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优谦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对照材料 > 正文

斯大林烟斗是什么材料3篇

时间:2022-08-24 10:55:12 来源:网友投稿

斯大林烟斗是什么材料3篇斯大林烟斗是什么材料 [摘要]斯大林—苏联模式是斯大林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建立的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模式的否定这一模式具有严重侵犯农民的利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斯大林烟斗是什么材料3篇,供大家参考。

斯大林烟斗是什么材料3篇

篇一:斯大林烟斗是什么材料

要]斯大林—苏联模式是斯大林在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建立的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模式的否定这一模式具有严重侵犯农民的利益、没有社会与群众的参与、不讲法治、个人专权、对外封闭等弊端

  苏联模式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 曾经一度被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苏联的社会主义实际上出现过两种模式一种是新经济政策一种是斯大林模式。但是新经济政策模式被斯大林抛弃了我们通常所说的苏联模式是斯大林在 20 世纪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建立的也称斯大林模式。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样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基本上照搬了苏联模式带来了很多问题。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对苏联模式的否定。

 一、斯大林-苏联模式及其弊端

 十月革命胜利后 列宁等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曾致力于在苏俄建立没有商品货币关系的共产主义制度在国内战争时期实行的“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就是这一设想的体现俄共布想在苏俄社会推行没有商品货币关系、按需分配工农业产品的体制但遭到了工农群众的否定在国内战争结束之时苏维埃政权却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被迫改变政策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后来总结说 “我们犯了错误决定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当时我们认定农民将遵照余粮收集制交出我们所需数量的粮食我

 们则把这些粮食分配给各个工厂这样我们就是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了。

 ” “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 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比高尔察克、邓尼金或皮尔苏茨基使我们遭到的任何一次失败都严重得多重大得多危险得多。这次失败表现在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 而提高生产力本是我们党纲规定的紧迫的基本任务。

 ”[1]新经济政策活跃了商品货币关系促进了城乡交流使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 商品很快丰富起来了 列宁满怀信心地认为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必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改变了列宁的政策开始恢复军事共产主义。在斯大林看来 “社会主义是根据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公有化的原则把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的经济组织。

 不把这两个经济部门结合起来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 。[2]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实质和经济基础不是在人间创造“天堂” 使大家心满意足 “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是把农业和社会主义工业结合为一个整体经济使农业服从社会主义工业的领导 在农产品和工业品交换的基础上调整城乡关系堵死和消灭阶级首先是资本藉以产生的一切孔道最后造成直接消灭阶级的生产条件和分配条件” 。[3]斯大林所理解的社会主义正是新经济政策所否定的“军事共产主义” 这一社会主义实质上是一个排除货币和市场关系的大合作社。

  1929 年以后斯大林用重工业化军事工业化取代了工业的综合发展用集体农庄取代了个体农民剥夺了农民自由支配土地和

 自己劳动成果的权利用行政命令代替了经济规律的作用。超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大清洗是斯大林模式的主要支柱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的斯大林为了推行以重工业为核心的高速工业化必须要求农业为其提供资金和劳动力这是个体农民力所不及的必须实行全盘集体化由于这一政策不符合经济规律也侵犯了民众的利益遇到了抵制和反抗 斯大林则通过阶级斗争和大清洗为推行自己的政策开路。

  斯大林-苏联模式严重侵犯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斯大林长期实行剥夺农民的“贡税”政策斯大林认为 “只有一个办法靠内部积累来发展工业使国家工业化„„在这方面我国农民的情况是这样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即直接税和间接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得一些钱这是第二。这是为了发展为全国包括农民在内 服务的工业而向农民征收的一种额外税。

 这是一种类似 ‘贡税’的东西是一种类似超额税的东西为了保持并加快工业发展的现有速度保证工业满足全国的需要继续提高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然后完全取消这种额外税消除城乡间的‘剪刀差’ 我们不得不暂时征收这种税„„如果我们抹杀这个事实 如果我们闭眼不看当前的情况 即我们的工业和我们的国家可惜暂时不得不向农民征收这种额外税那我们就不成其为布尔什维克了。

