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优谦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及启示3篇

时间:2022-08-28 08:50:14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及启示3篇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及启示 中国共产党科技领导的百年历程及经验启示尚明瑞(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730000;甘肃农业大学甘肃农村发展研究院,兰州73007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及启示3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及启示3篇

篇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及启示

共产党科技领导的百年历程及经验启示尚明瑞(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730000;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农村发展研究院,兰州730070)提 要: 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总结中国共产党对科技领导的百年历程,发现党领导科学技术的一百年,是逐渐凸显科技革命价值、科技安全价值、科技经济价值和科技强国价值的同时,不断构建科技理性自觉与科技实践自觉的百年历程。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科技发展路线、始终坚持党的自身建设与科技领导力建设相统一、始终坚持举国体制作用于尖端科技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科技领导进程中积累的主要经验。新时代为了实现党的科技领导的特色化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建设的政治优势,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思想优势;为了促进党的科技领导的科学化发展,必须保证科技政策与人才政策的科学性与稳定性,必须保证行政效益和科技效益的均衡性;同时,为了推进党的科技领导的现代化发展,必须形成党对科技领导的信息互动型领导模式、安全开放型领导模式、系统协调型领导模式。关 键 词: 中国共产党;科技领导;百年经验;百年启示中图分类号: D2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3 -3637(2021)03 -0038 -09科学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知识体系,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规律的总结。技术是处理问题的方法、手段和工艺。科学从理论上廓清事物发展联系的内在规律,技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从实践层面上提供人们改造自然的方法、工艺、技能和手段,二者辩证统一于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认识与改造的过程中,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世界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除人之外最活跃的因素,而且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发展进步的最为重要的力量。从铁器时代到蒸汽时代,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科学与技术不断融合,机器大工业最终取代手工工场,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无一例外都是科技进步的结果。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表明,科技不仅仅深刻影响着人民的生活与福祉,而且还深刻影响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前途。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时期,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救国、富民与强国中的巨大作用,不断深化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强化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党对科技的领导主要体现在科技领导权和科技领导力方面,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史,就是不断认识科技、掌握科技、运用科技服务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逐渐取得科技领导权并不断提升其科技领导力的历史,党的科技领导力表征为党对科技的组织、引导和发展的综合能力体系。21 世纪是全球科技创新空前活跃的时期,也是科技竞争日渐白热化的时期。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尤其是要发展高精尖技术,并逐步把中国建设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科技中心和创新高地。因此,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提升和发展党的科技领导力愈益重要。毛泽东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1]399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全面梳理中国共产党科技领导的百年历程,深刻总结建党百年来领导科技工作的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提升新时代党的科技领导力,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技术建设历程的回顾马克思主义不但充分肯定了科技的生产力价值,而且还进一步指出科技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2]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打破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历史使命和科学技术的变革功能相耦合,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科技领导力锻造的“应然”要求和“必然”走向。列宁、斯大林最早把无产阶级政党的科技领导问题从理论探索变为实践活动,并把发展科8 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专题DOI:10.15891/j.cnki.cn62-1093/c.2021.03.007

