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优谦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正文

共同富裕目标下宣城市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3-08-26 09:15:05 来源:网友投稿

方 瑶,赵莎莎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宣城 242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做出系列重要论述;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在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村发展和助力农民增收方面意义重大;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1];
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2022年,文化和旅游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这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部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乡村振兴规律认识的深化。

(一)共同富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体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快打造共同富裕的乡村样板,需要因地制宜抓好农村环境整治、风貌塑造、文化发掘,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村、风景线和未来乡村[2]。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不仅可以通过发挥文化的经济属性,激发乡村产业活力,促进农民的物质富裕,而且可以通过发挥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丰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民的精神富裕。

(二)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从最初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开始,到历次乡村振兴相关文件的出台,文化振兴始终与乡村振兴相伴随,一直都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3]。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浙江时强调: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有城市现代化,也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 作为乡村振兴工作有亮点的浙江,以文化赋能产业复兴,促进经济发展,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先行的步伐,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文化赋能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

一方面,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亟须补好农村文化建设的短板。相比城区的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还是一块 “洼地” ,不少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相对简陋陈旧,人员和活动经费缺乏保障,并影响到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另一方面,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也需汲取乡土文化的滋养与充实。广袤的乡村承载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积淀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乡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也是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的优质载体[4]。

综上所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和文化赋能三者之间是相关联系,相辅相成的,具体关系如图1。

图1 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和文化赋能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文化建设为根本,打好 “文化牌”

乡村振兴首振精神文化,宣城深耕文化建设,创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841个,覆盖率为97.25%。2020年,各县市区依托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了 “送戏进万村” “乡村春晚” 等群众文化活动1000余场,农村电影放映达9947场次,有效对接农民群众需求。开展 “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 推选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形成农家书屋补充目录,在全省率先实现农家书屋数字化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数字农家书屋平台注册人数达21435余人,在全省位居第一。2022年5月,安徽省政府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计147项目,其中宣城市合计入选15类项目。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中,宣城市各部门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水平,为建设现代化乡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文旅融合为重点,打好 “融合牌”

宣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 “旅游+文化” 发展,打造乡村文旅融合综合体。培育 “农业旅游” ,展现宣城农业文化风采,建设 “摇橹小镇·梦里水乡” 田园文化和旅游区,打造主客共享型现代化农业文化和旅游基地;
培育 “康养旅游” ,依托宣城优势中草药种植项目,打造宣城特色康养体验文化基地;
培育 “研学旅游” ,依托宣城特色文房四宝文化,打造文房四宝旅游体系,创成宣纸集团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宣州区文房四宝一条街省级旅游商品特色街区,文房四宝研学游路线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振兴的发展。

(三)节庆营销为抓手,打好 “特色牌”

强化节庆营销是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宣城市持续举办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全球少年书画艺术大会、长三角非遗节等节庆活动,结合地方特色,举办 “山核桃节” “灵芝节” “桃花潭龙舟节” “朱桥摇撸文化艺术节” “皖南星7天·畲乡三月三” 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2022年以来,宣城市大力推动农村相关产业和资源旅游化利用,郎溪巨大怪兽农场、广德箐箐庄园等 “现代农业+旅游” 发展模式已初具雏形;
宁国的西村在宣城市率先开展 “艺术乡建” 试点工作,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用艺术唤醒乡村,用文化振兴乡村,取得了一定成效,宣城以节庆为抓手,强推乡村旅游,成果丰硕。

(一)农村道路、物流等基础建设较为落后

农村公路是服务 “三农” 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目前,宣城市农村公路建设的路网已经基本形成,大部分县市区农村公共交通已经建立,为农村的脱贫攻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能够基本满足绝大部分农村人民群众的需求,但对照国家标准和相邻省市农村公路建设发展来看,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宣城市的农村公路当前的主要矛盾是 “重建轻运营、管养” ,建设规划与实际需求有差距,少部分道路需要同拓宽、桥梁需要加固改造、通行水平有待提升,公路安全和抗灾能力进一步提高,建成的农村公路环境需要美化,缺少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养护模式。

(二)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当前,我国社会中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
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之间不平衡最突出的表现就在于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表现在资源布局、能力提供和服务质量上,例如,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普遍不高,留守儿童较多,师资相对欠缺;
农村的医疗卫生水平相对也比较落后,检验设备和专业医生都比较欠缺;
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制度不够完善;
农村的文化服务水平欠缺,缺少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公共服务仍然是乡村发展的明显的短板。

