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优谦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3年二轮化学复习16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9-11 14:00:29 来源:网友投稿

二轮化学复习第1篇一、不可盲目刷题高中化学主要包括两本必修模块以及两本选修模块,包含物质的量、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反应与热量、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轮化学复习16篇,供大家参考。

二轮化学复习16篇

二轮化学复习 第1篇

一、不可盲目刷题

高中化学主要包括两本必修模块以及两本选修模块,包含物质的量、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反应与热量、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三大守恒与离子浓度比较、沉淀溶解平衡、原电池和电解池、有机化学……因为复习的时间有限,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一定不要盲目刷题,突出重点。

二、选择题的应对策略

选择题其实重点考察的是一些基础知识,在做选择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举一反三,不论答案是对是错,一定把有疑问的选项全部搞清楚。并且把有疑问的题对应的知识点都搞清楚。一定要明确,做选择题的目的在于扫除基础知识的漏洞,及时查漏补缺。

三、大题的类别与注意事项

1

第一道大题

大题的第一道是有机推断。有机化学是一个整体,前后知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尤其在有机推断中。选择题中涉及的内容会相对简单一些,主要是分离提纯、鉴别、谱图、反应类型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把课本内容复习扎实。后面填空题难度较大,主要是以推断题和制备实验为主,需要学生把每个制备实验都整理一下,包括反应原理、实验装置、除杂、注意事项等。有机推断相对比较综合,难度较高,在高考卷中也是这样。推断题一般从给出信息较密集的地方入手,向前向后一起推断。推断过程中,一定注意反应条件,有些反应的条件很特殊,只看条件即可判断反应。比如光照,则一定是发生了取代反应。如果题目中给出已知信息,则一定先看已知,理解已知中给出的方程式的反应原理,再去题目中举一反三,切忌照葫芦画瓢。

2

第二道大题

第二道大题是反应流程题。反应流程基本以无机化学为知识背景,需要具备一些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无机化学内容相对比较基础,但离子反应尤其是氧化还原反应是我们考试的重中之重,是考试的必考题,而元素化合物作为高中化学的重要知识,更是大题的必备基础。反应流程题出题相对比较传统,套路性的思路及答题模板比较多,重点就是多总结出题套路及易错点。

3

第三道大题

第三道大题是反应原理的大题。反应原理模块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考点。同时反应原理这部分是高中阶段难度最大的一部分,与无机和有机化学相比,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学习思路,对于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更高。在复习这块儿知识的时候,千万不能死记硬背,一定要深入理解各个反应原理。以化学反应速率为例,压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本质是浓度,只有浓度发生了变化,反应速率才会发生变化。所以,一定要掌握各个影响因素的本质。同时结合一些往年的相关题目对原理进行深入的理解练习。同时,这道题常常结合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或一些热点信息,所以一定要注意培养快速获得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这道题总体来说题目变化较大,对综合能力有相对较高的要求。

4

实验探究大题

最后一个难啃的骨头就是实验探究大题,常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题目变幻莫测,在教材中的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进行重组与改造,要求能理解平时做过的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相结合运用于解题之中,对学生的实验意识和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能够以依据题目提示理解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评价实验,以及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和论证的能力。若要拿高分,需要投入的时间较多,对学生的实验探究的综合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二轮化学复习 第2篇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化学知识具有“繁、杂、散”的特点,考生对此存在“易懂、难记、用不好”等问题,因此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注重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存在的规律,形成知识网络。如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可以通过抓点、连线、建网,加强复习的系统性。

二轮复习的方法是以构建学科主干知识网络为中心的复习方法,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基本方法。从知识层面上讲,学科知识是有内在的、紧密联系的,将这种联系形成网络,便于知识在头脑中的激活和提取;从能力层面上讲,知识的整理、归纳是提高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重视实验,提高探究性的能力。每年高考题中实验题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考查考生能力的重要题型。实验试题有利于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行考查,从更深层次看,实验试题还能对考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进行有效的测试。在二轮复习中,一定要给实验复习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让实验复习匆匆走过场,必要时可以以实验为主线来带动其他知识块的复习。

加强反思,提高学习效率。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方方面面的,如命题者有什么意图?题目设计的巧妙处何在?此题的关键何在?题目有何规律?是否可推广成一类题型?此题为什么这样做?做题过程中暴露了哪些弱点?这个问题改变设问角度,还会变成什么样的题目?另外,可以对一道典型习题反思,可以对一套试卷反思,也可以对学习环节反思。通过反思,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反思,把问题的前因后果想清楚,从而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清晰,更加有条理。反思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的极好方法,也是一种积

