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优谦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疫情防控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山水画留白在拙政园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3-08-24 16:10: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极为常见,精心布置的留白不仅可以让虚中求实的意境延伸,还能给人以无限想象。造园人将画中的真情实感融入到园林的景观布局和设计中,这便是中国园林的“以画入园,因画成景”。中国四大名园之中的拙政园是现存规模较大的、精美的古代私家园林代表,留白的手法在其空间布局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体现。

关键词:山水画;留白;拙政园;空间设计

一、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研究

(一)山水画留白的理解

山水画中的五种基本技法分别是勾、皴、擦、染、点,如果说绘画技法是基本功,那“留白”便是山水画的最高境界。“白”并不是一种颜色而是一种空的方式,中国画更注重虚与实的衬托,着墨处为实,留白处为虚,技艺高超的画家会精心布置留白之处,将虚实有度、白而不空巧妙结合。

近代画家李可染①曾说过:“空白是为了‘多,为了‘够,为了满足,空白才能给人以无尽的感觉,才含蓄,才能使观察者以想象力去丰富它。”含蓄美是中国美学的一项重要审美原则,是对山水画留白处更深层的表达,虚实结合、委婉不外露的表现方式更耐人寻味。画家精心设计的布局让欣赏者意犹未尽,这种疏密聚散的排列方式不仅是一种视觉盛宴,更赋予画面一种意境,也为人们提供了想象的余地,使欣赏者的心灵与画面融为一体,与艺术家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

留白是一种空间需要,不能单独使用,要配合墨色才能体现出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着墨处和留白处都要精心布局、合理安排,虚实相映的画面更具生命力,从而使作品的意境更加深远。

(二)留白在山水画中的具体体现

一幅画中如果没有留白,尽是墨水一片黑暗,会给人压抑窒息的感觉。而如果在这样的画面中隐约透出一点白色,会使整个画面有富生机的同时,又能起到点缀的作用,不会让人感到压抑,像是黑暗中的一点光亮,这就是留白的意义所在。

山水画背景的留白相对于主体物起到陪衬的作用,背景中的局部留白是随性的。想突出主体就要遵守主体之外背景留白的绘画原则,强烈的对比能给人视觉冲击感,在空白的画布上直接画出主体,描绘主体的结构、纹理、体面、质感。完成作品后,空白的背景将画中的主体物恰到好处地衬托出来,线条也显得更加灵动。

光影留白是画家在山水画中深入刻画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呈现出山石树木的质感、量感、前后空间感而做出的光影变化。画家善于运用光影留白的手法,可以把自然中的光影变化之美与山水画相融,使画面更具有层次。

边角的留白是一种有趣的留白方式,边角对于绘画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为了达到更好的画面效果,画家在山水画的创作中会采用边角留白的技法,把欣赏者的视线引向画面中心,能更鲜明地凸显主体,形成独特的黑白灰节奏韵律。边角留白是一种简洁的布局方式,虽然简洁却不空,看似空白却不是无用的空间,是画家注入个人情感到画面中的自我表达,所以边角留白也是画面营造境界的又一种方式。

线留白也称作为飞白②,“飞白”一词源于中国书法,书法十分讲究对线条的运用,表现方式也多种多样,优秀的画家将其引用到中国画的绘画技法中。为更好地体现山石和树木的体积、质感、肌理,画家会灵活地运用线条,画线时会注意线条的粗细、轻重、曲直等,每一根线条都有存在的意义,是画家深思熟虑后在画面中的呈现。例如,在画树干时,从上到下线条的用笔力度不同,呈现出来的墨色会有层次变化,线条同样会有虚实的变化,进而营造出更多细节。反之,若是用笔过实,线条就会显得很僵硬。

(三)留白在山水画中的作用

在画面中适当留白可以起到强化主体的作用,去除背景杂乱的内容才能使主题更加清晰明确,有取有舍地打造强烈视觉冲击力,也可以起到营造空间的作用。如黎雄才③的《长征第一山》就突出强化了主体,留白处若隐若现的山形和迷蒙缥缈的云雾更加衬托出画面中高耸入云的山峰,雾气笼罩在山峰上与前景的雪松形成对比,构成黑与白、虚与实、多与少的布置章法。巍然屹立的山峰好像披上了乳白色的薄纱,山岩也显得更坚硬,增强了视觉冲击力。在大块较重墨法的山峰中,又可以看到蜿蜒盘旋的山路通往山顶,使山峰更加聳立,整个画面传达出一种空幻、气韵生动、雄健浑厚的绝美意境。