 学技术上升为“第二个党纲”和判定无产阶级政党好坏的标准。作为深受苏联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领导科技理所当然成为中国共产党必须思考的问题。按照科技在党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凸显的价值特色不同,党的科技领导力建设可分四个阶段:革命价值凸显阶段、安全价值凸显的阶段、经济价值凸显阶段、综合价值凸显阶段。随着科技能量在社会变革中的尽情释放,党对科技的领导也经历了从“无暇顾及”到“核心位置”的重要转变,随着党的科技领导能力在曲折探索中不断提升,中国科技事业也随之呈现螺旋上升的发展态势。(一)在救国实践中凸显革命价值,党开始萌发发展科技的理性自觉(1921—1949)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李大钊、陈独秀认为“只有科学能够增加物质文明”[3] ,因此在新文化运动中举起了科学的大旗。在二十八年的革命求索中,因武器装备落后而导致的切肤之痛,使中国共产党深深感受到了科技的价值。1939 年党中央决定在延安建立自然科学研究院,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同时,作为我国革命时期最主要的军事统帅,朱德旗帜鲜明地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不论是要取得抗战胜利,或者建国的成功,都有赖于科学,有赖于社会科学,也有赖于自然科学”[4] ,三个“有赖于”论断显示了他对科技革命价值的高度认同,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依靠科技取得革命胜利的理性自觉。1941 年,徐特立在《解放日报》撰文指出“科学的中心任务当然是经济建设,在目前对于军事建设更为必要”[5] 。围绕着服务革命这一中心任务,党对科技的领导开始了探索之旅:一是确立了“两个面向”的科技发展方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延安以后,陕甘宁边区地处中国西北,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发展成了中国抗战的稳固后方,这就为中国共产党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科技事业提供了相对合适的客观条件。在延安时期,不但形成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发展方针,而且鉴于科技发展的特殊性,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里得到自由。自然科学是要在社会科学的指挥下去改造自然界,但是自然科学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却被阻碍了它的发展,所以要改造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1]269 -270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在近代社会普遍把自然科学落后作为中国“挨打”的原因背景下,当时能提出运用社会科学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来指导自然科学研究是极其珍贵的。针对根据地经济发展困难,社会生产落后的情况,中国共产党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出科学技术工作也是革命工作的一部分,科学技术发展要面向社会实践,为边区经济建设服务。同时,科技发展必须面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二是制定了科技发展的行政法规。中华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奖励生产技术办法》和《文化技术干部待遇条例》等行政法规,虽然这些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技法规,也缺乏贯彻执行的力度,但是从这些星星之火中,依然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对于科技发展的努力和重视。三是进行了初步的科技思想宣传和组织构建。《提倡自然科学》《欢迎科学艺术人才》《论经济与技术工作》等多篇文章相继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新哲学会、国防科学社、中国学术研究会、重庆自然科学座谈会、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等重要学术团体接连成立,对于团结广大知识分子,形成重视科学的氛围有重要作用,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重要的组织准备。四是提出了党员必须具有科学素质的要求。毛泽东要求党员干部必须“进一步掌握科学技术工作的规律性,不要瞎指挥,不要不懂装懂”[6] ,他把是否掌握自然科学当作判定“好的革命者”[1]269的重要标准。1941 年,《关于党员参加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决定》颁布,对促成党员成为科学“内行”提出了具体要求。总之,在党对于如何领导科学的最初探索中,已经萌发了发展科技、重视科技与科技救国的理性自觉,也从政策上、宣传上、组织上作了初步探索,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广大共产党员普遍文化素质较低的背景下提出了提升科技素质的要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的科技领导力建设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但由于严峻的革命形势和繁重的革命任务的束缚,党的科技领导力建设时常处于“无暇顾及”状态。(二)在稳定政权中凸显安全价值,党的科技领导力建设进入“战时”发展阶段(1949—1977)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了“两极争霸”的世界格局,美苏两国大力发展核武器,把人类带入核战争时代。不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核威慑,使核武器成了悬在中国共产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且在 60、70 年代中苏关系紧张时期,苏联政府也屡次对中国发出核威9 3甘肃社会科学 2021 年第 3 期

