以体育人”的目的。其次,课外体育活动方式过于简单。简单的课余活动难以促进学生运动乐趣的形成、情感意志的培养。如运动项目单一,难以供全体学生选择;
组织形式简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感;
采用同一要求、统一标准的“大班制”教学方式,导致个别学生的身体机能以及运动能力差异无法顾及。久而久之,学生之间的运动能力差异逐渐被拉大,学生体育运动的乐趣逐渐被磨灭。

教学模式内外联动不足,难以保障教学活动质量。首先,学校、社会、家庭之间未建立有机联动,导致课外活动开展受阻,难以保障课外活动质量。部分偏远地区学校在难以保证体育课“开足、开全”的情况下,课外体育开展及课程内外联动更加难以落实;
应试教育背景下,“重智轻体”的传统观念使家长淡化了体育课程对其他学科的促进作用,并难以对课程内外一体化建设形成正确认识与积极响应;
社会体育机构的利益化加剧,其采取过高的收费标准,使一般家庭难以承担,大大降低了学生课外体育参与度。其次,课程内容选择内外衔接不足。如一节体育课的主要内容为蹲踞式起跑技术,而课后学生依自身兴趣,自主练习内容为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技术,造成了课内所学内容既得不到巩固应用,课外所练也得不到专业指导,造成“事倍功半”的学习效果,难以保障教学质量。

课内外管理人本化缺失,难以形成有效约束。首先,课外体育管理侧重于过程的规范性、纪律性以及计划性,课外活动氛围过于拘谨,自由度与趣味性不足,学生难以享受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其次,在教学管理制度的制订与实施中,过于强调管理者的职权,而师生的民主参与机制未得到真正建立[6],从而忽视了课程内外管理的现实效应,导致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际管理过程相脱节。最后,专业的管理队伍亟待组建。受学校财政、教师意愿,课程安排等因素的制约,专门管理学生课内学习、课外活动的人才匮乏,造成了课外活动“无监管,无指导”的现状,学生盲目活动且得不到实际锻炼效果。

2.3 人理维度困境

首先,体育教师对深入解读前沿政策的意识薄弱。由于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教师对改革政策解读不深入,导致课外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甚至出现“关门办体育”的现象。其次,学生与家长主动参与课外体育的意识薄弱。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中小学生迫于升学压力,淡化了体育运动的价值,降低了参与课外体育的主动性,磨灭了对体育运动的热忱。由于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不强,主动性缺失,阻碍了其情绪的宣泄、情感的表达以及人格的培养。最后,社会体育机构建设公益性项目的意识薄弱。如今社会上不但没有形成宣传改革政策的积极氛围,反而各种营利性的机构组织打消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念头,如各个俱乐部过高的收费标准,使一般家庭难以承受,进而阻碍课外活动的组织实施,导致课程一体化改革动力不足。

评价体系局限性,导致课内外评估失真。首先,受应试教育影响,体育学科评价内容的设置过于强调定量化,仅通过体测数据来反映学生运动水平,从而淡化了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真正内涵。体育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并非看重学生某项运动素质水平的高低。其次,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涵盖学生的全部能力。如仅靠体测来直观评估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从而缺乏对学生的运动兴趣、心理情感以及人格意志等方面进行了解与评价;
因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年龄、情商、兴趣的差异,仅从教师角度评价学生,难以对学生进行全面且深入的综合评价。体育课程内外评价体系不健全,难以对评价对象进行全面而真实的评估。

专业素养不足,导致师生互融受阻。体育教师是新时代体育课程改革的主力军,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建设,对体育教师的课内外教学、组织、管理与评价等各项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据调查,多数体育教师能够意识到专业素养是高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但又对自身素养水平持有不满意的态度。正因为体育教学具有的“技艺性”特征,使得部分体育教师凭借着入职之前所掌握的那些“把式”便可享用终身,万变不离其宗,不积极主动地更新与发展专业素质[7]。教师未能把潜在认知转化为内在动机,提升专业素养未能落到实处,阻碍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及融合。

