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优谦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致敬斯诺的演讲稿300字5篇

时间:2022-08-19 12:1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致敬斯诺的演讲稿300字5篇,供大家参考。

致敬斯诺的演讲稿300字5篇

篇一:致敬斯诺的演讲稿300字

诺奖演说演讲稿全文字版当哭成为表演应该允许有人不哭 莫言诺奖演说演讲稿全文字版当哭成为表演应该允许有人不哭

 莫言诺奖演说演讲稿全文字版当哭成为表演应该允许有人不哭

  北京时间 12 月 8 日凌晨零点 30 分,2017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身着一身深色中山装,在瑞典学院发表领奖演讲。莫言的演讲主题是“讲故事的人”(storyteller),在时长约 40 分钟的文学演讲中,莫言追忆了自己的母亲,回顾了文学创作之路,并与听众分享了三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以下为演讲全文实录:

 邯

  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 既 女士们、先生们:

  通过 坞 电视或网络,我想在座的各 阉 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 预 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

 鸯 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 己 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 离 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 塘 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子,但是 坤 有一个此刻我最想念的人, 神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 合 到了。我获奖后,很多人分 展 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 烷 却无法分享了。

 最痛苦的事 迄 是目睹母亲被人扇耳光

  蹋 我母亲生于 1922 年,卒 蚜 于 1994 年。她的骨灰, 岁 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

 屿 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 曰 过,我

 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 啤 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 迹 。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 搓 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 涪 ,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 谚 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 松 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 姥 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 聪 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 奎 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 骤 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我母亲 卡 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 冤 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 蛛 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 通 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 苦 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 怕 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 镑 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 讨 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 撼 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 抛 ,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 痈 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 眉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 弊 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 圆 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理拣 搁 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 贮 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 剐 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 褪 ,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 钟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 蛰 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 瑶 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 煮 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 王 ,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 凑 的神情我终生难忘。多年之 僵 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 县 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 写 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 焉 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 髓 ,平静的对我说:“儿子, 徐 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 烬 ,并不是一个人。”

 我 苹 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 史 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 猛 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 网 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 惜 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 救 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 挣 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 惰 :“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 节 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 展 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 喷 急败坏的说:“我们一年也 爵 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 伟 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 乃 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 御 ,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 崭 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 窒 ,倒进了老人碗里。

  我 划 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 辛 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的 扼 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 预 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 桂 。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 敦 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 粥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的 鲍 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摘 。”

  我十几岁时,母亲 垒 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 种 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 素 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 蛰 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 蹿 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 卫 会自己寻短见。每当我劳动 哭 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 庭 ,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 芋 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 友 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 释 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 夫 寻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 嘉 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 蕴 ,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

 司 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 混 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 秸 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 瘁 的担忧。母亲看到我的心思 疚 ,她说:“孩子你放心,尽 毯 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 之 只

 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 缄 会去的。” 我喜欢讲故事名 亨 字“莫言”像讽刺

  我生 豆 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 贡 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 锗 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 地 我。我回家痛苦,母亲对我 舟 说:“儿子,你不丑,你不 鸽 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 女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 终 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 据 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 绞 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 廓 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 伊 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 素 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瘪

 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 抖 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 挚 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 木 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 酥 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 拳 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 养 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 药 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 俄 来没批评过我。

  有一段 戒 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 针 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 议 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 迁 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 校 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 详 制棉衣时,我忍不住把白天 茨 从说书人听来的故事复述给 躲 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 颊 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 迅 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 那 从他们嘴里冒不出好话来。

 校 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的吸引 粘 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 讫 再给我排活,默许我去集上 毙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 屿 ,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 项 力,

 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 据 ,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占

 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 兄 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 购述的过程中不断的添油加醋 来 ,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 能 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 桑 故事的结局。我的听众也不 衍 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 燥 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 沽 成为我的听众。我母亲在听 姆 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 弛 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 箩 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 勘 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 俄 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 挥

篇二:致敬斯诺的演讲稿300字

005-07-23 03:07:56)

  1931 年 9 月 18 日,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突然向中国东北军发动进攻,20 多万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命令不做抵抗就全部撤入长城以南, 使东北广阔而富庶的土地落入日军之手。为报道“九一八事变”真相,6 位在华的西方记者迅速进入中国东北进行实地采访。斯诺把他在中国东北的见闻和分析写成一部名叫《远东前线》的书,由于全书毫不隐晦地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国的事实,斯诺从此上了日本政府的黑名单。

 日本陆军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冒险使他们侥幸得到中国东北后,游弋于长江三角洲的日本海军也想大捞一把,他们的目标是上海。1932 年 1 月,日本军方以几个日本僧人在上海的中国管理区被杀为借口,向南京政府提出照会,要求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退出上海。“九一八” 前后的一切似乎又开始在上海重演了, 然而, 十九路军拒绝执行撤出上海的命令,1 月 28 日,在蒋光鼐和蔡廷锴将军的指挥下,十九路军与侵入闸北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开始激烈交火。这天夜里,外出采访的斯诺躲过弹雨回到报馆,把中国军队展开抵抗的新闻发给欧美驻上海的通讯社。随后,他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冲出门外,对正在探头探脑的外国居民大喊:“中国军队还击了!我已经把中国抵抗的消息发到了全世界!” 斯诺义无反顾地在上海前线几进几出,被他的美国同行们誉为“最勇敢的记者”。

  埃德加·斯诺的故乡密苏里州位于美国版图的中心位置,美洲大陆的母亲河密西西比河从密苏里的东部边界蜿蜒流过。密苏里州是美国重要的农业州,它的民风非常淳朴,崇尚诚实而不盲从,就像美国其他 49 个州都有自己的绰号一样,密苏里的绰号是“眼见为实”州,而这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正是一条非常好的准则。

