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优谦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疫情防控 > 正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疫情网疫情处置流程8篇

时间:2022-08-18 20:00:09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疫情网疫情处置流程8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疫情网疫情处置流程8篇

篇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疫情网疫情处置流程

县疾病预防控制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批转的县人大常委会 2020 年工作要点安排,调研组围绕我县疾病预防控制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分别到 XX 镇、XX 镇、XX 镇等卫生院、部分村(居委会)、县人民医院和县疾控中心实地走访并召开座谈会。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情况 调研组认为,2016 年换届以来,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在体系建设、传染病防治、慢性病及地方病防治、公共卫生监测、精神卫生、健康教育、能力建设、卫生应急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成效明显,确保了全县人民身体健康安全。特别是有效处置 2017 年人感染 H7N9 禽流感疫情,成功应对 2018 年“7.15”狂犬病疫苗事件等免疫规划风波,无疫苗针对性传染病暴发流行。积极稳妥地做好今年以来的疫

 情防控工作。成功创建省级免疫规划示范区,传染病发病率持续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连续三年被评为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2019 年度慢性病工作获国家疾控中心和慢性病中心先进集体奖。

 调研组发现,我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水平不高,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全县卫生技术人员中高职称、高学历占比较低,高级职称 X 人,占比 X%,大学本科学历 X 人,占比 X%,研究生学历仅 X 人,无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招人难”“留人难”现象,人员空编率高达 X%,不利于全县疾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技术能力方面,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防保人员仅有 2-3 人,且多数不是预防医学专业人员,并身兼数职,不能全身心投入防保工作,处置传染病及突发事件能力不强,致使防保工作基础不牢。二是经费保障不足,硬件设施建设落后。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控工作、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均无专项经费,大部分医院硬件设施不能满足疾控工作需要,医院医疗科室建设不规范,如我县第二人民医院,由于经费不足,医院楼顶和中医馆竟是违规搭建,预防接种室还是危房;疾控系统检验设备达标率低,部分设备缺乏,设施陈旧;镇卫生院差额补助水平不高,人员经费紧张,医院运行困难,严重影响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三是职能职责不明,防控体系建设弱化。基层卫生院

 职能不明确,功能不完善,服务能力不强,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弱化,重医疗轻预防,疾病防控形势严峻。

 调研组建议,一是优化结构,加强防控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引进长效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逐步改善和优化专业队伍人员结构,配齐基层公共卫生人员,以适应新形势下疾病防控工作的要求。通过继续教育、在职培训等形式,提高现有医疗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二是加大投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增加各项疾控专项经费,制定和完善切合我县实际的激励机制,激发防保人员的工作热情。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谋划建设一批重大疾控建设项目,逐步改善医疗环境,更新硬件设施,提升服务水平。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逐年增加镇卫生院人头经费,逐步实现镇卫生院在编人员经费均纳入财政预算。三是健全机制,确保疾控体系有效运行。建立综合应急处置协调机制,切实提升我县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建立以县卫生健康局为核心,县市场监管局、县公安局、医院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公共生应急协调机制,加强横向联系,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确保区域内发生的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第一时间实现信息互通,并在县疾控中心的统一协调下,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分工,快速有效的进行应急处置。四是强化宣传,提高全民文明卫生素质。加强对健康知识和环境卫生知识的

 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使人们摒弃陋习极参与疾病预防,促使全县公共卫生建设更好发展。

 二、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调研组认为,自疫情发生以来,县政府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加强领导,压实责任,落实联防联控机制,形成防控“闭环”。降低聚集风险,狠抓重点场所防控,规范诊疗流程,落实“四早”防控机制。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健康环境,加强资源统筹,确保应急有保障,成功阻击了新冠肺炎疫情。目前,我县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2 例(均出院),无疑似病例,全县疫情总体平稳,实现了区域内风险相对偏低目标,为全县顺利复工复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调研组建议,一是加强依法治县,为疫情防控提供法治保障。坚持依法防控,从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支撑;加强《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人们能依法、守法、执法。二是突出重点,加强新冠肺炎输入性防控。县政府要做好境外和高风险疫区返威人员隔离,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认真做好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的监测报告工作。三是加大投入,强化物资供应保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公共卫生问题受到国家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县政府要利用

 这契机,积极争取财政和上级部门的支持和投入,建立物资保障供应体系,县疾控中心和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切实做好医用口罩、防护服、消毒液、医疗器械等卫生应急物资的储备,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理物资供应。四是保障民生,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县政府要发挥调控作用,保障群众生活必需品稳定供应,并加强市场和质量监管,严控物价,并加大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解决人民就业问题,确保人民基本生活不受影响,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全面加强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精准防控”原则,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贯彻落实到位,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确保全体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身体健康;高度重视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等弱势群体的防疫工作,使他们深切感受到非常时期政府的温暖,进一步坚定全县人民共同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篇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疫情网疫情处置流程

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目录

  1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综合管理………………………………………………1   行业文档(word 可编辑版)2 急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18   3 慢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46   4 免疫预防………………………………………………………………………65   5 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83   6 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控制………………………………………………………95   7 地方病的预防与控制…………………………………………………………121   8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133   9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的预防控制………………………………………………146   10 放射卫生与放射病的预防控制……………………………………………163 11 营养、 食品卫生与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175   12 环境卫生……………………………………………………………………184   13 农村改水改厕………………………………………………………………202   14 学校卫生与学生常见病的预防控制………………………………………211  

 15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18   16 检验…………………………………………………………………………230   17 预防医学诊疗服务…………………………………………………………256   18 卫生学评价通则……………………………………………………………269   1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279   20 科研培训指导管理…………………………………………………………286   21 信息管理……………………………………………………………………289   22 档案管理……………………………………………………………………313  