 胁[7] 。因此,以“斗争”“革命”“运动”等具有浓烈危机色彩的话语体系的建构,以及在这一体系主导之下的轰轰烈烈的运动式建设、革命化改造,都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缺乏安全感背景下的行为特色。基于此,如何维护核威慑背景下的国家安全,成为共产党“进京赶考”后所面临的第一道考题。中国共产党在三个方面进行了破题之举:一是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国防备战,除了涉及全国所有重点城镇的人防工程,还包括持续 16 年、耗资 2050 亿元人民币[8] 、涉及数十个省份的三线建设。二是对外宣传反核立场。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年,《人民日报》就刊登了 644 篇为和平签名运动宣传造势的文章,对外表达中国政府反对使用原子弹的坚定立场,呼吁禁止使用原子弹[9] 。当然,这些举措是中国在缺乏高科技武器或战略高科技处于绝对劣势的背景下的“治标不治本”的无奈之举。三是提出了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了从根本解决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问题,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明确了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关键作用。1954 年 9 月 23 日,周恩来总理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要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国防,这是新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概念。1964 年 12 月 21 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指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1975 年 1 月,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受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委托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重申要在 20 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科学技术现代化成为党和人民矢志不移的目标。这一阶段围绕发展“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高科技,党的科技领导能力获得了重要突破:(1)全国性科技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初步形成了国防工业、产业部门、地方、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五大科研体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建立,从国家体制上加强了对全国科学机构的管理与协调。(2)独立自主的科技发展路线初步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在技术发展方面试图依靠苏联,与苏联签订了 100 多个重大合作项目,但由于苏联单方面撕毁合作协议,中国被迫开始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科技发展道路,在党的全力支持和全体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中国在国防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证明了中国独立自主科技发展路线的正确性。(3)颁布了诸多科技法律法规,《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技术改进奖励条例》等相继颁布,中国科技发展开启了法制化发展的进程。从总体上来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二三十年的发展中,党在科技领导方面,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刻骨的教训。鉴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我们虽然在不断寻求科技方面的国际合作,但中国的科技发展几乎从一开始就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上跋涉前行。(三)在国家建设中凸显经济价值,党的科技领导力建设进入常态发展阶段(1978—2007)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把发展科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提了出来,也赋予党的科技领导新的时代高度。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科技对于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突显。学者韩莹[10] 、魏晓晓[11] 用索洛余值法分别对 1979—2006、1978—2007 年的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率进行了测算,二者计算的具体结果虽然略有差异,但发展趋势却是一致的。总体来看,在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下,虽然60%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生产要素尤其是资本要素的投入,但不到 4%的科技增长率对经济的贡献率却接近 40%,诠释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也凸显了科技强大的经济支撑价值。这一时期党对科技的领导出现了以下几种发展趋势:(1)法制化发展趋势。“科技只有依靠法律的保护,才能冲破愚昧,迅猛前进”[12] ,技术合同法、科技进步法、农业技术推广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学技术普及法、计量法、标准化法、专利法等十几部与科技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颁布,保证了科技工作不断向正规化、常态化方向发展。(2)战略化发展趋势。党中央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并制定了一系列中长期发展规划与之配套,《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等相继颁...

篇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及启示

y.

 2022Vol.

 34

 No.

 32022 年 5 月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

 34

 卷 / 第

 3

 期

 /

 JOURNAL

 OF

 HEBEI

 YOUTH

 ADMINISTRATIVE

 CADRES

 COLLEGE中国共产党道路探索的百年历史演进及未来展望— — 以历届党代会报告文本为视角的考察苏继文 12 赵秀凤 1(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 北京 102249

 ; ;

 2. 山西师范大学 , 山西临汾 041000)摘要 :

 一部百年建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担负历史使命 、 带领中国人民艰辛探

 索中国道路①的历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 , 武装夺取政权的中

 国革命新道路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形成了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过渡道路 ; 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 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进入新时代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道路上继续拓展 、 再谱新篇 。

 展

 望未来 , 中国道路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 , 并将为世界作出更多贡献 。关键词 :

 中国道路 ; 演进逻辑 ; 未来展望 ; 文本视角中图分类号: D2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

 1008-5912(2022)03-0084-08“ 回首过去 , 全党同志必须牢记 , 落后就要挨打 , 发展才能自强 。

 审视现在 , 全党同志必须牢

 记,道路决定命运 , 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 ,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

 展望未来 , 全

 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

 ”

 [ 1136+274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 《 复兴之路 》 展览时的讲话从历史 、 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强调了

 “ 道路 ” 的极

 端重要性 。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需要正确的中国道路来承载 。

 百年建党史就是一部中国

 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探寻中国道路的历史 。一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道路探索 :

 开辟了

 “ 农村包围城市 , 武装夺取政权 ” 的中国革命新道路习近平总书记说 :

 “ 无论搞革命 , 搞建设,搞改革 , 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 。

 ” ⑵対在新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了七次,从党的一大到七大 , 对革命道路的探

 索经历了照抄照搬苏联模式到坚持独立自主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 。收稿日期: 2021-09-11作者简介:苏继文 (1984 — ), 男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 山西师范大学讲师 。

 研究方向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赵秀凤 (1967 — ), 女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研究方向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84

 ( 一 )

 制定纲领 , 开启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

 1921 年 7 月 23 日至 8 月初 , 党的一大在上海和

 浙江嘉兴召开 ,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

 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 , 确定党的名称为 “ 中国共产

 党 ” 。

 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心怀对马克思主义 、 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 , 开始了对中国道路的艰辛

