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优谦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基于创新文化定力理念的地学研究生能力培养

时间:2023-08-26 09:20:06 来源:网友投稿

胡海平,叶长盛,刘金花,邓 轲

东华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正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但是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国外的技术封锁变本加厉。自主自强,加快创新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而新时代的国家战略和目标离不开高等教育的支持,从而要求高等教育具备领跑新时代的能力,尤其在高层次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2020年,习近平就研究生教育工作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征程,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1]。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同时,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也强调要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当今,“双一流”建设能够更好地满足高等教育强国战略。东华理工大学地质学科是传统优势学科,其中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化学等8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但是,在国家“新技术、新经济、新产业”和“双创”发展过程中,研究生群体暴露出原创能力弱、功利追求强、社会适应度弱、务实求效弱等问题。研究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已成为研究生培养的热点课题。美国科学院提到研究生应该掌握智力、沟通能力、人格魅力、工作习惯和实践操作能力五项能力[2]。薛惠锋认为研究生应具备持续的辨识能力、有效的实干能力、过硬的研究能力、高尚的修养能力、超人的团结能力、卓越的领导能力等六种能力[3]。理工科研究生应该以科学精神为主导,培养自强不息的科学精神和学术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4]。部分专家学者则较认同研究生必须具备“信息搜集能力、学术研究能力、书写和展示研究成果的能力、独立创新能力”[5-7]。

2017年,从加快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动力转换角度,高文兵提出“创新文化定力”理念,该理念符合我国伟大复兴的发展战略[8]。因此,本文将结合创新文化定力理念,深入探索新时代地学研究生能力培养的思路与实施途径,对提高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创新文化是指基于发明创造以创新为宗旨的观念文化及其制度文化。创新文化定力是指创新宗旨贯穿创新全过程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在成熟的创新文化情景下,能够带来更高的创新绩效。高文兵用牛顿力学中力的三要素对创新文化定力进行诠释:“方向”就是科学精神,“大小”就是开放包容,“作用点”就是以人为本[8]。

本文中,基于创新文化定力的地学研究生培养“方向”,是指在创新过程中的价值观,即树立正确的科研观。科学精神包括务实精神、钻研精神和学术道德等,是指引多维能力培养的方向(指针)。(1)务实精神是地学研究的根本。地球科学的规律、特征是客观存在的,要取得更加真实、可靠的实验数据,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必不可少。如样品采集应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执行,图件制作必须做到最大程度的精确。同时,应尊重客观事实,不能人为地篡改、挑选数据,做到实事求是。(2)钻研精神是研究工作的基础。地学研究生应该具备最基本的钻研精神,科研中感觉枯燥、遇到瓶颈时,能够屏蔽外界干扰,静心钻研,踏实地去解决问题。(3)学术道德是科研工作者的底线。从民族大义上,科学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他自己的国家,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应该是每一个科研人员的义务。从个人学术上讲,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应该守住学术道德底线。

在引导地学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后,尽可能释放其创新潜力,使创新文化定力的“大小”发挥到极致。“大小”是开放包容,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包容,决定多维能力的高度(强度)。首先,加强专业学习,多思考科学问题,多做学术交流。每个研究生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方式和角度不一样,学术沙龙、头脑风暴有利于促进新想法诞生。其次,用不同方式鼓励和支持创新思想,让新想法有实现的可能性。许多科学理论也是从“不科学”的质疑声中,一步一步得到验证的。因此,创新文化定力“大小”在多维能力培养过程中指的是,给予学生的包容程度及其自由发挥的空间,其决定着创新潜力的大小。

创新文化定力的“作用点”是以研究生为中心,围绕着研究生建设的多维能力培养平台(支点)。培养其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强调自适应学习,尽可能释放学生多维能力的潜能。职业精神要求地学研究生具备工匠精神;
社会责任感促进研究生主动地、目的明确地学习专业知识、研究方法和思路,提升多维能力。另外,将学术思想融入社会应用并将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在更加广阔的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国地学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导师队伍和质量得到相应的提升。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018年共招收研究生58名,均按时完成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任务。根据对地球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研究生和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态度不积极,功利心较强

