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优谦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原因调查及解决办法探讨(完整文档)

时间:2022-09-18 14:45:08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原因调查及解决办法探讨(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原因调查及解决办法探讨(完整文档)

 

 对制度落实不到位的原因调查及解决办法探讨 对制度落实不到位的原因调查及解决办法探讨 胜利油田地质录井公司 刘明 [摘要] :

 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除设计合理的制度外, 更要重的是加强制度执行中的管理、 监控考核, 强化领导作风, 明确职责, 坚持以人为本, 提升人的素质, 培育企业家文化, 营造良好的制度制度执行文化。

 [关键词]:

 制度落实 调查 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

 C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691x(2010)

 04

  制度最一般的含义是:

 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为求得利益最大化, 在生产与经营实践活动中制定的强制性规范, 表现为各项规定、 条例等。

 近年来, 企业面对内外压力和生产任务重、 成本紧张、 人员紧缺等严峻形势与诸多困难, 要完成持续发展的既定目标, 必须通过组织强制力的制度实施来保证。

 鉴于企业在制度落实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执行欠到位的情况, 笔者历时两个月的时间, 对一企业的生产一线、 机关后勤的 11 个基层单位,主要侧重于人事管理、 生产管理、 安全管理、 激励机制管理等四个方面对制度执行情况及解决办法做了个调查, 力求制度执行到位的办法和途径, 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

 基本情况 笔者本着“只有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 才能求得解决问题办法” 的思路, 不回避问题矛盾, 痛定思痛深挖结症, 从基层、 从实际、 从群众出发, 广泛征集意见寻求良药。

 为了设计有价值的调查问题及访谈内容, 准确了解企业制度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捕捉问题产生的根源。首先与某单位的人事任用、 安全管理、 生产运行、 激励考核等相关管理人员、 操作人员进行沟通、 交流, 设计了以“执行力不强导致落实不到位、 宣传不到位使制度无从落实、 与生产实际发生冲突不能落实、与人情世故冲突落实不到位、 领导的作风影响制度的落实” 等因素,

 以及强制职工落实、 职工自愿落实和制度落实不到位的原因等几个方面为调查内容, 从不同角度、 职工心理接受程度等不同方面, 通过问卷、 座谈、 个别走访等形式, 对前线、 后勤、 机关等不同性质的单位、岗位的 200 余名干部职工进行调查。

 通过对所反映的 1200 余条内容进行梳理分类, 其结果是:

 执行力不强的占 36. 8%, 宣传不到位的占 23. 8%, 与生产实际发生冲突的占9. 7%, 与人情世故冲突的占 13. 3%, 领导的作风影响制度的落实的占16. 4%。

 由统计结果不难看出:

 在制度的落实中, 组织、 管理、 宣传和领导的作风等是影响制度落实的主要原因。

 至于与生产实际不符、个人因素等原因导致的制度落实不到位的, 职工有通过积极努力克服困难来落实的意愿。

 在心理测试中, 强制职工落实占 62. 7%, 职工自愿落实占 37. 3%, 从此结果可以看出:

 必要的管理机制是制度落实的保障; 从自主落实的相对较少不难看出, 人的懒散习性影响人的工作积极性, 阻碍了制度的落实。

 二、

 原因分析 由上述数据, 及通过对 1200 余条具体的信息进行梳理, 了解到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集中点和矛盾点, 并对制度落实不到位的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一)、 制度的不完善、 不科学 1、 制度的制定缺乏科学性。

 繁琐、 重复的制度不便于执行操作。

 对于开展的一个又一个活动, 为适应形势, 践行活动, 变换了一种又一种形式, 完善了一套又一套的制度, 制度重复出台了一项又一项, 最后使职工眼花缭乱, 不知遵循哪项了。

 再是制度本身没有绝对的公平。如在奖金分配、 人事任用、 职称评定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绩效考核的奖金分配, 不能充分体现多劳多得。

 考核不是用工作数量、质量来衡量, 而是同岗同酬, 未能真实地反映工作的数量与质量。

 2、 制度的发展变化缺乏延续完善。

 制度的实效性差, 与现实不配套。再严谨的制度, 也有滞后于发展、 限制生产的时候, 与生产实际发生冲突、 脱钩, 不能更好地规范行动, 促进生产, 这就失去了制度本身规范性, 不能很好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

 如在设备上进行高空作业时,

 安全规定要求系带保险带, 但现场往往无保险带悬挂的地方。

 制度的延续性差。

 制度变化一方面是指对制度中不适应的内容进行修改调整, 另一方面是指一种制度取代另一种制度。

 如果一项制度还基本合理时, 对制度的修改调整, 就要注意前后相对连续性, 把制度变化的程度与人们可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 一下子改变过大, 会造成人们诸多不适应, 使制度执行起来困难很大。