  1

 1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综合管理  1 . 1

  疫情报告 

  1 . 1 . 1

 常规疫情报告 

  1 . 1 . 2

 灾区疫情报告 

  1 . 1 . 3

 重大疫情报告 

  1 . 1 . 4

 疫情报告的管理 

  1 . 1 . 4 . 1

 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 

  1 . 1 . 4 . 2

 疫情资料管理、 分析和应用 

  1 . 1 . 4 . 3

 检查指导  1 . 2

 传染病监测 

  1 . 2 . 1

 常规监测 

  1 . 2 . 2

 新发现传染病的监测  1 . 3

 疫情调查与控制 

  1 . 3 . 1

 散发疫情的调查处理 

  1 . 3 . 2

 暴发和重大疫情的调查处理 

  1 . 3 . 3

 灾区疫情的调查与控制 

  1 . 3 . 4

 群体性原因不明疾病的调查处理  1 . 4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综合管理  1 . 5

 用语解释  1 . 6 法规文件

 2

 1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综合管理 

 1 . 1

  疫情报告  1 . 1 . 1

  常规疫情报告 

  (1 )

 目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规定, 全面、 及时、 准确地收集、 分析疫情资料, 为制订传染病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2 )

 内容、 方法与分工 

  a .

 协助卫生行政部门依法明确疫情报告的组织关系与职责 

  ·

 责任报告人:

 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 卫生防疫人员、 个体开业医生为责任报告人。

 责任报告人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 疑似病人、 病原携带者应在规定时限内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

 控制机构报告, 必要时要做订正、 死亡报告。

  ·

 县及县以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皮防、 结核、 妇幼保健, 下称专业防治机构)

 应设预防保健科, 每日定时负责收集各科室疫情报告卡, 并在报告时限内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各有关科室要设传染病登记簿, 预防保健科设传染病报告总登记簿。

 ·

 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发现专业管理的法定传染病(如血吸虫病、 性病等), 以疫情报告卡向当地县级专业防治机构报告, 专业防治机构调查核实后按旬、 月、 年汇总报同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学校、 铁路、 厂矿、 个体诊所等医疗保健机构发现法定传染病应填写疫情报告卡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也可向所在地乡 (镇、 街道)

 级卫生院预防保健科(组)

 报告。

 村(居委会)

 卫生室发现法定传染病向乡(镇、街道)

 卫生院预防保健科(组)

 报告。

 ·

 乡 (镇、 街道)

 卫生院应设预防保健科(组)

 , 建立传染病登记簿,指定专人收集、 登记、 核实本院就诊传染病和辖区内村(居委会)

 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

 报告的传染病, 在报告时限内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

 部队、 武警等医疗单位发现非本系统员工的法定传染病, 应按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

 卫生检疫机构或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规定检疫的传染病时, 应及时相互通报; 畜牧兽医部门发现人畜共患的法定传染病病人时, 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报。

 ·

 省、 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立专门的疫情统计信息管理科(室)

 负责疫情数据的收集、 汇总、 通讯上报、 分析反馈和质量控制。

 ·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配备计算机和通讯设备, 指定专人负责疫情数据的收集、 核实、 录入、 通讯上报、 分析反馈和质量控制。

 全国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流程见图1 .

 1 .

 1 。

 b .

 报告要求 

  ·

 对《传染病防治法》 规定的甲类、 乙类传染病实施全国性报告。

 对病毒性肝炎、 梅毒 、 疟疾、 肺结核做分型报告;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需报告。

  3

 ——病毒性肝炎分型:

 甲型、 乙型、 丙型、 戊型和其它及未分型五类;

  ——梅毒分型(临床分型)

 :

 一期梅毒、 二期梅毒和胎传梅毒三类;

 ——疟疾分型:

 间日疟、 恶性疟和未分型疟疾三类;  

  ——肺结核分型:

 痰检菌(+)

 、 痰检菌(-)

 和未痰检三类。

 图 1. 1. 1 全国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流程  

  ·

 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 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病人、 病原携带者、 疑似病人时, 城镇应于6 小时内、 农村应于1 2小时内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此类疫情报告时, 应于6 小时内上报省、 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同时组织核实调查、 疫点处理和进行核实情况报告。

 ·

 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发现其它乙类传染病人、 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 梅毒、 淋病、 乙型肝炎、 白喉、 疟疾的病原携带者时, 城镇应于1 2 小时内、 农村应于2 4 小时内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出《传染病疫情报告卡》。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时, 应按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与方式上报。

 ·

 结核病报告对象:

 活动性肺结核病人、 疑似肺结核病人。

 ·

 疾病监测地区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 应于 24 小时内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出《传染病疫情报告卡》。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这类疾病暴发流行时, 应按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与方式上报。

 ·

 传染病报告卡按卫生部颁发的《关于执行新的〈全国卫生统计报告制度〉 4

 的通知》 规定填报。

 ·

 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都应建立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登记簿, 其内容有病名、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居住地点、 发病时间、 就诊时间、 报告时间和就诊医师等。

 c .

 疫情报告审核、 转卡、 登记

  ·

 审核: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时, 应及时进行核实。

 收到《传染病报告卡》 时, 应随时检查卡片是否有错项、 漏项, 诊断是否有误; 如发现问题, 及时向报出单位和人员进行核实、 补充或订正。

 随时剔除各报告单位间重复报告的卡片和经订正报告或个案调查后否定的卡片。

 ·

 转卡

  ——对非现住址就诊的甲、 乙类传染病和实行全区域报告的丙类传染病的《传染病报告卡》 必须向患者的现住址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转卡。

 ——发现鼠疫、 霍乱、 肺炭疽和脊髓灰质炎输入野病毒病例, 发现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严格管理病人的同时, 以最快的方式向可能感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报疫情。

 ·

 登记:

 将核实后的《传染病报告卡》 按病种、 乡(镇、 街道)

 登记在《专用疫情登记册》 上。

 已实行计算机管理《传染病报告卡》 的单位, 可免登记, 但要做好数据备份。

 d .