 埃德加·斯诺纪念基金会为我们提供了一张斯诺出生证的复印件,在生日一栏填的却是 7 月 15 日,关于斯诺的准确出生日期,斯诺本人生前认可的是 1905 年 7 月 19 日。好在前后几天的误差并不会对斯诺的人生道路产生什么太大的影响。

 埃德加·斯诺的传记作者罗伯特·范沃尔斯介绍说:“斯诺的父亲是个怀疑论者,不

 信任何宗教,但在时局上却看法独到,他的母亲信仰天主教,毫无疑问,父母间的信仰矛盾是斯诺碰到的一个人生难题。” 小斯诺刚刚懂事,就发现自己处在家庭信仰矛盾的旋涡之中,一方面,她的母亲每周都带他去做礼拜,同时,父亲总是给他读一些倡导无神论的书籍,许多学者后来感慨说,斯诺幼年接受着两种相悖的教育,他没有精神分裂真是个奇迹了。

 实际上,斯诺少年时期就选择了无神论,他在自传中写到,有一回,我看到象征耶稣肉体的圣饼也是从教堂普通的烤炉里烤出来的,我就再也不信上帝了。但出于对母亲的爱,斯诺仍然坚持每周去教堂,直到离开家乡上大学为止。

 如果说有什么人对埃德加·斯诺的未来人生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话,那第一要算马克·吐温了。马克·吐温是斯诺的密苏里老乡,他的故居就在密苏里的东部小镇汉尼伯尔,斯诺出生时马克·吐温刚好 70 岁,这位美国文学奠基人笔下的故事生动隽永,语言幽默深刻, 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 斯诺少年时代非常喜爱马克· 吐温的名作 《汤姆· 索亚历险记》 ,他无数次幻想有朝一日也能走出家乡,像汤姆·索亚一样去探险。14 岁那年,斯诺、怀特和另外一个小伙伴开着一辆汽车, 驶往美国西海岸, 这大概算是斯诺个人历史上的第一次探险了,据斯诺本人后来回忆说,当时美国西部的公路体系还不发达,他们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才开到了太平洋岸边。查尔斯·怀特回忆说:

 “我记得埃德加当时站在太平洋岸边认真地说:总有一天我会到大洋的那一边去。

  从 9 岁开始,斯诺的父亲让他在自家的印刷作坊里干一些简单的工作,其中包括去堪萨斯城最主要的一家报纸《星报》递送邮件。这段经历对斯诺的影响是深远的。另一个影响他选择了新闻专业的因素来自他的家庭。

 斯诺侄孙女说, 当时斯诺的姑姑是一位当地非常有名的记者, 后来她还写了几本自己的书, 所以我想这是影响他最后选择新闻专业的因素之一。1923 年,斯诺以优异的成绩和社会活动能力被著名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录取。密苏里新闻学院创建于 1908 年,是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至今,“新闻教育,舍我其谁!”是全美高校公认的对密苏里新闻学院的评语。

 个性独立的斯诺当时并不在意学习成绩,就在学院院长亲自授课的课程上,他的课程

 总评得了一个 D, 几乎相当于不及格, 然而不拘一格的院长斯却看好了这个满不在乎的学生,几年后,当斯诺决定要去东方闯荡一番时,院长斯为他出具了推荐信。

 1925 年,20 岁的斯诺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毅然从大学退学,这位自信的年轻人觉得,似乎没有必要为一纸本科文凭耗掉 4 年的青春,历史在 60 年后肯定了他这个决定—————1982 年,密苏里大学宣布追授他荣誉博士学位。

 1928 年 7 月,经过了 5 个月的漂泊,斯诺踏上了中国的国土。上海是他中国旅程的第一站。

 20 世纪 20 年代末,由于中国北方连续几年的旱灾,绥远等地发生了严重的饥荒。24岁的斯诺利用国民政府交通部为他提供的考察中国铁路的机会, 冲破陪同的中方官员的拦阻来到绥远, 在今天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包头市之间的一座古城萨拉齐采访, 他亲眼目睹了一场惨绝人寰的饥荒。斯诺后来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一路上满目凄凉,全无生机,连树皮都被饥民剥光了。

 奄奄一息的人东一个西一个地或坐或躺在自家门前, 成千上万的人正在死去,我们经过的灾区中,一年中死掉的人占全部人口的一半。”斯诺写的救救 25 万生灵那篇文章是有感情的,代表了他正直的、没有偏见的,带着人道主义精神的感情,实际上这也是他对中国人民怎样摆脱这种悲惨命运产生的深深的思索。

 许多年后,斯诺写道,萨拉齐之行是我人生觉醒的起点,从此我由一个被动记录客观世界的记者,变成了一个积极的行动者。

  在上海,有两位中国人赢得了斯诺的终生尊敬,他们是宋庆龄和鲁迅。

 上海市香山路七号是孙中山先生和他的夫人宋庆龄女士 1918 年至 1924 年在上海的寓所,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一直在这里居住到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这期间,斯诺曾多次登门采访过宋庆龄。当时,宋庆龄无情地抨击了当时的国民党政府。

 在结识宋庆龄数年后,斯诺大胆地问起了这位年轻的“中华民国国母”与孙中山的恋爱经历,而宋庆龄对此做了坦诚的回答。此后,几乎所有的中外传记和文艺作品在涉及到孙中山与宋庆龄的恋爱经历时,都是以这一次宋庆龄对斯诺的讲述为蓝本。

 “我当时并不是爱上他,而是出于对英雄的敬仰,”宋庆龄说,“我想为拯救中国出力,而孙博士是一位能够拯救中国的人。他当时在东京流亡,我从美国卫斯礼女子学院回家的途中,曾去看望他,并主动提出要帮助他。回到上海后,孙博士又捎信给我,说他需要我去日本,我父母说什么也不同意,把我锁在家里,我是在女佣的帮助下跳窗户逃出来的。”“在我到东京之前,我不知道他已经离了婚,也不知道他打算和我结婚,他向我解释说,要是不结婚的话,他担心人们会把我说成他的情妇,而流言蜚语对革命有害,我于是同意了,而且从未后悔过。”此后,斯诺成为宋庆龄的挚友。