 制度朝令夕改, 没有经过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仓促出台, 往往让执行者和遵守者无所适从。

 3、 制度的原则性与灵活性间存在矛盾。

 制度是管理者用来规范行为的, 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不能随着普通的职工群众的意愿随便“变通” 。

 制度出台后, 没有修正值, 直接进行绝对值的取舍, 使靠近正常轨迹的点因无法回归到正常轨迹而被舍弃。

 职工的有些努力成果得不到认可, 挫败了职工再次工作的信心与激情。

 这种现象, 虽然制度赢得了严谨的尊严, 却失去了最佳的成果、 效果, 丧失了职工的信心热情。

 4、 制度的制定欠合理。

 有关政策不能满足职工生产、 生活的需要。如:

 职工的住房的分配问题; 企业员工与正式职工的工资差距较大,与同行业工资待遇存在差距, 不能体现同工同酬; 重大疾病医疗负担太重; 人员紧缺, 职工的年带薪休假得不到落实等等, 职工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条件保障不到位, 直接影响职工的情绪。

 生产设备老化,现在使用运转的生产设备近 60%属于投产来未更换, 采储输设备、 车辆、 管线等设备老化严重, 超期服役担负不了日益繁重生产需要, 并存在一定的安全、 环保隐患。

 设备因老化在同一处多次损坏, 职工在一段时间内反复重复同一工作, 挫败了职工完成工作的成就感, 同时也无端透支了职工体力, 增加了职工重复工作的厌烦感。

 (二)、 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执行程序繁琐

 缺乏可操作性的制度, 一方面表现为过于细化、 量化、 标准太高太严等, 这样要么使制度执行起来十分困难, 要么使制度执行的成本非常大。

 另一方面就是过于笼统, 说明不清, 标准不明。

 执行起来要么不知约束谁, 无法确定谁违反了制度。

 程序在制度执行中是必不可少的, 适当的程序对制度执行的质量有保证作用。

 程序涉及到层次和幅度两个方面, 制度的执行程序要求两者的和谐。

 一项制度执行, 其

 中的层次过多, 幅度过宽, 势必造成边际成效下降甚至对制度执行起负面作用。

 (三)、 组织的领导力不够、 团队的执行力不够 1、 领导组织、 宣传不到位。

 在部分情况下, 制度仅在小范围内了解或把制度束之高阁, 使制度失去了更有效地发挥作用的机会。

 其主要原因一是领导对制度的重视不够, 没有把制度当做中心任务一样去管理。

 再是制度断章取义地传达或没有传达到全体员工, 职工对制度一知半解, 甚至不知道还有这样的规定, 谈不上对制度了解、 理解, 也就无从遵守了。

 2、 领导的带头作用不够。

 在极个别的党员干部身上, 模范带头、 作风发挥不够, 存在着自己给自己画圆, 指手画脚、 遥控指挥的现象,导致职工的疏远、 不认同, 情绪低下, 工作无激情, 从而失信于职责,失控于现场, 失信于职工, 失去了威信, 失控了制度的落实。

 3、 制度的监督检查、 考核不到位。

 很多制度出台后, 执行“走程序” ,相应的监督没有或脆弱、 方式方法流于形式, 没有建立和完善制度执行工作责任制, 不明确责任主体以及责任追究的具体内容, 执行制度时紧时松、 虎头蛇尾或“雷声大雨点小” 、 “执行做秀” 等, 使得制度执行的质量和成效得不到真正落实。

 例如:

 对于安全制度、 岗位责任制的落实, 虽然一而再、 再而三的三六九申, 引用国内外案例进行警示教育, 严格地说, 没有一个单位坚持一丝不苟地把制度落实到位的。

 缺乏加强管理、 监督、 考核的决心、 恒心与手段, 等出了问题,再纸上谈兵就晚了。

  三、 对策措施探讨 随着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 本着简单、 有效、 适用的原则, 除制定便于操作、 可行性强的制度外,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完善有效的管理、 考核机制, 明确职责、 强化执行力, 开展凝心聚力等活动, 改进作风, 培育企业“家文化” , 赢得职工的归属感、 认同感, 提高职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一)、 培养企业“家文化” , 促进规章制度落实

  制度的执行必须依赖制度文化的力量, 积极培养企业“家文

 化” , 培育职工认同制度、 执行制度的意识, 营造尊重制度、 以制度作为行动最高准则的文化氛围, 促进企业规章制度落实。

 1、 建立“以人为本” 的企业制度。

 “以人为本” 是企业获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这一定律已被过内外很多著名企业所证实。

