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优谦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红色电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9篇

时间:2022-08-21 20:05:08 来源:网友投稿

红色电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9篇红色电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第14卷第2期2014年6月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JournalofNantongTextileVocationalTec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色电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9篇,供大家参考。

红色电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9篇

篇一:红色电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4卷第2期2 01 4年6月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综合版)J ournal ofN antongTexti l e Vocati onalTechnol ogy Col l egeV01.14.N o.2J un.2 01 4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胥青(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南通226010)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是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得天独厚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通过对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分析,提出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关键词:红色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 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191( 2014) 02—0100—0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和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口1。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对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意义。1红色文化所包涵的精神红色文化是指“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一系列的革命文献、文物、文学文艺作品、革命歌曲和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革命根据地、革命领袖人物故居以及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和文化氛围等” 121。它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有机体。精神文化主要指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制度文化是指革命时期形成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物质文化是指革命文献、文物、革命根据地、革命领袖人物故居等。红色文化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铸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可以不断彰显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1.1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精神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谱写的一篇壮丽篇章,是共产党人在实践中锻造出来的崇高品质。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共产党人就怀着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面对血雨腥风的艰难岁月,面对生与死的考验,面对敌人的凶残.他们始终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沉着面对。他们一生淡泊名利.时刻准备着为革命牺牲。回顾革命历史,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人很多很多,有“ 生的伟大、死的关荣” 的刘胡兰,有以身作则、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有甘愿吃苦的孔繁森等等,他们用自己的宝贵生命和行动,铸就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正是在这种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召下,我们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1.2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是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也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充分展现了党和人民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革命时期,针对中国国情.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开创性地提出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社会建设时期.又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些理论是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共产党人开创性地寻找收稿日期:2014—04一01作者简介:胥青( 1982一) ,女,江苏灌云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万方数据

 第2期胥青: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f O r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正是共产党人的这种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使中国一步一步迈上新的台阶.从而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1.3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艰苦奋斗是人类一种永恒的精神力量。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毛泽东曾告诫全党:“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全党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31“ 红米饭、南瓜汤” 、“ 朱德的扁担” 等所体现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在极端困难的井冈山革命斗争中所孕育的。延安时期,我们党立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组织边区人民进行生产自救,战胜了各种困难。艰苦奋斗一直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的法宝,是我们党的重要思想精髓。由于当前,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与发达国家比我们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需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为开辟社会主义新天地而奋斗。2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2.1红色文化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形式单一问题.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虽然很多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形式.但是由于人力、财力的有限,往往活动的开展是形式大于内容,没有实质性的突破。长此以往,学生会慢慢丧失参与学校活动的兴趣,从而失去了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开拓创新,寻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获得真知。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是经过长期积累、实践证明的优秀文化。红色文化具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有革命遗址、纪念场所、革命文献等;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有革命精神、红色歌谣、红色影视等。通过红色文化的引入,可以创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如红色经典影视、红色歌会、红色旅游、红色网络、红色主题活动等,这些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高校可以科学合理地将这些形式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2.2红色文化充实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就是要求大学生接受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及其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从目前来看.高校的思政课程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校园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补充。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仅靠这些还远远不够,而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创新精神等教育资源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补充。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通过实际事例让学生明白在战争时期,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解放、为了人民能翻身做主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好儿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奋斗终生。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高校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可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2.3红色文化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高校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纷纷采用各种形式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践表明,选择那些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的事例,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通过选择红色文化中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四项教育.可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一是人生目的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金钱和拜金的界限,自觉抵制拜金主义思想。划清享乐与享乐主义的界限,自觉克服享乐主义的影响。划清个人利益和个人主义的界限。自觉抵制利己主义思想的影响。二是人生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正确认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关系,坚持从实际出发,开拓创新,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三是人生价值教育,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为家人、为社会尽责。四是人生态度教育,引导大学生确立积极、正确、乐观的人生态度.不管在哪种环境中,都能够保持坚定的人生信念和顽强的斗志。创造属于自己的无悔人生。万方数据

 " 口2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综合版)2014焦3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路径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115着众多的挑战.如教育者的权威性和主导作用被弱化,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被弱化。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被消解。面对这些新问题,高校必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红色文化的融入,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3.1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当下,不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积极性差。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好。教师必须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可以将红色文化教育贯穿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中去.如在讲解中国革命发展史的过程中可以讲一些革命历史事件以及革命英雄等红色文化知识.让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意识到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也可以将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让学生感到事实就在身边,从而更容易接受。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育,不仅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还能够使学生在真实的世界中感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情怀,帮助他们在新的时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3.2利用高校周边的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大学生个性独特,情感丰富,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很多学生不喜欢安静的课堂教学,而喜欢有个性的课外实践活动。高校要抓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可以通过自身的地理优势,与附近有名的革命教育基地建立紧密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去参观和体验.让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如期开展.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思,领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激励学生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做一位有爱心、责任心的社会公民。每年暑期高校都会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高校可以借此契机,组织学生去革命老区体验生活.让他们切身感受一下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文化精神,使他们心灵受到洗涤。3.3扩展红色文化传播渠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高校要积极投身到网络教育研究中去,利用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性,教育过程的平等性、交互性、虚拟和及时性,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积极开展红色网站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网络,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红色网站在建设过程要强化内容的理论性。满足大学生的理性需要;注重内容的时效性,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突出内容的客观性,促使大学生自觉接受。参考文献:中共中央IRg-I皖.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L】.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蔡红梅.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构建[J 】.当代教育论坛,2006( 19) :81—82.【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l】( 责任编辑:马斌)Val ue and Its Real i zati on of The Red Cul ture i nIdeol ogi calandPol i ti cal Educati on i nCol l egesand U ni versi ti esXUQ i ng( N antong Shi ppi ng Col l ege,N antong2260 10,Chi na)Abstract:The red cul ture,form ed duri ngthel ong—termrevol uti on,i s the characteri sti c cul ture of the Chi nesenati on andenj oysof the characteri sti cs and val ue of the red cul ture,the paper proposededucati on m odethrough i ntegrati ngthe red cul ture i ntoi deol ogi cal andpol i ti cal educati onSO asactual educati on effects.auni queandadvantagedval ue i ni deol ogi cal andpol i ti cal educati on.Based on ananal ysi san i nnovatedi deol ogi cal andpol i ti caltoi m provetheKey w ords:red cul ture;col l egesanduni versi ti es;i deol ogi calandpol i ti caleducati on万方数据

 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作者:胥青, XU Qing作者单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南通,226010刊名: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tong Textil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年,卷(期):

 参考文献(3条)参考文献(3条)2014,14(2) 1.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0042.蔡红梅 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构建 2006(19)3.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 1991

 引用本文格式:胥青.XU Qing 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期刊论文]-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2)

篇二:红色电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9 年 11 月第 11 期(总 212 期)在我国中华民族文化中, 红色文化属于特色文化,是经过长期的革命过程慢慢形成的,具有较强的思政教育价值和功能。

 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可以对红色文化进行充分利用。1

  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分析红色文化诞生于我国的革命时期,它是伟大革命先辈和人民群众在长期抗战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是一种具有象征特色意义的历史文化,蕴含着革命先烈伟大的革命精神以及我国优质的历史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文明力量。

 红色文化对新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把红色文化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意义。1.1 红色文化可以坚定学生的共产主义理念大学生作为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学生对政治文化的认识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比如现代大学生信仰缺失和道德沦陷的现象比较普遍, 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缺乏对红色文化的学习。

 红色文化虽然形成于遥远的革命时期,但是它所包含的艰苦奋斗精神和生生不息的革命精神应该被人们继承和发扬, 它是共产主义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

 因此,把红色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并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使得他们在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更大的力量, 最终为构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1.2 红色文化可以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在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融入红色文化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格,并为他们提供坚实的精神力量。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而红色文化教育中所包含的爱国思想、努力奋斗的前进精神和自强不息精神都会对学生的人格起到完善的作用。

 另外,新时期的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的比较多,家庭对他们的过度关爱和保护使得他们在大学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长期下来就容易形成人格上的缺陷,所以通过红色文化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完善是非常有必要的。1.3 红色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融入红色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让他们通过了解历史先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英勇的作为,使得自己的心智得到有效的提高。

