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优谦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3年比例尺六年级说课稿必备9篇

时间:2023-09-11 09:25:06 来源:网友投稿

比例尺六年级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为六年级下册的《比例尺》。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后安排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有关地图、工程图纸的计算的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例尺六年级说课稿必备9篇,供大家参考。

比例尺六年级说课稿必备9篇

比例尺六年级说课稿 第1篇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为六年级下册的《比例尺》。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后安排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有关地图、工程图纸的计算的基础。比例尺在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学好它也很有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难点: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二、说学生:

六年级的下学期的学生,对于各种图形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讲解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学生有感性认识,同时也会饶有兴趣的。

三、说教法、学法:教法:

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尝试法。对于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

四、说教学流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大块:导入激趣、意义建构,实际应用。

1、猜谜激趣,创境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为你们带来了一条谜语,猜一猜,它所描述的是一件什么物品?(示谜语:千里之遥现于咫尺;
方寸之间妙绘神州)

生1:地图。

生2:中国地图。

师:恭喜你!答对了。(课件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在这个谜面中有一个词“妙绘”,你们知道它所指的妙方、妙法是什么吗?

2、意义建构

安排了探、议、说三个小的环节:

(1)探:首先让学生将一个长100米,宽80米的长方形操场,画在一张纸上。学生不能按原来大小画,只有想办法缩小。当学生画好时,教师找一大一小两幅图,展示给学生看,问:“哪一张画错了?”“没有错,他们缩小的程度不一样。”“那你能在图上标注出你缩小的标准吗?”然后让学生尝试标注。学生在标注时教师巡视,找有代表性的,如“以一当千”,“以一当五百”;
“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10米”,“图上8厘米相当实际80米”;
“1:1000”,“1:500”等等贴在黑板上,并摘抄下标注。这一过程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开放空间,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议:议什么呢?先议标注的形式不同意义相同。学生结合自己和同伴的标注,及黑板上的板书,讨论交流:形式有多样,但表示的内容会不会一样呢?然后师生共同根据表示的内容进行分类,调整板书。再议意义相同哪种最优。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比例尺的意义,强调注意点。这一认知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构建比例尺意义的过程,学生印象深刻,兴趣浓厚。

(3)说:说具体比例尺的意思。依据自己的理解,说刚才得到的比例尺和老师提供的比例尺意义。这样安排有利于突破“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比例尺”这一难点。

总之,让学生经历比例尺的产生过程,比知道比例尺意义本身更有价值。

完成了意义建构,接着就是实际应用

3、实际应用:(课件出示)

(一)基本练习

(1)填空

a、一幅图的()和()的()叫比例尺。

b、比例尺=():(),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

c、一种微型零件的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d、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00倍,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2)判断

a、数值比例尺1:20xx0,可以写成。()

b、比例尺是一个比。()

c、实际距离一定比图上距离长。()

d、把20厘米100千米化成最简整数比是1:5。()

e、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厘米。()

(3)求比例尺

(4)新知运用

一块正方形的面积是400平方米,把它画在图纸上面积是64平方厘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二)操作练习

请你设计画出教室的占地平面图

(教室实际长是8米、宽6米)

4、总结全课:

开始老师拿的是比例尺吗?什么叫比例尺呢?它有什么用呢?这样照应了开头,解开学生心中疑团,也概括了主要内容。

比例尺六年级说课稿 第2篇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前进小学的六年级数学老师王芳,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比例尺的意义》,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教,我将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此课的说课: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为六年级下册的《比例尺》。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后安排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有关地图、工程图纸的计算的基础。比例尺在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学好它也很有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难点: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二、说学生:

六年级的下学期的学生,对于各种图形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讲解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学生有感性认识,同时也会饶有兴趣的。

三、说教法、学法:教法:

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尝试法。对于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

四、说教学流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大块:导入激趣、意义建构,实际应用。

1、猜谜激趣,创境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为你们带来了一条谜语,猜一猜,它所描述的是一件什么物品?(示谜语:千里之遥现于咫尺;
方寸之间妙绘神州)

生1:地图。

生2:中国地图。

师:恭喜你!答对了。(课件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在这个谜面中有一个词“妙绘”,你们知道它所指的妙方、妙法是什么吗?