关注重点和热点知识,增加时间、精力投入。分析近两年化学学科的试题,可以发现:氧化还原反应、阿伏加德罗常数、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与电化学等仍然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对这类重点、热点知识,必须增加时间、精力投入,将基本理论理解透彻、应用熟练。

二轮化学复习 第3篇

高考化学易错点

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化学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错误,低级有机酸易溶于水

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

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化学考试技巧

准确把握化学反应过程

化学反应过程体现了化学反应原理,反映了物质的性质,是化学反应先后顺序的具体表现形式。化学反应过程是试题考查化学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正确分析化学反应过程可以发现物质制备和转化的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的物质关系和数量关系,从而解决有关问题。

相近概念的辨析

在中学化学中有许多相近概念,如分离和提纯、检验和鉴别、蒸发和蒸馏等。为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易错、易混,就需要对这些概念抓住关键字词,从概念的和使用范围两个方面进行辨析并通过实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例证,以达到规范使用化学概念的目的。

比如干馏和蒸馏。干馏是固态物质隔绝空气加强热发生分解反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如煤的干馏。蒸馏(分馏)是根据液态混合物各组分沸点的不同,通过加热使液体组分汽化然后冷凝收集的分离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二轮化学复习 第4篇

1、将化学知识结构化

结构化的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前提,知识只有形成结构化,高三学生才能将化学学好,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归纳、联系将教材中不同地方出现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要以重点、中心知识为主线,不能让细枝末节的独立知识点干扰主干知识的系统性。

2、研究高考化学题型

研究高考化学题型非常重要,高考试题不仅是《考试大纲》对高考要求的具体体现,而且还代表了高考考察的方向和深度。考生们可以先找到近五年的各地高考卷,目的就是为了找感觉,感觉一下高考试题的深广度,这样非常有利于二轮复习化学。特别是可以有效防止考生在平时复习做题的时候片面的追求偏题、怪题。

3、加强反思

考生们反思的内容可以是各方各面的,比如说命题者有什么意图?题目设计有什么巧妙?题目中的关键处在哪等等。考生可以通过反思,提高化学学习效率,也可以把问题的前因后果想清楚,从而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清晰,更加有条理,反思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的极好的方法,也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

4、规范答题

纵观近些年的高考试卷,不难发现,答题不规范是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从考生失分的情况分析,有很多的考生是因为低级错误而失分,主要是表现在化学的基本用语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差等等方面。这都是平常学习要求不严格,基础训练落实不到位造成的。


二轮化学复习 第5篇

每年高考题中实验题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考查考生能力的重要题型。实验试题有利于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行考查,从更深层次看,实验试题还能对考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进行有效的测试。在二轮复习中,一定要给实验复习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让实验复习匆匆走过场,必要时可以以实验为主线来带动其他知识块的复习。

①紧扣课本,深挖实验材料内涵

高考化学实验题大多源于教材,实验方案的“根”都植于教材中。教材是根本,是每一位师生都有的“资料”,出自教材的实验对考生具有公平性,因而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回顾近几年高考实验题,可以发现,要么是几个基本实验的组合或基本实验与操作的组合,要么是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②注意开放性实验,提高探究能力

开放性试题的特点是解题的条件和所要求的结论都比较抽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开放程度高,思维空间大,灵活性强。

从近年高考化学实验题来看,最为典型的命题思路是通过提供开放性实验情境,包括给出多余的实验条件、不限定实验条件、不限定实验方法等。由于不同条件的组合或选择,不同考生视角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就会得到不同的实验过程和结论,从而考查了考生的思维水平和实验能力。因此探究性实验题必然成为命题的热点。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药品→进行实验验证→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二轮化学复习 第6篇

高三第一轮复习对所学知识已进行了充分的回忆和加工建立了高中化学知识体系,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要注意主干知识的重新梳理,将对基础知识的单纯记忆转化为理解和应用,要做到概念准、规律清,准确理解化字概念和原理的意义及适用条件,以教材为立足点,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第二轮复习我们将化学分为五大块:化学实验,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化合物,有机化学。具体安排如下见附表。

专题确立后,组织本专题知识内容时,不能简单重复一轮内容,而是要突出主干知识的整合,把握主干知识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抓住每一专题中的最基本原理及方,二是要抓住非常容易与日常生活中相结合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在复习本专题内容时,会很自然地用其所掌握的基本原理去联系现实进行分析,为后面热点专题复习打下基础。

二轮化学复习 第7篇

纵观多年的高考试卷,不难发现,答题不规范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考生的失分情况分析,有相当数量的考生因为“低级错误”而失分,主要表现在化学基本用语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差等。这都是由于平时学习要求不严格,基础训练落实不到位所造成的。