 在当今社会,尊老爱幼、无私奉献和互帮互助等优良品质已经成为了一些不法分子谋取利益的重要手段,例如“摔倒老人讹人”事件屡屡发生以后就让很多学生陷入了矛盾和沉思之中,甚至他们还会认为帮助别人可能会直接给自己带来巨大的麻烦,而学生的这种优良道德品质就会在这种欺骗、诈骗事件中逐渐丧失。

 因此,学校以及社会需要通过红色文化中所流传下来的优良品质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2

  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现方法2.1 把红色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当中要想让红色文化的价值功能得到全面的体现,就需要各大高校开设以红色文化为主的课程体系,这样红色文化精神才能够焕发生机,永久不衰。

 首先,高校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汤佳伟(江西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8 )【摘要】针对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进行分析,从把红色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当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把红色文化引入思政课堂、在思政实践活动中融入红色文化、在校园精神文化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创建红色论坛和组织红色网络活动这几个方面入手,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水平和质量。【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政教育;革命精神Doi :

 10.3969/j.issn.2095-0101.2019.11.054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101(2019)11-0123-02收稿日期:

 2019 — 09 — 24作者简介:汤佳伟( 1990 — ),男,助教,辅导员。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与论述123万方数据

 2019 年 11 月第 11 期(总 212 期)在对红色文化课程体系进行建设时,需要根据新时期特征以及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让红色文化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模式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可以全面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属于本校的红色文化网站,使得红色文化的精神魅力得到更好的体现。

 其次,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在融入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理论指导方向并和红色文化教学内容形成一个有效的衔接,然后教师需要通过红色文化教育建立并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最后再通过红色文化精神去解决现代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可持续发展的问题。2.2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把红色文化引入思政课堂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如何把红色文化教学内容更好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精神魅力并提高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兴趣,需要思想政治教师通过本土红色文化的教学资源以及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实现。

 例如教师在讲到《中国近代史纲要》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孝感地区的红色文化图片和人物介绍,使得学生对“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拥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和认识,而且这具有乡土文化气息的红色文化图片也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历史是亲近、可信的。

 除此之外,政治教师还可以把真实的生活案例和红色文化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研究在教学中获得精神思想、道德品质的洗礼。2.3 在思政实践活动中融入红色文化为了让大学生可以在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高校通常都会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经验,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也可以通过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红色文化实践活动而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

 比如教师讲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一课时可以通过国庆节、八一建军节、英雄纪念日和五一劳动节等重要节日去调查在革命战争时期,或者在改革开放时期的道德楷模,之后通过实践活动报告的形式提交到老师手里,实践报告成绩可以作为政治课程的期中或者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

 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兴趣,也能让他们对红色文化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2.4 在校园精神文化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校园精神文化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高校可以把它和红色文化进行充分结合,利用多种形式手段,使红色文化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和价值。

 高校可以邀请红色文化专家进行报告和学术演讲,或者是组织学生进行红色读书月活动、红色知识竞赛和红色文化演讲比赛等,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等媒体对红色文化进行宣传。

 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红色文化活动,可以使得大学生无形中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对我国共产党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进而实现良好的思政教育目标。2.5 创建红色论坛和组织红色网络活动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通过对红色论坛的创建和组织红色网络活动,可以使思政教师和大学生实现平等交流,针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自由讨论。

 高校思政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者是双休日时间,在红色论坛中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

 经过平等、互动和广泛的讨论,教师可以通过辩证的思维,解答学生存在的疑惑,使学生可以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更加爱党和爱国,对不良歪风邪气进行抵制。

 此外,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红色网络活动, 如要求每个学生观看一部有关红色文化的电影或者是电视剧、每个人讲述一个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每个人发表一条爱国宣言和爱党宣言等。

 通过这些红色网络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还可以有效提升思政教育水平和效果。3

  结 语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战争时代所保留下的精神文化,高校思政教师需要把红色文化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为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注入更多的新鲜活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高校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可以让学生对红色文化精神进行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参考文献[1] 彭艳 . 解析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传承的价值与途径 [J]. 陕西教育 ( 高教 ),2019(8):14-15.[2] 李永强 . 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因及其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J]. 智库时代 ,2019(7):104-105.专题与论述124万方数据

篇三:红色电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51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所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包含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党和国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红色文化教育是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且不容忽视的。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概述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之一,对红色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进行概述以及对红色文化从形态上进行界定是进行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此外,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研究也是尤为重要的。红色文化内涵在学术领域,近几年来对于红色文化的内涵的研究与探讨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红色文化成为一种文化研究的热点,不仅突显出红色文化自身的价值,也再一次将红色文化的内涵界定提上了议事日程。在界定红色文化内涵之前,有必要对“红色”和“文化”的概念进行界定。从字面来看,红色是一种颜色,从其所具有的文化指向来看,红色表达着“欢乐、喜庆” 的情绪色彩。随着大众对红色色彩文化的不断延伸,红色还代表着“胜利和积极向上”。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更是将红色上升为一种革命层次的意义。革命的旗帜、革命的军队、革命的政权、革命的摇篮等都加上了红色的标签,这就赋予了红色典型的时代色彩。随着红色含义的不断丰富,红色电影、红色旅游景点的出现,也进一步地丰富了红色的文化内涵与层次。石 晶(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化工学院 辽宁抚顺 113001)摘 要:红色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也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以及政治觉悟水平的提升。高校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研究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关键词:红色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金项目:本文为2021年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般项目“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项目编号:2021DJSZ020)的阶段性成果。按照辞海的说法:“文化主要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在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所以从这一点来看,红色文化也可以理解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建设过程当中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来说,红色文化可以理解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推进社会进步、发展的过程当中所形成的,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核心的优秀文化。所以,红色文化在五四运动之后,在新民主主要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各个阶段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红色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的丰富。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沦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曙光和胜利的方向。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的奋斗,缔造了新中国,书写了新文化。所以,红色文化应该是指:将中国构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中国所产生了一系列的思想与认识,其最终的方向是共产主义的实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可以理解为红色文化的时代表现。综上所述,红色文化不断地进行积淀、融合和与时俱进,它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脉络与体系的重要见证者。综上所述,红色文化并非一成不变,它的精神内核被赋予了时代内涵,是不断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形成的红色成果。本文所指的红色文化,是指在中国革命那个特殊的时期所产生的历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遗存,主要体现当时社会革命时期的物质、精神等方面的内容,是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历长久的革命战争而形成的一些革命文物、文献资料、文学艺术作品、经典

 152

 思想政治教育革命歌曲和革命战争遗迹遗址、纪念地、革命根据地以及蕴含在其中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和文化底蕴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将红色文化在高校中运行,通过红色文化来感召现代高校大学生的远大理想,不但是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主要途径,还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其培养后备力量,具体意义如下: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学生成才、成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只有在思想层面,引导高校学生不断的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拥有更多奉献祖国、报效祖国的热忱,才能够更好的提升高校学生的质量。尤其是,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进一步的提升高校学生对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信念的坚定。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相关基础理论的学习,可以帮助高校学生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对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进行强化,借助红色文化进行潜移默化,在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引导高校学生能够面对生活,面对挑战时,树立更加乐观、积极的态度,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在整个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如何不断地借助科学有效的方式来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需要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通过引入红色文化,可以对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以及思想教政治育内容进行丰富和完善。例如,通过对一些红色景点的参观可以更好的提高广大大学生了解我国先烈革命历史的积极性。通过采访身边的老红军来进一步的拉近红色革命历史与当代大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也是一种不错补充。红色文化所拥有的丰富的物质形态可以让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红色文化的价值与魅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通过补充红色文化内容可以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科学的引导。同时借助红色文化的具体载体平台,例如,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长征精神等诸多的内容与素材来更好的对现有的思想政治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朴素等诸多的精神,在未来的自我成长中获得更大的进步。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高校、社会以及大学生从自身的角色出发,在正向氛围的营造、红色文化内容的丰富、教育渠道的拓展以及教育过程的完善等方面进行必要的优化与完善。丰富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了促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丰富红色文化内涵,需要提升红色文化理论研究水平和深化大学生对中国革命成功经验的认识。深化大学生对中国革命成功经验的认识。在新中国成立的过程当中经历了无数的摸索和探索,革命成功其实就是一个从失败到成功,经验不断总结的过程。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对中国革命历史的成功经验进行理解,进一步的确立自己的信仰。在整个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帮助大学生对中国革命的成功经验进行深化认识。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无数的英雄前辈、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爱国奉献,实现了今天的幸福社会。因此,要帮助大学生通过梳理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经验,进一步的认识到红色文化与当代中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强化自身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思想自信,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在对中国革命成功经验进行梳理的同时,应该不断地引导大学生在历史比较中发现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成立以及当代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对比中,进一步的坚定对我国道路发展和未来建设所具有的自信。只有不断的强化对革命成功经验的认知,才能减少误区,提升红色文化的融合效果。在大学生了解革命经验的过程当中,红色文化是一种重要的载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红色文化有着一种价值观引导作用。只有全国民众从根本上接受这种价值观,才能够更好的引导时代的进步。大学生作为未来祖国的建设者,更应该了解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中国革命最终取得成功的经验。强化红色文化理论研究。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内涵研究方面,还是在具体的理论层次体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强化。因此,理论研究部门应该将红色文化体系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一方面,将红色文化与中国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科学的梳理,尤其是,帮助广大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红色文化的发展渊源以及红色文化传播对当代中国大学发展所具有的意义;另一方面,还应该从不同的维度和角度出发, 重新思考在新时期重视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文化教育的意义。只有立足于中国大地改革开放的实践,强化红色文化理论研究才能够为今后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理论依据,也可以更好的指导高校在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展融入红色文化的工作,避免工作中的误区。红色文化的深度解读可以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向革命信仰和榜样示范方向发展。在新中国发展过程当中涌现出更多的具有红色文化基因的先进典型,不断地弘扬前辈的英雄事迹,从某种方面也是当代大学生树立学习榜样的一

