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优谦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网络意识形态发展态势与正确引领

时间:2023-09-01 14:35:03 来源:网友投稿

党晨阳

摘要:网络意识形态蓬勃发展,网络意识形态呈现受众主体性增强、信息资源有效整合、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形势良好的积极态势,相对应的也会出现意识形态威胁的多元性、风险防控难度增大的挑战。面对网络意识形态的不同态势,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正确引领。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传播新态势;正确引领

在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的进程中,网络技术手段的不断升级、文化多样性、多元化的发展,网络空间不仅给意识形态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习近平同志强调:“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当前,意识形态通过搭载网络这个平台,使得网络意识形态的发展呈现出新态势,具有新的发展趋向。

一、网络意识形态发展的积极态势

(一)网络意识形态受众主体性增强

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主要借助报纸、电视等现实中的媒介,是在高度集中和密闭的环境中进行的,民众难于参与其中,多为“你说我听”的模式,各类信息的受众群体参与性不强,主体性难以得到发挥。而在信息网络化的进程中,一方面受众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爱好以及大数据的推荐等,在一种开放、发散的空间中自由的选择各种文化、各种传播者传播的信息,打破之前信息、文化等传播的枷锁,从而使受众从新信息接收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出击,在不同的传播场合中,跨越传播者与受众者之间的障碍,极大的提高了受众者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另一方面网络平台的不断更新升级,对于传播者信息传播的内容、质量、形式、新鲜度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倒逼政府、企业、个体等传播者创新传播内容、形式等,从而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增添新力量。

(二)网络意识形态信息资源有效整合

网络具有技术和文化的双重属性,实现了文化的技术转化和技术的文化转化。通过网络的这种双重转化,可以在质和量上保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极大的扩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文化中的占有量。一方面,有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信息的相关资源可以利用各类网络平台进行价值传输,通过构建特色网络栏目,向网民普及相关知识,使得民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解更加深刻、透彻。例如,当前由中宣部主管的学习平台“学习强国”,这类学习平台的推出,可以使网民不断吸取正能量,及时、准确了解国家信息以及国家的发展历程。这种APP的推陈出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资源,使得网民可以通过网络快速、便捷的进行搜索、阅读,提高马克思主义素养,从而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資源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另一方面,网络信息专门化的趋使得网民可以足不出户获取信息资源。例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党的历史发展史料等等都可以在专门的中央党史文献研究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文库等网站迅速获取,这些网站有效的整合了现实空间中的书籍、报纸等资源,使得人们可以便捷的获取想要阅读的相关信息资源。网络意识形态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得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家获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文化资源信息库。

(三)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形势良好

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意识形态工作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安全实质上就是网络信息安全。新时代以来,我国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方面的实践不断增强。在制度方面:思想制度引领、人才制度保障和法制制度约束;在原则方面: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在管理方面:利用大数据等网络技术构建“互联网+”管理平台;在网络安全保障机制方面: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加强隐私保护等等。这一系列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保障,目的便是为了更好的维护网络空间的长治久安,从而达到肃清网络空间的目标。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虚拟网技术和防火墙技术的不断升级,网络安全问题得到强有力保障。同时,网络信息安全法的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法治体系的积极探索与建构,也为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筑建起一道屏障。总体来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形势发展状况良好,并且,随着5G技术的在世界范围内的技术领先,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发展态势会愈加清晰。

二、网络意识形态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网络意识形态威胁的多元性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民众对精神方面的追求越来越高,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多方面、多领域的意识形态威胁。在信息网络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日益密切。一方面不同种族间的文化交流使民族文化得以发展,文化特性得以延续的重要方式。然而,另一方面,在不同文化交流中少数强国总是给予一定的特殊目的对其它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使得各个民族文化面临不同程度的考验。此外,要时刻警惕儒化思想、“新闻自由”、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等新的社会发展思潮,这些思潮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均造成潜在威胁。信息网络化时代给世界文化格局带来重新组合的机遇,文化格局的重组,只有从实现彻底的自身文化独立、文化自信,才能以充分的文化实力反抗文化压迫,摆脱不平等的文化待遇。因此,面对网络意识形态威胁的多样性,要自觉提高辨别力,面对网络中传播的错误思潮和错误言论,要提高自身马克思主义素养,做网络意识形态的“吹哨人”。

(二)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控难度增大

与传统意识形态传播不同,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等特征增加了网络意识形态传播的风险,使得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卫变得愈加复杂。传统意识形态的传播由于是自上而下的传播,可控性强,它通过报纸、电视等意识形态传播渠道便可达到明显效果。但在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跨越种族、国家、民族和地区的界限,可控性降低,这大大的增加了意识形态的不可控性。此外,一些西方国家由于其网络技术领先,通过一系列技术的支持向我们渗透它国价值观,让我国网民在一定程度上对自身的信仰、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产生动摇,需要我们在源头上进行防控、约制。因此,我们在网络空间中要警惕意识形态“蝴蝶效应”。这种现象的出现,会对我国网络空间的治理带来后患。面对网络意识形态的扩散的不可控性,要加强网络监管,时刻监督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动态,抑制偏离主流意识形态方向的可能。