 ”[4]斯大林实际上把剥夺农民的“贡税”政策长期化。斯大林认为集体化政策消灭了农业历来落后的状况。事实并非如此用侵犯农民的方法难以振兴农业和整个国

 民经济。据统计1950 年苏联的谷物总产量为 6480 万吨1913 年沙俄时期为 7250 万吨同期苏联肉类年产为 490 万吨而沙俄为 500万吨 同期的人均谷物和畜产品与 1913 年沙俄时期相比 分别为 447公斤∶540 公斤、27 公斤∶31 公斤。[5]斯大林时期苏联至少发生过两次大规模饥荒一次在 1932-1933 年集体化时期另一次在二战后初期每次饿死的人数都以数百万计。

  斯大林-苏联模式是以国家至上为发展原则的忽视了民众的需求。斯大林并没有让人民过上与苏联的强国地位相称的生活。新经济政策时期取消的凭证供给制到1929又恢复了 一直到1935年才取消。1929 年工人每天得到 600 克面包其家庭成员 300 克每月 200克到一公升植物油、一公斤食糖工人每年得到 3036 米印花布。[6]据俄罗斯经济学家巴齐利计算 工人的平均工资1913年可以买333公斤黑面包而在 1936 年只能买 241 公斤。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工人用于吃饭的钱占其工资的 501935 年则占 67.3。[7]1913 年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住房就很紧张人均 7 平方米1928 年城市居民平均居住面积为 5.8 平方米1932 年为 4.9 平方米1937 年为 4.6 平方米1940 年为 4.5 平方米。一五计划决定建造住房 6250 万平方米实际只建了 2350 万平方米二五计划决定建造 7250 万平方米实际只建了 2680 万平方米。1952 年英国工人每小时的收入所购买的食品数是苏联工人的 3.6 倍美国工人则是苏联工人的 5.5 倍。在革命后 25 年苏联工人的生活仍比西方工人差很多。[8]

  斯大林-苏联模式排斥了社会和民众的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生

 活都按党的机关的指示行事干部由党组织层层任命苏维埃的代表也都是党指定候选人通过等额选举产生 人民的民主权利没有相应的民主形式予以保障。当国家的方针政策与人民的需要发生矛盾时民众毫无办法。在斯大林时期还建立和完善了一套官僚特权制度如建立内部特供商店、餐厅、医院、免费别墅、在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期间赠送贵重礼品和包裹制度在这一时期党政干部兼职普遍化一个人可以身兼数职拿到几份报酬党的精英们过上了“共产主义”生活。官僚主义和贪污不仅引起劳动者不满普通老百姓感觉不到他们才是自己国家的真正主人 因而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事务的责任感减退了民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很难发挥而且领导者本人对人民、对党的责任感也下降了因为官员的提升不是靠“下层” 不是取决于人民的意志和要求官僚的地位和晋升完全取决于“上层” 取决于领导的态度和意见取决于档案和私人关系。苏共的一些领导干部在政治品德、物质待遇、生活方式上早已脱离了人民群众他们的所思所想也与广大民众格格不入了。1991 年 6 月一个美国学者对莫斯科的精英分子进行一项调查得出结论其中 76.7的人是资本主义者12.3的人是民主社会主义者9.6的人是共产主义者或国家主义者其他占 1.4在苏联上层几乎没有人支持社会主义。[9]最后苏联共产党在人们冷漠的注视下让出了政权。

  斯大林-苏联模式不讲法治领导人的权力大于法律侵犯人权的事屡见不鲜。斯大林把阶级斗争看成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我们所有的进展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每一个稍微重大的成就都

 是我们国内阶级斗争的表现和结果” 。

 [10]1936 年苏联宪法明确规定法律保障苏联公民享有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游行及示威自由 规定了苏联公民有人身不受侵犯的保障 任何公民非经法院决定或检察长批准不得逮捕公民住宅不可侵犯及通信秘密 均受法律之保护。

