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优谦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期评估报告.doc

时间:2022-09-11 15:40:1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期评估报告.doc,供大家参考。

中期评估报告.doc

 

 《加强习作前指导》研究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邵阳市隆回县桃洪镇梨子园实验学校

  肖淑娥 (原名:邵阳市隆回县桃洪镇中心学校本部)

 邮编:422200

 电话:13517393858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思维活跃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加强了,但学生的习作能力却下降了。面对习作,教师厌教,学生厌写。上习作课时,教师抓耳挠腮,不知如何指导;学生眼望天花板,咬笔杆杆。在学生的习作中真正属于自己的语言少了,抄袭、借鉴他人的多了,对《习作例文》、《优秀作文》形成了较强烈的依赖心理,离开它们就无从下笔。如此下去,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如何改革传统的习作教学模式,使习作教学方法更新、效率更高,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写。为了探究这两个问题,找到和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我校成立了习作教学课题组,由教导处组织、牵头,选取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聘请县、市、省教育专家指导,报总课题组审批。根据总课题组的要求, 综合专家们的宝贵意见,我们又进一步对子课题进行了开题论证, 并结合我校学生在习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原课题名称、研究方案进行了认真修改,重点研究习作前如何指导,缩小研究范围,找准小切口,将课题更名为《加强习作前指导研究》,于 2009 年 5 月报总课题组批准立项,课题编号为:XJK06BJJ003-88 。

 一、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⒈理论学习与准备 课题组成员都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指导习作的功底,为提高研究水平,大家订阅了《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小学生导刊》、《小学语文教师》、《湖南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日报刊,以此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为了提高理论水平,全体实验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研讨新课标,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学习了《走进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杨初春老师的《小学快速作文法》等,并作了适量的摘抄记录和学习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经常会聚在一起,讨论习作指导课的教学及课题的进程,相互交流经验,群策群力,使课题研究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发展。

 由于职责分工明确,加上选择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大都有较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因此大家参与本课题研究的热情较高,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较强,日常的课题研究资料得到了及时的收集和整理。

 注重课题的研究过程,把在研究过程中的新发现、反思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师之间还相互听课、切磋,以期得到不断的提高。

 ⒉加强过程管理 严格课题管理,规范课题操作是课题研究能否得到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为了使本课题得以顺利实施,我们首先是严格落实课题实施计划。为了使课题计划落到实处,我们定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认真上好专题研究课,作好课题研究记录,及时作好经验总结,坚持写好教学反思,并积极撰写相关论文。

 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①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丰富学生习作的内容。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开展了参观访问、调查、故事演讲、文艺表演、朗读比赛、成语接龙、扳手腕、吹泡泡、当小记者、辩论、编童谣等很多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既体会到了生活的美好,又使自己的习作能言之有物,教师进行习作指导时也能感同身受。

 ②学校给学生搭建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开展一系列的读书、征文、习作竞赛活动,让学生的习作水平在竞赛活动中得以提高。

 ③课题组还定期开展习作指导教学比赛、习作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案例评选、研讨等活动,以此推动课题研究的进一步落实与推广。

 ⒋注重适时调整研究内容和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把好的经验及时总结、交流,把新的点子、新的发现运用到教学中去。当遭遇困惑或失败时,大家相互探讨,弄清问题,吸取教训,从而争取把研究工作做得更有效,更实在。

 二、课题研究的活动开展情况

  二、课题研究的活动开展情况

 通过第一阶段对学生习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我们撰写了《关于小城镇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情况的调查报告》,反映情况如下:

 ⒈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不高。一是习作题材严重短缺,不是无话可写,就是有话写不出,希望老师能多读例文或下水文,好“依葫芦画瓢”;二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写日记、周记的习惯,平时不注意写作素材的积累;三是学生绞尽脑汁写出来的习作长期得不到肯定,形成逆反、自卑心理,对习作失去兴趣。

 ⒉从学生反馈的信息看,他们(特别是高年级学生)普遍希望老师能在习作前多加指导,教给他们如何审题、如何构思、如何行文的方法。

 ⒊教师对习作指导形式单一,对“命题作文”却情有独钟。虽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对学生有激励作用,但多数习作指导课都是按照“审题——立意——范例——拟订提纲——起草”的程序进行,缺乏新意,从而导致学生构思时处于“呆滞”、无话可说的状态。大部分老师特别是刚走上讲台不久的年轻语文教师,她们害怕上习作指导课,也不知道怎样上习作指导课,指导时没有重点,学生收获不大。