 斯诺是通过宋庆龄的介绍认识鲁迅的。

 据斯诺回忆, 20 世纪 30 年代初他见过鲁迅多次。鲁迅的寓所当年位于上海法租界。

 在鲁迅日记中, 我们看到了多处当时他与斯诺见面的记载,在一篇日记中,文中的施乐即是斯诺当时的中国名字。

 斯诺非常尊重鲁迅,他在每次登门拜访之前,总是列出详细的采访提纲,谈到中国的形势,鲁迅对斯诺说,中国可以向俄国学习,同时也可以向美国学习,但最终中国将完成属于自己的革命。在与鲁迅谈到《阿 Q 正传》时,斯诺问“中国已经进行了国民革命,难道您认为现在仍然有过去那么多阿 Q 吗?”鲁迅大笑道:

 “更糟了,现在是阿 Q 们在管理着国家呢。” 斯诺在他的报道中说,别的作家大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趋于老练和保守,鲁迅却变得越来越激进了。鲁迅先生对这位年轻正直、关心中国命运的美国记者非常欣赏。1935 年 1月 8 日,鲁迅在写给郑振择的信中说,S 君是明白的,有几个外国人之爱中国,远胜于有些同胞自己,这里的 S 君即是指斯诺。

  埃德加·斯诺是 20 世纪著名的美国记者和作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于 1905 年 7月 19 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斯诺继承了密苏里人“眼见为实”的传统,并把它应用于对中国的采访报道中。从 1928 年至 1941 年间,他常驻中国十三年,这期间他对中国全面的报道,特别是 1936 年赴陕北对共产党和红军采访四个月后写成的《红星照耀中国》,已成为新闻学的典范之作。新中国成立后,他作为惟一能直接采访中国领导人的西方记者,不仅向全世界客观真实地介绍了新中国,而且为中美关系的解冻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1970 年 10 月 1 日是中国的国庆日, 和往年一样, 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群众游行活动。走过金水桥边的人们发现,在天安门城楼上,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美国老人出现在毛泽东主席身边。

 此时的中美两国正处在冷战的对峙中, 而毛泽东已经在筹划推开封冻已久的中美关系的大门了, 把一个美国人请上天安门城楼, 正是中国领导人希望恢复中美关系的一个强烈信号,而这位美国人就是和中国有着近半世纪不解之缘的 20 世纪最伟大的记者和作家之一:埃德加·斯诺。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网络编辑:金环)

篇三:致敬斯诺的演讲稿300字

iddot;本 刊 专 稿 · 新闻知识 (2005. 08) 斯诺 的职业操守浅析 纪念斯诺诞辰 1

 0 0 周年 朱 清 1928 年,已过而立之年的美国人埃德加 · 斯诺,

 只身来到 了中国 , 从此与他与 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 他 把 自己的全省心毫无怨言地奉献给了一生钟爱不悔的 中 国。

 “ 斯诺是真正的职业记者, 他能如实说出目睹的真 相 , 尽 力探 求事情发生的各种原 因. ” [i ]是一个 合格 记者都有 的职业 品质, 斯诺 当然毫 不例 外,

 但仅仅 用“ 客观报道 ” 的标准 来概述和解读斯诺 的职业 操 守难 免有草率 、 不切之嫌 。

 因为这并没有反映 出斯诺 作为新闻从业者个体有别于记者群体与他人的富于 自

 身个性的职业 品行。斯诺在芸芸记 者中只所 以成为业 界翘楚,除了 “ 客观” 外,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以 个人对新闻职业的独特体悟厉践着唯我独有的职业操 守和职业精神。

 那么,斯诺的新闻职业操守是特点具体表现在那 些方面呢? 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是 客观而 不旁观—— 众 所周知 ,《 红星照耀 中国》是上世纪3O年代斯诺的最具世界震撼力的新闻 著作,它至今虽已过去近 7O年,但其价值依然不减主 要根源 在于它 的客观性 。是根据 自己 1936年夏秋之季 前往共产党控制 的西北的旅行 见闻写成的 。当时西方 在中国最客观 的记 者之一 的阿奇 · 斯蒂尔认为在斯诺 的著作发表之前, 除了传闻和宣传之外, 人们对中国共 产 党几乎一无所 知,一方面来 自国民党的宣传把共产 党描写成拿 自己的孩子当早餐吃的强盗和屠夫,另一 方 面共产党 的辩护 士则把共产党人描绘 为圣人 ,而斯 和人民那一段光辉历史的美国记者一一埃德加 · 斯 诺 ,寄予无限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

 参考资料 1 、张爱 萍:‘ 一张 珍贵 的照片 》 ,1 9 8 2 年 2 月 1 5 日 ‘ 解放 日报》 。

 2 、张 文定 :‘ 斯 诺在燕 园 》 , ‘ 新 时期 》 1

 9 8 0 年第 3 期 。

 3 、黎 群:‘ 我给斯 诺送 战马一一 访海 军副政 委卢仁 灿同志 》 ,‘ 时代 的报 告》 1 98 2 年 第 2 期 。

 4 、刘 力群 :‘ 斯 诺成 功之 路一 一 从 ( 西行 漫记 ) 看 斯 诺成 功的 内在 因 素 》 , ‘ 纪念 埃 德加 · 斯 诺》 ,新 华 出版社 1 9 8 4 年 8 月版 。

