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优谦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新闻的三大特点8篇

时间:2022-08-18 08:00:19 来源:网友投稿

新闻的三大特点8篇新闻的三大特点 94学术探讨中西方新闻报道特点之比较王建华(山东建筑大学宣传部,山东济南 250000)摘 要:新闻报道即大众传播者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闻的三大特点8篇,供大家参考。

新闻的三大特点8篇

篇一:新闻的三大特点

学术探讨中西方新闻报道特点之比较王建华(山东建筑大学 宣传部,山东 济南 250000)摘 要:新闻报道即大众传播者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和加工,面向受众进行信息传播的活动。中西方文化价值和意识理念的不同,最终造成中西方新闻报道的差异化。本文着重探讨了中西方文化价值体系下新闻报道的特点。关键词:中西方;新闻;价值观;比较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21-0094-01一、中国强调人物的时代精神,西方注重体现个人价值观长久以来,中国新闻的定位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政治正确是压倒一切的需求。因此,中国的新闻报道特别注重弘扬时代精神和正能量,从人物的思想意识入手,结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新闻报道中的人物和事件都带有浓厚的时代印记,反映时代精神。新闻稿件描摹典型人物的思想、情感的发展,从而体现人物的时代风貌。中国新闻的价值观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将人物事件放在国家民族的大背景下,强调人的政治思想立场,提倡为国家民族大业或是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奉献的精神。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重在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追求自由的价值观。因此,西方的新闻报道带有浓厚的追求个体生命价值的色彩,突出个人的社会存在感。西方的人物报道通常从人的性格入手,以人物个性为重点展现人物事件的发展状态。所以,西方的报道资料非常重视体现人物个性方面的东西,如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说话的声音语调、肢体语言等,彰显人物性格特点,吸引读者的注意。例如,2015年的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大部分都是普通人物,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人物个性突出,形象和情感都很饱满。西方记者善于通过新闻人物的动作、外表、语言等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将人物的鲜明个性呈现给受众。二、中国新闻报道注重维护国家形象,西方新闻报道注重揭露现实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深远,追求统一,追求和谐,偏重合作,群体意识强。“思想大一统”和“王权观念”至今对新闻媒体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新闻报道有着较强的社会政治色彩,重要的新闻媒体通常只关注重大新闻的报道,并且遵循一定的传统规则要求,特大新闻报道通常与社会当前的政治与经济密不可分。例如,对国家重要领导人参加的政治活动、每年举行的两会等重大事件的报道,以及那些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对改革开放有突出影响力的人物和事件的报道等,都是对社会发展有特别意义或重大影响的政治报道。这些政治报道是中国新闻媒体每年的工作重点,是各个新闻单位都必须完成的报道任务,是对中国社会有重大影响力的报道。另外,传媒也开始重视对某些社会现象如腐败等新闻人物的报道。西方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分裂”,偏“小我”。西方媒体是在激烈的商品经济竞争中产生的,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因此西方也特别注重媒体的独立性。为赢得受众关注,西方新闻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大量批评和揭露,认为丑陋行为就是害怕曝光,这比法律、道德、规章制度的约束都更为有效。这种新闻媒体思想现已成为西方主要的新闻观点。普利策新闻奖也设立专门奖项,提倡揭露社会的丑陋现象。大部分西方人认为,揭露社会的丑陋现象不会对社会稳定产生不良影响,相反,对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个人的思想意志、知情权、正义感等有更好的推动作用。从历年的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可以看出,西方媒体人关注的重大事件基本以个体为核心,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的,关注个人的生存环境,鞭挞社会的不公正现象,这便是西方新闻的要点。三、中国新闻风格偏“硬”,西方新闻风格偏“软”中国的重大新闻一般风格严肃、思想导向性强,或是涵盖具有行为指导价值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属于“硬新闻”。例如,2015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更高举起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写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生命线在强军兴军伟大征程中闪耀》《简政放权——持续改革再发力》等新闻,思想导向性明显,都属于“硬新闻”。风格单一是“硬新闻”的一大特点,各种新闻文体有明显的划分,写作结构和语言表达上都有具体的规定,如消息、评论、通讯等都有各自的写法要求。按这样的要求写出的新闻,表现风格就有单一之嫌。而西方的新闻则往往以轻松的手法描写个人和事件,这样的新闻很接地气,容易吸引大众的兴趣,属于“软新闻”。西方新闻没有明显的文体分界,只要求新闻事件能够真实生动,打动读者,因此其新闻风格多变,文体创新意识很强。新闻导语这种形式的创新,就曾引发了新闻结构的改变,形成了由导语、主体、背景三大部分组成的新闻结构,而且逐步形成消息、特稿、评论的新闻文体整体结构形式。尽管这样,在实际的新闻稿中,记者通常也会灵活运用多种文体结构,创作出丰富多样的新闻文体。四、中外记者新闻报道的思维方式不同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的文化思维方式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中国受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深刻,所以新闻媒体通常从事件的整体着手,从社会价值的整体方面评定单个新闻事件,强调个人服从整体。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偏重“奉献”精神,如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推崇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现在自然灾害的报道方面,着重在体现人与自然的相处,并将这种现实的灾难升华为精神的动力。例如,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特大地震灾害》,报道的是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在灾难面前不怕困难、万众一心的精神斗志。而西方的传统思想则更偏重理性思维,一直以来,西方人就有重视事实与分析的传统,特别重视科学发现,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与实证分析的结合。所以,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西方传媒通常采用由点及面的方法,从个案引申到普遍的社会现象,从感性的现象上升到理性的思考。西方文化更多的是强调人类一定可以征服并改造自然,人类最终得以生存与发展。因此,在报道自然灾害时,西方媒体特别突出这种灾害环境下个体的形象,冷静和理性地陈述,并从每个个体的不同点总结出普遍的规则。参考文献:[1] 刘晓薇 . 中西方新闻角度比较研究[D]. 长春理工大学,2007.[2] 柳小娟 . 中西方新闻价值观的对比与分析[D]. 复旦大学,2009.万方数据

篇二:新闻的三大特点

图书馆学报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1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王世伟

 摘

 要 智慧图书馆作为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 将成为图书馆创新发展、 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实践。

 本文论述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①互联的图书馆, 具体细分为全面感知的图书馆、 立体互联的图书馆、 共享协同的图书馆; ②高效的图书馆, 具体细分为节能低碳的图书馆、 灵敏便捷的图书馆、 整合集群的图书馆; ③便利的图书馆, 具体细分为无线泛在的图书馆、 就近一体的图书馆、 个性互动的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 复合图书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关键词

 智慧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

 复合图书馆

 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服务 分类号

 G25

  On Three Main Features of the Smart Library

 Wang Shiwei

 ABSTRACT As a new model of future library, smart library takes representative of new idea and practice during innovation, change, andpersistence time. This paper sets out the outline of the three main features of smart library:①Interconnection, including comprehensive perception, three-dimensional connection and cooperation; ②Efficiency, including energy-saving and low-carbon, sensitiveness and integration; and ③Convenience, including full of wireless network, easy to reach and personalization. It also discusses the comparisons among smart library, digital library and compound library as well as their linkage. 8 refs. KEY WORDS Smart library.

 Digital library.

  Compound library.

 Library management.

 Library service.