  153思想政治教育种方式。高校需要在进行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积极的引导学生学习革命榜样,学习伟大的历史人物,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体现出融入红色文化于大学生自身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借助更多典型的人物和榜样,引导大学生更好的提升自身的政治觉悟。拓宽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为了更好地拓宽红色文化的融入渠道,提升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政府部门应该不断地在政策方面以及网络平台方面进行必要的强化。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扶持红色文化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拓宽红色文化的融入渠道,政府部门,特别是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应该积极的出台相关的政策,促进红色文化的发展。当前,我国各地都将红色教育基地作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要基地,不仅出台了免费开放的政策,还通过将红色文化基地相关内容与学校思政教学内容进行融合的方式来促进红色文化影响范围的扩大。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国家级的红色教育基地已经达到上百所,这些基地涵盖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具有重大的红色文化价值。这些红色场馆的建设在提升了群众文化发展水平的同时,也为高校大学生自身的思想进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今后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社会各界应该提升对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视程度,高校也应该不断的提升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在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应该积极地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借助诸多的力量更好地实现红色文化在校园的传播与发展。地方各级政府只有在自身的主观意识方面,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加强对本地红色文化场馆的保护,保障红色文化物质载体的完整性才能够更好的促进红色文化在本地传播。地方各级政府充分的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播,不仅可以获得国家相关资金的支持,更可以实现本地知名度以及口碑的提升,在促进当地发展的同时,也会更好的促进红色文化物质载体的传承与发展。红色文化也需要相关的宣传者的主观努力,在进行红色文化传播的过程当中,宣传人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专业素养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红色文化宣传过程当中,政府应该积极的鼓励相关部门以及民间团体组织加强对红色文化宣传人员的培训。无论是在红色文化展现能力方面,还是在红色文化活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都进行针对性的提升。通过对民间公益组织和红色义务讲解员的努力,更好的提高广大红色文化爱好者参与红色文化宣传和传播的积极性。创建红色文化教育网络平台。当前,网络在社会公民日常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正在不断的凸显。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要使用者,其日常的学习以及相关资料的搜集都离不开网络。当前,网络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所以,通过使用网络而快速获得便捷的信息这种获取方式的同时,也应该进一步的强化网络对红色文化校园传播所具有的正向作用。因此,学校应该从大学生的需要出发,建立红色网站更好地把握学生群体的需求。同时,还应该将爱国主义精神以及相关的内容作为红色网站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系。尤其是,随着我国移动终端网络的普及,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也在不断的提升。在新媒体条件下,通过借助微信、微博、抖音以及网络分享空间等诸多方式,可以更加全面的进行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其所影响的受众更加广泛。无论是本校的大学生,还是外校的大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平台来共同感受红色文化的价值与魅力,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升。在新媒体的作用下,大学生红色教育的影响范围将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扩大。新媒体所具有的全方面覆盖性的特点,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的进行大学生红色教育的全覆盖,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新媒体所具有的“二次传播”效应,进一步的提升大学生红色教育的影响效应。在新媒体条件下,教育者可以非常轻...

篇四:红色电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3卷第 1期 2 0 1 7年 1月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Social Sciences) Vo1.13 NO.1 Jan. 2017 DOI:10.13888/j.cnki.jsie(SS).2017.01.029 浅析红色影视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赵 晓琳 ,钱 军 (沈阳师范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b.旅游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摘 要:红 色影视文化作为积极健康向上 的影视 文化 ,体现和传播 了中国共产党及 中国人 民在 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不屈不挠、艰苦创业、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红色影视文化可以充实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增 强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吸 引力、感染力 和说服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重视红色影视文化教育,采取将红色影视文化引入思想 政治理论课堂、引入高校网络平台等举措,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有魅力,进而取得最佳效果。

 关键词 :红色影视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9617(2017)01—0140—04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的意见》 强调 ,要“大力加 强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把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 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华传统 美德 ,加强道德教育和实践 ,提升师生思想道德素 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 为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当代大学 生拥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以及向上的进 取精神 ,是未来 国家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 班人 ,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道德意识 、价值取向关 乎国家的前途 、民族的兴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建设新时期 ,加强大学生 的思想政治教育 ,提升 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已迫在眉睫。红色影视文化 以其积极健康的内容、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情理 交融的艺术形式给大学生带来了新鲜感、吸引力与 认同感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 收稿 日期 :2016—10—23 作者简介 :赵晓琳 (1992一),女(满族 ),辽宁盖州人 ,硕士研究 生。

 重要作用。

 一、 红色影视文化的涵义及特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象征着正义、勇敢、革 命和斗争。由此,红色影视是指反映革命战争年代 或艰苦创业时期人们生产、生活、战斗的电视、电 影、纪录片等影视作品。这些作品一般都是与人们 坚定的革命理想和豪迈的战斗精神紧密联系的,象 征和体现了一种深入骨髓的无产阶级革命情操和 理想主义情愫 ,蕴含着为 国家 、为人 民奋 斗的家 国 情怀和人文精神。可以说,红色影视文化以其润物 无声的隐形浸润 ,荡涤着观众心灵 ,呼唤 良知 ,引发 真善美 的思考 ,激励人们奋勇前行。

 作为影视作品中的一部分,红色影视文化除了 具备所有影视作 品应具有的直观性 、生动性 、形式 多样性、内容丰富性、感染性强以及传播迅速的特 点外 ,它还具有如下鲜 明特点 :

 第 1期 赵晓琳 ,等 :浅析红 色影视文化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41·

 (1)红色影视文化具有传播爱国主义与革命 传统教育的功能。红色影视文化一般都是以反映 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英勇斗 争、艰苦创业的大无畏精神为主要题材的影视作 品 ,所 以对 当今我 国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 、社会 的发展及先进文化的传 播具有一定 的教育 、推动、 励志作用。如影片《英雄儿女》《建国大业》,电视 剧《亮剑》《士兵突击》等,从不同角度生动地揭示 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不怕牺 牲,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艰苦战斗历程。

 影 片所表现出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 的全 国各 族人民必胜的坚定信念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令 人刻骨铭心,印象深刻,令人振奋。

 (2)红色影 视文化素材 真实。红色影视文化 从 内容上大致可分 为两个方 面:一是 沿着历史 脉 络 ,追溯历史事实 ,从不 同层面展现 中国所发生的 巨大历史变迁。从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开天辟 地》、点燃燎原之火的《井 冈山》、革命圣地《延安 颂》、抗 日战争的《太行山上》,解放战争的《百万雄 师下江南》到《开国大典》⋯⋯这些波澜壮阔的革 命历史故事 ,经过艺术加工 ,被拍成 了教育 、感染 , 甚至影响我们一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红色影视作品。

 二是根据一些真实 的英模事迹改编而成的 ,如《青 年刘伯承》《张思德》《刘胡兰》《雷锋》《焦裕禄》 《孔繁森》《杨善洲》等,虽然经过艺术加工和处理, 但相较于普通的影视作品 ,它们具有很强的真实性 和现实感。因为真实所以亲切 ,因而具有很强的说 服力 ,能够成 为励 志的榜样 和触手可及 的正面教 材 。