 遗憾的是这些权利大多停留在纸面上 在苏联有法不依成为普遍现象在决定事件发展的过程中领导人的个人喜好和权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苏联的法律系统也不完备留有许多空白法律“治民不治官” 随意性强。

  没有法律根据地进行“大清洗”是斯大林时期的一大特色。斯大林认为党是靠清洗自己队伍中的机会主义分子而巩固起来的 清洗伴随着整个斯大林时期高潮是在 30 年代。30 年代苏联的“大清洗”是从清除党的上层反对斯大林政策的人开始的 地方上按指标和名额进行“清洗” 由内务部而不是法院判决。[11]1934 年参加号称“胜利者代表大会” 的党的十七大的代表有 1961 人 其中 1108 人被枪决在这次大会上选出的 139 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中有 98 人被消灭。

 根据官方提供的资料 1936 年内务部记载有 1118 人被判处死刑在 1937 年有 353074 人被判处枪决 1938 年有 328618 人被处死 1939年有 2552 人因反革命和叛国罪被处死1940 年有 1649 人1941 年有 8001 人。[12]无论如何党政军中如此多的人被镇压都是国家的灾难卫国战争初期苏军的失利与此有很大关系。

 “大清洗”严重动摇了苏共的执政基础成为苏联社会主义的硬伤。

  斯大林认识不到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整个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 强

 调苏联具备建设社会主义所需的一切 在完成工业化后便开始关起门来搞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错误地认为 “两个对立阵营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结果就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了因而现在就有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

 ”[13]长期的封闭与孤立严重制约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领导人曾试图进行改革但是并没有根本改变斯大林模式也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这一模式的弊端。苏联的体制模式面临着深刻的危机积重难返历次改革都没能解决问题苏联剧变表明斯大林-苏联模式是没有生命力的。

 二、中国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及对苏联模式的抛弃

 邓小平说过 “坦率地说我们过去搞社会主义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问题。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 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

 ”[1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际上走的是一条去苏联模式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对苏联模式的认识经历过一段曲折的过程。

 在建国之初新中国实行新民主主义政策这是符合中国特点的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当时我们认为苏联是先进的我们是落后的急于按照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从 1956 年苏共二十大开始苏共揭开了斯大林问题的盖子 促使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

 义党的八大和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等对苏联模式的弊端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随着中苏分歧的扩大和对赫鲁晓夫的误解中国开始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1958-1976 年毛泽东基本继承了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 苏联模式所犯的错误基本上在中国重新实践了一遍搞大跃进走人民公社道路消灭个体农民强调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都存在资产阶级并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强调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后来又进一步发展成“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搞“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在经济建设中排除市场经济不承认价值规律的作用。十年动乱使中国经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邓小平是较早认识到苏联模式弊端的人早在 1975 年 8 月邓小平就认识到 “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工业支援农业农业反过来又支援工业这是个加强工农联盟的问题。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

 ”[15]1985 年他又进一步指出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6]中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经济规律办事这样做正是对斯大林不顾生产力水平变革生产关系做法的否定是回归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所以邓小平说 “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

 ”[17]

  在改

 革开放的过程中

  中国首先纠正了在农民问题上所犯的错误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土地与农民的结合给了农民自由支配自己劳动果实和自主决定生产方式的权力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的发展带动了轻工业的发展与进步 乡镇企...

篇二:斯大林烟斗是什么材料

单元烟斗

 一 烟斗的历史和文化(一)

 吸烟历史人类历史有250万年,在一个漫长的时间里,人类是不吸烟的。

 1 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同时也发现了当地印第安人吸烟, 这是对于人类吸烟最早的直接发现。

 可见人类吸烟距今大约是500年的历史。哥伦布到达西印度群岛海滨时, 看到当地印第安人将干燥的烟叶, 卷成筒状点燃吸食, 冒出烟雾并散发出一股刺激性味道; 也看到有人将烟叶碾碎做成鼻烟、 嚼烟或类似现在的烟斗吸用。