山水画留白是画家在布局中的一项重要原则,留白可以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但若一味追求留白而忽视了画面的平衡感就陷入了虚无。黑与白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完全留白的山水画是不存在的,没有对比而孤立存在的事物是缺少美感的。没有黑,白也就不存在,反之亦然,因此黑与白相互衬托才能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二、画与园之间的关系

(一)留白思想之同源

山水画的留白思想与造园虚实结合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处,留白思想之同源离不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悠久的文化历史根源。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画之间就形成了相互照应的关系,绘画中出现了宗教的题材,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相通之处是崇尚自然和生命,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也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文人墨客寄情于山水之间,自然包罗万象,古人以山水作为载体抒发内心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就形成了儒家的留白思想。山水的“实”与情感的“虚”相互融合转化,以此抒发情感,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虚实相生的哲学思想就很好地体现出来。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也是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儒家对于美学的理解为“满而不损则溢,盈而不持则倾。凡作乐者,所以节乐。”其中,节制有盈余和山水画中留白的技法有相通之处,留白思想为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构图与空间布局的表现

画家在落笔之前都要对呈现的景色进行思考,想清楚在哪些地方取舍,对山水景象裁剪重新构图。构图是对画面的仔细布置、统筹安排,为打造更好的画面效果做铺垫。山水画的构图形式多样化,常见的构图形式有全景式构图、边角一隅构图、截断法构图、近景山水与山花野卉相结合的构图。园林的空间布局在于对空间的营造和自然的运用,秀美的园林呈现出的景色如同天然造化,这就要求人工景观和自然风景相互渗透,园林空间布局的特点有小中见大、循序渐进、含蓄的特点。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对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A2AE084E-FD4E-4E46-A9CA-133BB2C35FBD

(三)表现手法的区别

山水画的主要表现内容是以山川河流为主体的绘画,线条以书法线条为主,是表达画家主观艺术中被有序组织起来的客观现象之最佳媒介。画家通过观察自然景观形象后,对感知到的事物进行情感抒发,运用笔墨线条、合理布局、虚实相生、计白当黑等艺术创作手法描绘万象之美。因此,山水画的艺术也是视觉上的艺术,是用视觉符号来表达的;园林则是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多方面结合在一起对景观的最终体验。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时也格外重视游览者的沉浸感与存在感,强调人和景观园林的互动,使人们从中获得参与感和体验感,游园体验是触景生情的过程,园林设计中视觉美不是唯一,多感官的结合体验是园林设计的重要表现形式。

三、留白手法在拙政园中的体现

(一)平面图中的留白

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中现存规模较大而精美的古代私家园林代表,也是苏州私家园林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园林。由东园、中园、西园三个园构成,从有“归园田居”之称的东园进入;中园为全园建筑的精华,园中巧妙运用借景的手法,从园内可以眺望到远处的北寺塔;西园建于晚清为“补园”。

拙政园的平面布局中运用了留白的设计手法(如图1),从平面整体布局来看,留白是连接东中西三园之间的“纽带”,平面图中更加清晰地看到各区域的留白,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以大面积开阔水面为主,形成开敞的园林水空间,水景作为拙政园的基本骨架,在布局结构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水景为虚,建筑为实,两者相结合,形成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通过有限的实体作为支撑,水体不断向外延伸。在拙政园平面图中,中园西部水体呈南北方向的水体为狭长形,给人以无边无际的感觉,西部园区水系运用倒影楼的布置手法,因此形成了以倒影而闻名的景点。通过丰富建筑和水面的层次感隐藏水边界,从而设计出丰富的水体,营造出局部湿润的小气候,设计者运用留白的艺术手法打造出有韵味的景观空间。