 统计、 汇总、 上报原则

 ·

 按行政区划统计, 国家报表统计至地级, 省、 地级统计至县级, 县级统计至乡 级。

 ·

 甲、 乙类传染病按现住址汇总, 汇总的疫情包括户口地人口的患者和外来居民(原则上居住3 个月以上)

 的患者。

 ·

 按行政区划分本地居民和外来居民两层, 统计传染病发病、 死亡情况,必要时对外来居民再分“地区内”、“省内”、“省际” 三类, 汇总外来居民传染病发病、 死亡情况。

 流动人口汇总统计的一般原则是:

 “地区内流动” 汇入所在地级, “省内流动” 汇入所在省级, “省际流动"由国家级汇总。

 境外流入人员的重要传染病要单独上报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备案或处理。

 ·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鼠疫、 霍乱、 艾滋病、 肺炭疽、 脊髓灰质炎和本地新发法定传染病的疑似病人、 病原携带者需及时汇总逐级上报, 其它传染病的疑似病人、 病原携带者原则上只在本地登记或处理。

 ·

 常规疫情按旬、 月、 年时段统计报表, 必要时增加周、 季统计报表; 旬、月报表按就诊日期统计, 年报表按发病日期统计。

 ·

 鼠疫、 霍乱、 艾滋病、 肺炭疽、 脊髓灰质炎和新发生的法定传染病按月订正统计, 其它传染病在年报中订正统计。

 ·

 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已实现疫情计算机联网管理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用计算机方式报告, 经确认后可不必邮递报表, 但必须保留备份。

 e .

 统计指标与报表

  ·

 按行政区划的各传染病发病、 死亡数据:

 甲、 乙类传染病按“卫统8 表一1 ” 格式, 丙类按“卫统8 表一2 ” 格式;

 ·

 按性别分年龄组发病、 死亡数据:

 甲、 乙类传染病按“卫统8 表一3 ”格式, 丙类按“卫统8 表一4 ” 格式;

 ·

 职业分组发病、 死亡数据:

 甲、 乙类传染病按“卫统8 表一1 ” 格式,丙类按“卫统8 表一2 ” 格式;

  5

 ·

 按旬、 月分布发病、 死亡数据:

 甲、 乙类传染病按“卫统8 表一3 ” 格式, 丙类按“卫统8 表一4 ” 格式。

 f .

 疫情报表编制与上报

  ·

 旬、 月报: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旬、 月按行政区编制“卫统8 表一1 "报表, 于翌旬、 月3 日前报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编制相应统计报表, 于翌旬、 月5 日前报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年报: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年分行政区, 分月份, 分职业编制“卫统8 表一1 ” 报表, 按年份、 性别、 年龄编制“卫统8 表一3 ” 报表, 以及年末人口报表, 于翌年元月5 日前上报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于次年元月1 0 日前报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 )

 结果与评价

  a .

 建立本地区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b .

 传染病报告卡的订正报告情况;

 c .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合格率、 报出及时率(或迟报率)

 ;

 d .

 传染病报告卡录入计算机准确率;

 e .

 定期报表合格率、 上报及时率。

 1 . 1 . 2

  灾区疫情报告

  ⑴ 目的 

  在自然灾害期间和灾后较长时间内, 通过对灾区(灾民或抗灾群体)

 及其有关地区进行与灾害相关传染病疫情的收集、 专题汇总、 分析与报告, 供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在救灾防病决策时参考, 也为评价灾区防治措施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2 )

 内容与方法 

  a .

 救灾防病疫情信息报告流程(见图1 .

 1 .

 2 )

  

  6

   图 1. 1. 2 救灾防病疫情信息报告流程图〖LM〗

 b .

 报告内容与要求 

  ·

 灾害基本情况报告:

 以受灾县的乡(镇、 街道)

 级为单位收集上报灾情的危害程度、 群众的受灾情况、 防病能力、 疫情隐患等, 随着灾情的发展及其有关因素的变化及时上报新的情况。

 报告的有关内容见《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业务需求方案》。

 ·

 灾区疫情情况报告:

 灾害疫情监测报告的病种和时限依自然灾害种类而定, 原则上由省级及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决定。

 疫情报告以乡(镇、 街道)

 级为单位按日或周(旬)

 收集,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汇总、 分析后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并逐级上报。

 报告的有关内容见《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

 ·

 水灾要求报告疾病包括:

 鼠疫、 霍乱、 痢疾、 甲肝、 伤寒、 出血热、 钩体病、 乙脑、 流脑、 疟疾、 血吸虫、 红眼病、 皮肤感染症、 感染性腹泻、 感冒、不明原因群体性疾病以及其它要求报告的疾病。

 ⑶ 结果与评价

  上述疾病的报告率和报告及时率。

 1 . 1 . 3

  重大疫情报告 按照本《规范》 之1 9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应急管理”。

 1 . 1 . 4

  疫情报告的管理  1 . 1 . 4 . 1

  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 

  (1 )

 目的

  发现和掌握法定传染病人未就诊或就诊后未报告的数量、 病种和其它信息,有针对性地改进疫情报告工作; 同时利用法定传染病漏报率校正报告发病率, 推算估计发病率, 评估就诊和疫情报告的水平, 为修订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7

 (2 )

 内容和方法

  a .

 责任疫情报告单位的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和居民区漏报调查, 方法详见《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

 b .

 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与...