  1 前言 作为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 智慧图书馆已经和正在成为图书馆创新发展、 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实践。

 笔者于 2011 年发表了《论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 一文[1], 其中论述了智慧图书馆的提出、 智慧图书馆的核心要素、 智慧图书馆的主要特征、 智慧图书馆的本质追求, 最后论述了智慧图书馆新模式的重要意义。

 2012 年 7 月, 笔者应邀参加在台北淡江大学举办的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学术研讨会, 向大会提交了《再论智慧图书馆》 的演讲论文, 主要阐述了智慧图书馆是广泛互联的图书馆(馆馆相联、网网相联、 库库相联、 人物相联)、 融合共享的图书馆(三网融合、 跨界融合、 新旧融合、多样融合)

 的观点[2]。

 随着对智慧图书馆认识的深入, 笔者对智慧图书馆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感悟, 形成了对智慧图书馆三大特点的认识和概括:

 即智慧图书馆带来的各种变化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观察:

 一是互联的图书馆, 可以细分为全面感知的图书馆、 立体互联的图书馆、

  通讯作者:

 王世伟,

 swwang@sass.org.cn 网络出版时间:

 2012-09-28 11:35网络出版地址: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2746.G2.20120928.1135.002.html

 中国图书馆学报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2 共享协同的图书馆; 二是高效的图书馆, 可以细分为节能低碳的图书馆、 灵敏便捷的图书馆、整合集群的图书馆; 三是便利的图书馆, 可以细分为无线泛在的图书馆、 就近一体的图书馆、个性互动的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与以往的数字图书馆、 复合图书馆等既有联系又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是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下的图书馆发展形态的历史新阶段。

  2 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何为智慧图书馆? 笔者认为可以作如下的定义:

 “智慧图书馆是以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为基础, 以互联、 高效、 便利为主要特征, 以绿色发展和数字惠民为本质追求的现代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 有人将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作为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 这只是揭示了智慧城市的外在特征; 同样, 智慧图书馆所依据的数字化、 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也仅仅是其外在的表象特征, 互联、高效和便利才是其真正的内在特点。

 智慧图书馆是实现图书馆科学发展的全面方案, 互联、 高效和便利正是实现这一全面解决方案的三大路径和目标定位。

 以互联而言, 通过全面感知、 立体互联和深度协同, 将智慧技术渗透融入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各个领域, 各项业务、 各个流程和各个细节, 将实现图书馆科学发展的创新转型。

 以高效而言, 通过节能低碳、 灵敏便捷和整合集群, 将智慧管理引导融入图书馆的一线服务与二线保障, 将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导入图书馆的前台与后台、 硬件与软件, 在书书相联、 书人相联和人人相联的基础上为读者节约时间,更加方便快捷地处理应对各类事物, 提升整合集群后的规模效应和效能, 实现图书馆发展中的各项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效率最高化、 效能最优化的发展追求。

 以便利而言, 在全面立体感知基础上所形成的无线泛在环境, 使任何读者在任何地点通过任意方式获取所需要的知识信息并进行相应的信息互联成为可能, 使图书馆服务成为随身、 随处、 随时、 随意的服务,而互联集成的技术使原本单独、 复杂、 异地的服务可以整合成就近一体化的简化方案, 并形成虚实、 内外和个性的互动, 而这正是智慧图书馆人本理念的体现。

 智慧图书馆的互联、 高效、 便利三大特点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互联是智慧图书馆的基础,是高效和便利特点所依托的技术支撑, 也是智慧图书馆区别于数字图书馆和复合型图书馆的主要方面。高效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 是互联基础上智慧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的进一步应用,也是智慧图书馆绿色发展和数字惠民本质追求的重要体现。

 便利是智慧图书馆的宗旨, 是互联、 高效特点的落脚点, 也是智慧图书馆科学发展人本理念的精髓所在。

 需要提出的是, 实际上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及所折射出的许多理念, 有的以往已经出现过, 但在新的发展环境下, 通过智慧图书馆将这些理念进行了整合与提升, 在智能技术的支持下付与了其新的内容和生命。

 如果说智慧城市可以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 更具竞争力的商务环境和更大的投资吸引力, 则智慧图书馆可以带来更高的服务质量, 更具吸引力的学习休闲环境和更高品质的管理,并通过智慧图书馆培养更多的智慧公众。

 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新模式将提高图书馆广大读者和

 中国图书馆学报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3 馆员学习和工作的自由度, 将提高时间和资源的利用效率, 也将推动图书馆在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发展环境下的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

  2.1 智慧图书馆是互联的图书馆 作为智慧图书馆的基础, 数字化、 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是智慧图书馆的外在特征, 其技术的具体表现就是对图书馆人和物的全面感知; 在感知基础上的跨时空的立体互联; 在信息共享基础上的深度协同。

 (1)全面感知的图书馆 全面感知不是部分或局部的感知, 而是信息感知的全覆盖, 把单本(种)

 的文献信息孤岛和读者馆员的信息个体连成一片, 将碎片化的信息串联成互联化的信息, 从而实现了读者与馆员、 前台与后台之间的智能联接并建立相互间的联系。

 全面感知是建立在数字化、 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基础之上的。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曼索托图书馆每年新增书籍约为 1 5 万册,新近运用智能技术, 建立了机器人堆叠书库管理系统, 对所收藏 350 万册书籍进行了全面感知, 这种新型堆叠管理技术跳出了传统图书馆普遍采用的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 转而以书籍的书名和尺寸进行分类, 这种按书籍尺寸排例的方法尽管在全球个别图书馆曾经使用过, 但运用智能机器人来操作还是颇具新颖性; 而这种智慧的方法占地面积仅为常规书库的七分之一[3]。

 不仅馆内的文献信息需要感知, 还需要将感知的触角伸向社会的方方面面。

 2012年 5 月底的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期间, 上海图书馆与盛大文学合作, 网络文学在公共图书馆“登堂入室”, 面向广大读者开展了 数字网络阅读服务[4]。

 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图书馆在多媒体文献全面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了读者服务的实时数据显示管理, 图书、 DVD、 CD 等各类文献的读者实时服务数据通过大屏幕的分类显示一目了然。

 挪威国家图书馆的汽车图书馆也是在信息全面互联感知基础上实现了 汽车图书馆内外人的互动以及文献借阅和音乐欣赏等多样化服务。

 这些都是全面感知的案例。

 (2)立体互联的图书馆 立体互联是图书馆跨部门、 跨行业、 跨城区乃至跨国界的全面立体互联; 是图书馆物理空间的楼楼相联、 层层相联、 区区相联、 室室相联、 桌桌相联、 机机相联、 屏屏相联、 藏阅相联的互联; 是图书馆文献的书书相联、 网网相联、 库库相联; 是图书馆服务主体馆员间的互联, 是图书馆服务客体读者间的互联, 也是主体馆员与客体读者间的人人互联, 是人机交互的互联, 也是互联网、 广电网和电信网的三网融合的互联。

 以图书馆的信息立体互联的安全保障系统为例, 需要在图书馆内外进行全天候实时信息监控, 防火、 防水、 防盗、 防突发安全事故发生; 对图书馆在不同空间的建筑进行统一的安全监控; 对进入图书馆的人员携带物品进行安全识别; 对借阅和复制等文献等进行检验; 对图书馆内外区域进行身份感应, 设置不同的感应门禁, 授予不同人员以不同的权限; 对进入善本书库、 机房等重地人员进行出入的信息识别, 等等, 通过立体的信息感知进行严密而有效的安全防范。