2、意义建构

安排了探、议、说三个小的环节:

(1)探:首先让学生将一个长100米,宽80米的长方形操场,画在一张纸上。学生不能按原来大小画,只有想办法缩小。当学生画好时,教师找一大一小两幅图,展示给学生看,问:“哪一张画错了?”“没有错,他们缩小的程度不一样。”“那你能在图上标注出你缩小的标准吗?”然后让学生尝试标注。学生在标注时教师巡视,找有代表性的,如“以一当千”,“以一当五百”;
“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10米”,“图上8厘米相当实际80米”;
“1:1000”,“1:500”等等贴在黑板上,并摘抄下标注。这一过程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开放空间,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议:议什么呢?先议标注的形式不同意义相同。学生结合自己和同伴的标注,及黑板上的板书,讨论交流:形式有多样,但表示的内容会不会一样呢?然后师生共同根据表示的内容进行分类,调整板书。再议意义相同哪种最优。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比例尺的意义,强调注意点。这一认知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构建比例尺意义的过程,学生印象深刻,兴趣浓厚。

(3)说:说具体比例尺的意思。依据自己的理解,说刚才得到的比例尺和老师提供的比例尺意义。这样安排有利于突破“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比例尺”这一难点。

总之,让学生经历比例尺的产生过程,比知道比例尺意义本身更有价值。

完成了意义建构,接着就是实际应用

3、实际应用:(课件出示)

(一)基本练习

(1)填空

a、一幅图的()和()的()叫比例尺。

b、比例尺=():(),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

c、一种微型零件的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d、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00倍,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2)判断

a、数值比例尺1:20xx0,可以写成。()

b、比例尺是一个比。()

c、实际距离一定比图上距离长。()

d、把20厘米100千米化成最简整数比是1:5。()

e、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厘米。()

(3)求比例尺

(4)新知运用

一块正方形的面积是400平方米,把它画在图纸上面积是64平方厘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二)操作练习

请你设计画出教室的占地平面图

(教室实际长是8米、宽6米)

4、总结全课:

开始老师拿的是比例尺吗?什么叫比例尺呢?它有什么用呢?这样照应了开头,解开学生心中疑团,也概括了主要内容。

比例尺六年级说课稿 第3篇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前进小学的六年级数学老师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比例尺的意义》,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教,我将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此课的说课: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为六年级下册的《比例尺》。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后安排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有关地图、工程图纸的计算的基础。比例尺在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学好它也很有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难点: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二、说学生:

六年级的下学期的学生,对于各种图形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讲解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学生有感性认识,同时也会饶有兴趣的。

三、说教法、学法:教法:

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尝试法。对于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

四、说教学流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大块:导入激趣、意义建构,实际应用。

1、猜谜激趣,创境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为你们带来了一条谜语,猜一猜,它所描述的是一件什么物品?(示谜语:千里之遥现于咫尺;
方寸之间妙绘神州)

生1:地图。

生2:中国地图。

师:恭喜你!答对了。(课件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在这个谜面中有一个词“妙绘”,你们知道它所指的妙方、妙法是什么吗?

2、意义建构

安排了探、议、说三个小的环节:

(1)探:首先让学生将一个长100米,宽80米的长方形操场,画在一张纸上。学生不能按原来大小画,只有想办法缩小。当学生画好时,教师找一大一小两幅图,展示给学生看,问:“哪一张画错了?”“没有错,他们缩小的程度不一样。”“那你能在图上标注出你缩小的标准吗?”然后让学生尝试标注。学生在标注时教师巡视,找有代表性的,如“以一当千”,“以一当五百”;
“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10米”,“图上8厘米相当实际80米”;
“1:1000”,“1:500”等等贴在黑板上,并摘抄下标注。这一过程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开放空间,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议:议什么呢?先议标注的形式不同意义相同。学生结合自己和同伴的标注,及黑板上的板书,讨论交流:形式有多样,但表示的内容会不会一样呢?然后师生共同根据表示的内容进行分类,调整板书。再议意义相同哪种最优。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比例尺的意义,强调注意点。这一认知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构建比例尺意义的过程,学生印象深刻,兴趣浓厚。