篇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疫情网疫情处置流程

络直报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个 体医生发 现疑似霍乱病例

  区县 CDC登记 用药前采样 医疗救治 隔离 消毒 杀虫、 灭蝇

 电话记录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派遣专业人员带齐必要物品赶赴现场现场初步调查、 核实诊断询问首诊医生诊疗情况、 个案调查采集相关标本、 病原学检测、 指导医院的隔离、 消毒、 灭蝇、 杀虫初步流行病学调查 排除 确诊、 明确散发或爆发根据需要, 地区或省级 CDC、 卫生监督机构指导工作成立霍乱疫情领导小组 (一般:

 县级; 较大:

 地区级; 重大:

 省级 分级由各级专家组确定)修订报告 报 同 级 卫生行政部 领 导 小 组 办 公综合协调 疫情处理工作有关资料的收集、 整理、 分析、 汇总、

 评估, 逐级上报(进展报告和结案报告)疫情控制 医疗救治 卫生监督健康教育后勤保障其他相关政府部门 流行病学:

 病例确认、 个案调查 流行因素调查、 分析 密切接触者追踪调查 疫情资料分析和报告趋势分析 确定疫点疫区以及提出交通检疫、 封锁等强制性措施的建议 保护易感人群 疫情控制及效果评价

 病人采样 隔离治疗 隔离病区消毒污染物无害化处理 实验室:

 病例、 密切接触者、 食品、 环境等标本采集 病原分离与鉴定, 保存与上送 药敏检测 消毒:

 疫点消毒、 杀虫灭蝇 指导医院消毒 消毒效果评价监督、 疾控、 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 隔离、 消毒等工作 协助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的管理.食品卫生、 饮水卫生和环境卫生监督、 执法与评估 对群众的肠道传染病知识的宣传 经费、 车辆、人员、 消毒药 品 和 器材、 治疗药品的准备和调度 开展相关疫情处理工作、 必要时实施交通检疫、 疫区封锁和安全保卫等 逐级报告 高淳县霍乱疫情应急处理流程图

  基层医疗机构上报至疾控机构的疑似病例

 区县级疾控机构携带个人防护装备、 疫区处理机动装备和消杀药品赴现场 逐级上报至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

 人间鼠疫疫情的判定由省(区)级疾控机构做出

 疑似鼠疫疫情 确定疫情 成立不同级别的疫情处理领导小组医疗救治和疫区处理 后勤保障、 健康教育、生产生活、 对外宣传等 重大疫情出现,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实施封锁和检疫措施 疫 情 总结 和 报告; 网络直 报 系统 疑 似疫 情 报告 信 息订正; 专报 信 息的录入 医疗救治 疫区处理疫情解除后, 解除 对 疫 区 的 封锁和检疫措施 确 定 封锁 范 围和检疫项目病 人 的 采样、 就地隔离治疗; 对密 切 接 触者 的 医 学观 察 和 预防性投药 实 验 室的诊断,病 原 学和 血 清学方法 个 案 调查, 密切接 触 者和 一 般接 触 者的调查 确定疫区、疫点范围,疫 区 内 消毒、 检诊、灭 鼠 、 灭蚤、 尸体及污物处理 在 疫 区 周围 内 开 展动 物 间 疫情的 调 查,进 行 疫 源搜索 保 障 疫情 处 理物 资 和生 活 物资 组疫内生和活 织区的产生开 展 健康 教 育和 组 织爱 国 卫生运动 组对体宣传 织媒的责任报告人网上直报的疑似病例

 疾控机构在监测中发现的疑似病例

 高淳县人间鼠疫应急处理流程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决定实施隔离、检疫、 封锁。

 安全保卫措施等 医疗调查处理组 织 疫 情处 理 专 家组、 人间疫情 调 查 处理组、 医疗救治组、 畜间疫情调 医疗救治 病人采样、 就地隔离治疗、 临床检验、 隔离病区消毒、 污染物消毒处理实验室细菌学检测:

 病人痰液、 血液等标本涂片镜检; 炭疽杆菌培养分离、 抗体检查 人间疫情调查:

 病人的个案、 密切接触者、 一般接触者调查; 流行特征调查; 传染源(动物或人)

 追踪、 调查 防止环境污染:

 疫点或疫区消毒、 尸体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接触者医学观察:

 接触病人或病畜以及其污染物隔离观察、 检诊检疫、 加强流动人口的防治工作 畜间疫情调查与处理:

 牲畜检疫、 病畜焚化、 牲畜接种疫苗 保护易感人群:

 疫情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需对高危人群应急接种疫苗经对疫情处理评估后作出是否解除隔离封锁 检测试剂、 疫苗、 消毒药品、 防护装备等疫情处理物资 封锁区人群生产生活保障, 安全保障, 维护社会稳定 健康教育、 群众个人防护 部门协调应对社会及媒体、 整体宣传 成立疫情处理领导小组 (疫情发生县级或及其以上)

  初步确定流行的性质、 范围、 强度及主要原因

 依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确定事件的分级

 疫情报告

 核实诊断

  后勤保障、 生产生活、 健康教育、对外宣传 事件初次报告、 进程报告、 结案报告高淳县肺炭疽应急处理流程图

  区县级 CDC 市级 CDC 省级 CDC 人禽流感/首例 SARS 需国家级确认SARS/人禽流感病例疑似或诊断病例排除 SARS/人禽流感病例 网上订正 询问流行病学史 转院 乡镇、 社区医疗机构发现发热肺炎原因待查病例

 区县级以上医院诊断发热肺炎原因待查病例 网络直报 医院内专家会诊 区县级专家组会诊 市级专家组会诊 不能排除 SARS/人禽流感病不能排除 SARS/人禽流感病SARS/人禽流感预警病例 省级专家组会诊 医院:

 网络直报/隔离治疗 CDC:

 密接调查/医学观察/疫点消毒卫生厅:

 专家组分级建议 禽流感需通报农业部门 区县卫生局 (应急办公室)市卫生局(应急办公室)省卫生厅(应急办公室)医院采样送检 报告市卫生局 流调:

 病例调查/登记密接/疫点消毒 采样:

 咽拭、 血清 密接被动观察 省指定机构检测:

 SARS/禽流感其他呼吸道病原 高淳县非典、 人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理流程图

  及时收集、整理、交流、上报信息,开展健康教育 根据调查研究进展 实时调整控制措施 采取进一步控制措施 根据临床表现治疗效果 流行病学调查

 医疗救治 实验室检查现场措施监测信息收集 宣传教育 成立事件发生县(市)

 级以上处置组 (根据事件级别, 成立相应级别的处置组)就地隔离 对症治疗 快速评估 根据病例数、 症状、 涉及范围等

  初步制定调查等方案 病例定义、 调查目 的、 内容、 方案

 病例个案调查入户调查

 环境因素调查描述流行病学 特征

  开展流行病学 病因研究

  初步确定 检测项目 边调查边采 取控制措施 开展流行病学和实验 室 监测, 发现病人及时报告。

 对水源、 环境、 动物宿主和生物媒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和分析研究 采集标本监测相关项目检测结果提出假设和初步控制措施 验证假设, 进行病因学研究,查找事件病因

 控制效果评价 总结上报高淳县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技术流程图

  结合检验结果, 整理流调资料写出初步调查报告, 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行政处罚

 市卫生局卫生应急办公室 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 责任疫情报告人或个人举报 南京市卫生监督所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明确发病人名、地点、 时间及报告人联系方式 必要时 区县卫生局 区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 区县卫生监督所 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必要时必要时责 任 疫情 报 告人 或 个人举报处置小组准备好个人防护物品、 流调表、 执法表和工作手册、 采样和消毒药械、 预防用药或疫苗赴现场进初步调查

 调查取证

 核实诊断查找病人 调查水源、 食品和环境等卫生 采病人血清、 咽拭子、 排泄物、 水和食品等样本 提出并落实防治措施,并进行广泛宣传教育查封食品、保护饮用水源、 追究责任

 病人隔离治疗 消毒病人污染物品、污染场所、 环境整治密切接触者预防接种、 服药、 观察 高淳县常规传染病防治工作(普通警示)

 流程图

 — 7 — 高淳县传染病疫情控制意见书 发生疫情单位:

 法人代表:

  地址:

 电话:

  疫情概况:

  疫情控制意见:

  签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和《江苏省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 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你单位有责任与义务配合我们调查和采取疫情控制措施, 如果你单位不予配合,不提供真实信息, 由此造成严重后果将承担相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发生疫情单位(签章):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签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本意见书一式两份, 一份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留存, 一份交当事单位。

篇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疫情网疫情处置流程

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方案制定、流调队伍、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现场调查、采样检测、报告撰写、信息报送和质量控制。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流调人员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流行病学调查

 epidemiological

 survey

 指对人群中疾病或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及保健对策。

 2.2

 疑似病例 suspected

 cases 有2.2.1的任何一条,且符合2.2.2中任意 2 条。或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2.2.2中的 3 条。

 2.2.1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 --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聚集性发病:两周内在小范围内,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2.2.2 临床表现 --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具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特征;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2.3

 确诊病例 confirmed

 cases 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者:

 2.3.1 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2.3.2 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2.4

 1

 无症状感染者 asymptomatic

 touching

 person 无临床症状,呼吸道等标本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者。主要通过聚集性疫情调查和传染源追踪调查等途径发现。

 2.5

 聚集性疫情

 cluster

 outbreak 指14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个单位等)发现2例及以上的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且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的可能性,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的可能性。

 2.6

 密切接触者

 close

 contact 指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 2 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 2 天开始,未采取有效防护与其有近距离接触(1 米内)的人员,具体接触情形包括:

 —— 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

 —— 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到密闭环境中探视病人或停留,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 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

 、或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

 ——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

 3 方案制定 3.1 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和方法、组织与实施等(见附录A)。

 3.2 流调队伍建设方案 包括应用范围、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工作流程、工作职责、人员队伍培训等内容。

 3.3 流调队员培训方案 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及要求、培训方式、培训考核等。

 3.4 流行病学调查流程 包括调查与处置总体流程、调查前准备流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流程、穿脱防护用品流程、咽拭子采集流程、流调报告撰写流程、感染来源判定流程、感染来源不明病例处置流程、医务人员病例处置流程、疫情控制措施流程等(见附录B)。

 4 流调队伍 4.1 组建原则

  2

 按照“分级分区,规范高效;快速响应,应调尽调”的原则组建市、区两级现场流调队和后备流调队,必要时各区可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调人员扩充。

 4.2 工作机制

 散发和局部爆发阶段以各区负责本辖区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为主,市流调队负责流调质量控制,并与辖区联合开展重点病例和聚集性疫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社区传播和大范围传播阶段,在辖区完成基本流调任务的基础上,由市疾控统一调配流调资源支持重点区和重大疫情的处置。

 4.3 工作职责 各区流调队应对辖区内流调工作和疫情处置的质量负主体责任;重点疫情、重点病例应采取首调负责制,确保调查质量和资料完整。

 4.4 人员要求

 现场调查组应由专业人员组成,一般应包括流行病学、样本采集和消毒杀虫等专业人员,必要时可增加其他专业和管理人员。

 4.5 调查员培训 应对所有参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队员和后备队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考核合格方可参加流调工作;培训可采用远程视频、模拟演练、桌面推演、线上学习等方式进行;培训应包括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技术,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防护服穿脱,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个人防护要点,特定场所消毒技术和消毒操作,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管理等内容。

 4.6 个人防护要求 在流行病学调查及标本采集过程中,调查队员应严格按照《特定人群个人防护指南》有关要求(见附录C),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

 5 调查对象 5.1 散发病例

 包括散在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5.2 聚集性病例

 5.2.1 通过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查找有密切接触或共同暴露史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

 5.2.2 通过大疫情网查找同单位或同住址,且发病间隔在 1-2 个潜伏期内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