 ⒋教师对学生的生活缺乏深入了解,导致师生不能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从教师反馈的信息看,他们迫切希望能寻求到习作指导的门径。

 为此课题组主要采取了以下对策:

 ㈠分序列段确定习作指导重点。

 ⒈一、二年级(初级阶段)

 ㈠分序列段确定习作指导重点。

 ⒈一、二年级(初级阶段)

 看图、说话、写话,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达到说写同步。

 ⒉三、四年级(中级阶段)

 通过寓言、童话激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掌握习作的基本方法,包括审题、构思、行文等基本理论、方法。

 ⒊五、六年级(高级阶段)

 快速习作强化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灵活性,提高习作效率。

 ㈡传授习作的方法 ①运用电教媒体,指导低年级学生看图说话、写话 传授习作的方法 ①运用电教媒体,指导低年级学生看图说话、写话 我们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小猫、小狗、小鸟、小兔等制做成课件,先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并大胆想象,然后一句一句地说清楚,最后有条理地写下来。

 另外,我们还把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吹泡泡、搞大扫除、春游、秋游、跳绳等活动拍摄下来制作成投影片或录像片,让学生看图练习说话,借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训练方法:基本句式→简单句群→片断有序组合(篇)。

 ⑴对话。与老师、客人或同学交谈,要求学生做到能恰当称呼,并能使用礼貌用语。

 ⑵看图说话写话。单幅图一般采用从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从而了解图的主要内容;多幅图一般采用从部分——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先一幅一幅

 地看,再连起来确定整体内容。

 ⑶观察实物说话写话。教师从实物的形状、颜色、特点等方面去引导观察。

 ⑷观察活动说话写话。如:做小游戏、开展竞赛、小制作、节目表演等,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然后说话写话。

 ⑸模拟说话写话,教师利用电教媒体,创设生动的场景,让学生进入情境,扮演角色说话写话。

 训练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具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本句式的训练。认识单句的三种形式:谁或什么干什么;谁或什么是什么;谁或什么怎么样。从实际上认识句子的四种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能用四种句型写句子。重点是训练学生把话说完整,说通顺,要求口齿清楚,声音响亮。

 第二阶段:句群的训练。认识句群和常见的几种句群结构形式,能连句成句群,组图成句群,看图成句群。教师可以不拘场地、时间,引导学生说、写。如学生在操场上吹泡泡,可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泡泡的形状、颜色像什么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得愉快,学得轻松。

 第三阶段:片断有序组合训练。认识自然段是由句子和句群组成的,初步懂得段的书写格式。能连句成段,组图成段,观察写段,会整理句序。这种训练形式既能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又能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叙述一件事,培养说话写话能力。

 ②运用电教媒体,培养中年级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级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方面的能力比低年级学生强得多。到了这个时候,习作教学也成了关键。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精选了一批比较精彩的童话、寓言故事,制成录音带,教师利用这些教材,进行训练。训练方式为:1、听寓言童话故事;2、回答教师提问(教师的提问要精心设计,简明扼要);3、复述故事;4、快速把所听到的故事写下来;5、互相交流修改。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显著提高。

 指导方法:寓言、童话引路。

 第一步:听寓言、童话临摹写。教师精选一些著名的或有趣的寓言、童话,通过录音或有表情地朗读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回答有关问题并进行复述,最后写下来。

 第二步:听寓言、童话创造写。教师提供寓言或童话的开头部分,或结尾部分,让学生进行合理想象,然后改写或续写。

 第三步:根据故事线索,编写故事,教师只提供相关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构建新的故事。

 第四步:命题作文,学习习作理论、方法。

 ③运用电教媒体,对高年级学生进行快速习作强化训练。

 1、用电教媒体,进行习作理论指导,如:将快速作文的审题法、构思法、行文法、修改法等制做成幻灯片,对学生进行专题指导。

 2、用实物投影仪,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展示,指导学生当堂评定,边评边改,这样既可节约大量的时间,又让学生在评改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3、运用录像、电脑课件,指导学生习作。