强化审题:一是强化审题的态度,看完题再做题;二是强化审题的方法,抓重点词、标重点字、理解题意后再做题;三是抓审题的能力,从大量信息中概括出重点信息、关键信息。

因此备考要从细节入手,强化规范意识,养成严谨仔细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提高运用化学用语的准确性,克服答非所问的现象,尽可能减少因答题不规范造成的失分。

二轮化学复习 第8篇

强化主干突出重点

化学二轮复习中要对主干知识考点进行再现和整合。如电解质溶液理论的复习要以“溶液酸碱性的定性判断和定量计算”为核心带动知识的系统化和体系化,同时注意总结电解质溶液理论考查中越来越多的图像问题的类型,如导电性图像、酸碱性变化图像等。

纠错查缺专攻弱项

整理几次大型考试的试卷,一方面统计各主干知识点失分情况,筛选易失分的知识或题型,在综合强化训练中有意识地进行专题训练。另一方面分析失分原因,如是否答非所问,是否找不到解题思路,是否按要求准确使用化学用语,基本原理或规律运用灵活与否等。

分析试题注重总结

总结化学答题模式,如回答检验问题的流程一般为取样、加试剂、现象、结论;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一般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烘干、称量等。可以总结主要考查方式,比如选修三考查的问题可用“判断、比较、解释、书写、计算”概括,然后整理各关键词对应的所有考点内容。可以总结出题点,如实验设计的难点就是干扰因素的发现和排除,定量实验设计是干扰数据准确度,定性检验或验证实验设计是干扰现象的唯一性,物质制备实验设计是干扰产品纯度。

针对易错点训练

对化学薄弱点和易错点进行强化训练。加深对化学教材和实验的理解,深刻理解教材实验的原理、熟悉实验现象、掌握实验操作、注意实验的干扰因素、成败关键。重点题型训练与限时训练相结合,选择题、无机综合(推断)、理论综合、实验综合、选考模块分项强化,并结合限时做题提高审题、解题能力。

二轮化学复习 第9篇

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化学知识具有“繁、杂、散”的特点,考生对此存在“易懂、难记、用不好”等问题,因此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注重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存在的规律,形成知识网络。如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可以通过抓点、连线、建网,加强复习的系统性。

抓点是从具体代表物入手,掌握其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其中物质的性质是核心,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物理性质可按色、态、味、水溶性、密度、熔沸点及特性来划分;化学性质可按与非金属、金属、水、酸(或酸性氧化物)、碱(或碱性氧化物)、盐等反应来划分。在注意共性的同时还应特别关注特性。例如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但在与金属的反应中还表现出特性——强氧化性,即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与铁发生钝化、与不活泼金属也可发生反应等;需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暗处保存,则又反映出了硝酸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

连线是将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连成一条线,即以元素价态变化为主线,这样在主线中该元素的各种价态及对应代表物的关系就会十分清晰。

建网是通过对知识的横向、纵向的梳理将头脑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条理化、网络化,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如有机化学复习中,要重点把握几组关系:①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②取代关系;③氧化还原关系;④消去加成关系;⑤结合重组关系等。通过这一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物质间联系的认识与理解,为综合应用奠定基础。

二轮复习的方法是以构建学科主干知识网络为中心的复习方法,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基本方法。从知识层面上讲,学科知识是有内在的、紧密联系的,将这种联系形成网络,便于知识在头脑中的激活和提取;从能力层面上讲,知识的整理、归纳是提高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重视实验,提高探究性能力

每年高考题中实验题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考查考生能力的重要题型。实验试题有利于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行考查,从更深层次看,实验试题还能对考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进行有效的测试。在二轮复习中,一定要给实验复习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让实验复习匆匆走过场,必要时可以以实验为主线来带动其他知识块的复习。

①紧扣课本,深挖实验材料内涵

高考化学实验题大多源于教材,实验方案的“根”都植于教材中。教材是根本,是每一位师生都有的“资料”,出自教材的实验对考生具有公平性,因而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回顾近几年高考实验题,可以发现,要么是几个基本实验的组合或基本实验与操作的组合,要么是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②注意开放性实验,提高探究能力

开放性试题的特点是解题的条件和所要求的结论都比较抽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开放程度高,思维空间大,灵活性强。

从近年高考化学实验题来看,最为典型的命题思路是通过提供开放性实验情境,包括给出多余的实验条件、不限定实验条件、不限定实验方法等。由于不同条件的组合或选择,不同考生视角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就会得到不同的实验过程和结论,从而考查了考生的思维水平和实验能力。因此探究性实验题必然成为命题的热点。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药品→进行实验验证→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研究考题,把握高考脉搏