(三)农村文化服务质量不高,达不到高标准发展要求

文化基础设施存在短板,农村文化服务质量不高,达不到高标准发展要求。目前,部分乡村忽视对文化设施的投入,导致农家书屋、乡村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等文化场馆缺失。同时,部分乡村建设的文化场馆,只是为了 “应付” 上级检查,缺少使用功能,难以满足乡村的使用需求。乡村文化设施使用率低。部分乡村文化场馆老旧、常年关闭、缺乏监管,甚至常被挪用、挤占等,使乡村文化设施既不能满足丰富乡民休闲生活的需求,又不能满足普及生产知识的需求,基本形同虚设,无法真正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四)农村老龄化人口集中,人才流失严重,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离开乡村,造成了农村人口 “空心化” ,这使得乡村文化建设失去了一定的人力支撑。与城市相比,乡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尽完善,待遇相较城市还存在较大差距,个人发展前景和机会不甚明朗,使得现实中真正愿意投身乡村、扎根乡村的人才非常稀少,因此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才力量不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留守人群成为农村人员构成的主体,这部分留守人群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缺乏对乡村文化的深刻认知,使得乡村文化振兴失去内生动力。

(一)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互通

宣城市大力实施景区 “最后一公里” 通达工程,目前全市45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已有42家实现三级以上公路或双车道公路通达,基本实现高速、国省干道及县乡公路全覆盖。皖南川藏线(东西县)又称 “江南天路” 东起宁国市的青龙乡、西至泾县的蔡村镇,是宣城市近年来重点打造的旅游线路,为了解决该旅游线路上农村道路不佳的问题,近三年以来,宣城市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皖南川藏线 “一主两辅七循环” 旅游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互通,并成功入选 “安徽省旅游风景道” ,以旅游+文化线路引领皖南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二)加大公共资源分配的倾斜力度,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近年来,宣城市政府一方面牢牢把握群众 “基本医疗有保障” 宗旨,切实采取多项措施,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一是配强医疗设施,提升服务能力。持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改造,完成其新建、异地新建及改扩建。二是优化管理体系,提升保障水平,完善药品保障,强化资质准入、药品管理、医疗废物处置等职业规范,提升医疗机构执业行为水平,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的就医环境与医疗服务。三是巩固 “百医驻村” 成果、实施 “千医下乡” 行动、开展乡村医生 “万医轮训” ,切实采取多项措施,缩小城乡差距,文化赋能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另一方面,在宣城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各部门多措并举,丰富文化服务方式,例如,在县乡一级建立农村书屋,丰富农村图书馆藏书、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丰富乡民休闲生活的需求,为乡村振兴输送新鲜的文化血液。

(三)推动创新机制,政府引导、管理创新,增强企业服务意识和品牌意识

宣城市以全域旅游为抓手,积极培育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民宿,推动各地旅游民宿产业品质化发展,目前全市共有8家农家乐、16家精品民宿入选安徽文旅系列品牌。发展民宿产业使大量闲置农房、集体用房得以盘活,极大地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皖南 “川藏线” 涉及4个县市区,现已形成10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发展农家乐、民宿732家,间接带动沿线17个乡镇6.49万人实现增收。这些举措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途径之一。

(四)留住并培养农村中的年轻人,开展专业培训,加快农村数字化转型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 是乡村振兴人才的基本要求,多方参与是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2022年中共宣城市委、宣城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明确说明,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等作用,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多措并举,留住并培养农村中的年轻人,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通知还说明,要积极推动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积极培育打造农业产业互联网,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加大农村电商主体培育,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推进益农信息社可持续运营,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加快推动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推进5G网络向农村地区覆盖延伸,加快农村数字化转型。

猜你喜欢宣城市宣城共同富裕司尔特宣城公司举行消防演练中国化肥信息(2022年6期)2023-01-06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9期)2022-10-25Palabras claves de China今日中国·西班牙文版(2021年12期)2022-01-01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安徽省宣城地区南漪湖湿地植物调查生物学通报(2021年5期)2021-03-16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华人时刊(2021年21期)2021-03-09生如夏花之绚烂少儿画王(7-10)(2020年5期)2020-09-13《宣城小镇》流行色(2020年1期)2020-04-28基于GIS的宣城市地质灾害等级预报预警系统自然资源信息化(2019年3期)2019-03-29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司法局五星司法所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

推荐访问:宣城市 振兴 乡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