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优谦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民本思想领导艺术中地位

时间:2022-09-04 18:05: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本思想领导艺术中地位,供大家参考。

民本思想领导艺术中地位

 

 民本思想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

  内容提要:

  民本思想在中国历代执政者的思想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执政者不同, 民本思想的内涵也不同, 甚至有着质的根本区别。

 从民本思想的发展可以透视出现代领导科学发展的趋势。传统民本思想有其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 只有马克思主义民本思想实现了真正以民为本的质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民本思想为现代领导科学打开了广阔的空间。

 关 键 词:

 传统民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民本思想

  现代领导科学

 在中国历史上, 很早就有着丰富的民本思想, 并经历了一系列的演进和发展。纵观这一过程,可以明显看出中国政治文化的进步。

 历史再现了从最初的把芸芸众生的主宰归结为神, 到君王, 再回归到人民的发展过程。

 共产党人执政终于真实的凸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 把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极大的调动起来了, 从而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生产力发挥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度。

 分析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民本思想, 有助于领导者树立正确的的民本观念, 学会正确的领导方法, 把握高超的领导艺术。

 一、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

  在中国历史上, 早在西周就产生了朴素的民本意识。“民之所欲, 天必从之。” [1]以民情观天命, 重视民众, 认为民众是制约王权的一个因素的思想, 在当时是很有进步意义的。

 尽管这种思想直接与“天意” 相结合, 属于唯心的天命观思想, 但是民众在这时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

 从这以后, 民本思想逐渐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和阐述。

 如孔子:

 “百姓足, 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 君孰与足? ”[2]、 “民之所好好之, 民之所恶恶之, 此之谓民之父母。”[3]到了孟子, 就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以民为本的治国理论和方案。

 他有一句传诵千古的名言: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 [4]他认为, 人民、 国家、 君王三者相比, 最重要的是人民, 其次才是国家, 君王是最不重要的。

 因为国家也好, 君王也好, 无不是依靠人民而存在, 人民的支持, 对于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极端重要。

 所以君王应该:

 “乐民之乐者, 民也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 民也忧其忧。” [5]这比较集中的体现了那个

 时代的民本思想。

 而后民本思想的论述就越加丰富起来, 比如荀子:“天之生命, 非为君也;天之立君, 以为民也。” [6]《国语》 中有:“长民者无亲, 众以为亲。” [7]《左传》 有:“民弃其上, 不亡何待? ” [8]管仲:“政之所行, 在顺民心。

 政之所废, 在逆民心。” [9]“立之本在于宗庙, 宗庙之本在于民。” [10]柳宗元的民本观:“凡吏于土者, 若知其职乎? 盖民之役, 非以役民而已也。” [11]首次表达了“吏为民役” 的思想, 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再如朱元璋:

 “百姓足而后国富, 百姓逸而后国安。” [12]……像这种民本思想的论述还很多。要指出的是那时的“民” 就是专指老百姓, 是作为被统治阶级而存在的, 不包括君王及其官吏, 君王及其官吏是作为统治阶级而存在的, 是凌驾于老百姓之上的阶级, 他们之间在利益上是对立的。但是民众在历史进程中表现出的巨大的力量促使统治阶级不得不认识到民众的重要性, 因而理论者们(古代称为“士”、“幕僚” 等) 在不同的程度上阐述了民本思想, 君王在统治过程中也不同程度的体现了民本思想。民众也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同情、关心、爱护, 民众的主体性在形式上得到一定的重视, 生产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这在当时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

 但是透过这些民本思想现象的背后, 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民本思想是从统治阶级的立场出发并且是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它的实质是为了更好的统治民众来服务于私人目的, 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

 这就深刻的体现了这种民本思想的阶级局限性。

 也就是这种阶级局限性使得民本思想无法在理论上彻底, 无法在实践中真正实现。

 这种民本思想是和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 是和人剥削人的制度相联系的。

 这也就造成了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奴役。

 因此, 民本思想成了统治阶级实现为了更好的统治民众的工具, 民众也因此而异化为工具性存在。民众主体性的发挥受到极大的限制,因而本来很低下的生产力发展也很缓慢。

 二、 马克思主义民本思想实现了真正以民为本的质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决定力量。

 只有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创造, 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 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中国共产党自执政以来, 马克思主义的民本思想得到了真实而充分的体现。

 共产党人以“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为己任, 以共产主义——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共同体的实现为最终目标。

 从而实现了真正的以民为本, 其实质是为人民服务, 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

 这就和传统的民本思想完全区别开了。

 与传统那种形式上的、 为少数人谋利益的工具性的民本思想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

  毛泽东民本观认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领导的最高标准, 并在领导实践中切实为人民造福, 率领人民群众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是无产阶级领导活动的本质要求, 也是我们党的一切领导工作的根本宗旨。

 毛泽东还创立了“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的群众路线领导方法。

 他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中指出:

 “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 凡属正确的领导, 必须是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这就是说, 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

 集中起来(经过研究, 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 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 化为群众的意见, 使群众坚持下去, 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

 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 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 一次比一次更正确, 更生动, 更丰富,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13]这种一切从群众的立场出发, 一切为群众着想的领导观念和领导方法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民本思想。

 后来刘少奇在《论党》 中把群众路线总结为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根本的组织路线, 并对群众路线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完整的概括。