 中国图书馆学报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4 法国国家图书馆在多前年就已建立起图书馆座位预订信息管理系统。随着中国大学图书馆座位供需矛盾的出现, 这种座位预订信息管理系统在中国的大学图书馆开始出现。

 继厦门大学之后, 南京医科大学江宁图书馆在 2012 年 5 月推出了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 在图书馆座位电子显示屏上, 读者可以像在电影院选座位一样, 通过可视化界面, 方便灵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 可以预约图书馆座位, 实现了人(读者)

 与物(座位)

 之间的立体互联, 从而达到了高效使用座位资源并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的效果[5]。

  (3)共享协同的图书馆 互联的图书馆需要有信息共享的基础和环境, 突破体制和机制的障碍, 实现信息互联共享基础上的深度协同。

 这种共享协同的创新实践在图书馆服务与管理中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如在各图书馆之间可以创建个人诚信信息系统, 各个图书馆的读者诚信记录可以实现同城联网、 全省联网乃至全国联网, 这就需要运用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协同理念,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创建图书馆征信协同机制, 并逐步建立起图书馆读者诚信网。

 图书馆各区域空间的服务与管理可以借用社会管理中的网格管理理念和方法, 将图书馆服务空间划分为若干个服务管理网格, 将共享协同管理在特定的网格空间中实现, 及时就近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和一体化的服务, 使读者的问题和期望在某一服务点位上得到一揽子解决和满足, 为读者节约时间, 使读者服务更加方便快捷、 管理更加主动到位。

  2.2 智慧图书馆是高效的图书馆 高效的图书馆是节能低碳的图书馆, 是灵敏便捷的图书馆, 也是整合集群的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表面上看在相当程度上是数字化、 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技术问题, 但从深层次的角度观察, 智慧图书馆实际上是一个服务问题、 管理问题和环境问题, 是一个图书馆的发展战略问题, 也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模式问题。

 (1)节能低碳的图书馆 绿色发展是当代全球发展的趋势和聚焦点, 也是智慧图书馆的灵魂, 而节能低碳正是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节能低碳的图书馆与智慧公众有密切的联系, 许多方面需要读者与馆员转变阅读与工作方式, 增强绿色发展的理念并付诸实践, 从身边的事情做起, 从一件件小事做起。

 2011 年 12 月,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与美国国家仪器公司 NI(National Instruments)

 合作, 针对传统中央空调忽冷忽热的现象, 发动大学生共同设计了国内首个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监测与节能系统” , 通过对空气温度的区域的即时感应做出相应的温度调控, 体现出智慧图书馆在节能低碳发展中的理念创新与实践创新[6]。从图书馆建筑设计而言,应尽可能设计大平面建筑, 以减少电梯的使用, 如 2010 年前后上海援建的四川省都江堰市图书馆就是类似的建筑, 这一建筑利用旧厂房改建而成, 整个建筑呈三层平面展开, 既方便读者, 又相对节约了图书馆建筑中垂直交通的能源。

 而台湾近年来新建成的台北市图书馆北投分馆正是以绿

 中国图书馆学报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5 色为其设计、 管理和服务的主要特征。

 该图书馆坐落于居民区旁的树林绿化丛中, 整个建筑多采用木结构, 以产生冬暖夏凉的效果, 建筑顶部有太阳能板以生产清洁能源, 并专门设计了雨水利用的坡度与管道, 用于馆内的洗手间用水等, 在图书馆建筑外的玻璃幕墙上, 进行了绿色图书馆的主题宣传。

 这一图书馆“绿建筑” 发展的全新案例为我们建设节能低碳的图书馆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图书馆是用纸大户, 如何在工作中减少用纸, 对读者倡导数字网络的文献保存与传递方式以减少复印用纸, 将有很大的节能空间。

 据测算, 每节约 10 张 A4 纸, 可节约 1 度电,每节约 3000 张 A4 纸, 可少砍伐 1 棵 20 年树龄的树, 如此, 图书馆通过节约用纸即可在无形中为绿色发展做出不少贡献。

 图书馆还...

篇三:新闻的三大特点

文体的翻译

 新闻文体的翻译 一、新闻总括 二、新闻英语的特点及翻译 三、新闻文标题的特点与翻译 四、各类题材新闻的翻译

 1、定义、分类、题材2、新闻文体结构一、新闻总括

 1.1 What is journalistic English Journalese is the language style used in news reports and commentaries by mass media, such as newspaper, journals, radios, TVS, etc.

 1.2 Definition of News NEWS 代表North (北)East (东)West(西)South (南)四个方向。寓意NEWS能向国际四方发展,并有「新信讯」的意味。能向国际四方发展,并有「新信讯」的意味。 Definition of News report of recent events

 1.3 Classification of News 按照事件的性质分类,新闻可分为“硬新闻(按照事件的性质分类,新闻可分为“硬新闻(hard news )和“软新闻”(soft news )两大类.硬新闻也就是“纯新闻消息报道”,指题材严肃,具有一定时效性的客观事实报道;软新闻是指情感味浓,写作方法诙谐,轻松幽默的社会新闻,不注重时效性。硬新闻也就是“纯新闻消息报道”,指题材严肃,具有一定时效性的客观事实报道;软新闻是指情感味浓,写作方法诙谐,轻松幽默的社会新闻,不注重时效性。

 1.4 新闻英语中常见的体裁 新闻英语中常见的体裁主要有三大类:消息(新闻英语中常见的体裁主要有三大类:消息(news)、特写()、特写(features)和新闻评论()和新闻评论(commentaries and columns )。

 2 新闻文体结构 新闻文体的主体结构是由标题、导语、正文三部分组成。标题(新闻文体的主体结构是由标题、导语、正文三部分组成。标题(headline):浓缩概括全文的中心实质问题。导语():浓缩概括全文的中心实质问题。导语(1ead or introduction):通常为文章的第一段。文章的第一段提供主要话题和最主要的事实。正文():通常为文章的第一段。文章的第一段提供主要话题和最主要的事实。正文(body):在导语的基础上,引入更多的与主题相关的事实,使之更加详实、具体,并展开评论,进而得出结论。):在导语的基础上,引入更多的与主题相关的事实,使之更加详实、具体,并展开评论,进而得出结论。

 2.1 新闻文体结构特点 以消息为例,详细分析一下它的基本结构 : 消息类新闻属于“硬新闻” 构成消息不可基本要素:五个“W”和一个“和一个“H”  “ 倒金字塔形式”(the Inverted Pyramid Form)

 ) 以事实的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in the order of descending importance )材料

 2.2 西方新闻学著作中的图表说明倒金字塔式结构 The Inverted Pyramid Form1)Lead containing most important or 2)most interesting information导语包括最重要或最吸引人的消息3)more facts 更多的事实材料

 4) supporting information or background 辅助性消息或背景材料5) quotes or more facts of lesser 6) importance 引语或次要的事实材料7) minor details 细节材料8) least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最不重要的消息最不重要的消息

