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优谦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

时间:2022-09-15 19:5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法

 作者简介:孔苗苗(1991.7-),女,山西晋城,西安邮电大学,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

  摘 要: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价值观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和民族精神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是提升中国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的关键环节。文章通过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

 全球化背景下,由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不仅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意识形态呈现出多元化,人生观、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变化。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逐渐被大众所推崇,尤其在当前社会,恐怖事件等恶性事件的频繁发生给社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直接造成人们人生观、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的扭曲,影响

 了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已迫在眉睫,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和祖国未来接班人的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更应受到高度的关注。但是,要改变一个群体的价值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合理的途径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这就需要学校、社会以及学生三者之间进行合理的协调与配合。

 一、加强学校教育

 自古以来,学校被称为“知识的摇篮”,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大学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高校在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开设理论课程。大学生还处于成长阶段,自身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对新知识、新思想容易接受。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好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职责,不仅要教学生文化、技术上的知识,更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高校应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相关课程,使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正确的引导,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增加实践活动。只有理论教育会导致

 学生的本本主义思想,而将理论知识再进一步运用到实践中则是使学生真正将理论外化为行为的有效途径,所以高校要适当的增加实践活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才能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二、营造社会环境

 虽然高校在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个人的价值观念不是由学校单方面决定的,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大学生起着引导的作用。例如当今社会,好心扶老人却遭到讹诈,幼儿园为保证上学率给儿童喂药等现象的发生,不禁让我们为全社会的价值观念感到担忧,道德下滑、人心冷漠,这些都给我们带来的是负面的影响,如果大学生不能在这样的恶性氛围中把握住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而是受到了相反的影响,后果将不堪设想。

 首先,加强家庭教育。家庭对个人的影响是贯穿始终的,无论学生时期还是工作时期,个人的成长历程都离不开家庭。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也会伴随着家庭教育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良好的家庭教育会促使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反之,则会误导学生的价值观。因此,在家庭中要营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以加速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其次,加大宣传力度。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已经被社会所推崇,但在一定程度上其知名度仍然不足。营造社会氛围的最佳途径就是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个人都对其有所了解,使大众认识到其正确性与重要性,当绝大多数人都将其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导向时,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才能有所改善、道德水平才能有所上升,在这样良好的社会氛围下,才能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起到促进作用。

 最后,优化网络环境。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人们的生活、思想等都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微博、微信等“微平台”的兴起凭借其便捷的优势迅速吸引了大众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因此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在网络上提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来看待、分析所发生的热门事件。

 三、鼓励自身教育

 唯物辩证法指出,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校和社会对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固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作为外部因素只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真正的决定者还在于大学生自身。在这个多元化的意识形态背景下,大学生必须把握社会的主流意识

 形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首先,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在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所面临的环境复杂多样,各种思想观念对其存在干扰。学校作为一个教育者只能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知识,并不能决定学生的接受程度,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本身。因此,学生个体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课程,用坚实的理论基础武装自己,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导向。

 其次,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缺一不可。在学习完理论知识之后要充分地运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其精髓,只有通过反复的社会实践才能养成行为习惯。提升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是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已经成为高校、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的一项使命,虽然会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但只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将丰厚的理论基础、浓厚的社会氛围以及学生自身的努力有机结合必定会打开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

 参考文献:

 [1] 刘川生.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重要思想支撑[J].思想教育研究.2013.6(6)

 [2] 冉怡.试论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D].西南政法大学.2011.3.13.

 [3] 徐柏才.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N].光明日报.2007.05.27(007).

 [4] 冯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J].北京教育?德育,2012,(5).

推荐访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 培育 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