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偏低,加剧了地学科研低潮,基础学科就业选择较少,导致地学研究生专业态度不积极。地学本科生就业压力增大,专业对口的就业人数较少,导致相当一部分本科生考研仅仅以取得学位为最终目的,以期毕业后能够更加顺利地进入编制单位,或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优势。学历是评判工作的一个依据,但绝不是唯一标准。地学研究生应该扎扎实实完成各项学术任务,杜绝三“F”(浮躁、浮夸、肤浅)学风[9]。

2.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地学研究的野外工作繁重、艰苦,实验过程烦琐、乏味,产出周期相对较长。在研究生和导师双选过程中发现,一部分研究生不愿意从事出野外、做实验等“累活”。相对更愿意待在学校操作软件来完成相关研究和毕业论文。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着求快的心理,想尽快完成枯燥的实验任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学生离体力劳动越来越远,导致研究生不能适应、不想适应地学工作中的“累活”。

3.跨专业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

研究生整体专业水平亟待提高,跨专业学生基础能力较差。在入门较易的理科专业,跨专业学生在地学专业普遍存在,专业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尽管在考研时进行过深入的专业知识学习,但只是对考试相关1~2门课程内容较为熟悉,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而本专业学生所学习过的专业课程至少在20门以上。且研究生集中学习阶段和毕业论文阶段的内容不连贯,使得所学专业课程知识与之后选题不相符[10]。

4.原创能力弱

地学研究生在开展科学研究时,易参照类似研究的硕博士论文,因为学位论文中相关的综述、方法撰写得较为详细。但是,大部分地学研究生只是简单参考,把相关研究方法搬到自己的研究中,简单地换个地方做类似的工作而已。在科研中不求甚解,被动学习,缺乏深入思考,简单照搬进行研究,不能够灵活地应用,难以创新。

5.社会适应度弱、务实求效弱

地学研究属于基础研究,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对地学资源的需求下降,难免存在与社会脱节的情况。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地学研究生培养应该更加注重与生产相结合,开发地球资源的不同利用方式,如旅游地学方向。

2021年,通过对导师、研究生和用人单位等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笔者厘清了多维能力的具体要求。从57份有效的调查问卷结果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对沟通表达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辨识能力比较重视,而选择组织能力、人格魅力、领导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比例均小于50%(图1)。

图1 研究生多维能力调查结果

团队协作能力及沟通表达能力:二者关联密切,在与其他单位、学者等进行合作研究中,有效的沟通是合作的基础,合作过程中又能促进表达能力的提升。在野外工作当中,与当地居民、管理人员顺利沟通,才能保证野外工作的进行。同时,无论合作研究和野外工作,都需要多位成员协作完成,找准定位进行团队协作,提高团队运行效率,才能保证研究工作高质量完成。

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创新一般是在充分研究前人成果后,进一步研究提出的。独立的研究能力要求地学研究生在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之后,提出科学问题,构建自己的研究思路,钻研、思考研究方法并实践,从而总结出新结论,使地学研究不断开拓进取。

信息收集能力和辨识能力:当今大数据时代,信息收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辨识能力则能够从巨量的信息分辨并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岩石圈、土壤圈、大气圈、水文圈和人类圈构成的复杂地球系统是地球科学研究的载体,地学研究需要对其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数据进行收集分析。

组织能力、领导能力、人格魅力是对地学研究生提出的更高一层的要求,即如何去带领一支团队。在研究生阶段对组织能力的要求较低,更多的是配合团队成员开展工作。应用能力相对容易掌握,但也是地学研究生容易忽略的能力。

掌握多维能力,才能够去实践想法并创新,决定了创新文化定力的“大小”,也决定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通过问卷调查厘清现代地学研究生应具备的能力后,我校利用“课程学习、学术讲座、技术训练、科学研究、学术实践、学位论文”六级培养平台,基于创新文化定力的多维能力培养明确不同培养平台对应的培养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不断修正、调整培养平台,促进研究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1.课程学习