分析近两年来的高考试题,总的变化规律是变中求稳、变中求新,并且命题将会逐步与课程改革接轨,开放性和学科内综合是化学学科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第Ⅰ卷选择题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涉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电解原理、物质的量、离子反应、电离平衡、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溶液中离子的电荷守恒等,试题也都是常规试题,考生大都比较熟悉,而且难易适中。第Ⅱ卷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实验题、双基题(如弱电解质的电离、化学平衡、原子结构、周期律等)、元素化合物题(如框图推断或填空题等)。在二轮复习中,对这几种题型的特点、考查方式、考查角度、考查重点、能力层次要求要做细心的研究。

关注重点和热点知识,增加时间、精力投入

分析近两年化学学科的试题,可以发现:氧化还原反应、阿伏加德罗常数、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与电化学等仍然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对这类重点、热点知识,必须增加时间、精力投入,将基本理论理解透彻、应用熟练。

加强反思,提高学习效率

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方方面面的,如命题者有什么意图?题目设计的巧妙处何在?此题的关键何在?题目有何规律?是否可推广成一类题型?此题为什么这样做?做题过程中暴露了哪些弱点?这个问题改变设问角度,还会变成什么样的题目?另外,可以对一道典型习题反思,可以对一套试卷反思,也可以对学习环节反思。通过反思,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反思,把问题的前因后果想清楚,从而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清晰,更加有条理。反思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的极好方法,也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

二轮化学复习 第10篇

一、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常温下,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②常温常压下, 18g H2O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为10NA

③将100 mL mol·L-1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

④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5NA

⑤电解精炼铜时,当电路中转移NA个电子,阳极溶解32 g铜

①⑤ ③④ ②④ ②③

【答案】C

酸钾中+5价碘元素被还原生成0价碘单质,每生成3 molI2转移5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5NA,正确;⑤由于粗铜中含有锌、铁等金属性强于铜的杂质先于铜放电,所以电解精炼铜时,当电路中转移NA个电子,阳极不一定溶解32 g铜,错误。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相关计算

下列各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强电解质:盐酸、氢氧化钡、明矾

纯净物:冰水混合物;含氧40%的氧化镁

有单质参加和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同位素:H2、D2、T2

【答案】B

考点:考查物质分类

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NaOH溶液至Cu2+ 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完全反应生成硝酸,则整个过程中硝酸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即铜失去的电子都被氧气得到了。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氧气的物质的量为,则铜的物质的量为×,根据铜离子结合2个氢氧根离子分析,需要的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摩尔,则氢氧化钠的体积为,,即60毫升,选A。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同温同容下,两种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A错误;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B错误;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C正确;同温同容下,根据PV=nRT可知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D错误,答案选C。

考点:本题主要是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ol·L-1 KCl溶液与1 mol·L-1 K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K+)为2 mol·L-1

g NaCl溶液中溶有20 g NaCl,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为20 g

L HCl气体溶于水制成1 L溶液,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把5 g胆矾溶于45 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答案】A

考点:考查溶液组成的有关计算

下列体系中,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

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MnO4-、K+、C1-、SO42-

使酚酞变红的溶液:K+、Na+、NO3-、Cl-

滴加KSCN显红色的溶液:NH4+、K+、Cl-、I-

mol·L-1 NaHCO3溶液:
Na+、Ba2+、NO3-、OH-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是紫色离子,不会大量存在于无色溶液中,A错;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K+、Na+、NO3-、Cl-四种离子在碱性环境中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对;滴加KSCN显红色的溶液中有Fe3+,Fe3+会和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错;HCO3-和OH-会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错。

考点:离子的大量共存问题。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2OH-+CO32 -+4H+=CO2↑+2H2O

(HCO3)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Ca2++2HCO3- +2OH-=CaCO3↓+2H2O+CO32 -

向Fe(OH)2中加入稀硝酸:3Fe2++4H++NO3- =3Fe3++ NO↑+ 2H2O

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l3++3NH3·H2O = Al(OH)3↓+ 3NH4+

【答案】D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某溶液除水电离出的H+、OH-之外仅含Fe2+、Na+、Al3+、Ba2+、SO42-、NO3-、Cl-中的4种,这4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 mol。若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无沉淀生成但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该溶液中肯定不含Ba2+

