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优谦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浅谈如何加强小学思想道德教育3篇

时间:2022-08-20 16:10:2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如何加强小学思想道德教育3篇,供大家参考。

浅谈如何加强小学思想道德教育3篇

篇一:浅谈如何加强小学思想道德教育

17.02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庆市长寿区第三实验小学校 高 峰【摘 要】小学体育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育内容,关系到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强健学生的体魄,为其终身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小学体育教学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小学体育教学要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在加强运动的基础上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本文对小学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针对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措施。【关键词】小学体育;思想品德;思考研究小学体育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有效融合德育教育是小学体育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体育教师不能单纯的教授学生体育技能,还要加强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进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一、小学体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一)体育教师的素质对德育教学的影响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小学体育教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内容不容忽视,体育教学不单单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是提高学生德育水平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正确认识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和人格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体育教师的个人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德育教学的开展。体育教师要灵活运用语言活跃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学习体育课的积极性,教师的工作态度影响德育教育的质量。健康、负责的教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是学生的模仿的对象。(二)体育教学内容有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很多内容都与德育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一些比赛或游戏项目。例如接力赛,接力赛一般一组由四人组成,想要顺利完成接力赛,就要四个成员之间默契的配合,队员要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还有一些体育训练很辛苦,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毅力和耐力,锻炼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在团队运动中成员们不能唱独角戏,一定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这样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例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三)体育教学的评价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小学阶段是学生的教育启蒙阶段,小学生好奇心强,天真活泼,很多潜力尚待挖掘。小学生的自尊心正处于朦胧的状态,教师要及时引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育教学要注意和德育教育的融合,进而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体育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措施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只写在计划与教案中,或进行空洞的说教。要抓住机遇,提高效率。在学生学习和练习的不同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一)教师以身作则,对学生加强德育引导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的言传身教是最自然的教育。教师要保证自己端庄的仪表、饱满的激情、响亮的口令、标准的动作,这都会在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体育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教师是学生的模范,教师在要求学生前自己要做到。体育教师与学生接触较多,在艰苦的环境中教师的表现更是对学生的鼓舞,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二)养成良好习惯,激发进取心小学生的个性不尽相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因地制宜的开展教育,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体育和德育教学。在体育教学中,一些缺乏毅力、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比较怕吃苦,体育训练不达标,教师要多多鼓励他们,不要进行强度过大的训练,要逐渐提高他们的体育技能,转变他们的心理,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其次,教师要表扬一些有优势的学生,鼓舞其继续努力,朝着更高的方向迈进。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其身体素质的同时,加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小学生一般毅力较差,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一旦熟悉之后就丧失了继续学习和研究的兴趣。教师要帮助学生保持这种新鲜感,运用多种手段加强体育教学,例如做设计一些游戏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上课的积极性,逐渐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锻炼其体育锻炼的毅力和耐力。(三)培养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人要具有竞争意识才能获得生存的地位。这种竞争意识的培养要从小学阶段开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一种不服输、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进而追求自己的理想。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多举办一些比赛,例如 50 米短跑、乒乓球比赛等等,教师要有意的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并让他们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快乐和失败的痛苦,让他们逐渐提高竞争意识,形成进取的信念。教师在比赛中可以设置激励措施,例如获胜的同学有奖励,失败的同学有惩罚,这样会给学生带来合理的压力,促进其参加比赛的积极性。(四)培养学生的毅力和顽强的品格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一些体育运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会做大量的体育锻炼,学生体育课时经受肌肉疲劳。在这样的体育运动中,学生要学会承受一定的痛苦,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忍耐力,教师要适时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鼓舞学生的士气,进而让学生感受到回报,增加锻炼的欲望,逐渐培养学生顽强的品格。经受过一些身体运动,学生会感到身体疲劳,有部分学生就要选择放弃,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告诉学生:

 “要坚持,你一定可以的”,学生逐渐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胜利,进而养成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的心理品质。(五)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体育教师组织的体育活动很多是团体活动,团体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这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例如,教师组织的一些比赛,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小组成员之间默契配合,团结协作,才能共同完成任务,赢得比赛。学生在参加团队比赛的过程中加强了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与沟通,提高了团队精神。例如篮球、足球比赛都是这样的团体比赛。比赛过后教师要总结经验教训,告诉学生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进而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结语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德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教师要围绕体育教学,把握时代特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参考文献】[1]鲜文琴.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J].新校园(中旬).2015(07)[2]廖波.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08)教学经验209万方数据