 到1 6世纪中叶, 烟草很快传到世界其他各地。

 到1 7世纪初, 烟草已传入德国、 俄国、 土耳其、 菲律宾、 日本等地。

 在1 9世纪中期克里米亚战争时才出现卷烟。

 1 887年卷烟机在英国问世, 于是卷烟生产飞速发展。我国古代人是不吸烟的。

 烟草传入我国, 约在1 6世纪末, 明朝万历年间(1 573~1 620)

 , 最早译音叫“淡巴枯”, 大约是在明朝末年改用烟草名称。

 据史学家研究认为, 烟草是通过三条路线传入我国的, 一条是从菲律宾传到我国台湾、 福建, 再传到北方各地; 另一条是从南洋传入广东; 第三条是从日本经朝鲜传入到辽东。

 一般认为最早传入我国是从菲律宾传到我国台湾、 福建两省。到明朝崇祯末年, 吸烟盛行。

 到清朝, 此风更盛。

 从此, 客人来先敬烟, 后敬茶, 已成世俗。

 明、清医药学家已观察到烟草对人体的毒副作用。

 如《滇南本草》 中记载, 烟草“令人烦乱, 不省人事, ···”; 《本草汇言》 记载“偶有食之, 其气闭, 闷昏如死, 则非善物可知矣”。

 中医张景岳曾说:

 “烟能散邪, 亦必耗气, ”得出“烟也损人”。

 (二)

 烟斗的历史烟草出现时, 最初的抽烟方式就是用烟斗了, 可以说, 烟斗是发现烟草的工具, 有了烟草, 烟斗就诞生了。烟斗的历史源远流长, 它作为人类发明吸烟的一个证据, 数千年以来未被人所关注。

 最初古人用石头做烟斗, 或者用一个小的圆锥体在地上挖两个连在一起的洞, 一个洞里放入具有芬芳香味和麻醉作用的植物树叶, 吸烟者躺在另一个洞边吸着烟, 或者索性将这些植物直接撒在火中, 坐在边上吸入燃烧出的烟。

 (三)

 名人与烟斗吸烟斗绝对不是一般肤浅和浮躁的人的嗜好, 即使是东施效颦, 也很难保持下去。

 因此, 一般来说, 从性格上看, 吸烟斗的人大多是比较沉稳、 深邃的一类, 他们喜欢冥思, 善于思辨, 更懂得追求心智的洗练, 精神的追求和情操的升华, 因此在他们中间出现了很多伟大和杰出的任务就显得顺理成章了。除了手表以外, 没有什么东西比烟斗更能表现一个男人的个性了。

 喜好吸烟斗的人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许多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家, 这其中政治家有之, 思想家有之, 科学家有之, 也不乏艺术家和文学家, 这些著名的烟斗客和他们的烟斗如影随形, 演绎出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 1 564-1 61 6)

 一支被认为是有史以来的文学天才, 他一生共创作了1 54首十四行诗、 37部剧本, 他的文学创作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高峰。

 不过大多数莎士比亚的崇拜者或许并不知道, 他还是个著名的烟斗客, 吸烟斗或许对于莎士比亚意味着创作灵感的源泉, 或许是他睿智深沉的具象, 考古学家们近年曾经在位于斯特拉特福的莎翁故居的花园发现一个烟斗, 这只烟斗的主人很可能是莎士比亚。马克.吐温马克.吐温嗜烟如命, 他是一个资深的烟斗客, 关于烟斗他曾经说过一句令全世界烟斗客们至今津津乐道的名言:

 “如果天堂没有烟斗, 我宁愿下地狱。

 ”一个人对吸烟斗痴迷到这种程度, 也算是难得了。赫胥黎《天演论》 的作者赫胥黎酷爱烟斗, 他曾经说过:

 “烟草, 温和而有节制, 它甜(肉)

 化坏脾气, 也是发脾气时的平衡杆。

 ”牛顿牛顿不仅是近代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他还是个不折不扣的烟斗忠实的拥趸(dǔn)

 , 手持烟斗, 在烟雾缭绕中,他给世界带来了许多重大的发现。爱因斯坦这位用他的“相对论”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科学巨人曾经说过:

 “抽烟斗可以使我们比较冷静而客观的判断。

 ”他是这么说的, 也是这么做的。

 爱因斯坦工作的时候, 总是把几只装满烟丝的烟斗并排放在面前, 以便随时取用。

 1 950年,爱因斯坦还被蒙特利尔的一家烟斗俱乐部授予“终身会员”的称号。

 恩格斯恩格斯出身富裕家庭, 讲究生活质量, 香烟、 美酒都是他的所爱。

 恩格斯最初吸雪茄, 后来因为身体不好, 改吸烟斗。

 马克思的女儿们为此还特地送给他一个十分精致的烟斗作为礼物。萨特法国哲学家萨特也总是烟斗不离手, 他曾把烟斗作为一个哲学例证, 认为香烟是“虚无”的象征, 而“烟斗”则是“存在”的表达。

 小小烟斗竟然诠释了“存在主义”高深莫测的哲学思想, 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丘吉尔丘吉尔留给人们的印象似乎总是雪茄不离嘴, 但实际上他也是一个地道的烟斗客。

 丘吉尔在他的《二战回忆录》 中谈到决定欧洲战场乃至整个二次世界大战命运的“德黑兰会议”时, 写道:

 “这是我一生中值得纪念的一刻, 我右边坐着是美国总统, 左边是苏俄的主人。

 ”这一刻, 就是“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个夜晚, 而就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 丘吉尔手里握着一只结实的石南根烟斗, 斯大林那一排浓重胡须下面是一只巨大的枣木烟斗, 罗斯福抽的是“骆驼”牌香烟, 但是他把卷烟装在一支长长的烟嘴里。

 正是这两只世界瞩目的烟斗和一支长长的烟嘴, 决定了全世界的命运。斯大林斯大林留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含着烟斗面带微笑的沉思, 而烟斗几乎成为了斯大林的标志。斯大林一支爱好抽烟斗, 在与人谈话或小型会议研究工作发言时, 他往往是口含着烟斗在屋子里踱来踱去, 旁若无人地一边说着话一边还吸着烟斗。

 这时的他思想高度集中, 说出的话, 语言清楚, 条理分明, 所选择的词句能够准确地表达其思想, 使听者入神。

 他边谈、 边走、 边吸烟的动作十分和谐, 显示出领袖的风度, 使人觉得既威严, 又备感亲切自然。对于斯大林, 在他身后议论众多, 评说纷纭, 无疑, 斯大林是个喜好猜忌疑心很重的人, 他没有朋友, 一生中唯一可以让他信赖的“朋友”就是他的烟斗了。卓别林喜剧大师卓别林(1 889-1 977)

 创作的流浪汉形象是二十世纪世界电影中最经典的人物形象, 头戴小帽, 脚穿大皮鞋, 留着一撮小胡子, 手握小烟斗的流浪汉, 善良、 柔弱, 让人们在捧腹大笑之余, 又不免心酸。

 卓别林创作的这一形象深入人心, 也正是因为这样, Dunhill公司在1 989年, 也就是卓别林诞辰1 00周年的时候, 推出了卓别林纪念烟斗。

 这是一款限量发行的烟斗, 全球限量300只, 是许多收藏家梦寐以求的宝物。

 斗柄上的浮雕银环刻有卓别林的肖像, 再加上银制的卓别林的拐杖型压棒, 令所有烟斗爱好者和收藏者倾倒。凡高凡高是天才还是疯子, 这个问题知道现在还有人争论不休, 但凡高十一哥彻头彻尾的烟斗客是不争的事实。

 凡高在他短暂的人生中, 失去了 许多, 亲人、 朋友、 爱人,而直到他孤独死去, 唯一陪伴着他的就是他的烟斗了。

 1 890年7月27日, 穷愁潦倒、 病痛缠身的凡高用一把左轮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年仅37岁。