3.1 物理维度路径

目标设置与教学过程相呼应,建设一体化目标体系。首先,统筹课程内外目标内容。课内侧重培养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目标,包括理解动作概念、明确动作重难点以及更正易错点等具体目标;
课外侧重培养知识与技能的巩固与应用目标,包括参加比赛并力求取得好成绩、适应社会环境以及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等具体目标。合理划分课内外教学任务,既减轻了课内实施过程的负担,又丰富了课外体育目标内容。其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摆脱时间、空间、形式等方面的束缚,丰富课外活动形式。如定期举办形式各异的课外体育竞赛,鼓励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在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享受到运动乐趣;
提倡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促进学生人格的培养以及意志的锤炼。只有将课内、课外教学目标统筹规划,合理分配,才能使课程目标为课程实践提供科学导向。

丰富课内外内容,建设一体化课程体系。首先,在学生掌握基本概念与基础技能之后,逐渐提升动作技能的难度与强度,以提升学生进行运动的积极性与挑战性。其次,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倡导学生依自身兴趣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并定期进行强化训练,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开展不同水平的课余体育竞赛,涵盖多种运动项目;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参与志愿者服务和社会调查活动,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适应能力。最后,过滤各个学段的重复性内容,增强不同学段内容之间的系统性与连贯性。表现在前一学段掌握的内容,在往后学段不再重复学习,注重单一动作到组合技术与战术的过渡。如水平一阶段,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水平二阶段,学习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或在防守条件下进行投篮;
水平三阶段,将单手肩上投篮应用到比赛中。各个学段的内容层层递进,从单一动作到组合战术的应用,体现“教、学、练、赛”的一体化。

优化课内外资源配置,建设一体化保障体系。首先,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增强体育经费保障,提高软硬件水准,以优化资源配置;
构建数字分享平台以及开发运动健康APP,在云端展示学习与锻炼成果、进行指导与交流;
丰富课程资源,如将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校园,以徒手武术操代替必需器械的运动项目;
提升资源利用率,创新同一资源的不同使用方式。如各类体育场馆新增预约系统,错开人流高峰期;
一球多用,篮球除本身职能外,还可以利用其编排篮球操以及多种游戏。其次,转变家长传统观念,提供实际支持,为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建设注入支持动力。组织家长与学生观看奥运赛事,宣扬奥运精神,共筑体育强国;
开展课外体育竞赛,切身体会体育竞技魅力,培养其坚韧的意志力。壮大体育师资队伍,完善课外体育管理与监督体系,科学指导课外锻炼、课外竞赛与社会实践等活动。最后,优化课外资源配置,构建课内外资源配置一体化,保障学生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有场地、有器材、有指导、有管理”。

3.2 事理维度路径

创新课内外教学方式,建设多元化教学实践体系。首先,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增强创新驱动力。教师深入钻研体育新课改、新政策,发掘新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活动趣味性以及锻炼积极性。如通过课前小游戏实现热身目的,代替传统跑圈热身内容;
增加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竞赛及评比,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摆脱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体育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其次,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体系。如增加竞技性活动,“以赛代练”突出动作技能的实践应用性;
开展户外越野类活动,感受大自然之美,享受锻炼之乐趣;
增添社会调查活动,提升学生对社会关注度,增强社交能力。最后,采用分层式教学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运动兴趣的差异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根据学生运动能力的差异划分不同水平的运动班级,要求每个学生在结业之前,掌握每大类运动项目的至少一种技能。如选择三大球项目中的篮球作为主修,田径项目中的中长跑作为辅修;
设立动态水平班级,随着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其所在运动班级会由基础班过渡到强化班,最终进入精英班。