(3)说:说具体比例尺的意思。依据自己的理解,说刚才得到的比例尺和老师提供的比例尺意义。这样安排有利于突破“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比例尺”这一难点。

总之,让学生经历比例尺的产生过程,比知道比例尺意义本身更有价值。

完成了意义建构,接着就是实际应用

3、实际应用:(课件出示)

(一)基本练习

(1)填空

a、一幅图的()和()的()叫比例尺。

b、比例尺=():(),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

c、一种微型零件的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d、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00倍,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2)判断

a、数值比例尺1:20000,可以写成。()

b、比例尺是一个比。()

c、实际距离一定比图上距离长。()

d、把20厘米100千米化成最简整数比是1:5。()

e、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厘米。()

(3)求比例尺

(4)新知运用

一块正方形的面积是400平方米,把它画在图纸上面积是64平方厘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二)操作练习

请你设计画出教室的占地平面图

(教室实际长是8米、宽6米)

4、总结全课:

开始老师拿的是比例尺吗?什么叫比例尺呢?它有什么用呢?这样照应了开头,解开学生心中疑团,也概括了主要内容。

比例尺六年级说课稿 第4篇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为六年级下册的《比例尺》。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后安排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有关地图、工程图纸的计算的基础。比例尺在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学好它也很有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难点: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二、说学生:

六年级的下学期的学生,对于各种图形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讲解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学生有感性认识,同时也会饶有兴趣的。

三、说教法、学法:教法:

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尝试法。对于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

四、说教学流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大块:导入激趣、意义建构,实际应用。

1、导入激趣。上课开始,教师给学生看一把装在套中的尺,问学生者可能是比例尺吗?回答不一。学完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了。这样造成了悬念,激发了探究欲望。接着借助成语,展开联想。板书以当。让学生填空。在此基础上,问学生以三当几?以七当几?你是怎么算的?反过来,以几当五十,以多少当一百二十?你是怎样算的?这个环节为学生意义建构和后面的计算做好思想方法上的准备。

2、意义建构

安排了探、议、说三个小的环节:

(1)探:首先让学生将一个长100米,宽80米的长方形操场,画在一张纸上。学生不能按原来大小画,只有想办法缩小。当学生画好时,教师找一大一小两幅图,展示给学生看,问:“哪一张画错了?”“没有错,他们缩小的程度不一样。”“那你能在图上标注出你缩小的标准吗?”然后让学生尝试标注。学生在标注时教师巡视,找有代表性的,如“以一当千”,“以一当五百”;
“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10米”,“图上8厘米相当实际80米”;
“1:1000”,“1:500”等等贴在黑板上,并摘抄下标注。这一过程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开放空间,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议:议什么呢?先议标注的形式不同意义相同。学生结合自己和同伴的标注,及黑板上的板书,讨论交流:形式有多样,但表示的内容会不会一样呢?然后师生共同根据表示的内容进行分类,调整板书。再议意义相同哪种最优。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比例尺的意义,强调注意点。这一认知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构建比例尺意义的过程,学生印象深刻,兴趣浓厚。

(3)说:说具体比例尺的意思。依据自己的理解,说刚才得到的比例尺和老师提供的比例尺意义。这样安排有利于突破“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比例尺”这一难点。

总之,让学生经历比例尺的产生过程,比知道比例尺意义本身更有价值。

完成了意义建构,接着就是实际应用

3、实际应用:

(一)基本运用我设计了下面的三个问题:

(1)求比例尺问题:把一块长20米,宽10米的长方形地画在图纸上,长画5厘米,宽画厘米。

(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加明确比例尺概念的外延,加深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

(2)求实际距离。这是比例尺应用最常见的问题。因为北师大版不再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所以必须让学生运用比例尺意义,进行解答。