 二、新闻英语的文体特点及翻译1. 新闻英语的词汇特点2. 新闻英语的句法特点3. 新闻英语的修辞特点

 2.1 新闻英语的词汇特点 1.多用短小词新闻报道通常拥有自己的一些惯用词汇,或者叫做"新闻词语",如story一词意思常常是news item或news report,而probe一词则指"(新闻)调查",如中央电视台的一个重要栏目"新闻调查"即译为News Probe.还有如cut表示reduction;bar表示prevent;curb表示restrain或control等等。常见的其他例子还有:

  accord(give)

 ban(prohibition) bid (attempt)

 boost (rise, increase) clash (disagreement) deal (business agreement) freeze (stabilization)

 loom(appear) blaze(fire)

 comb(search) row [rau] (violent argument) rap(to speak severely to, to blame, to punish) move (plan, decision, suggestion) round(a series of action) shock (astonishment, blow)

  shun(to keep away from…)

 heist (robbery) viable (workable)

 voice(express) operation(activities)

 pact (agreement) woo (to seek to win…,to persuade…) fake (counterfeit) tie (relation)

 top (exceed)  step (process)

  vie (compete)

  check (examine)

 ease (lessen)

  end (terminate)

 flout (insult) 这些常用的新闻词语一般都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这主要是由于使用短小的词语能够节省时间和篇幅并有利于抢发新闻的缘故。

 2. 新词层出不穷频繁使用新词是新闻文体用词的一个重要特点。新闻反映着人们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人类文明的不断提高。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变化促使人们寻求新的表达方式以适应反映新的现实生活的需要。这些新词往往在英语新闻报道中最先使用,达到相当程度的普遍性后便被吸入词典,正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它们有的是新词新意,有的是旧词转义,有的是临造的新词。新词层出不穷频繁使用新词是新闻文体用词的一个重要特点。新闻反映着人们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人类文明的不断提高。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变化促使人们寻求新的表达方式以适应反映新的现实生活的需要。这些新词往往在英语新闻报道中最先使用,达到相当程度的普遍性后便被吸入词典,正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它们有的是新词新意,有的是旧词转义,有的是临造的新词。

 1 )新词新意cybercafe

  E-bombs

 hacker

 videophone

 infotainment (娱乐信息节目)2 )

 旧词转新义source

 “ 人士”、“官员”diplomatic sources 外交界人士informative sources 信息灵通人士official sources 官方人士reliable sources 可靠人士3 )

 临时新造词stick and carrot policy 大棒加萝卜政策、软硬兼施政策大棒加萝卜政策、软硬兼施政策 shuttle diplomacy

  穿梭外交

 ( (1 )Diplomatic sources in Beijing say the Chinese are upset with the restrictions banning transfer of the U.S. technology to other countries.在北京的外交官员说,中国对美国限制技术转让给其他国家一事感到不满。(在北京的外交官员说,中国对美国限制技术转让给其他国家一事感到不满。(2 )An urgent task is to turn it into “yesable” proposition.紧迫的任务是将其转化成“可以接受”的建议。(紧迫的任务是将其转化成“可以接受”的建议。(3 )An estimated 19 million people joined the nation’s 4th Great American

 Smokeout Thursday.估计有一千九百万人,星期四参加了第四届盛大的美国戒烟节活动估计有一千九百万人,星期四参加了第四届盛大的美国戒烟节活动

 3. 使用借用词1) 外来词coup de theatre (非常事件,源自法语)swindler(骗子,源自德语)Zen (禅宗,源自日语)renegade (变节分子,源自西班牙语)rapport(两国间的亲善关系,源自法语)macho (伟男气概,源自西班牙语kungfu 功夫

  2)使用行话如从商业用语中它吸收借用了a package deal (一揽子交易),从赌博业中它借用了showdown (摊牌),从体育中借用了knockout (击败)等

 4. 大量使用套语according to…(eyewitness, AP reports, sources concerned, etc.)(据目击者,美联社,有关方面等)with guarded reserve(持审慎态度)no comments(无可奉告),on the brink of a breakthrough(即将取得进展)quoted as saying (cited as saying)(援引……的话说)in response to allegation in The New York Times(就《纽约时报》的提法发表评论)Not so, not yet(不置可否)preferred not to be identified(不愿透露姓名的)

 5. 为节省篇幅,新闻报道还常使用缩略词ISD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PC (personal computer)TMD(Theater Missile Defense)memo (memorandum)AIDS (Acquired immure Deficiency syndrome)mod (modern), Lab (Labor), Lib (Liberal),

 nukes (nuclear weapons)heliport (helicopter airport)NATO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memo (memorandum)SALT (Strategic Arms Limitation Talks)

 6. 各种表示“说”的词汇(p117-118)

 2.2 新闻英语句式特点1.复合定语的灵活使用新闻写作为使句式简练复合定语的灵活使用新闻写作为使句式简练,常采取用连字符的复合性短语做前置定语常采取用连字符的复合性短语做前置定语, 来代替定语从句, 把句子由长变短,由繁到简。如:由繁到简。如:on - site - service 现场服务 most - favored – nation treatment 最惠国待遇Thirty-five foreign ministers from the “group of 77” developing nations will be present and other member-countries are expected to be represented by high-level non-ministerial delegations at the two-day meeting.  77国集团中有35名外长将出席这次为期两天的会议,而其余的国家则将派出非部长级别的高级代表团到会。

 2. 插入语的使用由于插入语在语义上有相对的独立性,既可对所叙述的新闻事件加以补充说明,以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和相关信息,又可反映有关人员在新闻事件发生后的意见、观点由于插入语在语义上有相对的独立性,既可对所叙述的新闻事件加以补充说明,以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和相关信息,又可反映有关人员在新闻事件发生后的意见、观点As the competition intensifies to excel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division will likely widen. And as more individual Asians catch up with, or even surpass, Western counterparts in terms of IT skills—such an e-commerce, computer development and Internet use—many more will be left behind.信息技术领域中的竞争正日益加剧,这种信息技术差距也将会不断扩大。随着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在信息技术方面信息技术领域中的竞争正日益加剧,这种信息技术差距也将会不断扩大。随着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在信息技术方面——诸如电子商务、计算机开发和互联网运用——赶超西方时,也将会有更多的国家落在后面。赶超西方时,也将会有更多的国家落在后面。

 3. 直接、间接引语的广泛使用新闻报道中常用引语,这样既可以增加报道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又能提高所述内容的客观性。直接、间接引语的广泛使用新闻报道中常用引语,这样既可以增加报道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又能提高所述内容的客观性。4. 省略、倒装句式的使用 ( (p120)

 )这些多变的句式可使新闻语言生动活泼,趣味盎然。Most alarming, the total number of cases in the city continues to double every five months.更令人震惊的是,该市患此疾病的人数还在以每五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增加。更令人震惊的是,该市患此疾病的人数还在以每五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增加。

 5. 丰富多彩的修辞(丰富多彩的修辞(1)

 To rivals, making Microsoft kinder and gentler is like getting a tiger to not only change its stripes but become vegetarian, too)

 To rivals, making Microsoft kinder and gentler is like getting a tiger to not only change its stripes but become vegetarian, too.对于对手而言,要想让微软变得善良而有风度,无异于让老虎改变其斑纹并成为素食者。(2)Ancient Mongol tribes inhabited it; Persian Shahs fought for it and the Russian conquered it. 古代蒙古各族栖息于此;波斯诸国王为此而战;而俄罗斯人征服了此地。(排比)对于对手而言,要想让微软变得善良而有风度,无异于让老虎改变其斑纹并成为素食者。(2)Ancient Mongol tribes inhabited it; Persian Shahs fought for it and the Russian conquered it. 古代蒙古各族栖息于此;波斯诸国王为此而战;而俄罗斯人征服了此地。(排比)

