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优谦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喂养障碍早产儿个体化吞咽治疗效果观察

时间:2023-08-31 09:35:06 来源:网友投稿

马项汝,贾盈盈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早产儿喂养障碍十分常见,指患儿不能经口进食,需要借助于静脉营养或者是胃管给予营养,经口喂食时患儿的进食时间30min以上临床也称之为喂养障碍[1]。早产儿由于未足月,体质量都比较轻,加上身体机能未发育完全,呼吸、吞咽以及吸吮等能力均有不足,从而引发喂养障碍[2]。主要表现为吸吮无力、吞咽反应的迟钝、无法协调呼吸和吸吮等,不能正常喝奶,甚至喝奶时无法维持正常的血氧饱和度。为了维持早产儿良好的营养状况与需求,重症监护室内早产儿通常会选择留置胃管进行喂食[3-4]。研究发现,喂养障碍早产儿给予个体化吞咽治疗,不仅能够提高其体质量与喝奶量,更快恢复吞咽功能,还能减少胃管放置与住院时间,有利于早产儿的健康发育[5]。本文选择产科重症监护室喂养障碍早产儿110例,探讨个体化吞咽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产科重症监护室收入的喂养障碍早产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女婴23例,男婴32例;
胎龄:29~36周,平均(31.25±1.52)周;
出生体重:0.59~0.85kg,平均(0.63±0.15)kg;
分娩方式:阴道产19例,剖宫产36例;
观察组女婴24例,男婴31例;
胎龄:30~35周,平均(31.28±1.45)周;
出生时体重:0.62~0.84kg,平均(0.72±0.15)kg;
分娩方式:剖宫产36例,阴道产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胎龄29~35周。(2)存在喂养障碍,行胃管饮食的早产儿。(3)家属知悉研究内容且同意参与。

排除标准:(1)无完整的临床资料者。(2)合并呼吸道严重感染者。(3)消化道存在明显畸形者。(4)合并严重小肠结肠炎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将胃管置入患儿体内,依据其机体对营养的实际需求给予喂养,喂养时,依据患儿的消化力强弱、体质量等严格计算每一次需要的奶量,均值3h,借助于胃管进行喂养,1天8次。

观察组行个体化吞咽治疗。(1)感觉刺激。刺激早产儿的咽喉位置肌群,操作时必须充分消毒,佩戴好一次性无菌手套,消毒棉签轻轻叩击或者是按摩患儿的舌后部、腭舌弓、咽后壁、软腭以及咽腭等位置,每次不超过3s,期间密切观察早产儿的反应,出现吞咽反应后,再刺激另一个位置,以免引发呕吐。放置奶嘴时,发生呕吐风险极高,还可能出现肢体抗拒行为,奶液吸入后,其咽喉位处发生明显的呛咳情况,表示患儿口腔存在过敏感现象,依次进行先远后近、先外后内的刺激治疗。(2)被动运动。对口腔的运动期存在障碍的早产儿,需高度关注其口腔肌肉运动,对患儿的舌部开展被动运动,帮助其唇肌被动收缩,即舌头往前伸,再往后缩。若是咽期存在喂养障碍,则将重点放在恢复其咽期肌肉的正常运动,利用手法引导开展咽喉上抬、颈部的屈曲等相关训练,引导其完成点头被动训练,同时开展上颚、舌后等肌群训练,促进早产儿的吞咽功能恢复。(3)主动性运动。用手指对患儿的舌面进行刺激,慢慢诱导其以自主方式进行吸吮。在其自主吸吮活动时,将手指慢慢往外拉伸,每次3组,每组5下,组与组之间间隔30s,不断增加吸吮阻力。(4)经口喝奶训练。喝奶前,对患儿进行口腔喝奶训练,时间5min/次,先用一只手持奶嘴喂奶,另一只手将其头颈部托住,让颈部保持30°的屈曲,同时以手收托早产儿的下颌,若早产儿的吸吮能力比较好,使用小孔奶嘴;
如早产儿的吸吮能力比较差,选择奶嘴时,一定要确保足够柔软且孔比较大,喂奶时对奶瓶进行挤压,助力喝奶。早期时,患儿在训练中易疲劳,可与肌刺激法进行交替训练,诱导患儿做出吸吮动作,若患儿无法做出吸吮动作,则不得继续喂养,应再做刺激和训练。(5)介入人文关怀。将床帘拉好,以免外界刺激到早产儿,禁止开展各项检查,严格控制探视的次数,确保早产儿喝奶的环境干净、舒适以及安静。

