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优谦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对于修订(制定)2009级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意见(全文完整)

时间:2022-09-09 12:1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于修订(制定)2009级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意见(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对于修订(制定)2009级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意见(全文完整)

 

 附件:

 南京工程学院 关于修订(制定)

 2009 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为了 实践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 教高〔2007〕 2 号)精神, 促进学校内涵建设, 学校决定全面修订 2009 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并提出原则意见如下:

 一. 重要意义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办学思想、 教育理念、 培养目 标、 规格标准和教学模式的集中体现, 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蓝图, 是实施教学过程、开展教学改革、 进行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

 因此, 在学校办学思想明确、培养定位准确、 硬件条件到位的基础上, 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起点, 优化课程体系, 开展教学改革, 创新培养模式, 对于全面促进内涵建设, 提升办学实力,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巩固学校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领先地位,实现高水平工程应用型大学的建设目 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 指导思想 贯彻“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以“优基础、 适口 径、 强素能、 多方向”为指导, 制定体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以多元合作为支撑、 以学校培养、社会培养、 自 我培养为维度, 以创新创业、 资质认证、 自 主学习、 自 我体验四个平台为支撑的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能培养的有机结合, 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目 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 人才

 培养方案与培养目 标的符合度, 培养结果与人才培养目 标的符合度, 为社会培养面向生产、 管理和服务一线的专业性、 职业型“工程师”。

 三. 基本原则 1. 与时俱进, 坚持专业建设与专业认证相结合原则。

 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的办学道路,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成果与优势, 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以专业认证为引 导, 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产业界的结合, 学习专业认证基本思想, 注重专业建设与专业认证相结合, 促进专业、 尤其是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向专业认证标准靠拢, 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

 2. 整体优化, 坚持知识、 能力、 素质协调发展原则。

 依据专业性、 职业型“工程师”的培养目 标和社会需求, 逐专业、 逐方向进行分析论证, 设计由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素质培养三个体系构成的培养方案, 实现教学过程“四个结合”, 即: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课内学习与自 主学习相结合, 学校培养与企业培训相结合; 自 然科学与人文知识相结合。

 3. 以人为本, 坚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

 在满足人才培养目 标和培养规格基本要求前提下, 充分利用校企共建形成的优质教学资源,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自 主学习时间和空间,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努力实现学校有特色、 专业有特点, 学生有特长。

 4. 注重实践, 坚持学生能力培养不断线原则。

 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将学生的实践能力、 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构建行之有效的“全过程、 四层次、 八模块”

 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专业特点和职业能力培养需要, 增设综合实验周、 系列课程设计等综合性实践环节, 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 制定方法 培养目 标确定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培养方案修订要以培养目 标的知识能力要求为依据, 采用 “倒退法”, 即经过企业(行业)调研——毕业生就业岗 位分析——培养规格及能力要求——课程体系 及教学环节设计——草拟培养方案——校企共同论证——学校审批的路线。

 对于公共基础课程以及跨单位承担的课程, 需邀请相关教学单位参与论证。

 学校审批前, 培养方案制定单位需要提交《南京工程学院 2009 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说明》( 附件 1)、 专业指导委员 会论证意见书( 附件 2)

 等相关材料。

 五. 基本标准 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培养目 标明确, 定位准确, 表述清晰; 培养方案与培养目 标的符合度高, 能清晰显现专业特点和学生特长。

 2.课程体系科学、 合理, 反映行业技术发展和岗位能力要求, 体现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能养成的有机结合。

 3.实践教学体系强, 教学环节、 实验项目 设置目 的明确, 层次清晰,环环相扣, 确保实效。

 4.体现“师化”人才培养思想, 有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具体措施, 明确了本专业学生可参与的职业技术资质认证种类、 名 称及认证机构。

 5.格式规范, 内容完整, 附件齐全。

 六. 基本结构 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培养方案描述和教学进程安排。

 1. 培养方案描述 ( 1)

 专业方向 若同一专业设置若干专业方向, 需在此予以说明。

 ( 2)

 培养目 标:

 依据社会需求和自 身特点所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的人才培养定位及服务面向( 分方向)

 。

 ( 3)

 培养要求:

 根据培养目 标定位和岗位分布对人才知识、 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 分方向)

 撰写, 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工程要求( 工科专业)

 ; 执业要求( 非工科专业)

 ◆其它要求( 如职业资质证书、 人文素质等)

 ( 4)

 理论教学体系:

 专业主要课程, 各类课程基本构成、 学分以及占总学分比例。

 ( 5)

 实践教学体系: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各类实践教学环节基本构成、 学分以及占总学分比例。

 ( 6)

 素质培养体系:

 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主要措施, 从课内培养和课外培养两方面进行描述。

 ( 7)

 基本学制:

 四年 ( 8)毕业要求:

 要求毕业生达到的总学分, 原则上不超过 180 学分 ( 不含课外综合素质培养 10 学分)

 。

 ( 9)

 学位授予:

 授予学位的学科与层次。

 2. 教学进程安排表( 附件 3)

 3. 个性培养计划( 附件 4)