 6. 较多使用省略句和扩展的简单句由于报刊篇幅有限,新闻文体在语法方面一个重要特点是句型的高度扩展,结构严谨,将丰富的信息压缩在有限的篇幅中。常见的方法有使用同位语、介词短语、分词短语等语言成分扩展简单句。有时还较多的使用插入语代替从句,从而简化句子结构。在新闻标题中很多部分被省略,如冠词、介词、联系动词、连词、代词等。6. 较多使用省略句和扩展的简单句由于报刊篇幅有限,新闻文体在语法方面一个重要特点是句型的高度扩展,结构严谨,将丰富的信息压缩在有限的篇幅中。常见的方法有使用同位语、介词短语、分词短语等语言成分扩展简单句。有时还较多的使用插入语代替从句,从而简化句子结构。在新闻标题中很多部分被省略,如冠词、介词、联系动词、连词、代词等。 如:Lewis, Xie Voted World Top two. (=Lewis and Xie Jun were voted world’s top two athletes.)如:Lewis, Xie Voted World Top two. (=Lewis and Xie Jun were voted world’s top two athletes.)

 7.被动语态使用频繁因为新闻中最受读者关注的往往是动作执行者被动语态使用频繁因为新闻中最受读者关注的往往是动作执行者,例如战争灾难中的遇难者人数,所以被动语态的使用多于其他文体。但翻译时要灵活处理所以被动语态的使用多于其他文体。但翻译时要灵活处理,没必要处译被动。没必要处译被动。

 More than 50 million acres of farmland have been submerged and grain store da...

篇四:新闻的三大特点

平安管理工作的 三大特点 我国的平安方针是“平安第一,预防为主”,这是我们平安管理人员工作的基本动身点;执行力的问题是解决规章制度得以贯彻落实的工作要点;“强三基’是管理工作的落脚点,笔者认为,抓住这三点,管理工作就会有方向,有思路,有目的,有“对象”。

 通常说的平安:就是预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急,以及为消退这些危急所实行的各种手段、方法和行为的总称,预知危急,消退危急是平安管理的主要工作。

 “平安第一”是指在进行生产时,应把平安因素作为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考虑进去,确保人员在生产中无事故发生,保证人员的平安和健康,当生产和平安发生冲突时,生产必需听从平安,任何担心全的因素在生产前,都要准时排解,否则,不得开工生产。

 “预防为主”就是要对可能发生的危急状态,包括明知的和未知危急进行预防,其含义有三:一是对明知的危急状态(包括物的担心全状态,人的担心全行为,管理制度的缺陷)进行订正和整改,或做出预防措施,确保生产人员在平安状态下或有危急但有预防措施的状况下工作;二是对未知的危急状态先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猜测,以及危害因素识别法、评估法,猜测危急,再进行订正和整改,或做出预防措施;三是通过我们各时间段的各类平安检查,准时发觉现场危急,进行订正和整改,或做出预防措施;平安工作是“谁负责谁主管”,你所处的岗位,或你负责的一个单位,你就是平安第一责任人,而绝不是“平安工作只由平安管理人员来负责”。

 平安管理指的是对平安工作进行方案、组织、领导、掌握的活动过程,通过检查、猜测等方法,对平安状况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做出解决决策,

 以达到杜绝恶性重大事故,削减一般事故,使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到最小程度。现代平安管理实质上是 一个信息发送、传递、推断、决断、实施的平安管理过程,它是一种猜测型的管理。“预防为主”成为平安管理人员的重点工作。

 作为一个有进展愿望的企业,要具备先进的管理模式,完善的管理制度,不具一格的用人机制,为基层平安管理人员,供应了展现才华的良好舞台,我们只要忠实执行上级制定的管理制度,把平安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坚持对油库、加油站的平安检查,猎取第一手平安管理所需的信息,准时作出推断提出解决方法,把平安隐患毁灭在萌芽状态,就能较好的完成任务。

 当然,要猎取信息,离不开“勤奋”, 作出推断提出解决方法,离不开较强的业务力量,离不开“学习’,这是基层平安管理人员必备的素养。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平安管理基础工作内容有:健全的平安管理组织机构;完善的平安管理规章制度;行之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落到实处的平安培训工作;详实的平安检查纪录;周密的平安隐患整改规划;牢靠平安评价和事故分析活动,及全体员工参加的企业平安文化,是企业平安形势良好的必需,是平安工作坚实的基础,是我们每位平安管理人员努力奋斗的方向。

 抓住了上述三个特点,平安管理工作就会有‘的’放矢,坚持不懈就会取得较好效果。

篇五:新闻的三大特点

一、实践派范式 (侧重西方) 1.美国纽约原《太阳报》采访部主任博加特: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狗咬人:咬名人是新闻。 人咬狗,强调反常、刺激、报忧不报喜。 积极影响:强调变动、做与众不同的新闻。 消极影响:追求耸人听闻的新闻、造假新闻、低俗新闻等。

  2.《纽约先驱论坛报》采编主任斯坦利·瓦利克尔:新闻建立在三个W之上, 即金钱(wampum) 坏事(wrongdoing ) 女人(woman )。 强调只有坏消息才是新闻,在当前的运作中注重名人。911 恐怖袭击

  便士报: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的欧美国家。 :

 特点 强调报纸是“独立舆论”,不追随任何主张。 强调面向普通人,以市民为读者对象。 追求趣味性 价格低廉 文体简洁,以报道新闻为主。

  概念:是指那些直接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人,他们根据新闻传播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对新闻传播的直接体验,对新闻做出的理解和界定。 特点:形象生动,耐人寻味,一些看似简单的说法,实际上有着丰富的内涵;贴近新闻传播实际,虽然难免极端,但往往一针见血,它直接反映了新闻传播的实际情况,使人们更能理解新闻的实际样式;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因而变动性比较大。

  二、学院派范式(侧重我国) 1.我国新闻学术史上第一个新闻定义: 徐宝璜:“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 新闻为事实 新闻为最近事实 新闻为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 新闻为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 突出特点: 强调事实 注重受传者

  2.我国最有名的新闻定义: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该概念是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提出的。 新近 -----时效性 发生 -----真实性 事实 -----客观性 报道 -----传播性

  3. 新闻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 信息 。宁 )

 ( 宁树藩 ) 狭义的信息:能够消除受信者随即不确定性的东西。

  第一,媒介结构发生变化。 第二,媒介内容构成发生变化。 第三,新闻报道样式更加丰富。 这一切,使新闻媒介的面目焕然一新。

  新闻概念尚处在争议中,但基本形成了几种类型。包括:新闻概念尚处在争议中,但基本形成了几种类型。包括: 第一,事实型 新闻是一种新的、重要的事实。(胡乔木) 新闻即刚发生、刚发现的事物。(法国 贝尔纳·瓦耶纳) 第二,报道型 新闻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美国 约斯特) 第三,信息型 新闻就是被及时、公开传播的新近发生的重要的事实信息。(黄旦)

 1.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2.新鲜性(1)内容的新鲜:与众不同;新近发生;新近发现等。(2)

 传播方式的新鲜。(3)角度的新鲜等。

 3.时效性新闻报道迅速、及时、准确叫做新闻时效。事件发生于新闻报道的时间差越小,时效越高。提高新闻时效的意义:(1)及时报道,新闻才不会成为旧闻;以最快速度报道事实,能使受众获得最(2)新鲜的事实,满足受众的知情权;新闻只有高时效,才有最大价值;可以(3)提高媒体的吸引力,提高新闻竞争力。