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溶液中的阴离子会减少一种

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滤出沉淀,洗净灼烧后最多能得 g固体

该溶液中除H+、OH-之外所含离子是Fe2+、Na+、NO3-、SO4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无沉淀生成但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钡离子,一定存在硝酸根离子和亚铁离子,生成的气体为一氧化氮;由于溶液中存在的4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根据溶液电中性,溶液中一定还存在一种阴离子,若是存在氯离子,溶液已经呈电中性,不会存在其它离子,所以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为硫酸根离子,再根据溶液电中性可知,正电荷物质的量为:×,负电荷物质的量为:×2+,溶液中一定还存在正电荷,该离子的物质的量为,所以该离子为钠离子。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钡离子,A正确;B、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不会消失;根据反应方程式NO3-+3Fe2++4H+=NO↑+3Fe3++2H2O可知,亚铁离子不足,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硝酸根离子不会消失,B错误;C、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为氧化铁,根据铁离子守恒,生成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质量为:×,C正确;D、根据分析可知,该溶液中除H+、OH-之外所含离子是Fe2+、Na+、NO3-、SO42-,D正确,答案选B。

考点:本题主要是考查离子的检验

下图是某同学用500 mL容量瓶配制 mol·L-1 NAOH溶液的过程:
( )

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

处 处 处 处

【答案】C

考点:考查配制溶液的操作正误判断。

某溶液中含有NH4+、Mg2+、Fe2+、A13+和SO42—五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的氢碘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离子有 ( )

种 种 种 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中的铵根离子、镁离子、亚铁离子、硫酸根都反应,分别生成气体或沉淀,铝离子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加热情况下,氢氧化亚铁变成氢氧化铁,加入过量的氢碘酸,偏铝酸根离子反应回到铝离子,氢氧化镁反应回到镁离子,氢氧化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所以减少的离子有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选C。

考点:考查离子反应

将下列5种物质:N2O、FeSO4、Fe(NO3)3、HNO3和Fe2(SO4)3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一个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顺序是( )

、Fe(NO3)3; Fe2(SO4)3、HNO3 、N2O、H2O

、FeSO4; Fe2(SO4)3、Fe(NO3)3、N2O 、H2O

、Fe2(SO4)3; FeSO4、Fe(NO3)3、N2O、H2O

(SO4)3、N2O; FeSO4、HNO3 、Fe(NO3)3、H2O

【答案】B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

工业上从含硒的废液中提取硒的方法之一是:用硫酸和硝酸处理废料,获得亚硒酸和少量硒酸,再与盐酸共热,硒酸转化为亚硒酸(2HCl+H2SeO4=H2SeO3+Cl2↑+H2O),在亚硒酸溶液中通入SO2,有单质硒析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氧化性:H2SeO4>Cl2>H2SO3

酸性:H2SO4>H2SeO4

析出1mol硒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 L SO2

亚硒酸理论上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还原性不及亚硫酸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在2HCl+H2SeO4=H2SeO3+Cl2↑+H2O中,氧化剂是H2SeO4,氧化产物是Cl2,所以氧化性H2SeO4>Cl2;在Cl2+SO2+2H2O =2HCl+H2SO4反应中,氯气是氧化剂,H2SO3是还原剂,则氧化性Cl2>H2SO3,A项正确;同一主族的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S>Se,所以酸性:H2SO4>H2SeO4,B项正确;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析出l mol硒,转移4mol电子,则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 L SO2,C项错误;在亚硒酸中Se的化合价为+4价,介于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之间,理论上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根据化学反应2HCl+H2SeO4=H2SeO3+Cl2↑+H2O、Cl2+SO2+2H2O =2HCl+H2SO4,还原性:亚硫酸大于亚硒酸,D项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物质制备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的知识。

在酸性Fe(NO3)3溶液中逐渐通入H2S气体,不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是

+2NO3- +2H+ =2NO↑+3S↓+ 4H2O

++ 3NO3- +6H2S =3NO↑+ 6S↓+3Fe2++6H2O

++3NO3- +5H2S+2H+=3NO↑+5S↓+Fe2++6H2O

++9NO3- +14H2S+ 8H+=9NO↑+14S↓+Fe2++18H2O

【答案】B

考点:考查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强弱的大小比较等知识。

向100mL由等物质的量的FeBr2和FeI2配成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标准状况),反应完全后,溶液中有一半的 Fe2+被氧化成Fe3+,则原混合液中FeI2的物质的量溶度为( )

moL·L-1 moL ·L-1 moL ·L-1 moL·L-1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还原性是I->Fe2+>Br-,即氯气首先氧化碘离子,然后再氧化亚铁离子,最后氧化溴离子。氯气的物质的量是÷,反应中得到×电子。设原混合液中FeI2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2x+,解得,所以碘化亚铁的物质的量浓度是÷,答案选B。

考点:本题主要是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②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有部分或全部被氧化;③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④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I-、Fe2+、Br-均被完全氧化