 5 、建 林:‘ 斯诺在 陕北 苏区使 用过的摄 影机 >,‘ 文史春 秋》2 0 0 4 年第 6 期 。

 6 、 洛易 斯 · 惠 勒 :《 斯 诺 眼 中的 中 国》 , 王恩 光、 申葆 青 等译 , 中 国

 学术出版社 1982 年版。

 7 、斯诺 :《 西行 漫记 》 ,董 乐 山译, 北京 :三 联书 店 1

 9 7 9 年版 。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电影学院) “ 客观报 道 ” 河 诺的作品不左不右、真实客观,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 领域的窗户,改变了千百人的思想。斯诺的作品历久 不衰的魅力除了文采、结构等技术性因素外,主要在 于他事实胜于雄辩的客观性威力。正如一位美国著名 汉学家评论的那样,作为历史的记录,这部书的客观 性 是经 受住 了时 间的考 验 的。

 斯诺认为记者的职业道德必须讲人道,对弱者,

 对于妇女被欺侮,不能袖手旁观。他认为 “ 四海皆 兄弟”,他为底层民众生活的潦倒窘境愤愤不平,他 愿 做被压迫 人 民的卫道士 和正义事 业的直接 参与者 。

 “ 七七 ” 事变后 ,日寇迅速攻陷我大 片河 山,造成 近 350万工人失业 。

 值 此严峻时刻 , 毅然与 中国人 民的 诚挚朋友路易· 艾黎和一批爱国的中国知识分子、 民族 实业家一起发起了“ 工合 ” 运动, 通过组织难民和失业 工人生产 自救 在上海淞沪保卫战中, 他边采访边抢救 中国的老百姓 一二九学生运动 中, 他将进步学生掩藏 在 自己家中⋯ ⋯ 他一生的实践向人们展示了,他决不是一个纯粹 的旁观者 ,而是一个 正直 的有倾 向的 “ 调查员 ” 。

 在多数情况下,他的报道遵循着 开的原则,但每当他的人道主义情感被激发,他的主 观色彩就情不 自禁地 “ 侵入” 客观的叙述中。在 《 西 行漫记》中,他常常不可抑制地流露出对中国共产党 和 中 国人 民的 同 情 、 钦 佩 、 颂 扬之 情 。

 其次是同情而不偏情——对斯诺的一生发表的新 闻作 品 (《 远东前线》 、《 活 的中国》 、《 红星照耀中国》 、

 《 复始之旅》 、 《 大河彼岸》 、 《 漫长的革命》等),只要稍 作 阅览就会 发现 ,它们清一色 都是记录和描述中 、苏、

 印三 国人 民怎样 反抗 压迫与剥削 , 抵制法西斯暴行 的,

 书中大量的篇幅展示的是身处社会底层的广大民众的 苦难生活和悲惨遭遇,处处充溢着斯诺对穷苦人的同 情 、怜悯 、关爱 之笔 调 。

 “ 怀着同情之心报道穷苦人的事业。是斯诺记者 生涯的主线。

 ” 【 i 他的思想和写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 是支持弱者,关切人间疾苦。在报道萨拉齐旱灾的 《 拯 救二十 五万 生灵》文 章里 ,斯诺用 异常压 抑 的情 感、沉重 的笔凋 ,集中描述 了陷于饥荒绝境 中的各 种 “ 意见与事实” 分 · 2 6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新闻知识 (2005. 08) · 本 刊 专 稿 · 人:坐地倒毙的孩子 ,奄奄一息的老人,衣不蔽体 的妇女;他把 自己的感受和那些濒于死亡的人们交融 在一起 ;“ 我想,如果我们 自己面临着这种境地时,

 我们 将乞求 快些 让我们 死 去⋯ ⋯ ’在哪 里 :

 “ 你有 没有见 到过 一个 人—— 一个辛勤 劳 动 、于人 无犯 的诚实好 人—— 有 一个 多月没 吃饭 ? ” ‘ 他大 声质 问人 权 [ i i ] 在斯诺一生中有两个镜头永远使斯诺刻骨铭心 、

 心灵震颤 一是20年代中国饥谨灾区濒于死亡的儿童,

 另一个是40年代三个著名的德国法西斯集中营中成千 上万的罹难者。目睹这样惨绝人寰的场景,斯诺认为,

 假如还用不偏不倚或罗曼蒂克的笔调来报道是违反职 业道德、 做人 良知和不人道的, 新闻工作者的真正职责 既要报道事实,又要同情人民。

 斯诺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始终站在弱势群体立 场上说话, 并不意味着他凡事不加判断, 不分清红皂白

 地唯 “ 穷” 是举,唯 “ 贫” 为是,他依据真相和事实说 话,无论是谁,只要有不对的地方他也决不偏情袒护,

 只要有对的地方 ,他同样给予支持声援。

 抗战中,除了报道共产党方面的军民的英雄事迹 外,国民党广大官兵顽强抗击 日本的壮举也深深感动 着斯诺。

 他称赞29军的行动“ 增强了全民的抵抗意志”。

 [ii i 在台儿庄战役中,国民党军重创日军,他认为此 役打得 日本人花两个月的时间才能恢复元气。对于抵 抗 日军的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他也给予了比较客观的评 价, 他说宋哲远 “ 虽不是一个进步的统治者” 但 “ 不是 汉奸 ”,“ 是一个 爱国者。

 ” [j 他赞扬百崇禧是一位 “ 颇 有才能的军事指挥员” 。

 M 有一次,一个抗日游击队请他帮助变卖从日军手 中夺回来的珠宝、 黄金, 以解决游击队急需购买枪枝弹 药的经费, 并提出给斯诺高额的回扣。

 斯诺坚持一分钱 也不要。

 即使是后来他在新中国几次邀请访问中, 依然 保持着同情而不偏情的职业操守。60 年代,他曾毫不 讲情面地以“ 数字不会说谎, 但说谎者谎报数字” 的话 对一位闪烁其词的钢厂负责人提供的钢产量表示怀疑。