 探索 。

 《 中国共产党纲领 》 中规定 , 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 , 同时,

 必须援助工人阶级 , 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 。

 可以说 , 中国共产党人是胸怀远大的目标踏上了

 “ 寻路 ” 的征程 。1922 年 7 月 , 党的二大如期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召开 , 二大上制定了符合当时实际的革命

 纲领 , 会上通过的宣言把 “ 消除内乱 , 打倒军阀 , 建设国内和平 ;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 达到

 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 ⑶确立为党的奋斗目标 。

 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的民主革命纲领 , 指出 :

 “ 中国劳苦群众要从帝国主义的压迫中把自己解放出来 , 只有走这条唯

 _的道路 ”

 [3] o 可见 , 党的二大拉开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的序幕 。( - )

 国共合作 , 探索革命道路的策略 。

 1923 年 6 月 , 党的三大在广州召开 , 决定共产党员以

 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

 党的三大宣言仅仅 849 个字,指出 :

 “ 可以证明本党一年以来号召的 :

 "打

 倒军阀 … 打倒国际帝国主义 , 之国民革命运动 , 不是一条错误的道路 。

 ” ⑷党的三大宣言中明

 确规定 :

 ’ 拥护工人农民的自身利益是我们不能一刻忽忘的 ; 对于工人农民之宣传与组织是我们

 特殊的责任 ; 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更是我们的中心工作 。

 ” ⑷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 开创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新局面 。

 然而 , 合作并非一帆风顺 , 国民党

 内的右派分子不断对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人进行攻击 。

 为了总结合作经验 , 党的四大明确提出

 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 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做了政治 、 思想和组

 织三个方面的准备 。国共合作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 就在革命形势蓬勃发展的时候 , 蒋介石突然发动了反革命

 政变 , 公开叛变革命 。

 党的五大召开之时 , 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半个月 , 面对

 大革命遭到严重失败的残局 ,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既没有正确总结经验教

 训 , 又没有提出挽救时局的方针政策 。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结束 , 宣

 告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革命道路策略的失败 。( 三 )

 扎根农村 , 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 。

 国共合作破裂 、 革命形势急剧变化 , 共产党人和革命

 群众遭到野蛮屠杀 , 全党党员人数由五万多锐减到一万多 。

 面对险恶环境 , “ 敢不敢继续革命 ”

 和 “ 怎么革命即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 成了中国共产党人亟须回答的问题 。

 中国共产党由此

 走上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南昌起义 、 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用实际行动回答了

 “ 敢不敢 ” 的问题,但在革命的道路选择

 问题上 , , 1928 年 6 月在莫斯科召开的党的六大分析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 , 对中国

 革命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 。

 党的六大的不足之处在于仍把城市工作放在中心地位,

 奉行以苏为师的 “ 城市中心论 ” 革命理论,没有认识到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

 六大 《 告全

 体同志书 》 中 “ 党渐渐加强了无产阶级的意识 , 这是党向布尔塞维克化的道路 ” ⑸, “ 这是目前党

 的布尔塞维克化主要的道路 ” ㈤ 。

 “ 布尔塞维克化的道路 ” 重复出现,可见在当时走 “ 城市中心论 ”

 的革命道路对中共中央的巨大影响力 。

 然而 , 实践证明 “ 布尔塞维克化的道路 ” 并不适合中国 。党的六大后的两年间 , 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经历了从城市到农村 、 从中心城市起义到工农武

 装割据的转变 , 最终走出了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 这一独创性的革命道路 。

 毛泽东在

 探索这一独创性理论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实践中 , 毛泽东放弃了秋收起义中攻打长沙的计划 ,

 85

 带领部队向敌人薄弱的农村进军 , 首先把革命的进攻方向指向了农村 ; 理论上 , 毛泽东对武装斗

 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做了系统的阐述 。

 1928 年 10 月至 1930 年

 5 月 , 毛泽东相继写了 《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 《 井冈山的斗争 》 《 星星之火 , 可以

 燎原 》 和 《 反对本本主义 》 四篇理论文章 , 对革命新道路进行理论上的论证 , 也是对大革命失败

 后党领导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 。从 1928 年的六大到 1945 年召开的七大 , 时间上间隔了

 17 年 , 其间 , 中国革命新道路遭遇了

 “ 左 ” 倾错误的严重干扰,其中以王明为代表的 “ 左 ” 倾教条主义错误尤其严重 , 导致红军不得不

 开始长征 。

 长征到达陕北以后 ,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用很大的精力总结历史经验 , 加强共产党自