  第一,新闻传播者,传播者要树立抢新闻的观念。记者要赶在第一时间采访写作,编辑要赶在第一时间编排发稿。 第二,新闻传播媒介的技术含量。传播媒介技术含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远距离信息传输的速度。现场直播、滚动报道等。

 有些新闻需要注意时宜性。特别是涉及到宣传时机 。时宜性-----有些新闻要选择适当时机发表,才能够收到最大的宣传效益,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思想混乱。-----有些新闻要选择适当时机发表,才能够收到最大的宣传效益,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思想混乱。

 各位

篇六:新闻的三大特点

析毛泽东诗词的三大特点 <DIVid=content><scriptsrc="/mx/baid.js"><DIVid=viewad><scriptsrc="/a/lw.js">

 毛泽东诗词是继楚辞、唐诗、宋词和元曲之后中国现当代诗歌史上的又一座高峰是一部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史诗”。毛泽东诗词别具一格是在继承前人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明显地具有意境深远、韵味无穷和语言流畅三大特点。

  一、意境深远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诗品即人品”。毛泽东诗词已经充分展示了毛泽东作为伟大的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的人格魅力。写于 1936 年 2 月的《沁园春·雪》 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见 1996年 9 月版的《毛泽东诗词集》 下同作者用如椽大笔以雪为喻在深刻批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巧妙讽刺了历代封建帝王的同时热情地讴歌了无产阶级及其所领导的革命运动。真是气势磅礴一涉千里。既抒发了作者坚决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的雄心壮志又给了当时的蒋家王朝以致命的一击。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唱据说 1945 年 11 月 14日这首词在重庆的《新民报晚刊》上发表后曾轰动了整个山城还难倒了蒋介石及其御用文人。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堪称千古绝唱。在放翁的笔下梅花是孤寂无主的。她任凭风吹雨打群芳忌妒最后竟“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了。表达的是作者自己的不幸遭遇和永不变节的高尚品质。

 而毛泽东作于 1961 年 12 月的同一词牌的咏梅词 则反其意而用之。他的词作化忧郁为欢快 化冷漠为热忱 化孤独为亲切 以“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作结。这就不难看出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毛泽东面对我国三年严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重大损失丝毫没有被困难所吓倒而是敢于藐视一切困难战胜一切困难充满着必胜的信念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其意境比起陆词来更胜一筹。其他如“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七律·长征 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  《七律·到韶山》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七律·和柳亚子》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 《七律二首·送瘟神》 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  《水调歌头·游泳》  “蚂蚁缘槐夸大国 蚍蜉撼树谈何易。

 ” 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 等等都蕴含着无比深远的意境令人赞叹不已。

  二、韵味无穷

 南朝人钟嵘在《诗品》中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有尽而义

  有馀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弘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毛泽东诗词正是广泛地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才使其创作出来的诗词更加具有无穷的韵味堪称极品。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 借鉴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长恨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把天上人间融为一体用以缅怀爱妻杨开慧和战友柳直荀“我失娇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正如张承原先生所说“这首词神奇独特的想象不同凡响的艺术夸张俊逸超脱的艺术风格悲壮沉雄的诗美境界真乃千古绝唱‘使人五体投地’郭沫若语 。”见《中华诗词》2001 年第 5 期第 41-42 页从而收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效果。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是毛泽东写于 1949 年 4 月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的名句。作者反用《司马兵法》中“穷寇勿追”的说法告诫人们勿蹈西楚霸王项羽为了避免“不义”之名没有及时利用优势兵力消灭刘邦而导致最后失败之覆辙号召人民解放军将革命进行到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仅仅十四个字由于巧妙地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所以更加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其“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力也就远远超过那怕洋洋万言的其他体裁的文章了。

  《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泽东的又一首著名词作。在词的上阕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下着大雨时秦皇岛外白浪滔天的汪洋大海以及渐渐远去而终于看不见了的鱼船等景象。紧接着作者将大笔一转在词的下阕抚今追昔心潮澎湃随之发出了“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感慨。词中由于化用了魏武帝曹操《观沧海》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诗句因而使词作的韵味倍增更能感染读者。

  三、语言流畅

  唐朝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杜牧等大诗人所写的诗作大都是语言流畅明白如话的佳作。犹其是白居易的诗作“由于故事性强形象鲜明音节流畅语言优美通俗这些特点能够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金性尧语毛泽东诗词正是继承和发扬了前贤的这一风格。纵观收进《毛泽东诗词集》中的六十七首诗词没有一首是晦涩拗口的。特别是《西江月·井冈山》 、 《清平乐·蒋桂战争》 、 《采桑子·重阳》 、 《清平乐·会昌》 、 《十六字令三首》 、《七律·长征》 、 《清平乐·六盘山》 、 《七律二首·送瘟神》 、 《卜算子·咏梅》 、 《杂言诗·八连颂》等诗篇和“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贺新郎·别友》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沁园春·长沙》 “把酒酹滔滔心潮

 逐浪高 ”  《菩萨蛮·黄鹤楼》  “陶令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  《七律·登庐山》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 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攀登。

 ” 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 《七律·洪都》 等诗句还有上面所引用的例句读起来都琅琅上口十分流畅。正是因为这样毛泽东诗词才能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并备受推崇。刘征老在《明白如话的唐诗》一文中曾对当代的诗词创作提出这样的要求“明白如话尽量运用诗化的现代语言力求使广大读者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特别要避免使用半通不通的文言。”见《中华诗词》2000 年第 2 期第 57 页毛泽东诗词在这一点上堪称典范。在此我要奉劝那些自命不凡食古不化矫揉造作认为诗词越是隐晦就越是高雅的先生们应该放下架子老老实实地向毛泽东同志及其诗词学习尽快改变自己的创作态度。

