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优谦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入学前教育

时间:2022-08-28 14:15:1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入学前教育,供大家参考。

入学前教育

 

 点名

 排座位

 定学号

 第一课时 我是小学生了 【教学目标】

 1. 知道学校的名称和自己是一年级几班的学生。

 2. 初步学会大胆地向老师、 同学介绍自己的姓名、 家庭住址及自己的爱好。

 3. 初步学会向老师和同学讲讲自己想当怎样的小学生。

 【教学过程】

 点名 一、 谈话揭题

  小朋友们, 从今天开始, 你们有两个名字, 一个是自己的姓名, 另一个就是大家共同的名字, 那就是──小学生(出示带拼音的课题)

 。

 跟老师读“我是小学生了” 。

 当小学生高兴吗? 当了小学生, 说明你们已经长大, 能懂得更多的道理,能学到更多的本领, 这是光荣的。

 二、 认识校名、 年级、 班级

  老师欢迎你们来到我们这所学校。

 我们这所学校的校名谁知道?

 1. 板书校名 2. 教师正确地把校名念一遍, 请学生跟老师念, 请个别同学念。

 3. 谁知道, 我们的学校在什么路上?

 (裕丰路 188)

 4. 教师边画边讲年级与班级。

 5. 说一说: 我是 小学 年级 班的小学生。

 谁能连起来大声、 清楚地说一遍?

 三、 自我介绍 1、 我们这个班有

 个小朋友。

 大家今后要一起学习, 一起生活, 一起玩耍, 那就得互相认识—下。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 家住在哪里?

  同桌互相介绍。

 2、 介绍爱好:

 小朋友都有许多爱好, 有的爱唱歌, 有的爱跳舞, 有的爱画画,有的爱讲故事, 还有的爱下棋。

 谁能把自己的爱好大声地向大家介绍一下?

 3、 现在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姓名、 家住在哪里、 自己喜欢什么连起来讲给全班小朋友听。

 讲的时候人要站正, 声音要响亮, 说话要清楚, 用普通话讲。

 4、 “开火车” 介绍, 比比哪列火车开得好。

 5、 说说当小学生的愿望。

 6、 小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自己是南翔小学一(1)

 班的小学生, 我们这个班有那么多小朋友, 大家要互相帮助知道吗。

 第二课时

 学习习惯:

 用眼看用耳听 发言先举手 【教学目标】

 1. 知道上课用眼、 用耳、 用脑的重要, 初步学会专心听讲的方法。

 2. 懂得上课发言要先举手、 后发言, 初步养成发言声音响亮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活动

  出示眼睛板画。

 提出问题:

 小朋友, 这是什么? 你知道眼睛有什么用处? (学生讨论)

 对啦!

 解放军叔叔靠眼睛来保卫祖国, 科学家靠眼睛做实验, 工人叔叔靠眼睛来制造机器, 农民伯伯用眼睛来种庄稼。

 我们小朋友要用眼睛来学本领。

 二、 学会用眼睛学习

  我们小朋友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有的小朋友会用眼睛来学习, 有的小朋友却不会用眼睛来学习。

 为什么? 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

 (1)

 游戏明理:

 “小小照相机” 。

 教师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 一位同学用眼睛看老师, 另一位背朝着老师, 写一个字, 请两位同学讲写了什么字。

 教师提出问题:

 为什么一位小朋友讲得出, 另一位讲不出? (学生讨论)

 归纳:

 我们的眼睛就像一架小小的照相机, 它能把看到的东西印在脑子里。因此上课要学会用眼睛, 要把所学的知识一点一点拍下来印在脑子里, 使脑子里的知识越积越多。

 (2)

 怎样用眼睛来学本领呢? 学生讨论后, 教师归纳:

  老师讲话, 眼睛看着老师;

  老师写字, 眼睛看着黑板;

  同学们发言, 眼睛看着同学;

  读书时, 眼睛看着课本。

 (3)

 出示儿歌, 请学生跟着老师念:

 眼睛眼睛很重要, 学好本领少不了。

 老师讲课看老师, 同学发言看同学。

 看图看书要仔细, 边看边想动脑筋。

 三、 学会用耳朵学习 (1)

 如果光有眼睛没有耳朵行不行呢?

 耳朵和眼睛是好朋友, 眼睛是照相机, 那我们的小耳朵就是录音机, 它能把听到的声音都录在脑子里, 所以我们也要学会用耳朵来学习。

 (2)

 怎样才算会用耳朵呢? 学生讨论后, 教师归纳:

  老师讲课认真听, 同学回答仔细听。

 边听边想动脑筋, 认认真真学本领。

 (3)

 训练用耳听。

 教师在各个方位讲话, 请学生听后回答讲了什么, 看看学生是否听得清。

 四、 发言先举手, 声音要响亮。

 ①讨论:

 我们会用眼睛也会用耳朵, 上课想发言应怎么做?