 在他死去之前的36个小时的时间里, 他彻夜未眠地躺在床上, 一言不发, 他的嘴边叼着的是一只烟斗, 袅袅升腾的烟雾中, 凡高大约实在思索如何结束自己的生命吧。辣妹维多利亚或许你不相信, 英格兰足球明星贝克汉姆的妻子、 著名歌星辣妹维多利亚也是一个烟斗客, 你看, 就连接手BBC电视台采访的时候, 她还握着长长的烟斗, 不过怎么看都有点作秀的味道。除去以上的名人, 还有很多著名的人物都是忠实的烟斗客, 例如美国前前总统里根、 美国二战英雄巴顿将军、 诗人爱默生、 鲁迅等等。

 二 烟斗的构造及材质(一)

 烟斗的构造烟斗构造示意图无论何种材质的烟斗, 其基本构造都是相同的, 一般由9个部分构成。斗钵壁——斗钵的外壳, 是斗钵的依托。斗钵——盛放烟草的容器, 烟草在其中燃烧。斗柄——用来连接斗钵的部分, 烟草燃烧产生的烟气从其中通过。口柄——连接到斗柄的部分, 可拆卸, 便于清洁。榫——使口柄和斗柄镶嵌连接的凸出的部分。榫眼——榫插入其中, 使口柄与斗柄连接。烟嘴——与口唇接触, 用来吸烟的部分。嘴沿——烟嘴的顶端略微凸起的部分, 起防止烟斗从嘴唇滑落的作用。烟道——烟通过这里进入口柄。除去上述9个基本部分, 有些经过改良或以特殊工艺制作的烟斗构造更加复杂, 比如系统烟斗。

 系统烟斗具有普通烟斗所不具备的构造, 其特殊性在于具有调整气流、 降低温度、 减小湿度、 过滤焦油等功能。

 • 制造烟斗的材料有很多种, 最初的烟斗只是单纯的以植物枝干或者根脉为材料来制作的, 渐渐经过人们对选材的新尝试, 陆续出现了各式各样材质的烟斗, 如玉米芯、 海柳木、 陶土、 葫芦等

 1 .石楠木烟斗石楠木(Briar)

 于1 850年开始成为所有制作烟斗中最受欢迎的材料, 因为它美观耐用、 木纹漂亮, 耐热吸水, 无疑当选为吸烟效果最佳木材的宝座。

 现今用来制作烟斗的石楠木绝大多数来自意大利、 法国、 希腊、 科西嘉和西班牙。

 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利亚曾被传为其他的石楠木来源国, 但是当今的国际形势使得在这些地区种植石楠木变得不切实际, 因为其危险无处不在。

 在各种石楠木材质中, 西班牙摩洛哥石楠木硬度最低, 因此也就最适合雕制成烟斗。

 希腊石楠木是其所有中最为坚硬的, 在20世纪60年代, 它是制作木纹精美的丹麦手绘烟斗最受欢迎的材料。石楠木只有一种来源, 即茁壮的树木(Erica arborea)

 , 科学的说, 是一种细瘦的灌木, 高度在1 5-25英尺, 通常生长在崎岖的岩石、 丛生的地中海沿岸。

 然而, 并不是这种树木本身被用于烟斗制作, 而是树上最坚硬的树节晒干后被切割成型材或者木块, 成为ebauchons,并最终被制作成一只烟斗。

 如果石楠木树被合理的砍伐, 那么它也许还能在长出另一个树节。

 然而, 很多石楠木商人没有时间或者没有技术去保护这种宝贵的资源, 因此不幸的是, 整棵大树因取树节而被损毁。

 如果依照这种情况继续下去, 将来的石楠木供应将更趋于紧张.一块石楠木树节长成合格的烟斗制作材料至少需要1 5年, 制作更好的烟斗需要的则更长。

 所以树龄对烟斗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

 但奇特的是, 石楠木没有年轮。

 相信很多人都会很诧异,那我们该用什么来鉴定石楠木的树龄呢? 答案只有一个:

 通过树枝茂密与否来鉴别。现在, 许多高级的定制烟斗是由科西嘉石楠木雕制而成, 它象希腊石楠木一样木纹精美, 但是又不那么浓密。

 实际上, 在20世纪40年代的战争时期, 当时石楠木很难得到, 科西嘉楠木与阿尔及利亚楠木同时被用于制作烟斗, 因为它们在材质的很多方面非常相似, 特别是在密度和纹理方面。

 早在1 960年代, 来自托斯卡纳和卡拉布里亚地区的意大利石楠木就已被大量用于烟斗制作, 这些木质的烟斗现今正日益受到欢迎。

 对石楠木还有另一种分类,不仅资深烟斗制造者和烟民对其趋之若鹜, “烟斗财产”的收藏者更是如此, 特别是那些收藏不再生产20世纪烟斗的美国爱好者。

 我们称之为“死根-dead root”。

 2 海泡石烟斗•德语“海泡沫”的意思, 传说是由海浪头的白沫凝成。

 海泡石是一种珍贵的多孔矿物, 主要成分为含水硅酸镁(Magnesium Silica)是自然界中最具渗透性的物质之一, 由数百万年前,海中微生物的躯壳沉积洋底, 石化而成。

 海泡石质轻, 散热性好, 而且由于石质细腻、 柔软, 故容易在外壁雕刻出十分精巧细致的浮雕图案(一般取材自古希腊、 古罗马的神话故事, 也有动植物、人物等造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也是其优于石楠根的地方之一。

 海泡石烟斗经长时间的反复使用在烟油和手汗的内外共同作用下, 会渐渐从原来的白色变成深邃和高贵的棕金色(石楠根亦具相似特点, 但由于海泡石本身呈乳白色, 所以变色比前者更明显)

 。一般在作烟斗时, 烟锅都以手工刻上浮雕。

 海泡石是一种极轻质, 吸收性极佳的特殊天然材料。•

 3 玉米粟烟斗•玉米粟烟斗源自于美国, 同时美国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

 玉米粟烟斗顾名思议是以玉米粟作为材质制成的。

 将玉米用特殊的液体除透,然后再将其放置3年即可, 通常一支玉米可以制作两支烟斗。烟斗质地很轻, 且抽起来有一种玉米自然散发出的香味。

 它的缺点是寿命非常短, 但同由于价格便宜,所以通常问题不大, 在美国, 玉米粟烟斗受到大部分户外工作者的欢迎, 因为从事户外工作很容易造成烟斗的碰撞损坏, 所以他们选择玉米粟烟斗。玉米粟

 4 海柳木烟斗•我们不时在民间传说及长辈的片言只语中, 听说过这种神奇的材料。关于海柳木烟斗的资料, 即使在丰富的外国烟斗资讯中, 也难以查找得到。

 也许是因为, 海柳木是中国土产的缘故。据说, 海柳木古老而珍贵。

 它是一种寿命可长达千年的海底灌木, 属海生植物铁树科。

 它以吸盘紧固在海底礁石上, 高可达 4 米余, 呈黑褐色或棕褐色, 干粗枝密, 叶片细长, 酷似陆上的柳叶。

 木质坚韧耐腐, 有铁木之称。

 由于它们终生暗藏在海底, 故而又有神木之称。

 用海柳木制成的各种艺术品, 古时曾是帝王将相的高贵玩物。

 海柳木烟斗, 色泽漂亮, 木质细腻, 用起来凉喉爽口, 并有天然的过滤作用。不过, 据说价格也是非常惊人的。其他材料••

 5 陶土烟斗• 陶土烟斗流行于1 9世纪, 在今天, 主要制造的目的是用于装饰。

 陶土烟斗源于英国、 荷兰、 比利时和法国。

 陶土烟斗的特色是价格不贵, 但十分脆弱, 常常禁不住一摔。

 陶土烟斗抽起来非常烫, 但可以享受一种泥土的风味,这是不同于其它材质的地方。

 三 石楠木的选购•石楠木制作烟斗优点:•一物理特性:

 烟草燃烧的高温, 一般达F700度, 狂抽...

推荐访问:斯大林 烟斗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