 再次是无畏而不胡为—— “ 构成斯诺性格的有许 多,敢作敢为是其中最显著的。

 ”[vi 他的敢做敢为的勇 敢精神不但表现在其不惧险难、 不计生命安危、 深入现 场所进行的目击采访报道上,表现在为救助爱国抗 日

 人士而置 自己的安全于度外的日常生活中,还表现在 他不畏强权 、不媚权势 、不怕孤立 的敢 于反潮流和揭 露真 相 的激 流斗 争 中 。

 第二次时世界大战期间,他冒着枪林弹雨跑遍了

 各个战场:从苏联到印度,从英国到北非,直至日本。

 1937年初,斯诺还曾冒着被日本人逮捕的风险,同一 些同情中国、反对 日本侵略的在北平的外国人士共同 创办了一个名为 《 民主》 (Dem ocracy ) 的英文刊物,并 担任主编。

 他将中共秘密交通送来的苏区出版的《 红色 中华》 和后来的 《 新中华报》等报纸上的材料, 翻译摘 编成 英文 , 并亲 自撰写 文章, 在这个刊物 上发表。1948 年 l2 月到 1949 年 l2 月,斯诺不惧斯大林压力,冒着 被诬为“ 帝国主义代理人” 、不能被允许进入苏联采访 的代价,依然撰文剖析战后苏联把自己的利益强加在 其他兄弟国家的头上,最终将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瓦 解的必然性。

 他鲜明支持南斯拉夫对苏联抵制做法, 同 时预言未来中国将成为第一个由共产党统治而不听从 莫斯科的大国。

 加上揭露皖南事变的真相, 他曾同时受 到国民党政府和共产国际双方的不信任和刁难,但他 只尊重事实, 从不向强权妥协。

 对中国“ 文革” 的态度,

 也充分反映了他的诚实的态度和勇气。

 斯诺以自己的记者的职业 良心和操守为底线,只 要是有违职 业道德和专业理 念的事坚 决不 为。为 了能 更顺利地采访报道 , 他遵守所在国的法律, 即使他对当 局不喜欢, 他也尽量采取合法手段、 利用迂回方式与其 周旋以企最终达到传布真相、 揭露谎言的目的。

 因抨击 老子党作风, 苏联不许入境 因揭露皖南事变中国民党 蒋介石的卑鄙行经, 当局责令其离开中鼠 麦卡锡主义 盛行时期又因同情、 支持中国共产党, 不得不离开自己 的祖 国⋯ ⋯他 并没有被这些 降临到他头上 的一连 串不 幸压垮, 屈服于它们。

 因为他知道自己和真理与正义站 在一起。他宁愿不被 “ 欢迎 ” 而离境, 也决不牺牲 自己 的职业操守。50 年代,当他看到他供职的 《 星期六晚 邮报》成为冷战吹鼓手时,他毅然辞去副主编的职位。

 再者是求实而不饰 “ 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为了新闻来源真实;斯诺总是设法获得第一手材料.

 1928年他到上海时,不是像其他的西方记者,囿于各 通商口岸, 靠从外国商人、 传教士、 外交官或说洋文的 中国官员那里打听情况,而是深入到现实的中国社会 中去. 几年内, 斯诺跑遍了大半个中国, 耳闻目睹了各 种情况。1934 年,美国出版商汉斯曾和斯诺签订了一 项合同, 要他写一本关于红色中国的书, 但斯诺迟迟没 有 动笔 , 他认 为,连一名 “ 红色 ” 士兵都没见过,要写 书是不可能的. 唯一的办法是到那里去一趟, 正是亲 自

 去一趟, 使斯诺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写出震惊世界 的 《西 行 漫 记 》。

 在 《 西行漫记》修订本注解中,斯诺写道:“ 我 提出的关于毛泽东个人问题的单子只是一个参考提 纲,谈话常是前后跳跃的,有时从进一步提问中又引 出各种各样的补叙.我把笔记精心地加以整理,而后 交给吴亮平;由他把全部草稿译成中文交毛泽东审 · · 2 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探 索 与 争 鸣 · 新闻知识 (2005. 08) 王 军 现在媒体在自我定位时都在强调一个词——主流 媒体。那么,何谓 “ 主流” ? 我觉得说简单点就是有影 响力。而 以往大家认 为影响力的获得是 “ 地位 决定论” 。

 然而,时代发展到今天,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 大众 阅.经毛泽东的校订、调整和扩充 、压缩,我和吴 亮平 又把稿 子译成英 文 ,然后再翻成 中文 。

 ” 经过毛 泽东的再次审阅,拿 出一个二次修订稿 ,这样 ,吴 先生和我才把它译成中文。由于斯诺的这般认真,所 以由他编发的东西其真实与准确度就不言而喻了。斯 诺在该书 1938 年中译本序言中写到 “ 从字面上讲,这 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上来 讲, 这些故事确实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 所写下的, ” “ 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 这一本书的大部分 也不是我写的” , 而是毛泽东、 彭德怀等人 口述的, “ 没 有把 它作文学上的加工 ”。无怪乎 日本学者 、著名评论 家尾崎秀树曾感叹到:10年前他曾向要了解中国的人 介绍了 《 西行慢记》等五本书, 可现在想另选五本,才 发现难 以找到可 以代替 的著作 。

 斯诺既没有宗教背景,也没有党派背景,并且认 为自己并不是共产主义者,之所以后来和信仰共产主 义的中国站在了一起, 也是因为他的同情弱者、 热爱人 民、 追求事实的职业操守而形成的。

 解放后, 他多次重 返故地访 问,对 新中国的 日新 月异 的巨大成就他依然 欣喜不 已,大力 讴歌 ,但他对 中国的工业生产技术水 平、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美国差之甚远的客观现实直言 不讳。尤其在 “ 文革” 中,他对红卫兵大串联、毛泽东 关于 “ 个人崇拜” 的高论等表示了自己的不解与忧虑。