 论文出处(作者):五指山人<script src="/a/hot.js">

篇七:新闻的三大特点

opy;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试述陈法《 易笺 》 的三大特点陈德远①(贵州警官职业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5)内容提要 :《 易笺 》 认为《 周易 》 是一部专言人事的书 ,并非卜筮之书 ,肯定《河图 》 是作《易 》 的本源 ,上古即有 ,并非宋人伪作 ,指出《 易 》 学研究中重理轻象、 或重象轻理的思想都有不对 ,反映了作者朴素唯物的认识方法 ,客观科学的图说见解 ,以及辩证统一的理象观点 ,值得研究与弘扬。关键词:周易   卜筮   河图   理象中图分类号 : I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000 - 8705(2009) 04 - 56 - 61  陈法 (16921766)字世垂 ,号圣泉 ,晚号定斋 ,贵州安平 (今平坝县 )人 ,清康熙癸巳进士 ,钦点翰林院庶吉士 ,授职检讨 ,历任郎中、 知府、 道台等官 ,因上疏为河督白钟山辩枉 ,被谪戍边 ,获敕后 ,不愿为官 ,回黔主讲贵山书院 ,一生著述甚丰。所著 《 易笺 》 ,成书于乾隆十三年 (1748) ,乾隆二十六年 (1761)两江总督陈宏谋首刻于江南 ,乾隆三十八年 (1773)长白觉罗敦福奉命采访遗书 ,得之进呈 ,是我省唯一入选《 四库全书 》 的学术专著。该书现经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长、 训诂学教授顾久先生点校 ,由贵州人民出版社汇入《黔南丛书 》(点校本 )出版发行。陈法《 易笺 》 全书共九卷。卷首为图说与易论;卷一、 卷二为上经笺 ;卷三、 卷四为下经笺 ;卷五、 卷六为大传笺 ;卷七为文言笺;卷八为说卦、 序卦、 杂卦笺。图说之部有 《 河图 》 、 《八卦方位图 》 、 《洛书图 》 、 《 文王卦位图 》 、 《 太极递生图 》 、 六十四卦之 《 圆图 》 、 《 横图 》 、 《 方图 》 、 《 来氏圆图 》 、 《 高氏彩图 》 等 10章;易论之部有《 论河图 》 、 《 论河图中数 》 、 《论洛书 》 、 《论文王卦位 》 、 《论作易本源 》 、 《论象数 》 、 《论往来上下 》 、 《论筮 》 、《 论筮法 》 、 《 论彖爻并传 》 、 《 论四图 》 、 《 读易大旨 》 、 《 解易管见 》 、 《 易要略 》 等 14章。《 易笺 》 对于经文 ,均按卦位排列先后 ,逐卦笺释。经文分列四层:首彖辞 ,次彖传 ,次爻辞 ,次爻传;分而复合 ,合而仍分 ,既不苦于割裂 ,亦复便于寻省。陈法认为经文中的“ 彖曰 ” 、 “ 象曰 ” 这些话 ,是东汉经学家郑康成所加的 ,不是《 周易 》 本来文字 ,所以将其删去;“ 大象 ” ,是孔子于《大传 》 之外另发观象之意 ,故不嫌离析 ,将其附之于后 ( 《 易要略 》 )。自《 大传 》 至《 杂卦 》 ,依章为笺。《 易笺 》 在全面分析前人《 易 》 学研究中的理论得失之上 ,对《周易 》 一书的性质、 河图、 洛书的真伪、 以及义理、 象数、 训诂诸学派的偏执等情形 ,都提出自己的意见 ,反映了作者朴素唯物的认识方法 ,客观科学的图说见解 ,以及辩证统一的理象观点 ,是一部独特的 《 易 》 学著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对《 周易 》 性质的认识与众不同《 周易 》 又称《 易 》 或 《 易经 》 ,是我国文化典籍中最难读懂的一部著作 ,它以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和思想内容 ,在中国传统文化大观园中 ,垒起了一座神秘的殿堂 ,在以政治、 伦理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意识形态里 ,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两千多年来 ,不少学者对之殚心竭力地进行解释与阐发 ,以致出现释、 道两家的玄・65・贵州文史丛刊  2009年   第 4期①作者简介 :陈德远 (1943年 - ) ,贵州平坝人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中文讲师 ,一级警督 ,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 ,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特聘研究员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谈 ,与儒家的象数、 义理、 训诂诸学派 ,形成了庞杂的《易 》 学体系。历代《 易 》 学家都普遍认为:《周易 》 是一种卜筮之书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也认为是这样。陈法《 易笺 》 则认为 :《 周易 》 是一部专言人事的书 ,并非卜筮之书。他的这一观点 ,不惟与历代《易 》 学家相对立 ,而且和知名于世的理学大师朱熹唱了反调。为说明这一论断的学理性 ,他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阐释。首先分析朱熹为何强调 《 易 》 为卜筮之书的原因 ,他在《 易要略 》 中说 :“ 朱子谓《 易 》 为卜筮作 ,盖因《 易 》 以九六名爻 …… 观其言曰:‘ 《 易 》 说尽天下后世无穷无尽的事理 ’ ,又何尝只从筮言 ? …… 朱子谓 《 易 》 为卜筮作 ,盖以吉、 凶、 悔、 吝皆古占辞 ,圣人假之以立教焉耳。

 ”陈法认为:理学大师朱熹之所以说《 易 》 为卜筮作 ,大概是因为《易 》 把“ 九 ” 、 “ 六 ” 作为卦爻的名称来进行占卜的缘故;但是 ,从朱熹所说的“ 《易 》 说尽天下后世无穷无尽的事理 ” 这个话语看来 ,《周易 》 也并非只讲占卜 ,因为“ 吉、 凶、 悔、 吝 ” 等占辞 ,不过是古代圣人假借它们来进行筮教的一种方法罢了。所以不难看出《 周易 》 仍然是一部论说天下人事之理的著作。特别是“ 《易 》 若只作卜筮看 ,其用便小 ;辞只作占辞看 ,其义便浅。即以占言 ,其所以定吉、 凶、 悔、 吝者 ,皆根于义理 ” ( 《 易要略 》 )这段话 ,充分地阐释他《周易 》 并非卜筮之书的观点。陈法又从《 易 》 学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分析:“ 大衍之法 ,肇自羲皇 ,历代皆以为卜筮之用。自文周系辞 ,乃一反之人事。

 ” ( 《 论作易本源 》 )陈法认为:《 易 》 学中的占卜之法 ,是从伏羲画卦教民的时代开始的 ,历代都把它当作卜筮之用 ,是因为那时只有卦图 ,没有文辞 ,将其用于占卜时 ,只能以卦图所示的“ 象 ” 来判别吉凶 ,其性质是占卜与筮教同时并用。后来文字产生 ,才逐渐有了繇辞。古《易 》 的繇辞只言吉凶 ,没有涉及天道盈虚及人事进退存亡这些消息。自周文王在占卜之中 ,发现六十四卦义理本源 ,“ 又以后世风气日开 ,人之情伪日滋 ,事变日多 ,吉、 凶、 悔、 吝之途不能不迷于所往 ,是以取六十四卦拟之人事 ,而一一命之名 ,复从而系之辞。

 ” ( 《 论作易本源 》 )从此 ,《 易 》 学便由原来的卜筮转变为论述人事的书了。那么 ,《周易 》 论述的人事有哪些 ?《 易笺 》 说 :“ 大之天下国家兴废存亡之理 ,小之饮食男女向背离合之端 ,罔不因其象之以断其吉凶 ” 。

 (同上 )陈法认为 :文王之后 ,周公旦“ 即一爻而观之 ” ,又“ 即六爻而各系之辞 ” ,方才使其“ 一卦之蕴阐发无遗 ,一爻之理无不罔尽 ” (同上 )。孔子又在周文王系辞的基础上 ,“ 从而发之为《传 》 ” ,发明了“ 卦德 ” 、 “ 时义 ” 、 “ 中正 ” 之说 ,把文王、 周公的义理更加发扬光大了。所以不难看出《 周易 》 有别于古《 易 》 ,它是一部论述人事的书 ,并非卜筮之书。陈法还对作 《 易 》 的目的进行分析 :“ 《 易 》 何为而作也 ? 曰:‘ 圣人本天道以垂教万世之书也 ’ 。