1.3 指标观察

治疗后,记录两组患儿的日均体质量、日均奶量增加量;
记录两组的胃管留置、全经口喝奶以及住院等时间。记录两组完全可以经口喂养时的体重与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2.1 日均体质量与日均奶量增加值

治疗后,观察组日均体质量与日均奶量增加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日均摄入奶量和体质量的增加情况比较

2.2 住院总时间、全经口喝奶时间和留置胃管时间

治疗后,观察组全经口喝奶时间和留置胃管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留置胃管、全经口喝奶和住院总时间比较

2.3 完全经口喂养效率与完全经口喂养时体重

治疗后,观察组完全经口喂养效率高于对照组,完全经口喂养时体重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完全经口喂养效率与完全经口喂养时体重比较

胎儿的吞咽功能和口腔吸吮均属于程序性发育,40周时吞咽吮吸功能才发育成熟,节律性的非营养吮吸的出现是27周左右,吞咽吮吸模式开始形成是24周左右,而吮吸能力的初步具备是在孕期13周[6]。出生体重过低的新生儿与早产儿与口腔运动有关的肌群协调能力较弱,存在各项不同程度神经反射障碍,原因是大脑发育不完全,还不能形成完全的吮吸-吞咽模式,大部分早产儿或者低体重新生儿都伴随有吸吮或吞咽障碍,导致其无法经口喂养,喂养障碍与肠内营养供应不足会导致新生儿机体营养失衡,阻碍正常的生长发育,危害新生儿的身体健康[7]。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喂养障碍早产儿主要以胃管进食方式进行喂养,此种喂养方式可以让早产儿机体得到充足的营养物质,同时还能促进其肠道功能的恢复[8]。胃管进食喂养可以依据早产儿实际的需求量进行喂养,以此确保早产儿机体营养摄入充足,同时在更快的时间恢复其胃肠蠕动,更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提升其机体消化营养的能力[9]。但是如果长时间采用胃肠道的方式为早产儿提供营养,不但增加继发感染、高胆红素血症以及胆汁淤积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还会消耗巨额的医疗费用。因此,近年来,个体化吞咽治疗逐步被临床认为治疗喂养障碍早产儿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可以更快改善其吞咽、吸吮等能力,尽快实现经口喂养,减少其胃管留置的时间,尽快拔除胃管[10]。对患儿的体质量和进奶量均有更好的改善效果。

喂养障碍早产儿的个体化吞咽治疗可以更快改善吞咽与吸吮能力,提升吸吮速度,缩短其胃管留置的时间,降低胃管感染的发生风险[11]。相关研究发现,改善早产儿吸吮协调能力是早期吞咽训练的重中之重,原因是早产儿胎龄小于32周,机体的耗氧量大,睡眠质量不高,且体温偏低,加上复杂的经口进食过程,导致喝奶时早产儿出现多种表现,比如疲劳和耐受低等[12]。个体化吞咽治疗可以依据每位早产儿存在的喂养障碍严重程度,选择针对性的治疗,同时考虑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环境的特点,为早产儿制定出最具针对性的个体化吞咽治疗方案。如口腔、面部有超敏感者,采用感觉镇痛刺激法与小孔奶嘴联合喂养,降低流速,可减少呕吐反应,固定好肢体与头部,让早产儿的喂养环境更安全、更舒适[13]。口腔、面部有低敏感的早产儿,则借助于牵拉、按摩以及叩击等刺激其面部、咽喉及口腔等,促进其应答恢复,同时以冷热交替法刺激其口腔内黏膜,激活其味觉神经纤维,提升对应位置的敏感度,促进其感觉恢复[14]。

综上所述,喂养障碍早产儿进行个体化吞咽治疗,能够有效提升喝奶量与日均体质量,显著改善早产儿的吞咽功能,更快恢复正常进食与体质量。

猜你喜欢奶量经口胃管二次试水法在难置胃管患者胃管位置判定中的应用吉林医学(2022年9期)2022-09-23经口内镜联合颈外超声穿刺注水定位成功取出颈深部异物1例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11期)2022-05-13课题达成型品管圈在促进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22年3期)2022-03-09UE视频喉镜与纤维支气管镜用于经口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10期)2021-12-02宝宝饱不饱,衡量有四招中国生殖健康(2020年1期)2020-12-14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4期)2020-11-16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健康之友(2020年5期)2020-08-13Should a colonoscopy be offered routinely to patients with CT proven acute diverticuliti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of best available evidence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2019年7期)2019-08-21改良式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特别健康·下半月(2018年9期)2018-11-28结合体质量生长函数的幼年大鼠毒死蜱经口暴露PBTK/TD模型的研究癌变·畸变·突变(2015年4期)2015-02-27

推荐访问:个体化 早产儿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