 这就为民本思想的实现提供了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制度上的保证。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和社会主体地位, 始终自觉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他认为, 领导之所以起领导作用, 就是因为他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什么是领导? 领导就是服务。” [14]这是邓小平对领导内涵的新定义, 这就开拓了马克思主义领导观的新境界。

 这种明确的把人民群众当作历史的主体, 把领导者作为服务者的彻底的民本思想是对毛泽东民本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这种以民为本的领导观定位使各级各类领导干部都深切的明白作为领导者要自觉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而领导者要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就要具有自觉的服务意识、 积极的服务态度, 还要掌握服务方法、 具备服务能力。

 从而使民本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江泽民是非常注重研究领导科学的。

 他早在上海工作的时候就提出: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研究领导科学。” [15]他善于实践, 精于总结。“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就是他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和深刻分析其他政党丢失政权的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的执政理论, 其中包涵了丰富的民本理念。

 其落脚点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作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都是为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代表服务的。

 人民的权利高于一切, 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党的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实现好、 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执政党的根本目的。

 人民的利益得到进一步的强调, 人民在社会历史活动

 中的主体地位得到高度重视。

 可见, 我们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本思想已经在理论上系统化了, 在实践上具体化了。

  三、 马克思主义民本思想为现代领导科学打开了广阔的空间

  现代领导科学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学问。它关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以人的创造力为依托,以人的需要的满足为归宿, 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为目的。

 这和马克思主义民本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 现代领导科学的任务就是要探索出一套理论、 方法、 技术、 艺术, 在这套理论、 方法、 技术、 艺术指导下的领导实践能够大力发展生产力, 不断发挥人的主体性、 主动性、 创造性, 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那么很显然, 我们仅仅实现人民之间的平等, 尊重人民的主体性地位已经很不够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把人民的主动性、 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领导者要通过自己的主动性、 创造性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主动性, 去挖掘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只有把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把所有人的主动性、 创造性都发挥出来了, 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力, 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做到了这一点, 就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本思想。

 也只有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本思想, 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为此, 下面几点是现代领导应该具备的思想观点。

  1、 领导也是民——平等主体的真正实现

  自从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 人民之间的平等地位就确立下来了。

 原来那种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关系从根本上消失了; 古代那种“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的思想被彻底否定,“父母官” 这个名词也进了博物馆。

 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创造历史的权利也一定要掌握在人民的手中, 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得到了共产党人的充分尊重。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 领导是一种职业, 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物, 它跟其它职业一样, 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别, 身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人们, 都是平等的主体(敌视社会主义的人和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人不在人民之列)。各平等主体之间相互尊重, 相互关心, 和睦相处, 构成社会主义的和谐大家庭。

 树立这一思想, 就可以克服传统的官僚主义思想, 使领导的思想观念民主化、 现代化。

 2、 民也是领导——主体主动性的充分发挥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文明的积淀, 人们的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人民的活动开始从自发走向自觉, 人的需要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提升, 物质需要得到很大程度的满足, 精神上的需要逐渐上升到主要地位, 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

 原来那种——需要的满足要靠领导者的给予、 行动的盲目必须领导者以指导——英雄主义领导的时代正在结束,“领导替代” 现象正在日益发生, 原来那些只有领导才能做或者要在领导的指导下才能做的事情现在普通人民可以自觉的做到。

 人们不仅会自觉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而且还经常从领导者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 为组织分担忧愁、 献计献策, 组织的活力和创造力充分涌流。

 智慧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提出:“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 坚决破除各种障碍, 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创造活力得到支持, 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17]这是一个尊重人类智慧的伟大决策, 只有破除各种体制性障碍, 充分尊重人民的创造愿望和创造才能, 才能使组织在智慧的膨胀状态下加速发展。现代管理学领导学中人才的能级原则可以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领域、 不同的层次上充分发挥主动性、 创造性, 充分发挥领导者的作用。

 树立这一思想, 可以使领导者更超脱但也更集中地把时间和精力用在领导者的关键职能上, 从而提高领导活动的效率, 增强领导的艺术性。

 3、 以民为本的五种领导职能定位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人的素质普遍的提高, 各种体制机制的完善, 身处领导岗位的领导者原来的职能已经部分或者很大一部分都被替代掉了。

 首先应当肯定这是一种进步的表现, 是一种有利于人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领导活动开展的良好形势。那么是不是领导的职能被削弱了或者领导者可有可无呢? 事实是这样的, 领导者是必须的, 领导的职能必须加强, 领导者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关键的职能上。

 结合时代的新特色和实践的新发展, 笔者认为领导者要注意行使好这五个职能:

 秩序、 导向、 学习、 创新、 激励。

 这五个职能相互融合, 不可分割,不可缺少, 贯穿领导活动的始终。

  秩序。

 秩序是任何事物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组织也一样。

 作为社会组织, 如何才能保持和谐有序呢? 这就要把依法治国、 人民当家作主和党的领导结合起来, 按照科学高效、 人民接受的组织原则来构建组织体系; 要创造一套科学的用人机制体制, 把践行“三个代表” 重要

 思想的优秀分子放在适合他们发挥自己能力的岗位上; 要按客观、 公平、 公正的标准来协调人民内部的矛盾和利益冲突; 对于人民的公敌则要毫不留情的实行专政。

 总之一点, 就是要按人民的意愿和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来缔造和谐的秩序。

  导向。

 把握方向, 制定大政方针、 政策是...

推荐访问:民本思想领导艺术中地位 民本 领导艺术 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