我分步出示题目,边出示边引导:“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中国地图,深圳到上海的图上距离是厘米,深圳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呢?”。提醒学生计算结果的单位名称,然后总结方法。

(3)求图上距离问题。有前面的基础,学生可以尝试着自己解答。所以这里教师出示相关条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然后师生共同进行评价。题:“深圳到上海的距离是1218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9000000的中国地图上,深圳到上海的图上距离会是多少呢?提醒注意单位统一。在这个基本运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

(二)拓展延伸。为了拓宽知识面安排如下拓展练习。

(1)出示一张老师的照片(没有背景,纯人像),让学生猜测比例尺,然后讨论用什么方法求照片的比例尺。

(2)拿出准备好的中国地图,测算你的家乡到北京的实际距离。

解答这两个练习,既使学生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和运用,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总结全课:开始老师拿的是比例尺吗?什么叫比例尺呢?它有什么用呢?这样照应了开头,解开学生心中疑团,也概括了主要内容。

五、板书设计:

板书反应出比例尺产生的过程,突出了比例尺的特点,便于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启发学生总结学习内容。

比例尺六年级说课稿 第5篇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前进小学的六年级数学老师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比例尺的意义》,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教,我将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此课的说课: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为六年级下册的《比例尺》。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后安排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有关地图、工程图纸的计算的基础。比例尺在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学好它也很有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难点: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二、说学生:

六年级的下学期的学生,对于各种图形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讲解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学生有感性认识,同时也会饶有兴趣的。

三、说教法、学法:教法:

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尝试法。对于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

四、说教学流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大块:导入激趣、意义建构,实际应用。

1、猜谜激趣,创境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为你们带来了一条谜语,猜一猜,它所描述的是一件什么物品?(示谜语:千里之遥现于咫尺;
方寸之间妙绘神州)

生1:地图。

生2:中国地图。

师:恭喜你!答对了。(课件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在这个谜面中有一个词“妙绘”,你们知道它所指的妙方、妙法是什么吗?

2、意义建构

安排了探、议、说三个小的环节:

(1)探:首先让学生将一个长100米,宽80米的长方形操场,画在一张纸上。学生不能按原来大小画,只有想办法缩小。当学生画好时,教师找一大一小两幅图,展示给学生看,问:“哪一张画错了?”“没有错,他们缩小的程度不一样。”“那你能在图上标注出你缩小的标准吗?”然后让学生尝试标注。学生在标注时教师巡视,找有代表性的,如“以一当千”,“以一当五百”;
“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10米”,“图上8厘米相当实际80米”;
“1:1000”,“1:500”等等贴在黑板上,并摘抄下标注。这一过程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开放空间,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议:议什么呢?先议标注的形式不同意义相同。学生结合自己和同伴的标注,及黑板上的板书,讨论交流:形式有多样,但表示的内容会不会一样呢?然后师生共同根据表示的内容进行分类,调整板书。再议意义相同哪种最优。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比例尺的意义,强调注意点。这一认知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构建比例尺意义的过程,学生印象深刻,兴趣浓厚。

(3)说:说具体比例尺的意思。依据自己的理解,说刚才得到的比例尺和老师提供的比例尺意义。这样安排有利于突破“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比例尺”这一难点。

总之,让学生经历比例尺的产生过程,比知道比例尺意义本身更有价值。

完成了意义建构,接着就是实际应用

3、实际应用:(课件出示)

(一)基本练习

(1)填空

a、一幅图的()和()的()叫比例尺。

b、比例尺=():(),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

c、一种微型零件的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d、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00倍,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2)判断

a、数值比例尺1:20xx0,可以写成。()

b、比例尺是一个比。()

c、实际距离一定比图上距离长。()

d、把20厘米100千米化成最简整数比是1:5。()

e、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厘米。()

(3)求比例尺

(4)新知运用

一块正方形的面积是400平方米,把它画在图纸上面积是64平方厘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二)操作练习

请你设计画出教室的占地平面图

(教室实际长是8米、宽6米)

4、总结全课:

开始老师拿的是比例尺吗?什么叫比例尺呢?它有什么用呢?这样照应了开头,解开学生心中疑团,也概括了主要内容。

比例尺六年级说课稿 第6篇

一、说教材

《比例尺的应用》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比例尺的意义”、后安排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有关地图、工程图纸的计算的基础。比例尺在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学好它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是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有关的数量关系式,掌握求实际距离的解决方法,并会解答这类应用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结合具体情境,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

三.说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能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正确求出实际距离。在设知数时,由于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所使用的单位不同,因此教学难点是设未知数时使用哪个长度单位。

四.说教学方法

这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比例尺的含义的基础上展开的,让学生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来求实际距离或者是图上距离。解决这类问题学生会有不同的方法,应该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考方法进行解答。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不同算法时,特别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用比例式求实际距离的方法,帮助学生把握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

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以及学生的不同解法,可以归纳如下: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在计算的过程中关键还是要让学生注意单位的统一。在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实际距离时,要和学生强调解设中单位还应该是厘米,因为图上距离的单位就是厘米,所以要统一。

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是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在理解比例尺时,一定要结合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解题方法的掌握。

教材上介绍了3种解题思路,但我觉得前两种的思考方法是一样的。且第2种思路中“比例尺1:8000,也就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0米”,这样的理解有跳跃性,我觉得还是让学生理解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000厘米”,最后让学生看问题所求的单位名称与计算结果是否一致,如果不一样,需要统一单位,这样学生比较好理解。用比例的方法来解答这类问题,可能学生对这样的解法和方程解有一样的感觉,怕麻烦!但作为一种新的解题思路,必须让学生掌握,所以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我准备让学生这两种思路都掌握。在以后的练习中,如果题目没有要求解题方法,那么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答。

五、说教学程序

1、复习准备

本节课是紧接着前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展开的进一步研究,所以,在学习新知道之前,对前一节课所学知识进行积极的回忆,有利于学生主动应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也有利于学生获得整体的,系统的知识。因此,我一开始按摆了复习。

2、联系生活学新知

参与是发展的前提,兴趣是参与的内驱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学生只有在参与中才能得到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必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趣味性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这里我没用课本中的例题,而是根据实际改编的。我们知道,数学源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的素材,这样会使冰冷的数学产生亲和力,使学生感到亲切,也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生动体现。接下来分析条件和问题。在设知数时,使用哪个长度单位,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板书中,我故意空出来。提问:你觉得这里设什么单位更便于计算?然后用红笔加以强调。再写出关系式,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对照列方程解答。

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再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体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接着结合岚皋地图,设计了课中小练习,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之后进行了课中小结:怎样求实际距离?要哪些条件?

3、巩固练习

数学的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

4、课堂小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比例尺六年级说课稿 第7篇

说教材

《比例尺》是九年义务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一章的最后一个内容。比例尺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这课内容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正反比例和图形的放缩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知识,正比例和乘除法意义的综合应用。本课要求学生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根据乘除法的意义来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说学习目标

《新课标》指出;
“数学教学应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产生、形成的必要性,感受数学的力量,激发学习数学兴趣。为此,我制定以下学习目标:

1、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

2、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重点是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出比例尺。学习难点:是从不同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说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取讨论、交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形式。为学生创设“笑笑家平面图”这一情境,通过教师点拨、引导,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必要性,从而掌握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在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基础上,教师点拨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自主学习,常识解答。总结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整节充分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

说导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如果我们想把整个中国的地域一眼看尽,有没有可能?

师:对,今天老师就把中国地图搬进了课堂。

(出示一幅中国地图)

师:你们知道人们是怎样把960万平方千米的大中国画在这张没有半个黑板大的地图上的吗?

生:把它缩小。

师:对了,就是把我们的祖国缩小画在地图上的。老师这里还有一幅中国地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幅地图,你有什么发现?

生:它们的大小变了,形状没有变。

师:为什么大小变了,而形状没有变呢?

生:因为它们缩小的倍数不同,所以大小不同,而形状相同。

再出示一副螺丝钉的放大图。

师:这幅图是否能很清楚地看到它的螺纹?