篇二:浅谈如何加强小学思想道德教育

谈思想道德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

 摘要: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 人类的未来, 事业的希望,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是提高全民族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增强我国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需要家庭、 学校、 社会三方面相互配合, 形成对青少年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机系统,共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

 思想道德

 家庭教育

 法制教育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

 当今这一代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是我们国家跨世纪两个文明建设的有生力量。

 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如何, 关系到全社会精神文明水平的高低, 关系到能否实现经济、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正如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所指出的那样: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

 一、 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

  思想道德教育是对人进行思想道德的教化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就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包括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政治倾向、 理想、 道德、情操等。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灵魂, 是一切行动的主宰, 决定人的行动的目的和方向。

 在建设小康社会,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道德教育的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 加强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人们团结进步, 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 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 追求真、 善、 美, 抵制假、 恶、 丑, 弘扬社会正气的素质教育过程。

 二、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一)

 重要性 1、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目前, 我国 18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 3.67 亿。

 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 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 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 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的战略方针, 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 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 对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作出了新

  的重要部署。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深入进行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 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 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 道德实践活动, 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热爱祖国、 积极向上、 团结友爱、 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

 2、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是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 是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是社会中最有朝气、 最具有创新精神、 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

 现在的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 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 长治久安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当前, 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思想道德建设的水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还不相适应。

 青少年思想道德的状况主流是好的, 但受种种因素影响, 一些青少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 因此, 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

 从未成年人抓起, 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 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我们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角度, 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的高度, 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使用能够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积极应对挑战, 加强薄弱环节, 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 采取扎实措施, 努力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3、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迫在眉睫。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等三代党的领导核心始终从政治的高度看待年轻一代的成长问题, 他们对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做过许多光辉的论述, 是我们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指南。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要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各级党政领导和全社会都应当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上, 给予特别的重视。

 但是, 一段时间以来, 这样一些信息充斥了我们的视野和耳膜:

 几个初中学生为了打发时间、 找点儿新鲜和刺激, 酒吧一个乞丐套在麻袋里, 然后是一顿疯狂的殴打和拳击, 甚至用上了棍棒, 结果导致乞丐死亡; 在一项调查研究中, 有的孩子因为父母的打骂教育,竟然滋生出“恨不得和他们拼了”、“长大以后找他们算账” 等想法; 由于网络的

  普及, 少年儿童可能接触的不健康的信息源较多, 有的未成年人面对网络几乎迷失了自己。

 当被问到“你都访问过下列哪些站点” 时, 24.1﹪的被访问少年儿童选择了 “聊天室”; 23.4﹪选择了 “交友天地”; 17.0﹪ 选择了 “影视娱乐”; 7.2﹪选择了 “占卜星座”; 1.8﹪选择了 “成人保健”。

 这些事件和数据一次又一次向全社会敲响了警钟,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迫在眉睫。

 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学生思想尚未完全成熟、 可塑性比较大, 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对是非良莠的辨别能力还不强, 需要正确的社会引导。

 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不仅要增强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把搞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一项突出任务来抓, 还要积极探索和把握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规律, 使这项工作常抓常新, 取得实际效果。

 (二)

 存在的问题 1、 多依赖学校教育, 少家长、 社会参与。

 传统的思想总认为驾驭是学校的事情, 家长只负责学生的生活, 至于非到用人时刻否则根本无关系, 固然家长有望子成龙的必然性, 社会也渴盼自己能得到有用人才, 可是他们就没看到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是受家庭、 社会影响, 甚至制约的作用, 因而家长、 社会很少关心青少年思想的成长, 只注重成绩的进步与否。

 2、 多教育理论, 少实践活动。

 远的不说, 就近十年来有关教育改革方面的理论已是层出不穷、 百花齐放, 特别是素质教育理论更是异彩纷呈。

 然而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 大多数学校还是以灌输书本知识为主, 至于其他方面教育几乎就没有实行。

 3、 多重视智育开发, 少加强德育培养。

 目前许多学校, 特别是农村中学,由于种种原因, 还只注重智育的开发, 只要读书好、 分数高, 那么你就是好学生,包括“三观” 在内的其他素质教育, 则少得可怜, 甚至忽视。