 归纳:

 要想发言先举手, 老师同意以后, 起立站直大声讲。

 没有请到, 就放下手, 认真听别人讲。

 这是对老师、 同学尊重和有礼貌的表现。

 ②示范举手。

 小朋友写字、 翻书用右手, 举手应该用左手。

 左手臂肘抵课桌, 左手举起,五指并拢, 手放下时不发出声响。

 ③举手姿势训练, 教师巡视, 纠正动作。

 老师提简单的问题进行训练 五、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上课怎样用眼睛、 耳朵、 嘴巴、 小脑袋来学习, 希望大家能按要求去做。

 我想我们一定能学好本领, 成为一名爱学习的好学生。

 六、 巩固和延伸 1. 教师可以把上课怎样用眼、 用耳等儿歌分别写在大黑板的左(右)

 角, 让学生在打预备铃时读读, 以指导行动。

 2. 教师要及时表扬上课用眼和用耳的同学。

 3. 对举手的姿势和说话方面, 教师要严格要求, 在举手和让学生回答问题前都要及时提醒, 没有做到的要重做, 对说话声音轻的要强化训练, 形成习惯。

 第三课时 读写姿势要正确 【教学目标】

 知道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才能保护视力, 初步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 初步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教学过程】

 一、 讲故事导入

  同学们, 今天老师在路上看到了一只小花猫, 哭得很伤心, 你们想知道小花猫为什么哭吗? (出示小花猫手指木偶, 讲故事)

 二、 听故事明理

  小朋友, 我以前像你们一样, 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可是, 我读书、 写字不注意姿势, 有时躺着看书, 有时走路看书; 写字时, 身子趴在桌子上。

 时间一长,我就成了近视眼, 整天戴着眼镜, 真不方便!

 别的小花猫能跑能跳, 天天能捉到小老鼠, 美美地饱餐一顿, 而我一跳眼镜就要掉, 老鼠从眼前跑过也看不清, 天天饿肚皮。

 一出汗, 热气就沾在镜片上, 什么都看不见。

 我真后悔啊!

 小朋友,你们可不要像我一样, 要从小注意读书、 写字的姿势啊!

 同学们, 这只小花猫可怜不可怜啊, 老师今天就要教给你们正确的读书、 写字姿势。

 读书、 写字的姿势正确了, 对我们学知识、 长身体都大有好处。

 三、 演示 (1)

 读书姿势

  请同学们看图, 读书的时候, 我们应该像图上的小朋友一样, 身体坐直, 头放正, 肩放平, 再把书拿起来, 眼睛离书本一尺远。

 (边说边指点挂图)

 教师示范, 学生跟着做。

 (教师示范分解动作, 速度稍慢, 边示范边讲解)

 ①身体坐直。

 ②头放正。

 ③肩放平。

 ④把书拿起来, 眼睛离书本一尺远。

 (注意:

 眼睛离书本一尺远, 可跟学生解释, “尺” 相当于你们文具盒的长边那么长, 只要把文具盒放在眼睛和书之间量一量就可以了。

 )

 教师巡视, 纠正。

 请同学上讲台示范。

 出示儿歌, 教师领读:

 小朋友, 爱读书, 读书姿势要做到:

 身直、 头正、 肩要平, 眼离书本一尺远。

 过渡:

 同学们, 我们在学校学习, 不仅要读书, 还要写字。

 哪个同学会写字?(请一位平时写字姿势不好的学生上讲台做写字姿势)

 大家说说他做得对吗。

 写字姿势很重要, 姿势不正确, 字就写不好, 时间长了, 视力就会变差, 身体也会长不好。

 (2)

 写字姿势

  看图, 正确的写字姿势就跟挂图上的小朋友那样, 做到身体坐正, 书本放平,手离笔尖一寸, 眼离书本一尺, 胸离桌边一拳。

 教师示范分解动作, 速度稍慢,握笔动作要详讲, 做完稍停片刻, 让学生看清楚。

 “一寸” 相当于老师两个手指并拢时的宽度。

 对同学们来说, 差不多三个指头并拢那么宽。

 (试量一下)

 握笔时, 把拇指和食指放在离笔尖一寸的位置上,中指抵在下面, 笔杆靠在虎口的位置(教师演示)

 。

 另外, 无名指和小指钩起来,垫在中指下面。

 (重复两次)

 “一尺” 相当于铅笔盒长边的长度。

 “一拳” 握紧左拳, 拳心向下, 放在桌边和前胸的中间。

 师生一起边说边做。

 学生练, 教师巡视, 一一纠正, 并请较好学生上讲台示范。

 出示儿歌, 教师领读:

 写字姿势要端正, 身体坐正书放平,

 一寸、 一尺和一拳, 学好知识身体健。

 备注儿歌 小朋友, 爱读书,

 读书姿势要做到:

 身直, 头正, 肩要平,

 眼离书本一尺远。

 写字姿势要端正,

 身体坐正书放平,

 一寸一尺和一拳,

 学好知识身体健。

 过渡:

 同学们写字时, 一定要按正确的姿势去做, 学好知识, 保护眼睛, 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

 让我们把今天学的读书、 写字的儿歌连起来再念一遍。

 四、 巩固和延伸 1. 回家把儿歌念给家长听, 并做给家长看。

 2. 同桌竞赛, 互相提醒。

 3. 教师、 同学、 家长观察一星期, 评出读写姿势正确的好学生, 戴小红花。

推荐访问:入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