 指导方法:多读多写、读写结合;专题指导,讲练结合。

 第一步:运用电教媒体,积累写作素材 运用多媒体突破时空限制,将人、事、季节、天气、动物、植物等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使学生达到快速习作的目的。例如:写《桔树》这篇状物习作时,虽然学生对“立即抓住主体,迅速辐射联系,尽快展开联想”这些快速写景状物的方法已掌握,但由于时间的局限性,不能把桔树的特点描写得细致独到。因此,在写作之前,我们把桔树一年四季的特点通过录像放映出来。当时,同学们立即被家乡特产——桔树吸引住了,一个个目不转眼地盯着屏幕,如临其境,如闻其香,如尝其味,禁不住小声议论起来,后来,在写作中,同学们把桔树的特点写得活灵活现,如李文同学在文章中这样写的:桔树的枝叶挨挨挤挤的,多像一个个手挽手,肩并肩的好朋友呀!初夏,花儿也开了,洁白洁白的,开满了树枝,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绝色的海洋中缀满了闪耀的星星,山上到处是桔花的香味,浓浓的芳香让人感到神清气爽,逗得蜜峰嗡嗡采蜜,引来蝴蝶翩翩起舞……

  第二步:以“媒”为导,培养学生“快速”习作能力 例文引路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分析与教学目标有关的例文,用投影片将其重点片断、写作要点显示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把范文的写作方式与快速作文法结合起来。从作者写作思路的“原型”中得到启发,形成有效的认识结构,将例文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巧妙地迁移到快速习作中来。例如在指导写《我熟悉的一个人》时,以《少年闰土》为范例,引导学生边回忆,边展示,作者通过记叙瓜地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壳几件事,表现闰土聪明活泼,知识丰富的性格特征,从中运用对比的手法烘托了

 闰土的品质特点,很快,同学们恍然大悟:在记人时,可记叙几件事表现人物性格,或记叙一件事表现人物一种性格,学生的习作思路已启开,教师便进一步点拨,这就叫“分类条陈法、冰糖葫芦法”。

 第三步:发挥媒体功能,激发观察兴趣 能牵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兴趣,人的情趣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在指导学生写一次班队活动时,摄下了同学们体操比赛的镜头,上习作指导课时,先指导学生按时空法去谋篇布局,并且要有细节描写,也就是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然后放录像,学生们随着镜头又仿佛回到活动中,个个兴趣盎然,我们特地把镜头定格在运动员比赛中的神态,动作的表现上,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同学们带着真情实感,把这次活动写得真实具体,尤其对一些人物的神态、动作刻画得生动、形象。

 4、探索习作指导课的课型及教学模式 ①两种课型:

 单课型:

 40 分钟,大致安排如下:

 习作指导(包括审题立意、布局谋篇)10 分钟;写作 25 分钟;修改:5 分钟。

 双课型:80 分钟,大致安排如下:

 习作指导:40 分钟;写作 30 分钟,讲评、修改:10 分钟。

 ②课题组教师通过实践摸索出“ 作前指导——作中指导——作后指导”的习作指导课模式。

 作前指导 作前指导:根据单元训练重点,教师有针对性地传授理论知识,有意识地引导、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把经历的事情写进日记里,做为材料积累。

 作中指导:在上习作指导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所经历过的一些事情,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

 作后指导:习作完成后,教师快速浏览,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及时讲评,然后再让学生自改或互改,对那些习作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要求他们朗读、欣赏优秀学生的习作,他们的习作则由优秀学生给予一对一地修改。

 三、开展多彩的师生活动 ⒈教师习指导作教学比赛

 ⒉教师习作指导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案例评选 ⒊学生征文比赛(创卫)

 ⒋学生演讲比赛

 ⒌学生现场习作竞赛 ⒍感恩教育征文比赛、《我的祖国》读后感征文比赛、《五好小公民》征文比赛。

 ⒎讲故事比赛 四、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学生获奖:

 ⒈在“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书信文化活动”中,我校六年级学生晏君获一等奖;刘楚芳获二等奖;刘晴获三等奖;王敏妍获三等奖;肖瑶获三等奖。

 ⒉我校六年级学生肖骏的习作《关怀》在《辰河少年报》上发表; ⒊我校四年级学生罗海维的习作发表在《小学生导刊》2010 年 9—10 中旬第 32页上; ⒋我校学生三年级学生涂佑武的习作《礼物》、六年级学生陈超的习作《课间十分钟》、三年级学生刘峥嵘的习作《妈妈不在家时》、三年级...

推荐访问:评估报告 doc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