 4、 多纵向发展, 少横向联系。

 一个青年, 除了所生活的周围环境之外, 就是小学、 中学, 直至走向社会才发觉世界原来是如此的多彩, 又那样的无奈。

 三、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经

  实现社会的和谐, 需要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而高尚思想道德的培养、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要靠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来实现。

 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中,必须注重家庭教育, 加强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加强社区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

 注重家庭教育 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最早的地方, 而家庭教育是否有效以及家风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孩子能否健康成长, 能否形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行为习惯。

 因此, 家庭教育对孩子世界观、 价值观的形成及性格、 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影响。

 父母要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

 1、 父母要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起着基础性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对孩子心里、 性格和人格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

 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观念, 树立远大的理想, 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讲文明礼貌,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反, 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 染上不良的生活习惯, 没有健全的人格和心里品质, 甚至误入歧途, 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父母要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首先要起表率作用。

 父母的一举一动, 是否文明礼貌、 是否公道正派, 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 当父母的一定要以正确的思想、 行为和作风影响孩子, 成为孩子的学习榜样、 其次, 父母要做到四个“善于”, 一是善于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进行教育未成年人; 二是善于引导孩子自觉纠正自己的缺点、 错误; 三是善于发现孩子的积极因素, 进行表扬、 鼓励; 四是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进行教育。

 从小事做起, 从身边事抓起耐心讲、 反复教, 逐步引导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

 2、 家庭成员要负起教育未成年人的责任。

 目前, 我国的家庭结构, 既有独生子女家庭(父、 母、 子女), 也有父、 子、 公孙三代同堂的家庭, 再有爷爷、奶奶、 外公、 外婆、 孙儿、 孙女、 兄弟、 姐妹同住一起的大家庭。

 不管什么样的家庭, 家庭环境都会影响着未成年人的成长, 家庭成员都应担负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

 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本着“少批评指责, 多表扬鼓励” 的原则, 要以平等的心态讲道理, 以理服人, 从关心爱护他们的健康成长出发, 但不要要求过高、 期望过大, 让他们在不断自我总结经验教训中健康成长。

 3、 全社会都要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各级党委政府、 妇联、工会等组织要切实把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开展“五好文明家庭”、“争做合格父母、 培养合格人才” 等家庭实践活动。

 社区、 单位要通过专题讲座、 研究会等形式普及家庭教育知识, 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 贴近家长和未成年人, 抓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二)

 加强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是未成年人的主体, 其思想道德状况如何, 直接对我国未来的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必须加强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确保中小学生这一庞大的群体茁壮成长。

 1、 通过各种宣传形式, 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宣传和教育。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和渠道上, 首先要抓好思想 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育, 并将思想道德的内容纳入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当中, 列为必考的内容, 引起学生和社会重视思想道德教育。

 其次要充分利用黑板报、 墙报、 文艺队、 主题班会、 演讲

  比赛、 知识抢答比赛、 法制讲座、 文艺晚会等易为学生接受的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在宣传教育过程中, 要结合新形式, 新情况, 新问题, 新机遇,新挑战和应对措施等, 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2、 加强学生理想信念、 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认力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和道德观。

 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增强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中小学生思想单纯, 好奇心强, 如无强劲的“政治免疫力”, 则整个校园的政治道德体系就会动摇, 从而动摇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根基。

 因此, 要加强学生的政治学习,增强其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认力;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道德观。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少年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关键。

 因此, 学校必须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 社会主义、 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弘扬社会正气, 倡导奉献精神,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和道德观。

 3、 加强学校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活跃校园文化氛围。

 当前, 我国许多学校, 特别是乡 村中小学的文化阵地、 文化设施和文化生活滞后。有的乡 村文化活动单一、 贫乏, 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与新时代对文化活动的要求不相符。

 因此, 要使学校的思想文化适合新时代学生的需要, 就必须加强学校的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以更好地宣传党的教育方针, 传播真、 善、 美, 鞭挞假、 恶、 丑, 活跃校园文化氛围, 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 净化学校社会风气, 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在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方面, 学校要注重广播电视、 文化图书、 文艺宣传队伍、 信息网络的建设。

 4、 充分发挥共青团、 少先队的带动作用, 促进青少年学生学习先进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

 共青团和少先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织体系和保障, 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起着带动和促...

推荐访问:浅谈 思想道德教育 小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