 5.2.3 通过大数据和个案流调报告,查找不同地区、在发病前 14 天内均有乘坐同一航班和火车车次,或参加相同旅行团或会议等具有共同暴露史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

 6 调查内容 6.1 个案调查

 6.1.1 区级疾控机构接到报告后,应于 24 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

 6.1.2 调查内容包括:

 3

 ——疑似病例调查内容:基本信息和密切接触者情况。

 ——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调查内容:基本信息、发病与就诊、危险因素与暴露史、实验室检测、密切接触者等。

 ——密切接触者判定和管理按照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执行。

 6.2 聚集性病例调查 6.2.1 区级疾控机构判定聚集性疫情后,应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6.2.2 聚集性疫情涉及的所有病例均应按照相关要求开展个案调查,填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个案调查表》(见附录 D)《聚集性疫情病例关键信息登记表》(见附录 E)。

 6.2.3 应及时对家庭、办公场所、公共场所和医院等聚集性疫情发生地开展调查,掌握聚集性疫情暴露场所的环境、共同暴露人数、人员接触和防护等情况,判断可能的传播风险和范围。

 7 现场调查 7.1 调查时限 区级疾控机构接到辖区内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以及聚集性疫情报告后,应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在24小时内完成。

 7.2 调查方式 可通过查阅资料,询问病例、知情人和接诊医生等方式开展。如病例病情允许,以调查病例本人为主。如病人病情较重,或病人已经死亡,或其他原因无法直接调查时,可通过其医生、亲友、同事或其他知情者调查、核实或补充。

 7.3 调查前准备 7.3.1 调查前调查队员应评估自己的身体状态,不应带病参与现场调查与处置。

 7.3.2 调查前熟悉个案调查表的内容和密切接触者的判定标准等,初步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7.3.3 赴现场前应准备必要的资料、物品,包括调查用品、采样和检测设备、相应的试剂和用品、现场用预防控制器材、药品、个人防护用品、相关的专业资料、现场联系信息、照相机等。

 7.4 现场调查 7.4.1 在流行病学调查及标本采集过程中,调查队员应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和穿脱防护服的个人防护要点,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7.4.2 到现场后,应先到医生办公室摘录调查对象的病例信息,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个案调查表》(见附录 D)的要求,填写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发病就诊过程、实验室检测结果等内容。

 7.4.3 询问患者或家属可能的感染来源及感染后的活动轨迹,并补充其他需要填写的内容。

 8 采样转运 8.1 所有病例应按照相关要求开展标本采集与转运,标本要做到应采尽采,安全转运。

 8.2 聚集性疫情的首例病例、怀疑为无症状感染者或潜伏期内传播等情形,宜在两次核酸检测阴性的情况下增加采样频次,并采集调查开始当日及 2 至 4 周后的血清标本留存备查。

 9 报告撰写 4

 9.1 包括个案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和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两种报告均应根据不同时段撰写初步流调报告、进展报告和结案报告。

 9.2 个案初步流调报告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发病就诊过程、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密切接触者判定、采样及检测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必要时列表展示已确定密切接触者情况,登记表内容至少应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与病例关系、最早接触时间、最后接触时间、接触频率、接触地点和接触方式。

 9.3 聚集性疫情初步流调报告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发病就诊过程、流行病学史、密切接触者情况、感染来源分析、实验室检测情况和采取措施。必要时填写聚集性疫情病例关键信息登记表(附录 E),绘制流行曲线、发病时序图和病例关系图等。

 9.4 进展报告主要描述病例病情情况和疫情进展情况、措施落实情况、订正信息和下一步工作等内容。

 9.5 结案报告指密切接触者经 14 天隔离医学观察,无新发病例,疫情风险点解除。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发病就诊过程、流行病学史、密切接触者情况、一般接触者情况、感染来源分析、采样及检测情况、采取措施和结案判定等。

 10 信息报送 10.1 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完成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个案调查或聚集性疫情调查后,应当于 2小时内,将个案调查表或调查报告及时通过网络报告系统上报。

 10.2 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报告报送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

 11 质量控制 11.1 流调工作质量控制应贯穿调查前、调查中和调查后全过程。

 11.2 可对调查表进行统一编码,便于后续资料核实和随访。

 11.3 流调队员调查时应查看调查问卷是否填写完整,不完整的应及时补充完整;实验室检测结果、病人转归等情况应及时补充到调查表中。

 11.4 流调分队应及时分析总结流调中遇到的现场问题与不足,集中讨论解决方案。

 5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为掌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发病情况、暴露史、接触史等流行病学相关信息,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排查,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蔓延和传播,特制定本方案。

 A.1 调查目的 A.1.1 调查病例的发病和就诊情况、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暴露史; A.1.2 发现和管理密切接触者。

 A.2 调查对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以及聚集性疫情。

 A.3 调查内容和方法 A.3.1 个案调查 区级疾控机构接到报告后,应于 24 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可通过查阅资料,询问病例、知情人和接诊医生等方式开展。如果病例的病情允许,则调查时应当先调查病例本人,再对其诊治医生、家属和知情者进行调查。

 疑似病例的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和密切接触者,仅填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个案调查表中身份证号、姓名、性别等信息,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登记表。

 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发病与就诊、危险因素与暴露史、实验室检测、密切接触者等。

 密切接触者判定和管理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执行。

 A.3.2 聚集性疫情调查 区级机构根据网络直报信息和病例个案调查情况,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的定义,判定聚集性疫情后,应当立即开展调查。调查内容除所有病例的感染来源、密切接触者等信息外,重点调查病例间的流行病学联系,分析传播链,聚集性疫情调查结果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填报事件的基本信息、初次、进展和结案报告。调查与分析方法参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网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指南》,并将聚集性疫情病例关键信息附在结案报告中。