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要用到把一些实际的物体缩小或扩大一定的倍数画成平面图。

师:同学们想不想也亲手试一试,把我们的教室平面图画出来呢?

二、探究新知

师:下面就请你们来当一个小小的设计师,课前我们已测量出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请你们把教室的平面图画在老师发给你的白纸上,并完成表格。

在下表中填出图上的长、宽与实际的长、宽的比,并化简。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师:同学们的作品都完成了,请你们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作品,重点交流你是怎么确定图上的长和宽的距离。

学生汇报。

(师选出大小不同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师:我们请这些作品的设计者来说说你们是怎样设计的,并指出你所画的平面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各是多少,它们的比值是多少。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8厘米:8米=8:800=1:100

6厘米:6米=6:600=1:100

(2)4厘米:8米=4:800=1:200

3厘米:6米=3:600=1:200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存在着一种倍数关系,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知识——比例尺(板书课题)

师:什么是比例尺呢?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强调第二种写法)

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教室平面图)这些平面图的比例尺各是多少?

三、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比例尺,请同学上前台找到两幅中国地图上的比例尺。

生找到,教师板书:

1:600000

请学生说说这个比例尺所表示的意思。

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说法。

出示线段比例尺,请学生思考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汇报。

学生尝试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强调书写格式。

在出示螺丝钉放大图的比例尺:60:1

与上面的比例尺比较,有什么不同。

总结相同的和不同的。

四、巩固练习

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2、判断下列这段话中,哪些是比例尺,哪些不是?为什么?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外作业

比例尺六年级说课稿 第8篇

我所讲课的内容是第十一册数学第58、59页,这节课中,要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比例尺含义的基础上能用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尺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这一课中,学生特别要掌握用方程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设未知数时单位名称的正确使用。

为了能使学生把学习数学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入情入境的参与学习活动,我在上课开始用脑筋急转弯的"游戏把学生吸引到地图上,自然引出图上距离、比例尺,并使学生积极主动去算实际距离,然后应用“旅游”这个话题反复练习,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用列方程的方法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并反复强调设未知数时单位名称的正确使用,以上这些是我在这节课中努力要做到的文章

比例尺六年级说课稿 第9篇

说教材

1、教学内容、地位和作用:

“比例尺”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比例”这一单元第一小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在对比例的意义有了一定的建构基础以及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这样背景下进行探索学习的。学好这部分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更好地理解地图。

2、教材的编排意图:

教材首先说明为什么要确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明确它的意义,并给出比例尺的概念,再结合两幅地图的比例尺介绍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又通过一个机器零件的放大图纸,让学生认识把实际距离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最后说明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例1教学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为后面比例尺的计算做铺垫。

教学目标:

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

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熟练解答比例尺的有关问题。

说教法与学法

1、情境导入,激发求知欲望。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来源于生活的数学会使学生倍感亲切,在教学中,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的发展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创设了脑筋急转弯和中国地图的图片情景,当学生听到那个急转弯的话题和中国地图时,顿时产生了疑问:柳州到桂林的距离有100多公里,而一只蜗牛从柳州爬到桂林只用了2分钟,比坐火车还快,这是为什么?使得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积极参与接下来的教学活动。

2、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自学是一种自主、探究、发散式的学习方法,它会使学生更能掌握和理解数学的真谛。在教学中设计了自学提纲,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放开手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中学生交流回报自学的成果,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一位学生自始至终共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试图把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从而获得数学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比例尺

1、我从柳州坐火车到桂林用了2小时,而一只蜗牛从柳州爬到桂林只用了2分钟,这是怎么回事?

教师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动手操作,认识比例尺

1、师:画线段。用线段表示下列物品的长。

①橡皮长5厘米

②铅笔10厘米

③米尺长1米

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产生疑问,如何在一张纸上画出1米长的距离,从而使学生感受比例尺的作用

2、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汇报交流自学的成果,通过教师的引导建构起比例尺的.知识网络。

推荐访问:比例尺 必备 说课稿 比例尺六年级说课稿必备9篇 比例尺六年级说课稿(必备9篇) 六年级数学比例尺说课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