 因此, 企业应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之一, 并通过顺应人性的制度建设来凝聚人心, 实现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这就要求在制度建立中做到:

 一是企业目标与个人的目标和谐契合; 二是企业管理制度要体现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主导地位; 三是要建立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 使职工有成就感和归属感; 四是要做到公平、 公正。

 在执行制度中对事不对人, 以制度管人, 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近年来, 企业开展的主题活动, 群众测评、 公示、 公开等载体, 职工代表大会议案的落实、 民管小组的讨论、 巡视小组的履职等职工参政议政形式, 正体现了单位“以人为本” 的思路与做法。

 赢得了职工的认同感、 归属感, 职工就会自觉维护家, 遵守家法。

 2、 培养职工的核心价值观。

 弘扬和传承优良传统、 优良作风, 用激进思想、 作风教育人、 启发人, 培养职工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使职工感到“厂兴我荣、 厂衰我耻” , 引导职工立足岗位、 建功立业, 自觉履行职责、 使命, 从而尽职尽责、 勤奋的工作, 推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企业以典型引路, 多层次培养科技创新、 技术标兵、 学习标兵、敬老爱幼、 助人为乐等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 传承企业的优良传统,引导、 带领职工在日常的工作、 生活中形成并践行核心价值观, 为企业的发展贡献青春与力量。

 3、 打造学习型企业、 创建学习型员工。

 企业要把知识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让职工树立在工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工作的终身学习理念, 把学习作为终身任务和企业、 职工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使先进的管理理念、 先进的管理手段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 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实现管理目标。

 因此, 应当把创建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进行规划; 把职工自学和企业培训相结合; 把学历教育提高和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 并定期组织考核, 使职工产生压力, 将学习作为一项工作任务, 作为上岗聘用的重要条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从而不断提高全员素质, 促进企业进步和发

 展。

 (二)、 领导是规章制度要落实到位的根本 从调查结果也不难发现, 职工对制度的自主落实意识和行动欠缺。

 这就需要我们的决策管理层必须重视, 才能形成一种高压态势, 使各级管理人员不敢有丝毫懈怠; 科学决策, 明确制度的目标, 广泛征集不同层次、 群体意见, 制定符合生产管理、 生活实际, 便于管理操作的制度, 确保制度的可行到位。

 二是搞好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必须目标一致、 齐抓共管; 三是领导要强化作风建设,照章办事, 坚持原则, 做执行制度的模范, 给职工树立榜样, 做到上行下效, 才能有影响力、 说服力; 四是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 使经验管理为现代融技术性、 科技性、 效益型为一体的综合管理, “管口前移” , 把握各项工作主动权。

 (三)、 明确责任, 实行层层责任制

  在企业建设和发展中, 责任制度建立和落实是第一位的。

 每个职工、 每个部门都认认真真落实各自的职责, 真正形成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的强有力的生产经营制度网络。

 要确保责任落实, 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分清责任。

 抓好管理, 首先要分清责任, 明确岗位管理职责, 通过工作分工、 责任承包、 制度学习, 使各级人员掌握规章制度, 明确各自职责, 做到在其位, 谋其政, 尽其责。

 二要分解责任。

 可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 问责制、 追究制等形式把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头, 并用规章制度加以明确、 规范, 形成层层抓、 层层管的全员参与的管理格局。

 要进行责任评价和问责制, 以确保责任制度落实。

  (四)、 建立完善的管理、 跟踪监督、 检查和考核机制

  制度落实的好坏, 要看制度在运行过程的执行情况, 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这就要求把工作重点放在做前的强制、 沟通、 监督检查、 反馈和考核上, 管理、 监控、 考核要到位, 对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单位、个人不能送人情、 不能于心不忍, 要严格考核机制, 以一儆百。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加强对制度的宣传、 完善修订。

 制度发布以后应进行宣传、 培训,通过会议传达、 印发文件、 网络传播, 践行考核等形式, 广泛宣传制度精神, 引导职工学习制度、 吃透制度、 落实制度。

 特别是对中高层

 管理人员和“特殊员工” , 以确保全体员工清楚各项规章制度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制度得到执行。

 可以通过评选遵纪标兵、 守纪模范等形式促进制度的落实。

 运作过程中, 加强对制度进行调查、 管理, 对抑制企业发展的制度必须及时更新, 并补充遗漏的或不完善的地方, 提高制度的实效性, 使之适应生产、 生活实际的需要, 促进企业的发展。对于一些敏感性比较强的规章制度可以考虑试行一段时间的方式来检验它的可行性, 防止因反对声太大, 而导致流产。

 2、 强化制度的执行、...

推荐访问: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原因调查及解决办法探讨 解决办法 不到位 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