 A.4 组织与实施 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由病例就诊医疗机构所在的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疾控机构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单位应当迅速成立现场调查组,根据制定的调查计划,明确6

 调查目的,确定调查组人员组成和各自的职责与分工。调查期间,调查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市级、省级、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根据疫情处理需要赶赴现场,与前期抵达的调查机构组成联合调查组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A.5 信息的上报与分析 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完成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个案调查或聚集性疫情调查后,应当于 2 个小时内,将个案调查表或调查报告及时通过网络报告系统进行上报。同时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报告报送本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

 7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流程 图B.1给出了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总体流程;图B.2给出了调查前准备流程;图B.3给出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流程;图B.4给出了现场流行病调查穿戴防护用品流程;图B.5给出了现场流行病调查脱防护用品流程;图B.6给出了咽拭子采集流程;图B.7给出了流调报告撰写流程;图B.8给出了感染来源判定流程;图B.9给出了感染来源不明病例处置流程;图B.10给出了医务人员病例处置流程;图B.11给出了疫情控制措施流程。

 图B.1 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总体流程

 8

  ...

篇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疫情网疫情处置流程

聚集性疫情处置流程

  一、按照“四早”、“四集中”原则,规范做好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转运和治疗‘发现疑似病例后要按规定及时送往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加强对重症、危重症病例的救治,努力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规范做好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隔离治疗、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以及解除隔离出院后健康管理工作。

 二、市疾控中心应立即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相关技术文件的通知》(中疾控传防发〔2020〕20 号)附件 l 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调查与分析方法》开展调查,迅速查明感染来源、传播方式、传播范田、密切接触者等关键信息,分析传播链、聚集性病例代际关系,确定疫情严重程度。

 三、出现聚集性疫情的学校应暂时停课,复学时间由属地教育部门会同卫生健康部门确定。

 四、学校应积极配合卫生健康部门排查可疑人员、筛查疑似病例、追踪密切接触者,配合有关部门对教职工、学

 生和家长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心理疏导和于预掌握教职工、学生和家长每日健康状况。

 五、市疾控中心要及时对可能污染的环境、公共设施和区域、物品等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未消毒。

 六、市卫生健康委立即组织力量,对密切接触者实施集中隔离,对一般接触人员、密接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实施居家隔离健康观察。与病例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集中隔离,病例同班同学的家属进行居家隔离,学校其他学生家属进行健康告知。对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人员、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及可能暴露人员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主动筛查潜伏期病例、无症状感染。对教职工、学生和家长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心理疏导和干预,提高其主动配合、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七、市公安局维护正常生活、工作秩序,对拒不配合人员依法实施强制性措施。

 八、以区(市)为单位按分级分类管理要求,出现聚集性疫惰的学校所在的区(市)列为中或高风险地区,并向社会公布。

篇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疫情网疫情处置流程

疫情应急处置方案 一、编制依据 根据国家应对落实疫情出台相关政策和管理规定,并负责贯彻落实;牵头组织各部门积极开展疫情期间的疫情最新进展宣传工作,负责传递官方应急知识、疫情防护、疫情最新进展等宣传工作,全面提高干部员工依法防控能力。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1、综合协调组 责任领导:某 责任人:某 责任部门:行政部 工作任务:防疫物资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汇报总结 具体措施:

 (1)负责调度公司各部门疫情防控保障物资需求情况,及时向公司领导小组报告,负责采购调配工作,并建立台账(物资名称、调入时间、调入数量、调出时间、调出数量、经办人)。

 (2)员工名册管理 具体措施:负责全体干部员工工作现状实施造册管理,制定到岗人员、未到岗人员、现所在地、健康状态花名册,从 3 月 25 日起每天更新一次,并及时报领导小组组长。

 (3)工作总结 具体措施:疫情结束后,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2、门卫管理组

 责任领导:某某 责任人:

 责任部门:园区门卫管理部 工作任务:

 (1)人员体温测量和消毒。

 具体措施:组建人员体温测量和医用酒精消毒应急小组,在公司大门口设立人员体温测量区和观察区,负责进入公司人员体温测量和酒精消毒工作,确保每人每天至少进行两次体温测量和酒精消毒,安排好人员体温检测和酒精消毒登记工作;(2)外来人员进入公司院内的管控 具体措施:对公司出入口进行值守、验证、检查登记,查验出入人员的证件,办理登记手续;除应急领导小组批准之外,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公司;指挥、疏导出入车辆,维护出入口的正常秩序; (3)信息收集报送 具体措施:负责各部门每天疫情防控信息收集,每天按照要求向某公司和某公司领导小组报告信息情况。

 (4)防控调度监管 具体措施:负责调度、监督检查公司各部门疫情防控管理工作落实情况,每天调度一次,进行台账管理;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贯彻上级应对疫情防控各类文件精神落实情况,二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防控机制及工作方案情况,三是负责公司及指导各部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3、运营管控组 责任领导:某

 责任人:某、某 责任部门:运营生产中心 工作任务:

 做好生产车间的消毒工作 具体措施:

 (1)各部门经理对以下情况之一的员工,应立即将情况汇报至运营生产中心,同时主动与当地社区或村委员会等政府部门取得联系并登记,配合相关防控措施,按要求居家隔离或联系医疗机构集中隔离 14 天,隔离期满无异常后可返岗复工;14 天内有过疫情重点疫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居史的,14 天内有过疫情重点疫区人员接触史的,来自上海、吉林等疫情重点地区的员工,一律暂缓回公司,目前仍在疫情重点疫区的人员,要遵守当地政府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不得违反规定擅自离开。其余员工因工作需要上班的,必须佩戴口罩,每日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方可正常返岗复工。

 (2)员工本人或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咳嗽、胸闷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员工,并及时到就近医疗机构就诊。对于接触过或到过疫情高发区的员工,解除医疗观察后,并出具当地社区或村委员会等政府部门的证明,方可返岗上班,应当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报告,部门将信息报安全保卫部,安全保卫部汇总将人员管控情况报告领导小组组长,及时建立相关台账。