 (3)红色影视 文化与时俱进 。红色影 视文化 虽然基本上反映的都是过去年代的故事,但从本质 上说,就其人文内涵和精神寓意而言永远不会过 时,其中反映和体现出的对正义、真理的追求,对美 好、理想的向往,为社会进步、发展甘愿付出的高尚 品格和奋斗精神,会随着时代的进步 日益彰显魅 力,焕发出时代的光芒_2 J。而对于当代大学生而 言,挖掘经典深层次的内涵和人物丰富的性格,会 有助于他们生动地了解历史 ,理解人生,对健康成 长大有裨益。

 二 、红 色影 视 文化 对 大 学 生 思想 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 何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发展中必须解决好 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 国家宝 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 大学生成长为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 的合格建设 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 的科学文 化素质 ,更要 大力提高他们 的思想政 治素质 J。” 红色影视文化作为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所大 力褒扬和传播的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自 强不息、艰苦奋斗 的伟大精神 内涵 ,可 以丰富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热情, 在一定程度上奠定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文 化根基 ,从而有助于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 方向,以培养大学生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高尚的 道德情操和艺术审美修养。

 (1)红色影视文化助力 于引领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方 向。中共 中央、国务 院《关于进一步加 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系统地 阐释了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 的主要任务 和 内容 , 即:“以理想教育为核 心 ,深入进行树 立正确 的世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以爱 国主义教育为重 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 J。”如 前所述 ,红色影视文化中所蕴含的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人 民在长期 的革命 、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所产生 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健康向 上的情感 ,本身就契合、突 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内容,无形中很好地实现了育人功能,成为高校圆 满完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不可或缺的重要 举措 ,助力于引领 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 的正确方 向。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 13卷 (2)红色影视文化丰富 了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 育的教学资源。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那种居高 临下的泛泛说教相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要从 受教育者 的实 际出发,有针对 性地施教。应 当看 到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思维 活跃、追求个性、独立意识强、情感丰富,他们对照 本宣科的“一言堂”灌输方式尤其反感。红色影视 作品声情并茂、情理交融,以其特有的直观性、生动 性以及渗透性强的特点 ,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之中,丰富了教学资源0 (3)红色影视文化奠定 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文化根基。著名 的思想政 治教育学者郑永廷 曾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 化沃土之 中,思想政治教育 的发展才会具有历史的 继承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红色影视文化作为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过程中所沉淀的精神传播之一 ,很好地继承 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展现了在民族危难时 刻,在新中国百废待兴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 各族人 民前仆后继 ,不怕吃苦、不怕牺牲 的精神和 为争取中华 民族 的独立和解放 ,争取 国家富强不懈 奋斗的民族精神。

 (4)红色影 视文化 融入 校 园文化建 设之 中。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正面临着世界多 元文化的冲击,而红色影视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 的坚守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的弘扬者 被引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 中,必定使大学生加深 对 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的领悟和认识 , 强化大学生为民族、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精 神,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繁杂的大干世界和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 目标 ,实现 自我和社会价值 。

 三、加强红色影视文化对大学生 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分析 红色影视文化作为一种积极 向上的影视文化, 将其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将有利于丰富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及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感染力和说服力 。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重视红色影视文化教育, 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有魅力。

 (1)将红色影视文化引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课堂,以激发大学生情感共鸣。近年来 ,高校思想 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提高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和思 想道德品质方面发挥 了重要作用 ,但仍然存在一些 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授课形式过于单一 ,在教学方 法上照本宣科的情况仍普遍存在,导致相当一部分 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看其他科 目、玩手机或 者看小说等,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随着高校多媒体教室的普及 ,将红色影视文化 适时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 中,会使教学收到 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摘取与教学内容契合的影视片 段播放 。教师在讲述 中国共产党在抗 El战争时期 保家卫国、英勇奋战的献身精神时,适当地播放如 《狼牙山五壮士》《南京大屠杀》《亮剑》等红色影 视作品片段 ,使大学生在感同身受 ,产生情感上的 共鸣 ,感悟到革命战士宁死不屈 、顽强奋斗的精神, 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2)强化大学生对红色影视文化 的关 注度和 理解度。近年来,越来越多还原历史革命时期的经 典红色影视作品纷纷问世,如《勇士》《喋血孤战》 《中国远征军》等 ,由于影 片所反 映的内容年代久 远 ,又具有一定 的政治性 ,很 多青年学生对此并不 太感兴趣 ,即便有时按学校要求被动观看 ,基本也 是应付了事 ,即便是有些许震撼 ,也很快消失殆尽。

 鉴于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特别注意抓住 契机,趁热打铁,不仅要提出要求让学生观看,还应 当在观看前结合相关思想政治教育主题 ,适当介绍 和宣传影视作品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素材等,为 大学生读懂人物心理、时代意义等做好铺垫;在大 学生观看红色影视作品之后 ,可 以组织座谈会 、写 观后感,也可以举办相关主题的演讲、唱红色主题

 第1期 赵晓琳 ,等:浅析红色影视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中的作用 歌等活动。提高大学生对红色影视文化的关注度,

 增强理解力 ,使学 生在红色影视文化 中了解历史 ,

 学习政治 ,激发爱 国热情和奋发有为的志向。

 (3)将红色影视文化 引入高校校园网络阵地。

 网络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阵地 ,要 积极开展红色影视文化的网络传播 ,充分发挥网络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在 网络平台、社 交软件广泛使用 的今天 ,高校应建设思想性 、知识 性与趣味性一体的红色影视文化宣传教育网站,用 积极、健康 、直观性强 的红色影 视文化去抵制西方 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侵蚀 ,采用大学生喜闻 乐见的方式 ,积极地开展生动活泼的 网络活动,并 逐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一个 良好的网络教 学平台,使每一位大学生都可以随时随地感受到红色 影视文化的熏染,进而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

 总之 ,在多元文化交相辉 映的今天 ,加强 红色 影视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作用 ,引导大学 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坚持正确的政治立 场和政治方 向,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 重要任务 。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 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EB/OL].

 [2015—01—19].http://educat ion.news.coj2015— 01/19/c— — 1114051345.htm . [2]刘立平.“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 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2.

 [3]佚 名.以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 学科建设——郑永廷教授访谈录[J].思想教育研究, 2013(1):3—7.

 [4]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 民日报,2003—12—08(1).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pub- licf iles/business/htmlf iles / moe/moe一 1408/2130703/20566 htm1. “Red M ovie and TV Culture" Analysis in the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ZHAO Xiao-lin,QIAN Jun (1.school

 of MarxismZhao xi aolin,2.School

 of Tourism &Hospital ity management,

 Shenyang Normal Uni versit y,Shenyang 1 10136,Chi na) Abstract:“Red M ovie and TV Culture”as an act ive a n d healthy screen culture,ref lects t he spir it of struggle, and how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 n d Chinese overcam e diff iculties a n d won victory in r...

篇五:红色电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研究90 _红色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困境及对策张月婷(宁波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摘 要:红色影视作品具有政治性、时代性、生动性、直观性、先进性和启发性等特征,是加强与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优质资源。将红色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政课,可以彰显教学目标要求、丰富教学内容模式、提升教学育人质效。当前红色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对红色影视教育价值认同度不高、素材选取及运用方式不当、作品供给有限且质量参差不齐等现实困境,应增强红色影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认同、创新素材选取准则与运用方式、完善优秀作品制作与供给的保障机制,以充分发挥红色影视教育和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双重叠加育人效能。关键词:红色影视思政课  高校教学  有效融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1] 红色影视作品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经过浴血奋战、英勇斗争和开拓创新所形成的、能够为当今中国发展所应用的且满足人民需要的各种精神及实物素材的总和。红色影视作品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经由人的视觉与听觉两大接收信息系统,对观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加强与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优质资源,可助力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育良好的精神风尚。重视与恰当运用红色影视作品,无疑会使高校思政课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本然之义:红色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价值(一)作品的政治性与时代性彰显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目标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与目标。2020 年 12 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立足于思政课的政治性属性,强调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重在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既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又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2] 加强与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锤炼高尚品格,切实担负起为国为民奋斗的时代使命。红色影视作品立足于坚定的阶级立场,是党和人民在百年国家发展历程中奋斗精神的重要体现。从题材内容与表达形式上来看,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时代性,这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目标要求高度契合,因而合理运用红色影视作品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自觉认同,强化其政治意识与价值追求。如《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建国大业》等红色电影,以其精湛的表现手法、经典的历史素材、丰厚的文化意蕴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历程与光辉成就。红色影视作品呈现的主流意识形态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在目标与内涵上相一致,体现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向的正确性。