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③④ ①②③④

【答案】B

考点:本题主要是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下列关于离子方程式的评价正确的是

选项 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将2 mol Cl2通入到含1 mol FeI2的溶液中:

2Fe2++2I-+2Cl2===2Fe3++4Cl-+I2 正确;

Cl2过量,Fe2+、I-均被氧化 B 用Cu作电极电解NaCl溶液,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2Cl--2e-===Cl2↑ 正确;

Cl-优先于OH-放电 C 过量SO2通入到NaClO溶液中:

SO2+H2O+ClO-=HClO+HSO 正确;

H2SO3的酸性强于HClO D Mg(HCO3)2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

Mg2++2HCO+4OH-=Mg(OH)2↓+2CO+2H2O 正确;

Mg(OH)2比MgCO3更难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氯气过量,离子方程式为2Fe2++4I-+3Cl2=2Fe3++6Cl-+2I2,A错误;B、铜是活性电极,则用Cu电极电解NaCl溶液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B错误;C、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把SO2氧化生成硫酸,方程式错误,C错误;D、Mg(HCO3)2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碳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正确,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2分)

(8分)某混合溶液中,可能大量含有的离子如下表:

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将Na2O2逐渐加入到上述混合溶液中并微热,产生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2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分别如下图所示:

(1)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其对应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

(2)请写出沉淀减少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分,每空2分)

(1)H+ Al3+ NH4+ Mg2+ ; 2:2:2:3 OH- CO32― AlO2―

(2)Al(OH)3+OH-= AlO2―+2H2O

(2)沉淀减少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 AlO2-+2H2O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

(10分)下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上的标签,

试根据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

(2)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25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的稀盐酸。

①该学生用量筒量取________ 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所需的实验仪器有:①胶头滴管、②烧杯、③量筒、④玻璃棒,配制稀盐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 。

③下列操作导致所配制的稀盐酸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 (填字母)。

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凹液面

未恢复到室温就将溶液注入容量瓶并进行定容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后未干燥

定容时仰视液面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3)若在标准状况下,将a L HCl气体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mL,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填选项字母)

【答案】(10分,每空2分)

(1)12;(2)① ;② 250 mL容量瓶;③ ADE;(3)d;

考点: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0分)含氮废水进入水体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某校环保小组的同学认为可以用金属铝将水中的NO还原成N2,从而消除氮污染。

(1)配平以下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NO3—+□Al+□ H2O―→□ N2↑+□ Al(OH)3+□OH-

(2)以上反应中失电子的物质是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每生成1 mol还原产物,将有___个电子发生转移。

(3)现需除去1 m3含氮 mol的废水中的NO(设氮元素都以NO的形式存在),则至少 需要消耗金属铝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答案】(10分,每空2分)(1)6 10 18 3 10 6 (2)Al N2 10NA (3) mol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判断及有关计算

(13分)100mL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32﹣、SO42﹣、NO3﹣中的几种.①若加入锌粒,会产生H2;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1)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有 ,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有 .

(2)C→D的离子方程式为 .

(3)由A→B及C→D段有关数据可计算出的某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mol?L﹣1和mol?L﹣1

【答案】(13分) (1)(7分)①:H+、NH4+、Mg2+、Al3+;② CO32﹣、NO3﹣、Fe3+;

(2)(2分) Al(OH)3+OH﹣=AlO2﹣+2H2O;(3) (每空2分) ① 1;②

【解析】

试题分析:①向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32﹣、SO42﹣、NO3﹣的溶液中加入锌粒,会产生H2,说明含有H+,由于H+与CO32﹣会发生反应形成CO2、H2O,因此不能存在CO32﹣;H+与NO3﹣起硝酸的作用,有强的氧化性,不能反应产生氢气,因此也不能存在NO3﹣;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不能含有Fe3+,根据图示当加入NaOH溶液过量时沉淀减少,但仍然存在沉淀,说明含有Mg2+、Al3+;在B、C段沉淀的质量不变,说明含有NH4+,在该段发生反应:NH4++OH-=NH3?H2O。则(1)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有H+、NH4+、Mg2+、Al3+,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有CO32﹣、NO3﹣、Fe3+.(2)在C→D的发生的反应是过量的NaOH溶液与Al(OH)3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Al(OH)3+OH﹣=AlO2﹣+(3)在A→B段发生反应:Mg2++2OH-=Mg(OH)2↓,Al3++3OH-=Al(OH)3↓,在C→D段发生反应Al(OH)3+OH﹣=AlO2﹣+2H2O;根据C→D段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可知n(Al3+)=n[Al (OH)3],则在A→B段发生反应Al3++3OH-=Al(OH)3↓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是,发生反应Mg2++2OH-=Mg(OH)2↓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是,则n(Mg2+),根据c=n/V可得c(Mg2+)÷,c(Al3+)÷。

