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优谦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正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学习型乡村建设路径

时间:2023-09-21 09:20:28 来源:网友投稿

○余瑞霞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在农民。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村数字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其教育程度、文化素质、综合素养和劳动技能水平影响着乡村产业兴旺、文明乡风培育和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顺利解决,以及现代新型农民职业化角色的形成。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学习型乡村建设是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基石,也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广大农民的学习,提升农民的教育、文化、科技素质,造就大批“学习型”农民,构建学习型乡村,使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社会教育有机衔接,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学习作为人类获取知识和提高认识水平的实践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20 世纪60 年代,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提出“学习型社会”概念,保罗·郎格朗提出终身教育理论。70 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学会生存》,书中提出“为生存而学习”的观点;
各国越来越重视热爱学习、终身学习、主动学习的理念和风气,强调学习的大众化和持续性,以丰富学习者的精神世界。在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学习型乡村的构建,以学习作为乡村建设的主要底色对涵养乡风文明、提高乡村人口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领航学习型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赋能乡村人力资源集聚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人才无疑是关键。或者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质在于破解乡村振兴涉农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瓶颈,使乡村人力资源回流,培养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志在建设新农村的人才队伍,增强农村的吸引力,让农民成为让人向往的职业。学习型乡村建设强调教育和学习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形态,提倡通过榜样示范和带动作用,培育农民自觉学习意识和创造能力,调动农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些有助于践行“人人皆学习之人”的理念,改善乡村人口文化观念,发挥本土优秀人才综合技能以及外部人才、乡贤回乡创业的作用,激发广大农村地区人才的活力与创造力,进而蓄积乡村人力资本,产生人才集聚效应,建立健全农村人才机制,使更多人才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之,学习型乡村建设有助于解决乡村现代化引发的文化、教育、人才等问题,是赋能乡村振兴人力资源集聚的必然选择。

(二)促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必要举措

自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以来,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快构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数字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成为全面推进乡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数字乡村建设有赖于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农民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既是参与者又是受益者,接触、使用和熟悉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机会越来越多,其自身数字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乡村数字建设的进程,可谓检验数字乡村建设成效的重要因素。从近年来数字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看,当前农村数字化发展比较滞后,农民数字化素养水平堪忧,表现在由于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以及城乡二元结构失衡,农民对数字化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参与乡村数字文化、数字产业、数字生态的意识不强,数字化水平普遍较低,甚至缺乏数字化应用的基础知识。另外,随着大批青年人到城镇打工和定居,农村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数字化建设专业人才急缺,数字乡村建设后继乏人。如何引导农民参与数字乡村与智慧乡村建设,吸引更多的劳动者真正以农为职,藉此培养更多的乡村致富带头人、农业经理人,是关系数字乡村建设和数字中国建设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这一切无疑需要通过学习型乡村建设,提升数字乡村建设水平,拓展数字乡村建设的深度。学习型乡村建设把学习作为一种生存状态,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参与学习的自觉性,充分利用培训、视频、直播、夜校等模式,提升农民数字素养,打造智慧学习环境,支持数字化时代多样化的学习模式,为农民提供学习知识的机会,把农民培养成学习型、知识型的劳动者。

(三)涵养乡风文明和终身教育的内在要求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风文明是判断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新指标,是乡村振兴的内在灵魂”[1]。学习型乡村建设以学习作为乡村发展的底色和乡村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空间,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和精神力量,承载着铸魂的根本任务,有助于促进文化资源向乡村流动,实现教育和学习从学校延伸到广大乡村,培养广大农民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乡村学习氛围,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涵养乡风文明。“通过学习型农村建设可以改善农村基础文化教育条件,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从而达到移风易俗、文明乡风的目的。”[2]另外,学习型乡村建设注重激发农民多形式学习的积极性,致力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使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改变乡村人口的精神风貌,提升乡村人口素质,促进乡村治理水平,营造乡村持续性学习的良好氛围。这一切不仅能有效遏制农村陈规陋习,而且使乡村散发更多文化味道和向上的精神力量,满足乡村人口创造自我、提升素质和终身教育的需求,同时吸引乡贤回馈家乡,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四)实现农民职业化发展的必经之途

农民职业化发展是实现农民从传统的“身份”向“职业”转变的过程。具体而言,受限于传统城乡二元结构,农民牢固的“身份”作为农业生产生活的主体,是国家制度安排的结果。“农民的职业属性长期被身份属性遮蔽,成为与市民相互区隔的一对概念。”与“身份”的农民相比,作为“职业”的农民掌握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较强的市场意识,是推动乡村振兴、变革传统农业、探索农业现代化的实践者和从业者。2005 年,农业部提出“职业农民”概念。2012 年,中央1 号文件提出“新型职业农民”,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由此开启了当代农民的职业化之路。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取得了突出成绩,全国高素质农民数量已达1700 万人,绝大多数高素质农民接受了农业生产经营培训和技能指导,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备责任感、创新性和现代观念的从业者。显然,打破农民的身份属性、建构农民的职业属性,实现从“职业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离不开学习型乡村建设。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乡村并形成“无人不学、无时不学、无地不学”的学习氛围,将提升农民自身技能,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将自身的文化技能素质转化成社会生产力,进而调动更多的农民群体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践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学习型乡村建设活动不同于升学教育,它通过培养乡村成员的学习兴趣、创造意识和学习能力,树立共同的学习愿景,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格局,普及文化科学知识,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目前,终身学习、全民学习和全过程学习的学习型乡村建设无论在思想认识、运作机制还是在合作意识等方面面临着挑战。