 思想理论研究91 2022. 5_(二)作品的生动性与直观性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容模式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是基于现代思政教育与教学思想观念,教师、学生、内容、方式、资源和情境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互融共通,达成思政课教学目标。这一模式运行的过程“既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过程,或者说特殊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即对学生有计划地、系统地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3]。同时,教师能够发现、探索和解决新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理论水平与教学技能,促进教学相长。值得注意的是,该模式虽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它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固定的系统范式,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生态系统,其教学内容与方式会随着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进行适时地、相应地变革与更新。红色影视作品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体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政治信仰与强大的精神意志,以直观的情景式演绎方式诠释了深刻的思想教育主题,其展现的艺术特色、历史事实和生动情节,可以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教学模式,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特有的优质素材。如《张思德》《雷锋》《焦裕禄》等经典影片,以真人真事深刻地诠释了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和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与坚强意志。大学生的情感极为丰富,将这些红色电影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从心灵深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他们以优秀共产党人为榜样,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相较传统的教学模式,红色影视作品可以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注入活力与生机,既能充实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又能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式。(三)作品的先进性与启发性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育人质效由于现阶段特定的成长境遇和历史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和多种矛盾共存的特性。一方面,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坚定了大学生群体的“四个自信”;另一方面,如今的大学生处在一个多层次、复杂化和开放性的社会环境系统中,其“三观”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普世价值论等错误思潮的冲击,致使部分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出现新变化。[4]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基于对大学生需求变化的分析,研究其思想动机、行为表现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历史根源,进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给予精神关怀和积极引导,最大限度地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持续增强教学效果。红色影视作品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开启了一扇可以透过情节意象传达思想观念的功能视窗,助力大学生树牢严于律己、勇于承担和甘于奉献的“三观”,让思政课教学达到理想效果。近些年,以《恰同学少年》《红海行动》《厉害了,我的国》《袁隆平》等为代表的红色题材电影,以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情境为基础,在坚持“艺术性与真实性”相结合的同时,力求“先进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此类影片蕴含着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且“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实现了“入眼、入脑、入心”,不仅强烈吸引观者的眼球,使其投入电影呈现的情境之中达到情感共鸣,而且在回味、深思中得到情感传承。因此,红色影视作品恰当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必将发挥更大的“教化、感化”功能,促进大学生牢固树立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从而深化红色影视作品的教育功能、提升思政课教学的育人质效。二、实然之需:红色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困境(一)认识论困境:对红色影视作品的教育价值认同度不高红色影视作品的价值突出体现在以宣扬积极健康向上的、富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精神品质为主旋律,但当前红色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认同程度不高、受重视不够。在校级层面,部分高校以“双一流”建设、博士硕士学位点增设、学科门类齐全为重点目标,认为人才队伍建设、申报科研项目、获取科技奖项等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把这些工作当作主要任务来抓,对学校教学管理与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热情有所欠缺,于是低估了红色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也未系统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与指导规范,未能形成红色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科学范式和长效机制。

 思想理论研究92 _在师生层面,其一,思政课教师在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均与科研挂钩的压力之下,将大量时间和主要精力置于科研项目及论文撰写方面。部分教师无暇安心搞好教学,甚至认为思政课知识重在讲解,在教学中为学生播放红色影视纯属浪费时间;有些教师虽然将红色影视作品运用于教学,也只是视其为丰富课堂教学的手段而已,未充分意识到红色影视教育对学生“三观”塑造和道德情操厚植的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红色影视作品与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融合以及融合后教学目标的实现。其二,大学生是高校思政课知识的接受主体,但在受到实用主义、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其中部分群体对思政课学习抱着“可有可无”的轻视态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系统性。一些大学生将思政课教学强行贴上“政治宣传”的标签,认为思政课是空洞的“洗脑课”“说教课”,产生较强的排斥心理;有的大学生认为思政课知识枯燥且无实用性,对自己就业和事业发展毫无帮助,不如把心思用于考取各种证书上。在此类偏见的妨碍下,部分大学生对包括红色影视作品在内的思想政治学习缺乏兴趣,红色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育价值也无法落到实处。(二)实践论困境:对红色影视作品的选材及运用方式不当高校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甄选出合适的红色影视素材,对于增强教学成效至关重要。由于缺乏完备的选材标准与选材条件,目前部分教师对红色影视作品的选取存在一些不良倾向。一是选材随意化。部分教师在选取红色影视素材时没有经过斟酌,仅仅出于丰富教学手段的目的,随意选取一段红色影视作品用于思政课教学,这一做法难以保证所选素材与教学主题的契合度,也无法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必然使思政课教学的实质性效果大打折扣。二是选材媚俗化。为提高学生的关注度,有些教师特意选取如“雷剧”“神剧”等一些荒诞离奇、匪夷所思的红色影视作品,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致使课堂呈现“媚俗化”趋势。实际上,并非所有的红色影视作品都适宜进入思政课的教学范畴,只有那些宣扬中国精神、与历史事实相符的红色影视作品,才能成为思政课教学的理想素材。三是选材碎片化。受课程时长的限制,部分思政课教师往往只选取作品的片段,没有系统地考虑整个课程教学体系中所有选材之间的逻辑关系,造成选材碎片化的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与逻辑思维。实现红色影视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机融入,是思政课教学智慧的彰显。讲授式教学是高校教师运用红色影视素材开展思政课教学的基本方式,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较多的红色影视作品内容,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其理论脉络。但由于红色影视题材所反映的整体内容与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存在差距,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以背景介绍、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概括等形式教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这种看似高效的“主体-客体”单向传授知识的“说教”方式,一方面造成思政课教学“对话”的屏蔽,不能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倾听和交流,使学生失去探究影视情节的欲望,致使学生本位缺失;另一方面更谈不上在现实中对红色影视情境的“体验”与“实践”,难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透彻理解和深层内化,无法充分体现红色影视作品的教育价值。因此,运用红色影视素材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成效亟须改进与创新教学方式。(三)本体论困境:红色影视作品的供给有限且质量参差不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一批气势恢宏、情感真挚、激励人心的优秀红色影视,如《巍巍昆仑》《开国大典》《战狼》《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等,但总体而言,鉴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尤其是精神需求的多元化趋势,现阶段的红色影视作品在数量上和其他类型的影视作品相比,依然十分有限,占比明显偏小。据统计,在 2019 年和 2020 年的腾讯视频上线电视剧占比中,军旅抗战类红色影视作品分别为 12% 和 9%,远不及 2019 年偶像爱情剧占比的 32% 和 2020 年浪漫情感剧占比的 36%。这反映了在飞速发展的当下,优秀红色影视作品的数量供给还无法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也为实现红色影视作品和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机融合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红色影视作品涵盖类型较广,质量参差不齐。根据红色影视作品切入视角的差异性,可将其分为个人传记、革命者群像、典型事件、以小见大、全景式史诗等五种类型。虽然红色影视作品已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但部分影视公司极力迎合市场的需

 思想理论研究93 2022. 5_要,在创作红色影视作品的过程中过分看重商业性和娱乐性,强调票房和经济收益,忽视其社会价值以及对观者树立“三观”的正面效应,使红色影视作品的发展趋于“媚俗化”,这必然会给分析判断能力较弱的大学生带来“副作用”。有些影视公司只是为“红色”而“红色”,无视革命历史事实,过度改编或凭空臆造,出现与历史真相不符或歪曲史实的现象,特别是频频出现的“抗日神剧”,“戏说”成分过重,极易使观者,尤其是大学生产生错误认知和错误观念,从而陷入对历史理解的误区。此类影视作品虽属红色题材,但严重消解了作品的严肃性和真实性,不仅脱离了运用红色影视作品从事教学的基本要求,而且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三、应然之径:红色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策略选择(一)增强红色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认同思想引领行动,推动红色影视作品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首先需要从认识层面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和广大学生对红色影视作品的教育价值认同。在校级层面,高校应结合“四史”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对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红色力量的三重认同度,持续深化对红色影视资源的认识与理解,把红色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视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支持与鼓励将优秀的红色影视作品融入思政课教学,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对红色影视作品融入方式与成效定期开展考评,完善激励方式。在师生层面,其一,教师作为教育主体,要深入...