促进课内外有机联合,建设“教、学、练、赛”一体化。首先,转变学生家长传统的“重智轻体”观念,深入体会体育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力求对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建设提供行动上支持;
学校延长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为学生享受运动乐趣、应用运动技能创造条件;
倡导社会机构开展公益性项目,为课内外有机联合提供重要推力。其次,体育课程内外内容注重衔接性。如,课内学习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技术,在课外可进行多人配合练习或开展小规模的足球比赛,将课内所学的脚内侧传接球技术,灵活运用到实战中。最后,构建以学生为主的双向课堂。第一课堂侧重“教与学”,包含基本知识、基础动作、基本技能的学习与掌握等;
第二课堂侧重“练与赛”,包含知识运用、动作技能练习、比赛参与等,规划“学习—实践—运用”的教学步骤,以实现“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目标。

强调课内外管理的人本化,建设一体化规范体系。首先,转变课外活动的教育性宗旨,强调课外活动的娱乐性与实践性。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课外活动环境,以提升学生社交能力。其次,在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践中,要着重体现“师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如在重大决策、制度完善过程中,突出师生的共同参与。只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才能使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更加完善与合理。最后,在专业管理人才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可聘请社会体育机构管理人员或退役运动员来壮大管理与指导队伍,在缓解社会人才就业压力的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第四,通过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弥补人才管理资源的匮乏。如学生通过微信小程序或者健康APP进行锻炼打卡,采用上传视频的方式来汇报训练过程与成果;
体育教师以及指导员在线上进行监督与指导,对学生的锻炼情况进行打分评级,线上成绩将计入学期总成绩。

3.3 人理维度路径

增强意识,明确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建设方向。首先,体育教师对相关政策和文件要深入解读,做出积极响应与支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并将改革理念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次课外活动中;
保持与时俱进的课程创新态度,走在体育课程深化改革的前沿;
在具体教学工作中,除了组织好每一节课堂教学外,还要在课外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与竞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其次,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与方式,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外活动中来并能体会到运动乐趣。在课外活动实施过程中,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其中,转变学生对待体育的态度,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最后,在社会上广泛宣传课外体育价值,倡导社会体育公益性机构的建设,为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建设创造条件,以推动课外体育的开展。在社区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鼓励家长与学生参与其中,提升大众对体育文化的关注度,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综合评价,提供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建设依据。首先,丰富评价内容指标,脱离“唯结果论”的标准,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将学习时间、效率、出勤率、学习态度、课外竞赛获奖等指标纳入体育课程内外评价体系中。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学生某项运动能力的水平,更要关注学生良好知情意行的培养;
体育课程评价对象不仅指学生,还要包括教师的素养、组织管理、设施条件等,扩大评价对象的范围,对影响体育课程的各个方面都要进行有效评估。其次,丰富课内外评价方式,以多维度评估学生的综合体育能力。如除了对学生进行某项运动素质测试外,还要通过开展心理座谈会,一对一评价其心理状况;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技能掌握情况、情感波动情况以及兴趣形成情况;
通过开展体育竞赛,检验学生动作技能的应用情况;
评价方向也要多样化,如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向。

提升素养,夯实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建设基础。首先,体育教师要研究近年来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针,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对体育教师提出的各项要求,来巩固“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并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到体育教学中。其次,注重专业素养的再教育,再培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包括课堂教学质量、课外活动组织能力、体育竞赛裁判水平等。最后,倡导体育教师积极投入到体育科研中,在提升科研能力的同时,促进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
积极参与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与同行保持交流,以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建设,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相互融合与共同作用,满足物理维、事理维以及人理维各方面要求,才能发挥“延伸课内所学、补充课外所练”的作用,实现新时代“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的改革目标,推动学校体育逐步深化改革的进程。

猜你喜欢课外活动课外维度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小满课外班中学生博览(2021年12期)2021-07-15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当代陕西(2020年22期)2021-01-18丰富课外活动内容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领导决策信息(2017年12期)2017-05-17课外实践丰富多彩中国火炬(2014年2期)2014-07-24人生三维度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体育师友(2012年4期)2012-03-20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推荐访问:方法论 课程 建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