(一)农民层面:思想认识不足,参与学习的主体意识缺失

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和学习型乡村建设的主体,其主导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成效和可持续性。由于各种因素,农民思想意识中小富即安和满足现状等传统观念仍然存在,甚至根深蒂固,集体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受此影响,当前大部分农民对学习型乡村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理解不够深入。“坐在门口晒太阳,等到政府送小康。”表现在农民思想认识不足,缺乏学习动力和活力,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参与学习的主体意识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偏弱,自主性不强。此外,农村学习氛围淡薄,缺乏更新知识的持续性和连贯性,尊重知识、崇尚学习的良好风气尚未形成。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农村居民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聊天、刷抖音、看视频、打游戏,而不是了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和电商信息。另外,农村居民的阅读需求非常低。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业居民年人均图书阅读量为3.11本,低于城市居民的5.62 本。农村居民阅读率49.3%,远低于城市。学习和阅读的愿望降低,与农民的学习动机密切相关。如有的农民学习只是为了应付政府的检查,或将学习当作获取国家优惠政策的工具,而非提升知识和技能的手段。这一切使得农民作为学习型社会的直接受益者,对学习型乡村建设持消极态度,自然无法使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农村农业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二)政府层面:学习型乡村建设运作机制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政策保障

组织、体制、制度和机制建设,是学习型乡村建设的关键一环。但从目前政府主导的学习型乡村建设机制来看,政府对于学习型乡村建设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基础保障不健全,组织结构、经费投入、评估体系、利益纠纷和日常规范协调机制等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政策保障。“在政策层面对学习型社会的功能、作用、内部结构组成、内外关系调节、预期成效评估等都缺乏明确详细的方向性规定。”[3]表现在政府在学习型乡村建设中往往以管理代替治理,以决策代替支持和保障,忽略了农民的主体性功能发挥。财政支持乡村学习组织和学习场所建设的经费不足,政府、社会力量的多元投入格局尚未形成。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引导作用,助力学习型乡村的纾困发展,促进学习组织自发形成方面缺乏制度保障,导致学习型乡村建设的动力不足。乡村文化馆和图书馆等学习场所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阵地,近年来,其功能日渐萎缩,数量不断减少,发展面临诸多困难,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读者对知识的渴求。另外,乡村不同学习个体的年龄层次、教育程度、学习特点、职业状况等存在差异性,学习需求呈现多样化、动态性,这一切使乡村居民学习资源的供给难度加大,个性化的学习供给模式制约了学习型乡村建设。尤其进入“互联网+”时代,农业发展需要加快建设信息工程,但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互联网移动终端的使用比例和覆盖率急需提高,农民的信息化素养亟待提升,“信息鸿沟”现象依然存在。

(三)社会层面:缺乏共同学习观念,合作意识不强

学习是提升乡村人口素质、实现乡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构建学习需求服务体系的有效方式。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科技、财政、基层社区、乡村组织等通力合作,协同完成。但从目前情况看,由于社会主体缺乏共同的学习观念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社会风气,学习型乡村建设大多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例如,学校、社会教育机构、文化培训单位虽然向农民开放教育培训项目以及定期承担相关的组织培训工作,但现场示范、参观考察、定向培训、顶岗实习等往往流于形式。金融机构、企业、社会力量对学习型乡村建设的公益性本质认识不到位,以贷款、投资或捐资等方式参与学习型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事实上,真正成熟的学习型组织,“其组织结构应当是金字塔形的,有明确的领导层、管理层(如理事会、委员会等),还有共同体各会员单位”[4]。对于学习型乡村建设而言,各自为战的状态导致共同体结构松散,运行机制不完善,资源整合力度不强,合作协商意识不足,在统筹推进方面举步维艰。

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学习型乡村建设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推进学习型乡村建设中,无论社会层面、政府层面还是农民层面,都存在着诸多挑战,无形中弱化学习型乡村建设的效果。提升学习型社会建设成效,需激发主体的学习动机,加快学习共同体建设,构建多元协同建设格局,培育乡村学习愿景,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使学习成为人的终身习惯和自觉行为。