 也许正是 由于他 的这种 “ 第三者 ” 角色 , 使他能够 比我 们众 多当时人保 持 了更清醒 更客观 的态度 。

 最 后 是施 惠而 不 受贿一 一 根据 自己的英 文 名字 Edgar · Snow中 Snow的发 音,斯诺把 自己的汉语名字 取作 “ 施 乐”。“ 施乐 ” 即 “ 乐善好施 ”。他的一生正像 这个名字一样 ,对人 民无 私奉 献、及时行善 。

 抗 日战争时期 ,他无数次 为到家避难或探讨救 国 大 计的 中国人提供免 费膳食 ,还经常资助 他们路 费;

 传播市场的不断完善,这种论调的立论依据也就越来 越发显得经不起推敲。

 一种新的观点在崛起, 这种观点 就是 “ 关注 决定论 ”。

 这里 说到的 “ 关注 ”,包括两层意 思 , 一层是媒 体的报道关注什么 , 一层是媒体的报道是 为使 自己一手发起创办的 “ 工合” 事业尽快打开局 面 ,他 们夫妇二人几 乎拿 出了全部积 蓄;在反法西斯 战争的最前沿,面对伤残士兵他也常常毫不忧郁地拖 下 自己的衣 服为他们披上 ⋯ ⋯ 和大多数西方记者一样,斯诺为保持客观公正的 立场,非常珍视 自己的个人独立性,一向不接受他人 的物质优待,即使是友好人...

篇四:致敬斯诺的演讲稿300字

茶座 埃德加·斯诺的红色中国理想 斯诺访 问苏 区的动 因探 究 作为第一个采访苏区的西方记者,近代新闻史研究对 于埃德加·斯诺的观照多在 “革命史范式” 里着力。然而,

 这种充满了 “革命话语” 的研究无法解释以下问题:斯诺 作为土生土长的美国人 ,若从本身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与好 恶来看 , 对一个陌生的共产主义政权产生兴趣应无可能。

 这种不可能在斯诺来到中国的十几年间如何变为可能? 这 应当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摆脱 传统的 “革命话语”,从斯诺的成长和来华后的个人经历 切入,以观察其个人的生活体验积累与精神思想的演进的 方法还原斯诺对中共产生兴趣的历史细节。斯诺为什么会 来到遥远的中国? 为什么会留下? 面对当时力量尚属弱小 的边区红色政权,斯诺的兴趣因何而生? 又为何愿意冒险 亲身探访?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换一个视觉重新展开思考。

 一、 苏区之行的冒险情结刺激与经济诱因 1936 年对中共的控制下的苏维埃边区的采访 。至少 在出发之前,在斯诺看来充满了危险:“ 多年来关于共产 党暴行的恐怖故事层出不穷地充斥于中国那些领津贴的本 国报纸和外国报纸中,在这种情况下,我在旅途中很少有 什么东西可以叫我放心的⋯ ⋯ 这 (去延安) 要经过怎样的 冒险呢? 我不知道。

 ” 纵使苏区之行看起来充满了危险 ,

 斯诺为什么还要坚持? 相当程度上这要归因于他个人冒险 主义情结的刺激,同时还有物质方面的原因。

 斯诺天I 生中的冒险基因首先来自家族的遗传。斯诺的 祖父霍勒斯砷白 克斯 ·斯诺将家族的农场从肯塔基』西扩展,并在堪萨斯州温菲尔德的主要街道上建了一家百 货商店,生活的足迹从美国中东部向西部挺进。斯诺将这 段家族西进的历史同自己年轻时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联 系在一起,堪萨斯州以外的世界对于年轻的斯诺而言,意 味着无限的可能和无以名状的自由,恰如西进运动中美国 人对于开拓两部边境的想象一样。

 同时,冒险的情结又几乎是那个时代年轻人共同拥有 JJ、 1 不断向 口沈荟钱佳滇 的一个文化烙印。斯诺出生在一个马克·吐温和他充满冒 险主义的故事风靡的时代里。无论是汤姆 ·索亚,还是哈 克贝里·费恩 ,马克·吐温小说里充满传奇意味的主人公们 让每一个男孩都做起了 “马克·吐温梦” 。斯诺正是在这样 个充满对冒险的想象的时代中成长起来的, 有朋友甚至 开玩笑说斯诺是 “ 一边读者马克 ·吐温的书一边被生下来 的” 1925年秋天 ,斯诺进入了密苏里新闻学院学习,成 为 “密苏里新闻帮” 的一员。这种身份不单单代表一种新 闻教育背景,还蕴含了精神与文化的传统。这种 “密苏里 精神” 首先是一种对冒险精神的想象和渴望。这种冒险的 情结来 自马克·吐温和他的小说的影响。几乎所有的 “ 密 苏里新闻帮” 分子都提到过 《 汤姆 ·索亚历险记》对自己 的影响。冒险主义情结也被认为是 “密苏里新闻帮” 性格 特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物质因素的刺激是许多国内研究者往往忽视关于斯诺 冒险进入苏区采访的另一个潜在动机 。事实上,在 20 世 纪二三十年代。西方人在中国相比留在本国更加优越的生 活状态是当时相当一部分西方记者选择来到中国的重要原 因。1935 年作为 《 纽约客》杂志中国海岸通信记者来到 上海的美国女作家项美丽 (Em ily·Hahn) 在回忆上海的生 活时曾说:

 “在战后的年代里 。要是我跟人说起上海的物 价之便宜 ,他们准会说我胡说八道⋯ ⋯ 1935 年上海的米 价在我们西方人看起来便宜得简直好像不要钱⋯ ⋯便宜的 人力就好像便宜的商品,诸如家具、佣工、衣料 、蔬菜等 等。我不再负责,相反,我在经济应付裕如 ,一大堆佣工 任我挑选。