篇六:红色电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 校 辅 导 员2019年12月第 6 期 总第 59 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

 [1] 高校肩负着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2] 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以及信息时代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学生所处的环境更加开放,如何让思想政治教育更接地气,更有人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话剧作为一种艺术传统,以其生动的内容、喜闻乐见的形式、普遍的参与性活跃于高校的文化活动中,一直以来深受广大学生所喜爱,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红色话剧作为高校校园话剧的重要内容,是传承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题材,它不但能发挥话剧育人的传统功能,而且还赋予了话剧更高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一、红色话剧育人的历史经验(一)红色话剧是新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此时的话剧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了新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宣传革命、启发民众,促进爱国救亡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这类融入了五四时期“科学、进步、民主”思想的话剧都属于红色话剧。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发动组织的,当时新文化思想已经深入学生和知识分子的脑中,而话剧这种新形式正好可摘 要:话剧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而红色话剧更是校园话剧的重要内容。红色话剧蕴含丰富的育人资源,它不但发挥了话剧育人的传统功能,而且赋予了话剧更深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能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好红色话剧资源,并通过挖掘红色话剧的选题高度、加强对校园红色话剧的支持力度、推进话剧育人的全员覆盖、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等途径和方式,实现红色话剧的内涵育人、过程育人、广度育人和深度育人。关键词:红色话剧;思想政治教育;育人;高校[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618(2019)06-0060-05红色话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功能研究马丽娇(南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350)

 61以更好地表达新思想和新观念。因此,在校园中开始盛行话剧表演,并被称为“爱美剧”。随着爱国运动的日益高涨,学生们通过话剧表演宣传革命思想,揭露日本的侵略行径,警示中国的亡国危险。新剧团大量涌现,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燕京大学等学校的学生自发成立话剧团,排演红色话剧。业余话剧活动盛行,演出诸多具有教育意义的红色话剧,如《黑暗之势力》《新村正》《青鸟》等,有效地推进了五四思想解放运动。五四时期的话剧演出培养了大量的中国早期的话剧作家,如田汉、郭沫若、熊佛西等,还培养了曹禺、洪深等著名的戏剧人才。同时,参演话剧的学生和观众深受话剧的影响和感召,忧国忧民,立志报国,投入到爱国救亡的运动中,也培养了大批的学生领袖。可以说,五四时期的红色话剧不但是新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而且还发挥了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二)红色话剧是我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抗战时期,红色话剧成为挽救民族危亡的重要宣传力量,很多话剧的骨干力量都参与到革命队伍中。话剧逐渐成为激发群众抗战热情,鼓舞民众抵御外来侵略的重要宣传载体,成为革命斗争的重要武器。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各话剧团体,使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如1931年在上海成立的革命话剧组织“左翼戏剧家联盟”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戏剧组织的有力抓手。抗战时期北平学生的移动剧团在1937年8月——1938年9月期间跨越北京、天津、山东、河北等地两万多公里,在剧团成员团结一心、出生入死、宣传抗战的努力下,先后排演了《九·一八以来》《游击队》《地道》《放下你的鞭子》《打鬼子去》等话剧短剧,为支持抗战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个剧团成立之初就是由中共北平地下党秘密领导的,剧团中还包括三位共产党员。

 [3] 中国共产党领导成立了“抗敌演剧队”,他们深入前线和敌后,宣传抗日,团结了广大人民群众。抗战时期的很多学生话剧团排演的话剧,也都积极地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如反映太平天国历史的话剧《李秀成之死》就是宣传共产主义的,剧团中就有共产党组织。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闭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文艺工作思想,那就是要让文艺作品服务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文艺作品中歌颂什么,揭露什么,如何通过文艺作品来启发和教育民众,都做了很好的总结和阐述,成为我党指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文件。这些都表明,中国共产党一直将话剧尤其是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优秀红色话剧,作为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

 (三)红色话剧是高校的育人传统上个世纪30年代,话剧界就有“北有南开,南有复旦”的说法,这也说明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话剧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高校之所以采用话剧这种艺术手段,尤其是红色话剧,正是因为其在育人方面发挥了特殊的功效。以南开大学为例,南开大学的话剧运动在原校长张伯苓的带领下拉开序幕,1914年就正式成立了南开新剧团,当时的南开新剧团排演的《一元钱》《一念差》《新村正》等都对当时话剧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4] 其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也不言而喻。南开大学素有爱国为公之传统。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南开大学遭到日军的袭击,校园被炸毁,成为全国第一所为国赴难的高等学府。西南联大期间,与前线抗日斗争遥相呼应,校园里的南开学子将《国民公敌》《放下你的鞭子》等一大批抗日话剧搬上舞台,极大激发了国民的抗日斗志。1945年12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昆明学子发动“一二·一”运动,号召反内战、争民主,被国民党残酷镇压。当天,时任西南联大学生会常委的王松声连夜编写了剧本《凯旋》并迅速组织了演出。

 [5] 《凯旋》的上演,在西南联大学生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一二·一”运动中起到了唤醒民众的作用。复旦大学的话剧发展也经历了多个阶段,在五四运动爆发后,复旦的话剧发展经历了以国防剧为主的第一阶段、以激发抗日热情的抗战剧为主的第二阶段和学生民主运动的第三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复旦大学的学生话剧已经成为校园工 作 方 略

 62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发挥着育人作用。研究发现,无论是清华、北大、复旦、南开等著名学府,还是一些地方院校,在其发展的历史中都曾以红色话剧作为团结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因此,红色话剧在高校发展历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高校的育人传统。二、红色话剧蕴含丰富的育人资源(一)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红色话剧的主题围绕着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饱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凝结。很多校园红色话剧都展现了战争年代的烽火岁月,歌颂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重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伟大胜利的光辉历史。其中也不乏一些不为人知的小人物故事,展现了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与民同心、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感人历史,对于传播红色文化,启发学生爱党爱国之情怀起到了重要作用。南开大学排演的《红旗谱》《凯旋》《放下你的鞭子》等红色话剧所传达的思想对学生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浸润,比传统的课堂讲授更利于学生接受和吸收。学生的情感被话剧中的人物命运所牵动,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这其中既包括立志报效国家的志向,又包含不计较个人得失、将小我融入大我、一切以国家为前提的爱国精神。

 (二)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文化自信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党带领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7] 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和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最生动的象征。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在新中国的建设、改革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续写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可以说,加强大学生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而红色话剧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作为学生们喜爱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学生的参与和观看,对于传播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涵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学生通过对话剧剧情的感悟,人物的理解,再到排练、表演和观赏,感受到“戏剧小舞台、人生大舞台”的思想,培养了学生健康向上的个人优秀品质。具有积极主题、健康内容和感召力的校园话剧对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康向上的情绪具有正面促进作用,对于形成学生健康、向善、向上的心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常在剧本的编排和人物性格的刻画上,都会突出人性的真善美和假恶丑,通过或感人、或幽默、或讽刺、或激烈的故事演绎,让观众产生共鸣。尤其红色话剧中的主人公都具有坚韧、勇敢、机智、敢于同敌人和恶势力斗争的顽强品格。同时学生也会通过艺术的夸大手法无情地鞭挞敌人的丑恶嘴脸,引起学生们对人性丑恶的痛恨,进而激发学生追求善良和美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南开大学为例,进入新时代,在继承传统话剧的同时,南开大学师生排演了《红旗谱》《杨石先》等新话剧,并在校园内和全国各高校进行演出。《红旗谱》讲述了主人公朱老忠回到故乡,与地主恶霸冯兰池展开的一场斗智斗勇的抗争。惟妙惟肖的人物演绎,跌宕起伏的剧情吸引着现场观众。观看后有学生曾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冯兰池,那狡诈的表情,阴险的眼神简直是让人恨得牙痒痒。”不少学生在观看话剧演出过程中,将自己融入了剧情,在大伙热火朝天干农活时鼓掌加油,在运涛和春兰羞涩表达爱意时会心一笑,在冯兰池剥削村民时紧锁眉头,在大贵娘生死呼唤大贵时潸然泪下。话剧人物工 作 方 略