 三、应急准备 (一)物质准备 根据公司的规模、员工数量,准备充足的医用口罩、洗手液(肥皂)、消毒药械、测温仪等防控物资(储备用量不少于两周)。

 (二)设置临时隔离医学观察点 根据《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要求,结合公司情况在公司食堂二楼设置临时隔离医学观察点。

 (三)疫情分级 (1)一般情况:指单位职工中未发现病例(包括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和可疑症状人员。

 (2)出现可疑症状人员:指出现发热、咳嗽、咽喉痛乏力、腹泻和腹痛等症状人员。

 (3)出现单个病例:指单位职工出现 1 例病例(含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尚未出现续发病例。

 (4)出现聚集性疫情:指 14 天内在本单位发现 2 例及以上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病例间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或因共同暴露感染的可能性。

 (5)出现传播疫情:指在 14 天内单位职工中发现 2 例及以上感染来源不明的散发病例,或聚集性疫情起数较多且规模较大,呈持续传播态势。

 四、疫情处置要求 公司按照上级政府部门要求,开展下列工作:

 1、加强组织管理; 2、做好人员的摸底调查; 3、开展健康教育与防控知识培训; 4、加强公司院内人群的健康监测,一方面积极开展体温、咳嗽症状的主动监测,增加健康监测点及监测频次,另一方面加强被动监测,引导员工提升自我监测意识,主动申报健康状态况。重点关注相关的症状监测,如呼吸道症状、发热、畏

 寒、乏力、腹泻、结膜充血等; 5、做好信息收集与报告; 6、开展环境卫生治理; 7、加强工作场所通风与消毒; 8、限制人员聚集(采取错峰上下班,就餐等,减少不必要的集中会议)。

 报告流程:每日安排专人收集公司所有人员身体状况信息,报公司疫情应急处置管理办公室排查。

 (一)出现可疑症状人员 除做好上述 8 项处置措施外,做好以下疫情防控工作:

 9、公司安排专人将可疑症状人员及密切接触人员先行留置在临时隔离观察点,做好隔离医学观察; 10、公司安排专门车辆,在做好可疑症状者和护送人员个人防护前提下,及时转送就定点发热门诊开展诊治排查,根据病情需要也可联系街道、社区或拨打 120急救电话送医。可疑症状者转离后,公司对隔离场所做好消毒。

 报告流程:职工发现本人或其他人出现可疑症状后立即将相关情况(包括出现症状时间、地点、人员、症状、人员数量等)报告公司应急处置管理办公室。公司要在 2 小时内将疫情信息报上级主管部门和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二)出现单个病例 除做好上述 10 项措施外,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以下疫情防控工作:

 11、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按要求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管理,严格落实消毒等疫点处置措施。

 报告流程:公司通过主动排查发现职工有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

 立即将相关信息报上级主管领导,并同时报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三)出现聚集性疫情 除做好上述 11 项措施外,在当地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按要求开展相关工作

 报告流程:公司通过主动排查或员工发现单位有聚集性疫情的,立即报告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防控指挥部。

 (四)出现传播疫情 除做好上述 11 项措施外,采取疫区封锁等措施。

 12、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县级防控指挥部组织专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根据需要采取停工歇业和对公司(划分的疫点、疫区)进行封锁。

 报告流程:立即报告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防控指挥部。后者立即报告上级防控指挥部。

 五、健康教育与舆情引导 积极做好员工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缓解紧张心理,稳定情绪,更好地配合治疗和隔离观察。及时对网络及社会舆情进行正面引导,争取在短时间内恢复公司正常秩序。

 六、信息汇总及上报 公司内部加强信息互通,确保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加强与街道、社区、疾病防控部门的联系,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及时汇总分析疫情处置信息,按要求报告主管部门。疫情处置结束后,收集、整理应急处置工作记录、方案、文件等资料,组织各部门对应急处置过程和应急处置保障等工作进

 行分析研究,提出整改意见并报上级主管部门。

篇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疫情网疫情处置流程

1:

 学校传染病疫情处置流程图

  辖区疾控中心 在卫生计生部门的指导下开展传染病防控相关工作

 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判定 发现传染病异常信息 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核实疫情 教育行政部门 学校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对学校健康教育 组织临床、疾控专家诊断、流调、实验室检测 排除 诊断 学生返校 隔离治疗 对学校进行终末消毒 医学观察 晨检、因病缺课

 登记追查 学生到医院就诊 辖区疾控中心

 附件 2

 学校重点传染病疫情告知书

 (以结核病为例,参考样式)

 学校:

  你校

  ,

  年级(学院/系)

  班

  ,教师/学生,男(女),

 岁,联系电话:

 ,家庭地址:

 。在

  (医院)诊断为:

 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实验室检测结果:阳(阴)性(注明哪种检测方法)。按照《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 版)》 (国卫办疾控发〔2017年 22 号)要求,请贵单位在接到通知后,组织开展以下处置工作:

 1. 2. 3.

  本通知一式两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学校各存一份。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管负责人(签字):

  学校的分管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 3 学生日常晨检记录表(班级适用,参考样表)

 晨检日期:

  ,

 班级

  ,缺勤人数

 ,因病缺勤人数

  。

 姓名 主要症状 采取措施 病因追查 备注 发热 皮疹 腹泻 呕吐 黄疸 其他症状 联系家长 医院就诊

 学生日常患病情况汇总表(全校汇总,参考样表)

 班级 学生总数 出勤人数 事假缺勤数 因病缺勤数 学生患病情况统计 患病学生主要症状(发热需注明)

 备注 新增患病数 患病总数 住院治疗人数 在家治疗人数

推荐访问:疫情 处置 中国 流程 疾病预防控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