(二)时空上的留白

画家在山水画创作中多用“移步换景”的方法,使画面效果更加逼真。所谓“移步换景”,是指参观者随游览路线和视角发生变化,不断展现新画面的一种动态过程,这一方法在拙政园的设计中也有明显体现。“移步换景”是动与静的结合,通过围合的方式巧用框景、借景、对景、漏景、障景等对园林空间进行布局,运用这种向外延伸视野的技法,使拙政园在较小的空间中营造景观意境。拙政园中主要观景点——“月到风来亭”,独特之处在于梧竹幽居亭的构造,其外形虽然是简单的方亭,但四面有墙壁,每面白墙上均开月洞门,当观赏者经过此地时,会发现各圆之间相互交错,在观赏的过程中为下一个景观空间进行铺垫。造园者巧妙运用框景和借景的手法使建筑空间留白,避免了景观单调形成别具一格的景观效果。拙政园空间的复杂多变也受到山水画的影响,可见中国古典园林中多空间、多视点的特点。造园者对空间进行有秩序的引导,将不同主题的庭院空间逐步展开,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以静观为主,停留为辅的游览特色。这种动静结合的方式,使游览者在有限的园林空间中感受到无限的可能。

(三)环境相对于建筑的留白

拙政园主要以厅、堂、亭、楼、阁等具有观赏性的建筑为主,建筑大多围绕山林池沼建造,疏密程度相对集中。建筑附近都有水景和绿化,可以满足人们短暂停留观赏景色的需要,具有观赏功能和使用功能的特点,作为实景点缀在山水间,也有填补空白、点缀空白的重要作用。例如远香堂,造型高大、空间宽敞,在厅堂内看景色具有良好的观景视线,同时还可以满足园林主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又能作为避风避雨的物质载体。拙政园是以水为主的开敞型空间,设计者在拙政园的中大面积运用静水面,使天空中的云、自然光影、建筑、树木等倒映其中,静水面的设计不仅为环境增添美感,还增加了空间感。这种空白美与建筑的巧妙融合,使景物之间形成相互映衬的关系。建筑为实,水景为虚,随着光影的不断变化,再一次形成流动的虚实对比关系,环境相对于建筑恰到好处的留白,能给观赏者留出无限遐想的空间和视觉上的美感。理论上说,留白即少,元素越少,人的注意力就越集中,這就要求主体物之外背景留白的面积要更大,从而凸显空间感。

四、结语

留白作为中国山水画中一直被运用的绘画技法,造园者将其灵活运用到中国私家园林的建造中,山水画留白和拙政园空间设计之间有很多相通之处。受中国山水画的影响,拙政园有着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的动静结合的游览特色,把不同主题的庭院按游览路线循序渐进地展开。园林设计中又巧妙将框景、借景、对景、漏景、障景等空间留白的技法与景色融合,天空、水景及光影都是园林中的空白美设计元素,在留白的协调下,使景观中的各要素组合起来,形成独具一格的审美韵味。

绘画中的留白传达出的意境也不知不觉影响着造园者的审美,画家用画面留白的方式巧妙调动欣赏者的兴趣。欣赏者通过联想画面以外的景色使思想得以延伸,拙政园中虚实交错的空间变化都是留白手法的体现,在有限的景观空间中带给游览者以无限的想象,并赋予其生命的力量,这也是中国山水画与中国私家园林的精神价值。

注释:

①李可染:原名李永顺,中国近代杰出画家,齐白石弟子。

②飞白:书法中的一种特殊笔法,笔画中间夹杂着丝丝点点的白痕,且能给人以飞动的感觉,故称其为“飞白”。

③黎雄才:当代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

参考文献:

[1]周文文.中国山水画留白的技法分析[D].扬州:扬州大学,2013.

[2]李诗佳.中国山水画中“留白”技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5.

[3]韩梦琪.中国山水画与苏州私家园林的交融[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5.

[4]徐鸿延.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的美学意蕴[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5.

作者简介:赵忆,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A2AE084E-FD4E-4E46-A9CA-133BB2C35FBD

猜你喜欢拙政园留白空间设计基于多维感官体验的“轻养”空间设计现代装饰(2022年1期)2022-04-19《室内空间设计》青年文学家(2022年2期)2022-03-17《SOHO模式下的现代办公空间设计—婚庆展示区效果图》鸭绿江·下半月(2019年11期)2019-10-21风雨拙政园小福尔摩斯·上下五千年(2019年6期)2019-09-10高娜作品——合一园艺空间设计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年9期)2018-12-17江南古典园林生态文化研究旅游纵览·行业版(2017年4期)2017-05-24荷花节作文周刊·八年级版(2016年29期)2017-04-12论经济、文化等要素对园林设计的作用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11期)2016-12-12“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推荐访问:山水画 空间设计 拙政园