考点:考查溶液成分的确定及微粒物质的量浓度的化学计算的知识。

(11分)“优先反应思想”是一条重要的化学学科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及题目提供的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向FeBr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变黄。你认为使溶液变黄的微粒其符号是 用实验证明你的观点,简述实验操作及现象 。

(2)己知常温下一些电解质的相关数据见下表:

①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03, CH3COONa, NaClO组成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首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向浓度均为 mol/L的NaCl, Na2Cr0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 mol-L -1AgN03溶液,首先生成的沉淀其化学式为 。

(3)分别向四份各100 ML,浓度均为2 mo1-L-1的FeC13溶液中,加入铁、铜组成的均匀粉末状混合物,得到如下数据: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求出粉末中铁、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②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I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用离子符号表示) 。

【答案】(1)Fe3+(或FeBr3或FeCl3)(2分)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变红(1分)

(2)①CO32-+H+=HCO3-(2分)②AgCl(2分)

(3)①1∶1(2分);②Fe3+、Fe2+、Cu2+(2分)(漏答或答错均不给分)

【解析】

考点:考查离子检验、物质的量计算相关知识


二轮化学复习 第11篇

经过第一轮复习,许多同学认为自己已经能够很好地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点了,第二轮复习只要多做做习题就可以了。其实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点仅是高考复习的一个方面,还应归纳、总结、找出规律,构建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也就是说,化学学习,重在掌握规律。

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人崇尚“题海战术”,各种各样的练习资料浩如烟海,相似的习题反反复复地训练,教师和学生都不堪重负,但复习的效果却不如人意。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把大量的化学概念、性质、用途等知识,让学生在主动思考、积极理解的基础上,应用化学思想、化学方法,构建知识网络,理清其中的内在联系,就能做到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

例如在对有机化学《烃的衍生物》这部分内容的复习时,可以“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化合物时可以“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转化→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各类衍生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将烃的衍生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的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

实践证明,光有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网络,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功能。所以在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轮化学复习 第12篇

分析近两年来的高考试题,总的变化规律是变中求稳、变中求新,并且命题将会逐步与课程改革接轨,开放性和学科内综合是化学学科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第Ⅰ卷选择题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涉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电解原理、物质的量、离子反应、电离平衡、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溶液中离子的电荷守恒等,试题也都是常规试题,考生大都比较熟悉,而且难易适中。第Ⅱ卷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实验题、双基题(如弱电解质的电离、化学平衡、原子结构、周期律等)、元素化合物题(如框图推断或填空题等)。在二轮复习中,对这几种题型的特点、考查方式、考查角度、考查重点、能力层次要求要做细心的研究。

二轮化学复习 第13篇

我们分析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北京考生的成绩,发现能够考上清北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都在95分以上,刚开始我们认为,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化学一定学得好。可是在分析没有考上清北的学生的成绩的时候发现,很多与清北失之交臂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要略低,数学物理的分数却不相上下。我们仔细讨论其中的缘由,通过对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更容易在理综上考得高分!

这是因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能够用更快的速度在理综考试中解决100分的分值,之后孩子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处理没有见过的物理难题。物理的难题在充分的时间中得到更多考虑的空间,使得考生在理综总分上能够有所突破。所以想上好大学,化学必须学好,化学的使命就是在高考当中帮助考生提速提分。

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其他学科要想取得很大的进步,就必须花大量时间下苦功不可。而化学是一门立竿见影的学科。所谓立竿见影指的是与其它学科相比,投入相同的时间所提高的分数要比其它学科高的多。学生要学会取舍,同样花费一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数学提高的分数几乎为零,而化学却可以提高十几分甚至几十分。这样才能提高总分成绩。

对于化学的学习同学们首先要树立信心,只要你肯学就肯定能学好。因为化学不需要太多的理解和技巧,只要记住反应事实就可以对答如流。它又不像语文英语投入大回报少,化学是投入少却高产值的学科。除此之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同学说:“大道理我知道但就是提不起兴趣,不想学。”那么我要告诉你兴趣也是逐步培养出来的,爱因斯坦一生下来就对物理感兴趣吗?你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中高考要考化学,你一定得学,你不得不学而且必须学好。当你认真的学了一段时间后你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你会认识到化学内部的规律,那是一个奇妙而美好的世界!