 ” 初到上海的斯诺无疑也发现了中国的这种吸引力。在 上海,尽管斯诺的收入并不算高,但却足以 “保持白人的 尊严” ,因为用很少的钱就可以享受相当舒适的生活。斯 诺个人传记的作者托马斯 ·伯纳德认同斯诺留在中国,很 一政治改革实为一切改革的枢纽,这个基本问题能得到合理 的解决,其他一切都可迎刃而解。

 ” 在这样一个幅员广大 、

 人口众多 、民族素质颇多缺陷而各种矛盾又互相交织的国 度内一切改革都是艰难的,都需认真扎实地做,自然包括 政治方面。就是这一方面做出成绩了,其他方面仍需想得 多些、难些,丝毫不能懈怠地踏踏实实地做,诸如民族 、

 宗教、教育、文化等方面都需细致、缜密地做 , 都不是一 二个运动就能做到的.甚或就不能搞运动。

 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损害了先生的健康 。1943 年经 过详细诊断 ,被确定为癌症 ,翌年 7 月 24 日英年早逝。

 弥留之际仍心怀祖国,眷念同胞 ,呼吁全国坚持 团结抗 日,早早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建立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 国。

 (作者单位:山西阳泉日报社 ) 2014年第1期 团

 大程度上可能与物质的因素有关:

 “与经济有关的因素对斯 诺留在中国的确起了很大的作用,即他和妻子用不多而且 不固定的收入就可以在中国过得很舒适,甚至奢华。斯诺 的第‘一任妻子海伦 ·福斯特在 《 我的中国岁月》中也坦率 地承认经济因素对于他们选择留在中国的重要性 :

 果留在上海) 我们的生活水平将提高很多倍⋯ ⋯我们同上 海的 3808 名美国人,一起在世界各地方正被 ‘钉在黄金 的十字架’ 上的时候 ,过着王子般的生活。

 ” 在中国当记 者,不但可以过上舒适的生活,还能为斯诺带来不小的财 富 。在 1940 年到 1950 年期间 ,斯诺仅从 《 星期六晚邮 报》获取的稿费就达到 25 万美元 ,这在当时显然不是一 笔小 数 目。

 事实上,在中国期间,斯诺夫妇在生活上一直保持着 相 当高的水准 ,因而斯诺在金钱上也就有着比较高的要 求。然而 ,美国在 2O世纪 3O年代的经济萧条直接影响了 斯诺当时供职的新闻联社 ( Consolidat— ed 收入 ,因而从 1933年开始,新闻联社就逐渐减少了斯诺 的薪水 ,在 1933 年底更是直接辞退了他。而斯诺向 《 纽 约先驱论坛报》 《 芝加哥 日报》等美国报纸的求职也未获 成功。因此,为了维持 自己的生活,斯诺必须找到新的工 作来取得收入 1933 年,出版商哈励逊·史密斯为斯诺提供了一个赚 钱的机会。他给斯诺写信:

 说才有销路,但我相信 ,一旦有作者写出一部引人入胜的 小说 (为何不该是你) ,那奇怪的禁区就会被打破。

 ” 不 久,史密斯和哈斯公司 (Smith &Haas) 就 预 付 给 斯 诺 750 美元,约他在 1934年年底写出一本关于红色中国或者 其他主题的书。斯诺立即 “很高兴地收下来” ,并保证年 底完成初稿。斯诺个人传记的作者托马斯 ·伯纳德认 为:

 “从更世俗的意义来看 ,斯诺是个必须以工作谋生的记者,

 他确实一直在忙于财务上的安排。按照合同,他仍需完成 本书,而 《 红星照耀中国》 ,除了其他属性外还应是一 本旅游书,一本不落俗套的旅游书,是他一直想写的那种 书 ” 二、无力的社会现实:对国民党美好期待的颠覆 斯诺并非带着先天的成见来到中国。他来到中国之后 供职的第一份报纸 《 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本杰明·鲍威 尔在政治立场上倾向于将和国民党 ,并且鲍威尔的这种政 治立场在刚开始的岁月里影响到了斯诺对中国的看法。

 《 密斯氏评论报》的编辑方针是坚决反共,同时坚决反帝。

 鲍威尔和他的报纸支持中国国民党人提出的关于废除不平 等条约,和平归还公共租界和其他外国租界,以及废除冶 外法权的条约。同时,鲍威尔是蒋介石的热心崇拜者并始 终支持蒋 , 把他看作是反对旧北京政府的国民革命领袖。

 《 斯诺传》的作者汉密尔顿认为,在 1 929 年前后,斯诺和 鲍威尔一样自信,中国的美好未来掌握在国民党人手中。

 那么,这种由鲍威尔带给斯诺的更加倾向于蒋介石和国民 “ (如 Pres s) 的财政 “中国题材在这里似乎只有小 一国 2014年第1期 党的政治观点为何会在以后的岁月中发生动摇乃至被彻底 推翻? 有两点是至为重要的:一是中国 “惊心动魄” 的人 道主义状况,二是国民党政府令人失望的民主表现。

 斯诺对蒋介石和国民党的态度在他来到中国的大概五 六年时间里发生了一次颠覆性的转变,这种态度转变的起 点 ,是 1928— 1929 年斯诺沿中国 8000 英里长的铁路线进 行的一次旅行报道。当火车开出北京以两的张家口,并一 路向两走到了内蒙古的萨拉齐时 ,斯诺见到了他一生中 “最惊心动魄” 的一幕:

 “在我们访问过的两个城镇里,

 年之内死掉的人约占全部人口的一半。死人如此之多,

 只能在城墙外挖一条横沟埋了事,即使这样,要找到有力 气挖沟的人也很困难。往往尸首还来不及掩埋就不翼而飞 了。有的村子里 ,在公开卖人肉。

 ” 国民党政府的救灾工 作不但低效,蒋介石甚至还利用饥荒来达到他制衡地方实 力派的目的:

 “ 中国西北地区面积比美国得克萨斯州还 大。在那饥荒的岁月里,这个地区的政权,在实际上或理 论上都掌握在所谓 ‘模范长官’ 阎锡山的手中。⋯ ⋯他有 个同盟者叫冯玉祥 ,也是个老军阀 。人称 ‘ 基督徒将 军’ ,他在 1927 年的反革命事件中曾帮助过蒋介石。但 是,蒋委员长这是对他们两个人都不信任,把饥荒看作是 迫使他们就范的有效武器。南京没有给饥饿的人们送去粮 食。华仲义赈会用私人捐款购得少许粮食 ,但政府甚至不 给车皮,在运输方面制造巨大障碍。

 ” 斯诺被绥远饥荒所带来的人道主义困厄所震惊 ,但真 正令斯诺对蒋介石和国民党产生反感情绪的应该是国民党 政府在这场人道主义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不作为态度。根 据美国学者肯尼斯·休梅克的研究,这种由于政府对普通 人生活困境的麻木和无视而引起的对国民党的反感情绪在 大部分外国驻华记者中普遍存在 ,说明这并非是斯诺个人 得出的结论:

 “使外国记者反对国民党的.不是千千万万 中国人在绝境中苟延残喘,冻绥待毙这一事实⋯⋯ 像布鲁 克斯 ·阿特金森所指出的,真正使他们不安的是国民党政 府对国民生活的 ‘ 无动于衷 ’ 、麻木不仁。

 ” 国民党政府在推进民主与政府廉洁方面的表现,是令 斯诺产生失望情绪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可援为证的是中国 当时腐败的征税制度。广州是国民革命的起点,但在斯诺 眼里.这座城市却无法被称作 “ 国民党民主的橱窗” ,因 为这里存在着层层盘剥的畸形征税制度:

 职务都被私人集团接过去了。⋯ ⋯费馆税的征收特许权是 以每年 60 万美元包出去的,但是餐馆的老板抗议说,私 人集团获取的利润是这个数字的 200% 。

 ” 一位名叫 G ·曼 德华·莱昂的美国年轻律师告诉斯诺:

 “私人集团要取得 某项征税特许权就要参加投标 ,但是 ,光靠竞争还不行。

 他们得先向官员和军人行贿 ,才能有得标的把握。自然,

 取得征税垄断权的人会千方百计把行贿的费用从纳税人身 上榨取回来。

 ” 在中国各地的实地采访让斯诺目睹了蒋介石及其领导 一一“这里收税员的

 下的国民生活和民主建设上的糟糕表现 ,这一经历在斯诺 的思想层面产生的触动是让斯诺渐渐抛弃了将中国的希望 寄托在蒋介石和国民党身上的想法。斯诺认为蒋是一个能 力平庸的独裁者,

 “ 国民党要真正使中国得以改变,还有 很多路要走。蒋介石似乎不能迅速地改变中国的一切,他 在制止西北军阀的常年混战方面束手无策,却 ‘在破坏铁 路,在使北方的山西和吉林陷于贫困方面获得成功,以致 这些救济的通道被关闭” ’。

 对蒋介石和国民党失去信心的斯诺转而去寻找可能的 新的希望。斯诺是一个有比较强烈的救世主情怀的人,他 希望在中国可以出现一个林肯式的人物。而毛泽东恰是斯 诺眼中中国革命可能的 “救世主”:

 实现这一任务。⋯ ⋯ 当年太平军信仰的耶稣基督的兄弟、

 与耶稣地位相当的人所宣扬的信条 ,而他们的子孙所需要 的是一个能创立一种东方派的新信仰的人。当我后来与这 位新救世主一他的名字叫毛泽东一结识之后,我的命运便 与这一事实联结在了一起。

 ” 三、从鲁迅到宋庆龄:斯诺思想中的左翼倾向从何而 来 斯诺对中共兴趣的思想基础是复杂的,其中既有人道 主义的刺激和对国民党政府在施政能力方面的失望,也有 反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和左翼思想的影响。对殖民主义的 厌恶感和民族解放的思想,源自斯诺对越南、缅甸SnFl~ 度 等亚洲殖民地国家的访问,而左翼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开始 对斯诺产生影响。并且随着斯诺同宋庆龄和鲁迅的接触交 流,其在思想上的 “左倾” 变得 日益明显。

 在印度,斯诺见到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精神领袖甘 地,同时,正是在印度期间,斯诺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发生 了第一次亲身接触。除了民族独立和自由方面的信仰,甘 地对斯诺的影响其实并不大,他不相信甘地 “用手摇纺车 取代机器是可能的” 这一信念,并且担心甘地的主张会为 日本人开辟印度的布匹市场提供机会。

 真正对斯诺产生影响的是他在印度看到的底层人的生 活现状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之间产生的碰撞。斯诺接触马克 思主义思想是通过一个叫苏哈西尼的印度女共产党。苏哈 西尼带斯诺乔装混入孟买的工厂区,在那里 ,斯诺发现印 度普通工人的工作和生活十分恶劣:

 工人居住在通风不良、窄小的房子里。露天的沟形厕所贯 穿阴暗的通道 ,赤身裸体的孩子们就在通道里玩耍。工人 们工资微薄 , 难得一饱,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得肺结核和 其他疾病的甚多。

 ” 印度劳工阶层恶劣的生活现状有助于斯诺理解马克思 在 《 资本论》里关于早期机器 “文明” 剥削理论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商业剥削本质的解释 ,为 斯诺提供了关...

推荐访问:致敬 演讲稿 斯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