 个性培养计划是指有条件的教学单位根据专业实际所制定的切实可行的个性人才培养方案, 旨在利用校企共建提供的设备与技术优势, 减轻课内负担, 加强课外训练, 推行“学中做, 做中创”等新型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个性和特长, 体现“以人为本” 的教育价值观。

 完成个性培养计划的学生可以颁发相关证书。

 4. 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 附件 5)

 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是指为 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 机会和条件, 扩展其专业面。

 复合型人才培养采用辅修专业方式开展。

 各单位可根据选定辅修专业( 方向)

 , 并在培养目 标、 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 进程的安排上进行设计与研讨, 制定相关专业辅修教学计划。

 辅修专业总学分不低于 25 学分。

 完成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可颁发辅修专业( 方向)

 证书。

 七、 课程体系 1. 理论课程 理论课程总学时控制在 2400 学时左右, 人文社科类( 思政、 外语、体育)

 和自 然科学类课程( 数学、 物理等)

 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在下表中选课。

 公共选修课程设置中, 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理工类专业应保证学生修满 6 学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含企业管理类课程 2 学分)

 , 文科与经管类专业应保证学生修满 6 学分科学素质教育课程。

 人文社科类和自 然科学类课程设置要求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理论教学实验课外备注 要求人文社科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5 48 32

 16 所有专业必修34 学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 3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 5 48 32

 16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5 96 64

 32 形势与政策 1 16

  大学英语 14 256 192 64

 军事理论 1. 5 24 24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体育 1. 5 32 16

 16 4 128

 128

  自然科学类 大学物理 A 7 112

 基本内容并强化力学 理工科专业选课 大学物理 B 7 112

 基本内容并强化电磁学 大学物理 C 7 112

 基本内容并强化热学 大学物理 D 5 80

 内容为力学、 电磁学和波动光学 大学物理实验 1. 5 36

 36

 积分变换 1 16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A 3 48

  线性代数 A 2 32

  高等数学 A 11 176

  高等数学 B 9 144

  高等数学 E 10 16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B 3 48

  文科与经管类专业选课线性代数 B 2 32

  高等数学 D 9 144

  高等数学 C 4 64

  大学物理概论 4 64

  大学计算机基础 A 4 64

 24

 所有专业选课大学计算机基础 B 3 48

 24

 程序设计基础-VB 4 64

 18

 程序设计语言-C 4 64

 18

 2. 实践课程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军训、 独立实验课、 课内实践( 指实验或上机)

 、实习、 实训、 课程设计、 社会调查与实践、 学年论文、 毕业设计( 论文)等。

 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不低于 35%, 文科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不低于 25%, 军训 2 周统一安排在第一学期。

 毕业设计( 论文)

 统一安排在毕业学期, 理工科专业不少于 14 周, 文科与经管类专业不少于 12 周。

 3. 其它建议 外语教学与应用四年不断线。

 外语课程包括基础外语、 专业外语等。要强调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改革基础外语教学模式, 注重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联系与区别。

 计算机教学与应用四年不断线。

 非计算机类专业实行三层次教学, 第一层次为计算机文化基础, 第二层次为程序语言, 第三层次为根据专业特点设置的计算机应用类课程,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等要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 同时设置系列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程。

 综合素质培养四年不断线。

 开设人文、 社会科学、 自 然科学、 文学、艺术等内容丰富的公共选修课, 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 面向学生开设就业、 创业教育课程, 举办行业技术发展系列讲座,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学分除课内规定学分外,还需获得至少 10 学分的课外学分, 各教学单位应根据《南京工程学院课外综合素质培养学分标准》 ( 附件 6)

 落实好综合素质课外培养计划。

 4. 考试考核

 理论课程应根据课程性质及特点明确考核方式并注重以能力为 导向的考核方法改革。

 原则上专业主干课程应列为考试课程, 每学期考试课程不得高于 4 门, 其他课程以考查方式考核。

 5. 学期安排和学分计算 学校实行每学年两学期制, 第一学期为 18 周, 第八学期为 16 周, 其余学期 20 周(包括考试周), 周学时一般为 20~25, 课程安排要考虑周学时的均衡性。

 理论课程原则上每 16 学时计 1 学分, 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 24 学时计1 学分; 课外教学、 英语听力和体育课 32 学时计 1 学分, 集中实践 1 周计1 学分。

 八. 工作要求 1. 各教学单位要充分认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要性, 要组织以一把手为组长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领导小组, 组织专门团队, 认真组织调研,严格进行研讨论证。

 2. 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 涉及基础课程、 跨单位课程要注意及时沟通协商, 确保人才培养方案顺利实施。

 3.坚持以培养目 标和规格要求为依据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设备及人力资源配置, 杜绝因人设课或因无人而不设课现象。

  附件:

 ( 请在教务处网站下载; 下载路径:

 教务网→表格下载→教研科→人才培养方案栏内)

 1. 南京工程学院 2009 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说明 2.

 专业指导委员 会论证意见书

 3. 教学进程安排表 4. 个性培养计划 5. 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 6. 南京工程学院课外综合素质培养学分标准

推荐访问:对于修订(制定)2009级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意见 人才培养 修订 制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