很多学生一进入高中就会大呼化学难学,按照现行人教版课本的安排,在高一上半学期,化学会学习基础实验、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这三个模块的内容(高考一共五个模块,还有有机化学和化学原理没学)。学生会在高一上一开学感觉到知识如同排山倒海般袭来,每天都是陌生的概念,陌生的物质,没有一件事是自己熟悉的,学的顺手的。很多孩子在一上来就会形成错误的印象,化学难,化学不好得分,形成畏难心理。于是日后就可能不会选择理科,让孩子学化学孩子也会十分抵触。

要想解决化学入门难就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提前预习。

在初升高的暑假,提前预习化学概念是化学入门的关键。一个概念的理解、消化、吸收需要的是时间,如果孩子在暑假能够进行充分的预习,把很多概念的逻辑搞清楚,用基础题目进行训练,在开学后的学习当中,孩子就不会觉得陌生,反而会觉得知识理解轻松,题目做起来顺手。所以说提前预习是化学入门的关键。


二轮化学复习 第14篇

主要知识有:原子的结构、构成原子后离子粒子间的数量关系、元素与同位素、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核外电子的构造原理、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等知识,知识的特点是抽象。在学习时要注意理解。

1、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原子结构决定)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决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周期序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原子的价电子总数决定元素所在的族,周期表上的外围电子排布称为“价电子层”,这是由于这些能级上的电子数可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价电子”即与元素化合价有关的电子,元素周期表的每个纵列的价电子层上电子总数相同,对于主族元素,价电子指的就是最外层电子,所以主族元素其族序数=价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而副族元素的族序数不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其族序数跟核外电子的排布有关。

2、原子半径:原子半径的大小取决于两个相反的因素:一是电子的能层数 ,另一个是核电荷数。电子层数越多,电子间的排斥将使原子半径增大;而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核对电子的吸引力也越大,将使原子半径缩小。①电子能层数:电子能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

3、在原子里,原子核位于整个原子的中心,电子在核外绕核作高速运动,因为电子在离核不同的区域中运动,我们可以看作电子是在核外分层排布的。经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和理论分析,我们得知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以下规律:

(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并且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及外排布在能量稍高的电子层里。即排满层再排L层,排满L层再排M层。

(2)每一电子层里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即第一电子层最多容纳2个,第二电子层最多容纳8个,第三电子层最多容纳18个……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4)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3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常见考法

本知识单独考查的很少,主要结合元素周期律来考查,考查的形式有选择、填空、推断等,该类题目的难度较大,在学习时一定要结合元素周期表来学习原子结构,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误区提醒

1、核外电子排列规律;

2、原子的内部结构与关系;

3、原子结构与周期表的联系。


二轮化学复习 第15篇

把握主干知识

对主干知识的整理、构建知识网络等通常已在一轮复习中完成。现在应查漏补缺自己的易错点和易漏点。比如易写错的离子方程式、电子式,有机化学方程式中易遗漏的地方(如酯化反应产物中的水等)、易写错的字、易混淆的实验操作等。要重视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

精选题目

高三时间宝贵,对特别繁琐、文字特别多的题目可以不做。图表题等要重视。练习后多反思:出题的意图是什么?考到哪些知识点?命题的角度是什么?用到了什么思考方法?容易卡住的是哪里?答题易疏忽的是什么?等等。通过这样的反思,一方面可以排查自己存在的缺漏,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综合能力。要重视选择题的限时训练。

掌握思维方式

化学的思维方式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守恒思维和类比思维。灵活运用“守恒思维”可以快速有效地解题。如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等往往要用到电荷守恒,盐类水解的题目常用到物料守恒、原子守恒等。而“类比思维”简单地说,就是理解“与谁比?比什么?所比较的内容有什么规律性和特殊性?”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根据元素周期律的类比;
另一种是根据所给信息,告诉你与学过的某知识相似,要求合理类比,找出两者的结合点进行答题。这类题能反应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注意“冷点”

“冷点”是指考纲中有明确要求,但近三年来的考题中基本无涉及的内容。如:绘制实验仪器装置图、合成氨工业和硫酸工业、胶体的性质和应用、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等。


二轮化学复习 第16篇

氯离子的检验

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

HCl+AgNO3==AgCl↓+HNO3

NaCl+AgNO3==AgCl↓+NaNO3

Na2CO3+2AgNO3==Ag2CO?3↓+2NaNO3

Ag2CO?3+2HNO3==2AgNO3+CO2↑+H2O

Cl-+Ag+==AgCl↓

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

S+O2===(点燃)SO2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

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回水和SO2

SO2+H2O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

推荐访问:复习 化学 二轮化学复习16篇 二轮化学复习(集合16篇) 化学二轮专题一思维导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