 ” ( 《 论作易本源 》 )他认为《 易 》 是圣人根据 (本 )自然界的变易法则 (天道 )来创作的一部教启后世万民的书。

 “ 《易 》教人以中正之道 ,非教人以趋吉避害也。

 ” ( 《 同上 》 )《周易 》 教人立身行己 ,都要讲求“ 中正 ” 之道 ,不是教人去趋吉避害。

 “ 若专以利害而言 ,见利则趋 ,见害则先避 ,狙势乘机 ,着着先占便宜 ,一味远害全身 ,充其说至有臣子而背其君父 ,沮溺耕耦之流 ,其知皆过于圣人 ,岂《易 》 之所为教乎 ?” ( 《 读易大旨 》 )如果《周易 》 只是教人趋利避害 ,凡事都抢先占便宜而放弃自身修养 ,不但会使人的私欲观念更加增强 ,而且还会危及君臣父子之间的大义 ,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安宁 ,这哪里是作《易 》 的目的呢 ? “ 《易 》 不为小人谋。

 ” ( 《易要略 》 )《周易 》 不是专为那些以卜筮求福免祸的人而作的。

 “ 君子论是非而不论利害 ,有见几 (机 )而作之时 ,亦有致命遂志之日。

 ” ( 《 论作易本源 》 )君子讲论的是是非问题 ,而不是利害问题 ;因此 ,他们有见机而作的时候 ,也有致命遂志的时候。说明卜筮绝不是圣人作《 易 》 的目的 ,君子并不相信卜筮。

 “ 或曰 :《易 》 既不为卜筮作 ,圣人何不自作一书 ,以明福善淫祸之理 ,而必假卦爻以明之 ,何耶 ? 曰:‘ 古人之书 ,因事而后有言 ,非如今人著书立说 ,徒托之空言也 ’ 。

 ” ( 《 论作易本源 》 )有人说 ,《 易 》 既然不是为卜筮而作 ,圣人怎么不自写一书来说明福善淫祸 ,定要凭借卦爻来说明事理 ,这是为什么 ? 陈法回答说:古人作书的目的与今人不同 ,古人的书 ,先要根据事理 ,然后才能写作 ,不像今人著书立说 ,可以凭空想象。另就是出于筮教的需要 :“ 古人甚重卜筮 ,盖其慎也 …… 所谓‘ 不敢自专 ,以尊天也 ’ 。

 ” ( 《 论筮 》 )古人行师立说 ,皆取决于筮 ,说明他们行事谨慎 ,用以增加其权威性 ,所以如此。

 “ 士大夫不明筮教 ,反从卜问吉凶 ,是亦陋矣。

 ” ( 《论筮 》 )士大夫不知筮教的意义 ,反而跟着去占卜吉凶 ,这是一种浅陋行为。那么《 周易 》 中吉、 凶、 悔、 吝等占辞又是如何产生的 ? 陈法认为它们不是求神问卜的结果 ,而是由人本身的行为所致 :“ 夫是中正之道 ,本人之所同具。而气拘物蔽 ,气质用事 ,则或过而刚 ,或不及而柔 ;或当刚而柔 ,或当柔而刚 ,即此一念之失中失正 ,即为吉、 凶、 悔、 吝之所由・75・试述陈法《 易笺 》 的三大特点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起。

 ” ( 《 论作易本源 》 )人们的行为失去了“ 中正 ” 之道 ,就是产生吉、 凶、 悔、 吝的缘由。所以 :“ 特揭‘ 中正 ’ 之极 ,用刚用柔 ,或过或不及 ,而吉、 凶、 悔、 吝生焉 ,岂待卜筮乎 ?” (同上 )人的行为是否违反“ 中正 ” 之道 ,自然就会出现吉、 凶、 悔、 吝 ,这决不是神的意图与作用 ,哪里还需去占卜呢 ?陈法通过分析理学大师朱熹“ 《易 》 为卜筮作 ” 的意见 ,分别从《易 》 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以及圣人作《 易 》 的目的这几个方面 ,多角度地阐释了《 周易 》 的性质 ,说明它是一部专言人事的书 ,并不是卜筮之书 ,充分体现了作者朴素唯物的思想与立场。联系陈法早年出任直隶顺德知府时为发展当地文化教育 ,曾与唐山县令赵杲一起拆毁许多佛道寺观兴建义学 ,以及在北京大名道时上疏为被弹劾的河道总督白钟山辩枉并引咎自责等壮举 ,不难看出他是一个无神论者。陈法崇尚程、 朱理学 ,但其思想立场却与程、 朱不同。他不相信佛道 ,反对求神问卜 ,讲求中正之道 ,身体力行 ,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力排众议 ,提出《易 》 非卜筮之书的观点 ,正是对《 周易 》 性质的客观认识 ,其理论特色在《 易 》 学研究史上 ,应该是独树一帜的。二、 肯定河图洛书上古即有 ,并非宋人陈抟伪作《 河图 》 与《 洛书 》 ,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个令人难解之谜。关于它们的记载 ,最早见于《 书经 》 中的《洪范 》 与《 顾命 》 二章。

 《 周易 》 的《 大传 》 和《 论语 》 里亦有记述 ,但均无图形。至宋初 ,道家学者陈抟 (希夷 )传出其图 ,时称《 太极图 》 ,亦只有圈点记号而无文字。是图辗转传至邵雍 ,邵雍因著《先天图 》 ,以图解《易 》 。南宋理学大师朱熹肯定邵雍对是图的发明 ,《河图 》 、 《 洛书 》 由此而闻名于世。但《易 》 学界有人不信其说 ,他们认为《 河图 》 、 《 洛书 》 系陈抟伪作 ,纷纷著书立说 ,大肆攻讦邵雍和朱熹。陈法针对这一问题 ,在《 易笺 》里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以 《 河图 》 为伪而不信 ,欧阳公 (修 )而后 ,如王祎、 归震川、 毛际可 (奇龄 )皆肆为异说 ,诋訾邵 (雍 )、 朱(熹 ) ,不遗余力。近时李穆堂 (绂 )以为“ 《易 》 、 《书 》 、 《论语 》 虽有其名 ,而莫识其状。

 ” 不知《大传 》 已著其“ 五十有五 ” 之数 ,若非言 《 河图 》 ,则从何说起 ? 其 ( 《 大传 》 )曰:“ 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 ” ,又以阐《河图 》精蕴 ,而揭作《 易 》 之本源 ,可谓深切著名矣。汉去古未远 ,孔安国、 刘歆皆言之 ,必有所本。若扬子云 (雄 )《 系图 》 :“ 一与六共宗 ,二与七为朋 ,三与八成友 ,四与九同道 ,五与五相守 ” ,此分明《 河图 》 。朱子曾举此语以释《 河图 》 ,而不明指其出于 《 系图 》 ,岂以《 系 》 (系图 )释《 易 》 为嫌乎 ? 今考其文 ,前无所承 ,后无所发明 ,而独悬此数语按之 《 系图 》 ,未见其确有合也。盖 《 系 》 (系图 )以准《易 》 ,子云 (扬雄 )曾见《河图 》 ,故傅会其说。汉儒“ 生成 ” 之说 ,虽言五行 ,而位数与图 (河图 )合 ,是其流传已久 ,非自希夷 (陈抟 )而始有也 ……( 《 论河图 》 )。陈法认为 :欧阳修、 王祎、 归震川、 毛际可、 李紱等人把 《 河图 》 当作宋人陈抟伪造的观点不能成立。理由有四:第一、 《 周易 ・ 大传 》 里有“ 大衍之数五十有五 ” 的话 ,这“ 五十有五 ” 之数 ,实际上就是《河图 》 之数;如果这里说的不是《 河图 》 之数 ,那么 ,《大传 》 所言便没有根据了。这已揭示了《河图 》 是作《易 》 的本源。第二...

推荐访问:三大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