 63的刻画和剧情的演绎,让大学生认识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这种真切的人生感悟将会融入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育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美育不仅是审美教育,也是心灵和情操的教育。美育不但可以提升人的审美能力,还可以提升人的气质,美化人的心灵,影响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兴趣,激励人的精神。话剧是一种很好的校园文化活动,在美育方面的功能也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对人物角色的揣摩和演绎,帮助学生理解正面人物拥有的优秀品格,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学生通过话剧理解什么是美,懂得如何创造美,进而上升和内化为内在美。话剧剧本的创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很多高校的校园话剧既有经典剧目的重现,又有很多来自学生的自我创作。各类学生自发组织形成的话剧社层出不穷,这些剧社中都会有专门从事话剧剧本创作的学生。他们共同探讨,大胆创新,创作出众多师生喜爱的优秀话剧。学生们将一些经典红色剧目进行改编,既有思想性,又更加活泼幽默,吸引了众多学生的观看,而创作话剧的过程也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话剧的吸引力就在于话剧的形式更接地气、更有趣味。在观看话剧的过程中,即使不懂艺术的学生也能够接受话剧的艺术手法。这无形中推动了校园美育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达到了美育的效果。而校园话剧文化蕴含的强大精神风尚可以起到以文化人的重要作用。三、红色话剧实现育人功能的途径和方法(一)挖掘选题高度,实现红色话剧的内涵育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红色话剧的思想和内涵丰富,能够很好地起到教育的作用。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选题的高度上要下功夫,深入挖掘。一方面可以结合重要时间节点,重要庆祝日等选择相匹配的话剧题材;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中突出存在的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话剧剧本,以达到教育目的。如在加强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过程中,可以排演一些描写优秀共产党员故事的红色话剧,通过演绎普通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激励学生党员向优秀党员代表学习,时刻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可以通过编排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带领学生重温长征历史,学习长征精神。总之,红色话剧的选题必须要旗帜鲜明地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话剧艺术形式为载体,通过风格清新幽默而不失深刻严肃地演绎,呈现高雅艺术,讴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引导学生心怀祖国,关注社会,思考人生,激励自我,进而树立远大理想,担起时代责任。(二)加大支持力度,实现红色话剧的过程育人一场精彩话剧的演绎离不开精心的编排和准备,演出...

篇七:红色电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影片进课堂 , 让思政课燃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创新“红色教育”模式,可考虑积极开展“红色影片进课堂”活动,使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

 丰富思政课的内涵和活力 近年来,作为红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红色经典影片,如《亮剑》《革命家庭》《历史的天空》《激情燃烧的岁月》等,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收视神话”。这些红色影片对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荣辱与共、艰苦奋斗、共渡难关的革命精神,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历程作了精彩的演绎,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尤其是在新时期,红色影片更加注重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红色影片进入课堂、服务于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更可以促使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国情、开拓视野,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志向,从而实现深化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目标。

 多层次、多渠道、经常化、系列化的教育机制,是确保思政课实

 效的有效保障。红色影片进课堂能丰富思政课的内涵。红色影片在弘扬革命先烈坚定革命信念的同时,也拓展了大学校园文化内涵,成为高校学生们陶冶情操和丰富学校生活的重要载体。让丰富多彩的红色影片进入课堂,将克服过去纯理论教学中存在的思政课缺乏活力、感染力、生动力现象,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三进活动”。

 课堂讲授是对学生进行红色基因教育的主要窗口。红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的艺术表现,更是对历史的敬重。让学生们通过看电影学知识、长见识,从过去单一的理论教育,从“可听”到“可视”,将进一步提高学生接受红色教育的兴趣。

 把电影美学与思政教育对接起来 当前,红色影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发挥作用,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误区。比如,有的课堂教育中过度依赖影片,整堂课播放影片,忽视了相关知识的讲解,这种“放任”式的教育导致学生无目的观看,看过后作用不大,使观看红色影片教育失去了意义。

 在“互联网+”时代,红色经典依然是社会发展的永动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高校学生对红色影片的要求愈来愈高,既要有思想性,又要有娱乐性,只有内容丰厚、主题鲜明、时代感较强的红色影片,才能获得高校学生的认同。为此,在课堂中运用红色影片进行思政教育时,就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整合,突破固有模式的藩篱,探索大学生自身需要,运用契合学生心理的红色影片,来展现电影美学,培育大学生对不良影视思想、文化的辨析能力。把历史与现实对

 接起来,让优秀的传统与时代精神交融起来,使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发展新中国的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使他们坚定信仰,将自身抱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成长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实现红色教育成果的最大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近年来,在国家对影视行业进行重点推动的大背景下,我国每年推出的红色影片数量不在少数,但作为课堂思政教育的红色影片,就必须精心选择符合实际需求的电影内容和形式,既要是主旋律故事,有积极向上、令人奋发进取的精神境界,又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针对青年特点,吸引广大学生观看。学校不仅可以选择影视片,还可以选择纪录片,选择的影片要“短”而“精”,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观有所思、思有所得,与教授的理论知识相配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影片的政治宣传效果。

 利用红色影片进行思政教育,更要注重做好“转化”环节。首先,要根据政治历史事件选取合理的电影资料,形成一条完整的“故事链”,使学生在“故事”中了解历史与政治,让原先博大精深的理论,转变成为学生感兴趣和易于理解的人物“史话”,层层深入,通俗易懂。其次,在影片播放前,要将影片内容发生的背景向学生进行详细的说明,告诉大家为什么要看这个电影、电影能告诉我们什么、电影里的故事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的,让学生在看之前,能弄清楚影片的来龙去脉;影片播放后,根据影片内容,结合教学目标,对重点问题

 进行分析和讲解,有利于消除错误认识,起到纠偏的作用。

 红色影片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后具有显著的作用,但仅靠课堂上的教育很难满足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的需要,应当将其作为一种系统工程进行推进,唯有如此,才能取得更大的效果。抓好红色影片的思政教育,要从大学生入学开始起,充分利用好红色影片这个“武器”,将其与思想政治课程紧密融合,实现对大学生的全过程、全员覆盖,在课堂课余时间,持续不断地选择合适的题材进行红色教育,实现红色教育成果的最大化。

篇八:红色电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0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政教育对红色资源的有效利用红色资源和高校思政的有效结合,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教育模式,方便当代大学生了解和走进历史,从多个方面认识思政教育的价值所在。而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还需要认识到现阶段两者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法,从素材挖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分析,让大学生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职责,积极投身为祖国作贡献的道路中。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利用原则实际性原则。思政教师应该根据大学生的认知情况,选择附近的红色资源设计实践活动。一方面,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开展有效的活动,积极体现学生的主体优势,在情感上进行恰当引导,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树立良好的职业理念,实现个人追求和国家发展的有效结合。另一方面,应该根据学校周围红色资源的利用情况,组织各方力量,通力合作,着重体现红色资源的优势。因地制宜原则。高校借助红色资源优化思政教育,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时候,致力于追求最高的经济效益。各个地区有着有着极为丰富的红色资源,为思政资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方便教师组织一系列多元化的实践活动。而在实践的过程中,应该根据高校的自身特色、地理位置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红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活动。持续性原则。思政教育有多方面因素构成,教学工作的难点在于深度探究和持续优化。而红色实践活动的形成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世界文化快速发展的当下,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多方影响,无形中加大了思政工作的难度系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基本上是“00”后的主力,他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思想素质的形成非常重要。为此,高校利用红色资源,建立教育基地,积极探究符合自身实际要求的实践活动,营造和谐的氛围,并让实践活动不断完善和优化,形成一种常态化的发展机制。刘欣怡(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摘 要:从近几年来的发展而言,将红色资源渗透到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中,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时候,也能打造高效的思政课堂。为此,教师应该基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和内容,传承红色文化,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文章首先介绍了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利用原则和价值,接着分析了现阶段红色资源在思政教育中的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利用策略,以供参考。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红色资源;利用策略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资源的利用价值优化思政教育的内容。红色资源本身就是极为优秀的教学素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以超强的感染力说服力影响和教育学生。再者,红色资源中蕴含着爱国素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以革命先辈的事迹感染学生,为高校开展爱国教育提供有效依据。例如南京大屠杀、辽宁万人坑等,这些都是爱国教育的有效素材,揭露侵略者罪行,当大学生站在红色景区的时候,感受民族独立的艰辛,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最后,红色资源作为有力的道德教育素材,涵盖了敬业、奉献、团结等基本的道德规范,折射出革命先辈高尚的道德情感。通过视频播放的学生,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革命先辈的无私精神,帮助学生树立优秀品质。保证大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方向。要让大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培养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认同感,将自我理想和社会发展实现有效结合。红色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爱国意识,让学生的个人情感得到升华,精神上获得激励,深切感受到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还要让大学生拥有顽强的意志力,尤其是在知识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具有顽强的意志力,及时克服学习、生活中面临的诸多问题。红色资源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科学信念和顽强意志,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分析,将其渗透到课程思政中,让学生始终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树立长远的人生目标。强化思政教育效果。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中,应该准确认识到思政教育的新载体,体现教育的时代性特点,这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将红色资源合理应用到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中,既能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也是着重体现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特点。教师通过聆听红色歌曲,观看经典视频,重走红色地区等多种形式,将党的光辉历史全面且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学生亲身感受和再次经历的形式,消化红色资源中蕴含的思政内涵,从根本