(一)激发主体的学习动机,完善学习激励机制

学习型乡村建设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需要激发农民作为学习主体的意愿和动机,激励农民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有效卷入学习过程,成为自觉获取知识的“学习型”农民,产生建设学习型乡村的内生动力。基于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学习意愿不足、学习主动性不强的现状,其一,通过氛围营造、服务强化、惠农学习等多种方式,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风气,使农民形成积极健康的求知心理,转变固有观念,主动加入新型职业农民学习行列。例如,拓展服务供给对象,把乡村人口全部纳入学习型社会之列,满足个性化、差别化的学习需求,夯实学习型乡村的心智基础。建设惠农学习工程,完善农家书屋、乡村文化室、阅览室等设施,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乡村阅读风尚,实现乡村常态化阅读,解决农民文化需求。其二,创新农民教育培训和学习模式。根据农村产业特色和生产生活需要,开展农民学习会、乡村学习月、学习周等活动。做好农民教育培训,使理论讲授、研讨交流、云端教学、案例分享、现场观摩等融为一体,并尽可能将学习地点改在田间地头,把技术服务送到农民家门口。另外,根据培训对象的能力接受程度,实施“因人而异、分层分类”的培训模式,引导农民乐学参训,增强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形成崇尚知识、崇尚学习、崇尚文化的良好乡村氛围。其三,完善学习激励措施。通过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远程教育,颁发新型职业农民等级证书,将高素质农民培训与技能评价相结合;
对学习突出的乡村和居民开展“学习型乡村”“学习型乡镇”“学习型先进个人”评选,增强乡村居民学习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以及自我认可度,重塑学习型乡村生态。

(二)加快学习共同体建设,培育乡村学习愿景

学习共同体是学习者从自我发展需求和价值目标出发,围绕共同的学习行为和知识建构目标,主动参与到团体学习合作中,创造和分享学习资源而形成的学习整体,为整合各方资源、培育乡村学习愿景、优化学习模式提供了载体和平台。其一,学习共同体建设有助于整合学习资源,满足农民的学习需求。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基于共同的学习兴趣及需求,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对共同体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其个体知识和共同体的集体知识融为一体,成为宝贵的学习资源,即学习共同体实现学习者的个体知识、实践经验和共同体的集体知识、实践经验等学习资源的相互转化和拓展,满足不同类型农民的学习需求[5]。由此,学习共同体规避了学习资源匮乏、学习时空受限等问题,以文化和学习资源共享的优势保障农民的学习权利,使农民享有更多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例如,一些地方打造的“三公里教育圈”、“一站式”农民培训基地、“订单式”和“保姆式”跟踪培训服务、农民田间学校等,都是学习共同体的重要阵地,有助于培育乡村学习愿景,为乡村振兴发展赋能。其二,完善学习共同体组织培育机制。通过创建社区学习型组织机构,例如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培训中心和居民家庭学习点,整合文化资源,完善培育机制,延伸学习形式,引导群众共享学习乐趣;
构建富有地方特色、惠及所有乡村居民的教育培训资源库,满足群众学习的多样化需求,形成有持续增长学习活力的的正能量新农村,让乡村学习品牌成为乡村振兴的标志之一。

(三)加大学习型乡村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构建多元协同建设格局

随着学习型乡村建设的大力推进,学习成为一种社会化行为,学习的终身性、社会性彰显无遗。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为保障学习型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把学习型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社会多方力量一起加快构建多元建设格局。首先,政府加强顶层设计,牵头文旅、教育、财政等部门与社区共同制定学习型乡村建设专项方案、建设内容和具体计划,规划实施学习型社会组织,构建学习型乡村建设管理机制,完善基层社区教育服务体系,统筹推进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严格评价指标,将学习型乡村建设列入年度绩效评估。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坚持以党员、科技专家引领村民智学,提高村民学习意识。聚焦乡村文化传统和资源优势,在“一村一品一文化”项目实践中凝练学习型乡村文化。加快数字化乡村信息设施建设,扶持乡村在线学习平台建设,提升村民的信息化素养,构建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其次,加强融合发展,构建乡村联动学习机制和多元协同建设格局。学习型乡村建设是一个多方联动、协同建设的工程,不仅涉及政府,还涵盖社会、企业、市场、个人等多元主体。政府通过决策施策、资源分配、资金优化投入支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治理和学习共同体建构之中,壮大乡村学习型社会组织与乡村产业的密切联系,发挥不同建设主体的独特优势,形成合作共创、协同互补的乡村建设格局,奏响学习型乡村建设的“大合唱”,不断提升乡村发展的整体成效。第三,推进涉农院校参与学习型乡村建设。我国涉农院校承担着“三农”技术人才培养的重任,是学习型乡村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地方政府、社区在学习型乡村建设中应依托地方高水平涉农院校,充分发挥高校教师专家团队的育人优势,引导其教育培训活动走出课堂,走向田间,服务于农村发展的广阔舞台,满足农民多层次的学习需要,成为学习型乡村建设的动力源,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学习型农民建设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饸饹面“贷”富农民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自贸区建设再出发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中华家教(2018年10期)2018-10-30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人大建设》伴我成长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保障房建设更快了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年2期)2015-02-27“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中国火炬(2012年12期)2012-07-24

推荐访问:乡村 学习型 振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