 身的思想理论建设 。

 毛泽东先后写了 《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 《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

 《 实践论 》 和 《 矛盾论 》 等著作 ,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全面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 , 揭露和批

 评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科学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

 1938 年 11 月 ,

 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指出 :

 “ 共产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

 起义和战争 , 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 , 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

 ” ⑹ ” 2 至此 , 中国共产党人真正确

 立了经过长期武装斗争 , 先占乡村后取城市 , 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新道路 。全面抗战的八年是艰苦卓绝的八年 , 中国共产党既要面对武装到牙齿的 H 本法西斯,又要应

 付来自国民党的反共浪潮 , 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不断发展 、 走向成熟,一定

 意义上说,抗日战争的胜利就是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胜利 。

 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之时召开的党的七

 大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 大会报告指出 :

 “ 反法

 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 给这个战后人民斗争的胜利开辟了道路 。

 ”二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道路探索 :

 开辟了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过渡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1949 年召开的党的七届

 二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 ,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

 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理论的指导下 , 开辟了独具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过

 渡道路 。(-) “ 三大改造 ” 完成 , 独具中国特点的过渡道路形成 。

 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彻底完成

 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 基于对国内阶级关系和经济成分两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的敏锐洞察 , 中共

 中央于 1953 年 6 月正式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 “ 一化三改 ” 。

 “ 一化 ” 方面 , 实现国家工

 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

 历史上工业化的实现有两条道一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

 与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

 毛泽东指出 :

 “ 资本主义道路 , 也可增产 , 但时间要长 , 而且是痛苦的

 道路 。

 我们不搞资本主义 , 这是定了的 。

 ”

 ” ]299 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 , 中国社会经济状况不允许

 走资本主义道路 , 如果搞资本主义只能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 。

 当时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新

 特点促使中国人民选择了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

 “ 三改 ” 方面 , 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到 1956 年底基本完成 。在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有计划 、 有步骤地开

 展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逐步进行的 , 中国共

 产党人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

 特就特在 :

 一

 是有偿地而非无偿 、 逐步而非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 二是改造的同时给予必要的工作

 86

 安排 ; 三是对在改造事业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以恰当的政治安排 。

 邓小平说 :

 “ 我国资本主

 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 是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最光辉的胜利之一 。

 ” [8]186(-) 《 论十大关系 》 发表 ,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局 。

 三大改造完成 , 我国进入了

 社会主义社会 , 然而 , 对怎样建设 、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循 , 与此同时 , 苏

 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 , 以此为契机 ,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

 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对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首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

 体实际相结合 。

 1956 年 4 月毛泽东提出了道路探索的指导原则 , 即 “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

 "第二次结合" ” 的思想 。

 《 论十大关系 》 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

 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

 1960 年进行十年总结时毛泽东说 :

 “ 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 。

 但从一九五六年提出十大关系起 , 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

 ” ⑼ mi ”1956 年 9 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

 务,强调暴风骤雨的革命时期已经过去 , 随着新生产关系的建立 , 保护社会生产力的顺利发展成

 为斗争的主要任务 。

 在八大报告中 “ 道路 ” 出现 12 次,其中三次直接与 “ 走合作化 ” 搭配出现,

 如 “ 响应我们党的号召 , 愿意走合作化的道路 ” , “ 一般地也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 ” ; 三次与 “ 社会

 主义 ” 搭配出现 , 如冲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 , “ 不相信我们可以经过和平

 的道路达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 ” 。

 报告中关于 “ 道路 ” 的文本浓缩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

 主义过渡时期关于中国道路的探索 。

 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社会主义过渡道路 , 是对马恩过渡时

 期理论的中国化 、 具体化,是对列宁曾经设想过但未能实现的过渡理论的成功实施 , 具有重要的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左 ” 倾错误出现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 。

 鉴于苏联模式的教训 ,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 , 然而 , 这样的探索注定是艰辛曲折

 的 。

 从 1957 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开始 , 党内 “ 左 ” 倾错误严重泛滥起来 , 直到在 “ 以阶级斗争为纲 ”

 的指导思想支配下发生了

 “ 文化大革命 ” 。

 党的九大是 “ 文...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启示 历程 奋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