  181思想政治教育上强化高校思政教育效果。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对红色资源的认知不足。思政教育工作将“立德树人”作为出发点,优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加强对红色资源的利用效果。从政府层面而言,基于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对当地红色资源的挖掘不到位,没有认识到红色资源本身存在的教育价值,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红色资源的挖掘。从高校角度而言,教师和学生对此的重视程度不足,从思想层面进行转变和优化,实现资源的有效结合。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是,虽然教师对此抱有极强的探究热情,但是部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强,所带来的结果则是没有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教学形式过于形式化。思政课堂是传授思政知识的重要场所,但是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的现象。目前我国思政教育模式仍以灌输式为主,教师会花费诸多精力完成课程知识的讲解,但是学生仍难以理解,这种情况下,导致学生大脑中会积累许多无用的知识。从形式上而言,这是一种封闭式的教育;从内容上而言,偏向单一的说教模式,并未融入学生感兴趣的红色资源。缺乏新颖的思政教育活动。实践教学对思政课程而言,这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无论是从弘扬传统红色文化的角度,或者是从思政课程的教育效果而言,实践活动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从具体的实践情况而言,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的内容缺乏创新性,实践活动多以简单的参观为主,学生对此的兴趣不高,最终导致实践活动过于形式化,而且内容极为空泛,缺乏特色。尚未构建完善的师资队伍。思政教育专业水平和大学生的培养、学校发展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各个院校思政教师的力量薄弱,导致高校红色文化资源宣传和思政教育的开展比较滞后,虽然安排了固定时间学习,但是活动内容仅限于阅读文件、知识总结等。对思政教师的专业考核不够多元化,导致大学生思政工作无法进行深度探究,虽然会对个别高校和个人进行奖励,但是并未实行有效的奖罚机制,思政教育工作难以实施。为此,要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思政队伍,还需要通过交流总结,积极创新等形式,从根本上保证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特点。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资源的有效利用策略政府、高校重视对红色资源的挖掘和保护。红色资源的作用不可言喻,尽管现阶段社会大众开始认识到红色资源的重要性,但是在开发和保护方面所实施的举措不够。尤其是牺牲红色资源,从中谋取经济效益的事件时常出现,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应该积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对红色资源进行保护。具体而言,加大资金的投入工作,制定完善的法律规定,避免红色资源被破坏。另一方面,充分体现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避免出现功利化的行为,例如恶搞红色人物,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文化资源的补充和关注程度,及时修补和完善对应的红色文献资源。从高校层面而言,需要学校认识自身肩负的职责,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成立相应的教育机构,为思政教育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撑。有条件的学校,打造特色化的思政教育资源库,构建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加强对思政教育和红色资源的研究,探索融合规律。例如四川大学实施的主题教育活动,以江姐革命事迹与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为主要切入口,重点通过打造一个江姐纪念馆、创作一台《江姐颂》舞台剧,设置荣誉班级,引导大学生继承和弘扬其中的进取精神。除了教育主体、客体外,高校积极和当地政府、媒体和相关教育部门进行合作,构建良好的合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以江姐在入学登记表上的照片为原型,创作了目前国内唯一的写实性江姐雕像,真实还原了学生时代的江姐形象。从下一阶段的活动师生情况而言,高校还要继续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构建文献资源库,设置专题研究项目,依托思政课程,组织“党史研究会”等多项活动,全面深化对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的发展,让红色文化资源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充分体现思政课堂的教育价值。善用思政课程,及时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能够深化学生对红色资源的综合认知。例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以经典的革命人物作为出发点,将民主、平等理念渗透其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从更为深入的角度理解红色故事。思政课堂上的讲授方式应该趋于多元化,一方面,体现教学模式的科学性特点,思政教师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利用红色资源,教学活动开始前阅读相关的文字记载,认识到现阶段大学生面临的困境,以及在思想、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借助红色资源进行科学引导。另一方面,则是体现教学的生动性特点,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延安时期的黄克功案件”,并以此作为出发点,阐述法治理念,这样的教学活动往往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将理论知识和问题进行有效结合,促进学生良好意识的发展。思政教育中渗透红色文化,不仅需要借助思政课堂的这一渠道,还要善用虚拟平台,双重优化背景下深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综合认知。例如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应用,及时传播红色文化,增强红色文化资源的感染力,通过学习群、在线讲座等形式,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频率,并与情感体验进行有效结合,这是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手段。例如某山东某高校结合党史知识,善用红色资源,优化思政教育的形式,首先,将思政课堂作为红色文

 182

 思想政治教育化宣传的主要场所,组织“诵读红色经典”的晨读活动,引导学生积极阅读红色故事,传承传统美德。并以立德树人作为出发点,展开百年党史进课堂的活动,通过集体研讨的形式,创新教学载体。高校开展了为期4周8课时的“红色文化资源”专题教学。为巩固学习成果,在思政课前用好课前碎片化时间学习学习经典的文化故事,通过五分钟的微课堂,优化教学模式。此外,该校搭建互联网+思政教学平台,录制《思政微课堂》,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感受革命先辈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思政课程通过VR技术,让学生走进红色纪念馆,感受国人的爱国情怀,不畏艰辛和坚强品质。组织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利用这一契机建设红色旅游基地,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此类活动,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将红色旅游作为一种体验式、参与式的活动方式,真切感受到红色资源所产生的教育价值。大学生自行设计相应的旅游路线,开展特色化实践活动,如重走红军路,重温入党誓言,吃一次红军餐等,对红色精神有独特认知,感受在思政课堂中文化资源的内涵,增强学生的对本民族情感的综合认知,这样既能陶冶学生的个人情感,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而言,这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例如志愿者、红色基地参观等能够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和安全教育,切实感受红色精神的深刻内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既能增强大学生对红色资源的认同感,提高他们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当大学生在了解红色经典故事的时候,理解共产党的理想追求,了解各种先进思想,认识到崇高的革命精神,充分发挥出思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例如临沂大学在思政教育中融入红色资源,将红色教育和本地思政课程联系在一起,编写校本课程《沂蒙红色文化概论》,实行专题式教育,让思政理论教学内容更为形象和生动。此外,学校通过第二课堂组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真正让文化资源“活”起来,如优秀作品的全新演绎,将红色文化扎根于每位学生的内心深处。例如学生社团、党支部,共青团一起开始校园文化活动,利用五四、七一等节日,阅读红色书目,通过内涵丰富的纪念活动,组织学生到名人故居、红色景区感悟红色精神。由此可见,高校依托地区优势,深度挖掘红色主题,将其红色资源合理纳入到思政课程体系中,构建长效的合作机制,致力于打造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堂。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积极参与到社会调查、志愿、公益项目中,挖掘红色文化故事的时候,体会其中蕴含的红色精神,让大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要忘记初心,应该不断强化自身的思想和责任意识。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大学生有着深远影响,为此教育者应该切实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不仅对自我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这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的有效举措。第一,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辅导员是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工作者,无论是日常的学术交流,或者是生活方面的问题,辅导员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对学生心理、思想有一定影响。因此,是辅导员应该深刻领会红色资源中的民族精神,以身作则,为大学生做好一定的示范作用,激励学生不断成长。同时,高校构建辅导员思政教育激励机制,对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分析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情况和道德品质的发展现状,作为评价辅导员是否优秀的有效依据。同时,辅导员要加强学生学生的沟通,洞察学生的思想情况,对其进行心理方面的引导,化解现阶段学生的心理矛盾。第二,思政教育队伍的建设工作。为强化思政教育的责任意识,授课教师应该清楚认识到在教授理论知识的时候,也要加大对文化资源的宣传工作,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只有这样,才能认真对待思政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当下在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时候,也能学习思政...

推荐访问: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 高校 电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