三、网络意识形态发展态势正确引领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在网络空间中,如果马克思主义不去取占领,各种西方社会思潮就会占领。从长远发展来看,哪种思想占领了网络阵地这个制高点,就会形成强大的网络宣传优势。如今,网络空间中各种思潮互相激荡,各种不良思潮通过网络这个载体不断挑战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因此,面对网络中的偏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言论、视频、图片等相关网络信息,一是要做到旗帜鲜明、态度坚决,特别是对那些恶意攻击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歪曲党史国史、造谣生事的错误思想言论,要敢于发声,善于发声。网民在网络中发表评论、看法时,要做到思动机、思原因、思后果,做到“三思而后行”。同时,党员干部群体在网络空间中,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努力提升自身本领,主动担起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责任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坚定地传播者。二是强化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如今,网络已经成为各种社会思潮争相抢夺的前沿阵地,面对网络空间中各种意识形态的存在,首要问题便是掌握网络空间治理工作的领导权,否则,网络空间治理工作就会因为失去正确的引领而误入歧途。因此,各级党委都要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发展战略高度出发,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互联网媒体等方式拓宽马克思主义传播度,积极创新各种网络传播方式,根据当地的地方特色构建有思想、有内容、有方法的传播平台,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的正确引领。

(二)强化网络技术水平,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可控性

网络意识形态是网络技术的产物,及时发现、控制其他国家网络意识形态的渗透,首先应从技术层面做好防范。强化中国网络核心技术,不仅表现在网络的更快、更强、更全,获得国际上网络技术的主导权和控制权,也要体现在网络技術在意识形态的预防方面,主动利用网络先进技术鉴别、控制、审查和筛选外来信息,防止错误、虚假、垃圾、有害信息的渗透和干扰。掌握技术和信息的主动权,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为其它偏离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潮、思想的传播在网络中构建一个信息保障,为治理网络空间提供技术支撑。其次,建立网络技术人才培训体制和机制,提高宣传队伍利用网络开展宣传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水平,使我们的队伍尽快适应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这是提高工作人员网络技术水平的客观要求。此外,当代网络传播队伍应当是一支可持续发展的队伍,为此,就要做到加强年龄结构优化工作,“老中青”协同工作。我们不仅要吸纳优秀青年加入我们的网络宣传团队,注入新鲜活力;也要结合中年层次工作人员的经验,为宣传工作保驾护航。

(三)积极开发软件平台,创新中国网络话语权

加大中文软件开发力度,打破西方话语霸权。语言是意识形态的表现方式,意识形态以不同的方式隐藏在语言文字中。西方国家会利用技术的优势向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以达到自己的西方话语霸权的目的。由于网络空间中充满英语信息资源,这些内容的发布其中涉及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世界观,这对于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治理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当前,在技术方面,我们要加大力度开发中文软件,制作集思想性、价值型、知识性、科学性、娱乐性于一体的中文软件,努力扩大中文在网络空间的所占比例。在网络话语权方面,搭乘中国汉语、典故、历史等汉化软件的快车,在软件中讲好中国故事,让其他国家的人更多、更全、更准确的了解中国故事,通过网络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进而扩大中国在国际上影响力。

四、结语

网络意识形态发展的积极态势扩大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度、增强了受众者的主体性,但也要看到其给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的威胁。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带来挑战和机遇,因此,在当前的网络空间治理进程中,要时刻把握意识形态的传播特征、动向、趋势,抓住机遇,不惧挑战,不断提升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能力,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影响力、引领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刘基,苏星鸿.网络境遇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问题研究[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3]朱继东.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思想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8.

[4]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编写组.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网络意识形态新时期网络 意识形态安全形势与对策经营者(2018年14期)2018-09-29大数据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1期)2018-09-18“互联网+”视角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路径探究新西部下半月(2018年5期)2018-09-17打好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人民论坛(2018年15期)2018-06-07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实施机制新西部下半月(2017年8期)2018-06-02浅析国有企业如何在新型网络形态下做好意识形态管理工作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7年21期)2018-03-23网络拟态空间的意识形态治理路径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2期)2018-03-16新媒体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党史博采·理论版(2018年2期)2018-01-27网络意见领袖视角下的网络意识形态传播路径科教导刊(2017年33期)2018-01-25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理论逻辑理论观察(2017年5期)2017-06-21

推荐访问:意识形态 态势 引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