在我校2020版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研究生课程名称、教学大纲均按教育部课程体系重新编写,完善了课程设置,规范了课程内容。并根据研究方向细化了课程设置,如地理学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三个方向分别开设了3门专业选修课。另开设了6门不分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研究生根据自身兴趣及未来职业意向,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进行自适应学习,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课程汇报、课程论文等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提升其多维能力,激发创新潜力(大小)。因此,在集中学习阶段做到以研究生为中心(支点),尽可能地培养其知识的广度(大小),并融入课程思政引导树立正确的科研观(方向)。

另一方面,地球科学学院加强教学管理,通过期中教学质量检查,对研究生授课的教材、教案或讲稿、课件、考勤记录等进行把关,强化教书育人意识,掌握研究生的培养情况。

2.学术讲座

学术讲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和研究能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而参加学术讲座是研究生必修的1个学分,并要求研究生必须参加10场以上。学术讲座内容多样,有专业相关的,也有其他领域的。研究生能够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认同感,又能够加强思政学习,形成崇尚科学的科研观,坚持创新文化定力的正确“方向”。另外,设有专门经费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讲座,研究生与本专业相关学者进行广泛交流,开阔研究视野,拓宽研究思路,培养创新潜力(大小)。

3.技术训练

技术训练有野外工作的工具训练,如地质罗盘、GPS等操作使用方法,还包括在地学室内研究中使用实验仪器、运用实验方法进行测试,获得样品的各种理化数据。求实是实验数据质量的保证,钻研仪器使用、实验方法是开展研究的基础。而在生产单位开展生产训练,进行室内工作的各种模型、作图软件学习,需要务实精神去追求更高质量、更高精度、更加细致的设计,更需要工匠精神去踏实地琢磨、雕刻,践行严谨、务实地学研究生的创新文化定力“方向”。因此,技术训练以学科建设平台等为载体,加强研究生专业实践与应用基础研究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文化的基础。

4.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培养最重要的环节。研究生积极参与导师课题,导师与研究生充分讨论,支持、鼓励研究生的想法,充分给予自由创造的学术研究空间。研究生通过主动阅读大量文献,了解研究的方法、思路;
制定野外工作计划,完成野外采样;
进行室内测试,综合分析数据、结果,总结研究成果。在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多学习、勤思考、广交流培养创新能力。以生为本的选题讨论(支点),文献阅读、实践并不断钻研的科学精神(方向),从而提升创新能力(大小),可见科学研究是培养创新文化的关键。

5.学术实践

我校学术形式多样,包括文献综述、文献翻译、学术论文、学术报告,分阶段、分层次培养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文献综述、文献翻译要求研究生掌握本研究方向的研究进展、研究方法,夯实基础知识。发表学术论文和学术报告则是自身研究成果的展示,需坚守创新文化定力中的学术道德和原创精神(方向)。设立的研究生培养专项基金、创新基金,让研究生有真正独立开展研究的机会。在不同形式的学术实践中,自行探索,激发创新潜能(大小),做到以研究生为创新文化的“中心”(支点)。通过系列学术实践,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6.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对整个研究生阶段的工作总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最重要的标准。学位论文需要结合各种数据、资料,并系统性对研究内容、实验数据做综合分析,培养逻辑思维,提升研究能力。而将整个研究合理地落实到数万字的文本上,能够有效提升表达能力。其中,学术道德在论文撰写时显得尤为重要,务必使研究生坚持正确科研观,通过导师、校内专家及外审专家的毕业论文评审机制,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时刻牢记“务实”的科研观(方向)。

创新可以是惊天动地的变化,也可以是一个小步骤的改变,一个小想法的进步。不断积累的量变,终会引起质变,使地学研究上一个新台阶。因此,将创新文化定力理念运用到地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创新文化一旦被确立,它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影响将呈指数倍增,为新时代的地学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定力研究生学术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社会科学(2021年5期)2021-10-27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中国博物馆(2019年2期)2019-12-07基建的“定力”与“发力”中国外汇(2019年16期)2019-11-16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商周刊(2019年2期)2019-02-20纸媒转型要保持战略定力传媒评论(2018年3期)2018-06-21行政行为公定力研究之学术梳理行政法论丛(2018年1期)2018-05-21增强政治定力 担当发展使命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4年2期)2014-10-19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中国火炬(2009年8期)2009-07-24创新需要学术争鸣军事历史(2003年5期)2003-08-21

推荐访问:地学 定力 理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